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氯二氢硅的研制
1
作者 莫金玑 管丽民 《上海半导体》 1989年第1期20-22,26,共4页
关键词 二氯二氢硅 沉积 集成电路
全文增补中
青藏高原拉萨地体南部林芝岩群的物质来源与形成年代:岩石学与锆石U-Pb年代学 被引量:47
2
作者 董昕 张泽明 +4 位作者 王金丽 赵国春 刘峰 王伟 于飞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678-1694,共17页
本文对位于青藏高原拉萨地体东南部林芝岩群中的变质岩进行了岩石学和年代学研究。研究表明,林芝岩群由角闪岩相的变质沉积岩和正片麻岩组成。变质沉积岩主要为含石榴石白云斜长角闪片岩、含石榴石云母石英片岩、含石榴石黑云钾长片麻... 本文对位于青藏高原拉萨地体东南部林芝岩群中的变质岩进行了岩石学和年代学研究。研究表明,林芝岩群由角闪岩相的变质沉积岩和正片麻岩组成。变质沉积岩主要为含石榴石白云斜长角闪片岩、含石榴石云母石英片岩、含石榴石黑云钾长片麻岩、大理岩和石英岩等,代表性矿物组合包括石榴石+斜长石+角闪石+石英+黑云母+白云母,或石榴石+斜长石+钾长石+石英+夕线石+黑云母+白云母。花岗质片麻岩(含二云母片麻岩)的矿物组合是石英+斜长石+钾长石+黑云母+白云母。锆石U-Ph年代学分析表明,变质沉积岩中的碎屑锆石主要为岩浆成因,获得了2708~63Ma的^(206)Pb/^(238)U 年龄范围,在~1100Ma和~550Ma出现两个年代峰值。碎屑锆石的变质增生边给出了35Ma的变质年龄。正片麻岩获得了496Ma的锆石结晶年龄和1158Ma的继承年龄。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区域对比和相邻变质岩石中获得的多期变质年龄,我们认为林芝岩群的原岩很可能形成在早古生代,其沉积物质主要来源于印度陆块,与特提斯喜马拉雅早古生代的岩石一起同为印度大陆北缘的沉积盖层,在环冈瓦纳大陆周缘造山过程中被寒武纪花岗岩侵入。在新特提斯洋向北的俯冲过程中,林芝岩群经历了晚中生代的安第斯型造山作用,在印度与欧亚大陆的俯冲-碰撞过程中,林芝岩群部分地经历了新生代的变质和岩浆作用再造。本研究证明,林芝岩群并不是传统上认为的拉萨地体的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其角闪岩相至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发生在中、新生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芝岩群 沉积 变质演化 地质年代学 拉萨地体 青藏高原
下载PDF
库鲁克塔格地区新元古代沉积物源分析:来自碎屑锆石年代学的证据 被引量:21
3
作者 张英利 王宗起 +2 位作者 闫臻 王涛 郭现轻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1-132,共12页
库鲁克塔格位于南天山和塔里木盆地接合部,保留相对较完整的地层记录。新元古代贝义西组主要为一套火山-沉积组合序列,育肯沟组为浊流成因的砂岩和粉砂岩组合。对取自两个地层的沉积岩样品,分别进行了碎屑锆石LA-ICP-MSU-Pb测年,并分别... 库鲁克塔格位于南天山和塔里木盆地接合部,保留相对较完整的地层记录。新元古代贝义西组主要为一套火山-沉积组合序列,育肯沟组为浊流成因的砂岩和粉砂岩组合。对取自两个地层的沉积岩样品,分别进行了碎屑锆石LA-ICP-MSU-Pb测年,并分别获得了93组和71组U-Pb有效年龄。其中贝义西组锆石U-Pb年龄主峰值为821Ma、次峰值为861Ma的碎屑锆石(761~847Ma)具有显著优势,育肯沟组年龄值为768Ma(次峰值为800Ma和741Ma)的碎屑锆石比较集中,说明库鲁克塔格地区在741Ma、768Ma、800Ma、821Ma和861Ma有大规模的岩浆活动。10个太古代碎屑锆石年龄以及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确认库鲁克塔格存在中-新太古代基底。贝义西组砂岩主要源自761~847Ma、851~972Ma和1808~2498Ma岩石。育肯沟组主要来自734~845Ma、858~963Ma和1708~2486Ma的岩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锆石 U-Pb年代 沉积 库鲁克塔格
下载PDF
华龙一号活化腐蚀产物沉积源项评估 被引量:5
4
作者 张丽莹 李晓静 +3 位作者 曾进忠 金卫阳 毛亚蔚 米爱军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2-197,共6页
根据国内外核电厂主管道上沉积源项的运行经验数据,分析了两种主要核素Co-58和Co-60的沉积活度随电厂运行时间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采用一回路活化腐蚀产物源项计算软件预估了华龙一号的活化腐蚀产物沉积源项。在参考国内广泛运行的M... 根据国内外核电厂主管道上沉积源项的运行经验数据,分析了两种主要核素Co-58和Co-60的沉积活度随电厂运行时间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采用一回路活化腐蚀产物源项计算软件预估了华龙一号的活化腐蚀产物沉积源项。在参考国内广泛运行的M310机型设计源项确定方法的基础上,分析给出了华龙一号活化腐蚀产物沉积源项的设计源项和现实源项,并与国内二代核电机组和国际三代核电机组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三者均处于同一量级水平,华龙一号与国际三代核电机组相差不大,且优于国内二代核电机组。分析结果显示本文预估的沉积源项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在活化腐蚀产物源项控制方面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龙一号 活化腐蚀产物 沉积 现实 设计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新生界碎屑锆石FT年龄对蚀源区的约束 被引量:6
5
作者 高军平 彭杨宏 +2 位作者 宋春晖 袁万明 李生喜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09年第2期148-156,共9页
柴达木盆地新生界碎屑锆石裂变径迹年龄的研究表明,沉积物主要蚀源区是遭受海西-印支运动影响的盆地周缘山地,燕山运动仅在柴西阿尔金山有所表现。揭示出蚀源区发生过多次的(热)构造运动,在柴北缘有5次(~284.5Ma、~263.6Ma、... 柴达木盆地新生界碎屑锆石裂变径迹年龄的研究表明,沉积物主要蚀源区是遭受海西-印支运动影响的盆地周缘山地,燕山运动仅在柴西阿尔金山有所表现。揭示出蚀源区发生过多次的(热)构造运动,在柴北缘有5次(~284.5Ma、~263.6Ma、~243.6Ma、~221.6Ma和~199.8Ma),而在柴西则有6次(~344.2Ma、~275.2Ma、~244.9—246.8Ma、~210—220.3Ma、~186.9—195.7Ma和~162.9Ma),说明青藏高原北部在前新生代具有多阶段、同步整体隆升特点。进入新生代,柴达木盆地及其周缘山带构造活动具有强-弱-强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锆石裂变径迹 阿尔金断裂 沉积 构造热事件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北缘白云鄂博矿区尖山组沉积源区、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6
作者 杨建军 王东升 +7 位作者 佘宏全 李以科 杨月后 柯昌辉 张丽 赵剑 赵阳 郭宾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6-635,共30页
白云鄂博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其围岩尖山组为一套绿片岩相硅质碎屑岩组合,尖山组的形成时代及物源研究对于理解区域大地构造演化和成矿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采用LA-ICP-MS方法对矿区尖山组的变质砂岩及变质细砂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 白云鄂博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其围岩尖山组为一套绿片岩相硅质碎屑岩组合,尖山组的形成时代及物源研究对于理解区域大地构造演化和成矿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采用LA-ICP-MS方法对矿区尖山组的变质砂岩及变质细砂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变质细砂岩样品Z5246的锆石年龄为2645~1147 Ma,包含两个主峰值年龄,分别为2510和1390 Ma;变质砂岩样品By23281锆石年龄为2722~1847 Ma,包含3个主峰值年龄,分别为2487、1925和1859 Ma。结合锆石稀土元素特征,认为变质砂岩样品By23281中2722~1847 Ma的锆石属于未受热液改造的碎屑锆石,尖山组的形成时代应晚于1847 Ma;而结合野外特征、锆石形貌及稀土元素特征,认为变质细砂岩样品Z5246中1761~1147 Ma的年龄反映了后期热液改造的过程,也进一步佐证了白云石碳酸岩的岩浆成因。结合矿区及周边已有的年代学数据,认为矿区尖山组物源主要来自华北克拉通北缘太古宙基底和古元古代晚期的变质岩,最终形成于中元古代,之后受到白云石碳酸岩岩浆期热液的明显改造。矿区尖山组碎屑岩的年龄数据记录了华北克拉通北缘太古代-元古代的陆壳增生、碰撞及裂解事件,为研究太古代-元古代区域构造演化提供了有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 锆石U-PB年龄 太古代-元古代 沉积 热液改造 尖山组 华北克拉通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卡姆斯特地区石树沟群砂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源岩的指示
7
作者 杨烨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33,共12页
为揭示卡姆斯特地区石树沟群的源岩性质和构造背景,探讨其对砂岩型铀成矿作用的影响,对该区的石树沟群砂岩开展了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石树沟群砂岩以岩屑砂岩为主,成熟度低,富集Cs、U、Cr、Hf,亏损Nb、Ta、Th;整体具轻稀土... 为揭示卡姆斯特地区石树沟群的源岩性质和构造背景,探讨其对砂岩型铀成矿作用的影响,对该区的石树沟群砂岩开展了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石树沟群砂岩以岩屑砂岩为主,成熟度低,富集Cs、U、Cr、Hf,亏损Nb、Ta、Th;整体具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Eu负异常特征,与卡拉麦里造山带中酸性岩浆岩稀土元素特征具有相似性;沉积物源为卡拉麦里造山带,源岩主要为富铀的中酸性岩浆岩,形成构造背景为活动大陆边缘-大陆岛弧环境。石树沟群的源岩为砂岩型铀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沉积 石树沟群 准噶尔盆地 卡姆斯特地区
下载PDF
斜坡—沉积源岩型氦气富集模式——以鄂尔多斯盆地神木气田为例
8
作者 丁振刚 刘成林 +5 位作者 范立勇 康锐 陈践发 王海东 洪思婕 MUHAMMAD Aslam Khan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77-1186,共10页
鄂尔多斯盆地氦气资源丰富,已在伊盟隆起、伊陕斜坡南部等地区发现高含氦、富氦天然气田,这些气田的氦气富集多与断裂发育密切相关。然而,盆地内的构造背景较为复杂,为研究盆地内不同地质背景下氦气的富集特征及控制因素,对鄂尔多斯盆... 鄂尔多斯盆地氦气资源丰富,已在伊盟隆起、伊陕斜坡南部等地区发现高含氦、富氦天然气田,这些气田的氦气富集多与断裂发育密切相关。然而,盆地内的构造背景较为复杂,为研究盆地内不同地质背景下氦气的富集特征及控制因素,对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东北部开展天然气组分分析测试,并结合研究区基础地质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对鄂尔多斯盆地神木气田上古生界的氦气分布特征及其地质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神木气田上古生界氦气含量达0.017%~0.116%,平均氦气含量为0.05%,达到含氦气田标准;氦气含量在平面上呈“西低东高”的整体分布格局,东部部分地区的氦气含量大于0.1%;氦气含量与氮气含量呈明显正相关关系,表明天然气藏中的氦气和氮气在成因和溶解—脱溶机制上可能存在必然联系。神木气田氦气的富集受多种地质因素共同影响:上古生界广泛分布的煤系烃源岩提供了充足的氦气;地壳抬升和构造反转控制了氦气的运移方向,且促进了溶解氦的脱溶和聚集;适量的载体气有助于氦气的富集。结合研究区构造背景和氦气成藏地质因素,提出了一种新的氦气富集模式,即斜坡—沉积源岩型含氦天然气富集模式,这为氦气勘探和开发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运动 斜坡—沉积岩型 氦气 上古生界 神木气田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M310核电机组一回路主要沉积源项调查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刚 胡凌 《中国核电》 2020年第3期337-341,共5页
源项控制是核电站降低集体剂量的重要手段,沉积源项调查可以为源项控制提供数据支持,有利于源项控制顺利开展。文章围绕福清核电站沉积源项调查成果,对源项调查的意义、方法、结果分析进行了介绍,并结合调查结果讨论了减少沉积源项的方... 源项控制是核电站降低集体剂量的重要手段,沉积源项调查可以为源项控制提供数据支持,有利于源项控制顺利开展。文章围绕福清核电站沉积源项调查成果,对源项调查的意义、方法、结果分析进行了介绍,并结合调查结果讨论了减少沉积源项的方法,给出福清核电站今后沉积源项调查的规划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剂量 沉积 活化腐蚀产物
下载PDF
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周围建筑物辐射屏蔽因子的计算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二邦 高占荣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4-83,共10页
采用点核积分方法计算了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周围建筑物对地面沉积源的屏蔽因子。计算中考虑了地面沉积源、外墙沉积源及屋顶沉积源对室内计算点剂量的贡献 ,还考虑了用 0 .5MeV、0 .75MeV、1 .2 5MeV三组能量光子分别代表软、中、硬三类... 采用点核积分方法计算了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周围建筑物对地面沉积源的屏蔽因子。计算中考虑了地面沉积源、外墙沉积源及屋顶沉积源对室内计算点剂量的贡献 ,还考虑了用 0 .5MeV、0 .75MeV、1 .2 5MeV三组能量光子分别代表软、中、硬三类光子。计算结果给出了一层尖顶建筑物、老式二层楼房、新式三层楼房和多层大型办公楼房对平面沉积源的屏蔽因子推荐值分别为 0 .2 2、0 .1 5、0 .1 0和 0 .0 3 ,文中对外墙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屏蔽因子 计算 建筑物 点核积分方法 广东大亚湾核电站 表面沉积 辐射防护 结构特征
下载PDF
贵州省汞矿床地质特征浅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大吉 黄波 +1 位作者 石明科 黎朋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9年第3期138-141,共4页
贵州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由上扬子陆块西南缘与江南复合造山带组成的大陆地壳,以广泛沉积了碳酸盐岩—碎屑岩建造为特征;经历了多期次构造旋回。在雪峰—加里东构造旋回期形成了以湘黔汞矿带和务川汞矿带为代表的"沉积源"单... 贵州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由上扬子陆块西南缘与江南复合造山带组成的大陆地壳,以广泛沉积了碳酸盐岩—碎屑岩建造为特征;经历了多期次构造旋回。在雪峰—加里东构造旋回期形成了以湘黔汞矿带和务川汞矿带为代表的"沉积源"单汞矿床;黔东南黄平汞矿带和三丹汞矿带具"岩浆源"的多矿种或多种矿化蚀变特征。在海西—印支—燕山构造旋回期形成了与"岩浆源"有关的黔西南滥木厂汞矿带。由于"岩浆源"具多种矿床产出特点,建议对该地区进一步研究和加强地质工作,以期达到新的找矿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汞矿床 矿床地质特征 沉积”与“岩浆 找矿突破
下载PDF
压水堆核电厂便于退役的沉积源项控制措施研究
12
作者 毛兰方 付亚茹 +3 位作者 梅其良 孙大威 高圣钦 丁宏春 《核科学与技术》 2020年第4期172-177,共6页
从源头控制辐射源项的产生,是实现辐射防护最优化和废物最小化目标中最为经济、有效的手段。本文从核电厂设计阶段和运行管理的角度出发,对沉积源项控制措施进行了研究,包括钴源减少技术、材料表面预处理技术、一回路水化学控制技术等,... 从源头控制辐射源项的产生,是实现辐射防护最优化和废物最小化目标中最为经济、有效的手段。本文从核电厂设计阶段和运行管理的角度出发,对沉积源项控制措施进行了研究,包括钴源减少技术、材料表面预处理技术、一回路水化学控制技术等,以便为提升核电厂退役阶段的辐射防护水平,降低放射性废物处理成本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 控制措施 退役 压水堆核电厂
下载PDF
关于造山带深熔型花岗质岩石的初步思考--以东喜马拉雅构造结为例
13
作者 郭小飞 周云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16年第4期249-253,共5页
造山带演化中高级变质岩石发生深熔作用形成的花岗质岩石在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尤为常见。野外地质调查发现,在大型韧性剪切带和脆性断层中多分布着与区域构造线及围岩片麻理方向一致的混合岩和花岗岩类的小脉体和透镜体。综合分析可知,深... 造山带演化中高级变质岩石发生深熔作用形成的花岗质岩石在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尤为常见。野外地质调查发现,在大型韧性剪切带和脆性断层中多分布着与区域构造线及围岩片麻理方向一致的混合岩和花岗岩类的小脉体和透镜体。综合分析可知,深熔型花岗质岩石能量主要来自强烈褶皱、推覆、剪切、断裂等驱动力所产生的热压能量,主要是泥质岩、杂砂岩等沉积源岩在不同物化条件下部分熔融的结果。花岗质岩石处于喜马拉雅碰撞造山带构造转换阶段,变沉积岩在深部的部分熔融并折返,是对印欧碰撞造山作用的响应,它们跟构造-岩浆-变质-成矿作用相辅相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熔作用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 沉积 花岗质岩石
下载PDF
苏北滨海平原冰后期古地理演化与沉积物物源研究 被引量:61
14
作者 杨守业 李从先 张家强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65-72,共8页
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长江与黄河对冰后期的苏北滨海平原发育与苏北南黄海潮成砂体的形成影响巨大。冰后期早期长江物质影响大于黄河。黄河供给泥沙量较少 ,且对本区影响主要在北部、中部地区。公元 112 8年黄河改道由苏北入海之后 ,... 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长江与黄河对冰后期的苏北滨海平原发育与苏北南黄海潮成砂体的形成影响巨大。冰后期早期长江物质影响大于黄河。黄河供给泥沙量较少 ,且对本区影响主要在北部、中部地区。公元 112 8年黄河改道由苏北入海之后 ,黄河影响范围明显大于长江。长江仅由个别狭窄的汊道提供有限的物质而影响范围较小。古长江主流并未由琼港地区入海 ,而携带大量物质建设潮成砂体。最近 2 0 0 0年来本区沉积物主要由黄河提供。分析表明元素地球化学方法在沉积物物源判别时 ,可有效的避免水动力因素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后期 古地理演化 沉积物物 苏北滨海平原 元素地球化学
下载PDF
陆源碎屑岩地球化学在盆地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43
15
作者 邵磊 刘志伟 朱伟林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97-304,共8页
按地球化学成分的变化特点 ,吐—哈盆地砂岩样品以二叠纪、三叠—侏罗纪、白垩—第三纪为单位组成三个组 ,分别代表盆地几个相对稳定的发育时期。在这三个组之间岩石化学成分存在较大的突变或跳跃 ,则是盆地南侧发生的几次板块碰撞拼合... 按地球化学成分的变化特点 ,吐—哈盆地砂岩样品以二叠纪、三叠—侏罗纪、白垩—第三纪为单位组成三个组 ,分别代表盆地几个相对稳定的发育时期。在这三个组之间岩石化学成分存在较大的突变或跳跃 ,则是盆地南侧发生的几次板块碰撞拼合作用对本区产生的影响。对渤海湾盆地泥岩地球化学分析表明 ,渤海湾盆地海域内各次级凹陷的沉积物源区各自不同、相互独立 ;但在盆地不同地区 ,沉积物源区母岩地层时代有随时间推移发生改变的现象。上述研究表明 ,陆源沉积物地球化学研究在沉积盆地分析中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可以揭示沉积物成分中所包含的更为细微的信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岩 地球化学 沉积分析 盆地构造
下载PDF
燕山地区中生代盆地演化及构造体制 被引量:41
16
作者 刘少峰 李忠 张金芳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A01期19-31,共13页
燕山地区中生代盆地经历了重要的构造变革,由前晚三叠世台缘克拉通盆地转变为晚三叠世至晚侏罗世挠曲盆地,进而再次转变为晚侏罗世晚期至早白垩世裂谷盆地.晚三叠世和晚侏罗世响应两次板内强变形作用,分别沿逆冲带边缘沉积了杏石口组和... 燕山地区中生代盆地经历了重要的构造变革,由前晚三叠世台缘克拉通盆地转变为晚三叠世至晚侏罗世挠曲盆地,进而再次转变为晚侏罗世晚期至早白垩世裂谷盆地.晚三叠世和晚侏罗世响应两次板内强变形作用,分别沿逆冲带边缘沉积了杏石口组和土城子组粗碎屑冲积体系;早白垩世受转换伸展断层控制,盆地充填以扇三角洲-湖泊体系为主.晚三叠世挠曲盆地的沉积碎屑成分反映了源区元古界和太古界地层的剥露过程;而晚侏罗世挠曲盆地则反映了源区受早期沉积覆盖的火山碎屑岩的剥蚀及其基底岩石的剥露过程.原型盆地再造结果显示,早侏罗世至晚侏罗世早期盆地展布具有向近北东东向和近东西向迁移的趋势;早白垩世盆地呈北北东向横跨于前期盆地之上.两期盆地分别受控于不同的构造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山地区 中生代 盆地沉积 区剥露过程 盆地演化 构造体制 剥蚀 山脉断裂构造
原文传递
天山南北麓中-新生界碎屑锆石U-Pb年代学记录、物源体系分析与陆内盆山演化 被引量:48
17
作者 李忠 彭守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39-755,共17页
大批量、原位高精度碎屑矿物同位素分析为盆地(盆山)动力学等前沿领域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针对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中生界及新生界露头剖面,重点通过13个(新补充4个)砂岩样品的碎屑锆石U-Pb同位素的L... 大批量、原位高精度碎屑矿物同位素分析为盆地(盆山)动力学等前沿领域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针对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中生界及新生界露头剖面,重点通过13个(新补充4个)砂岩样品的碎屑锆石U-Pb同位素的LA-ICP-MS分析,本文解析了其年代学、物源特征及其构造属性等高分辨率信息,并开展了沉积记录与物源体系对比,探索了天山及其邻近盆地的表壳演化过程与地球动力学机制。研究显示,上三叠统-中侏罗统天山南麓碎屑锆石U-Pb年龄构成相对单一,年龄偏老(峰值区间380~450Ma),而同层位天山北麓碎屑锆石物源年龄构成总体宽泛复杂(160~470Ma);上侏罗统-下白垩统天山南麓碎屑锆石年龄构成复杂化(150~470Ma),而天山北麓则趋于相对简单(但仍然保留250~430Ma较宽范围);新近统以上,天山南、北麓主物源碎屑锆石年龄构成均趋向单一,即南麓年龄偏老(峰值区间380~460Ma),而北麓偏新(峰值区间260~310Ma)。可能说明山盆构造分异活动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中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平稳或渐弱,天山主分水岭位于南天山;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天山区域整体抬升剥露加剧,并伴随主分水岭相对北移;晚白垩世-古近纪相对较弱,而新近纪再度活跃并达到最强,南、北天山强烈隆升,分水岭各成系统。这也反映同期在欧亚板块南缘的一系列拼合-碰撞作用中,拉萨、印度板块对天山地区陆内构造变形和改造作用效果明显,而羌塘块体的影响较小;另一方面,与晚侏罗-早白垩世拉萨板块碰撞事件相关的天山隆升导致陆内区域气候-沉积演化的重要转折,但天山南北盆地局域气候-沉积记录的分异在新近纪印度板块碰撞以前是有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沉积体系 盆山演化 中-新生界 天山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苏北滨海平原全新世沉积物物源研究——元素地球化学与重矿物方法比较 被引量:40
18
作者 杨守业 李从先 张家强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58-463,共6页
运用元素地球化学与重矿物方法对苏北滨海平原全新世沉积物物源进行的比较研究表明,沉积物形成主要由长江与黄河提供物质来源,且又以黄河物源为主。全新世早期长江物质对本区影响范围大于黄河,黄河供给泥沙量较少,对本区影响主要在... 运用元素地球化学与重矿物方法对苏北滨海平原全新世沉积物物源进行的比较研究表明,沉积物形成主要由长江与黄河提供物质来源,且又以黄河物源为主。全新世早期长江物质对本区影响范围大于黄河,黄河供给泥沙量较少,对本区影响主要在北部、中部地区。全新世最大海侵之后,黄河曾由苏北入海并携带了大量泥沙,其影响范围明显大于长江,长江仅由狭窄的汊道提供有限的物质而影响范围较小。最近2000 年来本区沉积物物源主要由黄河提供。分析表明元素地球化学方法在沉积物物源判别时,可有效的避免水动力因素影响,而相对重矿物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物 苏北滨海平原 元素地球化学 重矿物
下载PDF
吐哈盆地沉积格局与沉积环境的演变 被引量:40
19
作者 李文厚 周立发 +2 位作者 柳益群 梁世君 龙道江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35-141,共7页
在论述了吐哈盆地晚石炭世、早三叠世、晚二叠世早-中期、晚二叠世晚期-早三叠世、中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中晚林罗世和白垩纪-新生代的沉积格局和物源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吐哈盆地的演化特征,认为,从晚石炭世至三叠纪,吐哈盆地和博... 在论述了吐哈盆地晚石炭世、早三叠世、晚二叠世早-中期、晚二叠世晚期-早三叠世、中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中晚林罗世和白垩纪-新生代的沉积格局和物源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吐哈盆地的演化特征,认为,从晚石炭世至三叠纪,吐哈盆地和博格达地区由裂谷盆地逐渐演化为坳陷型盆地.早中侏罗世,吐哈盆地与准噶尔盆地一起成为统一的准平原化坳陷型盆地.到了中晚侏罗世,统一的大盆地开始解体,至第三纪和第四纪,吐哈盆地北部才发展成为前陆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沉积模式 沉积环境 沉积 盆地演化
下载PDF
沉积物源区剥露历史分析的一种新途径——碎屑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 被引量:36
20
作者 王国灿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40,共6页
介绍了碎屑颗粒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法的基本原理、应用前提及方法学。碎屑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颗粒年龄法的核心是通过逐一测定计算单颗粒裂变径迹年龄,然后将获得的一批单颗粒年龄进行高斯拟合或二项式拟合,获取其最佳的颗粒年... 介绍了碎屑颗粒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法的基本原理、应用前提及方法学。碎屑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颗粒年龄法的核心是通过逐一测定计算单颗粒裂变径迹年龄,然后将获得的一批单颗粒年龄进行高斯拟合或二项式拟合,获取其最佳的颗粒年龄分布,从而反演样品的不同源区的热历史。碎屑锆石和磷灰石因其在风化剥蚀搬运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化学和物理稳定性而成为目前进行颗粒裂变径迹年龄分析中最常用的矿物类型,特别是碎屑锆石的裂变径迹密度大,单颗粒的裂变径迹具有可定年的统计意义,从而成为颗粒裂变径迹测年方法的首选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 碎屑锆石 磷灰石 裂变径迹颗粒年龄法 剥露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