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镇远-贵阳断裂带活动历史及其对黔中隆起演化的制约 被引量:26
1
作者 刘彦良 杨坤光 邓新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1-47,共7页
对镇远-贵阳断裂带两侧沉积地层、岩浆建造、宏观构造、微观构造及流体包裹体测温的研究表明,该断裂带在早古生代以前就已存在,在中奥陶世的都匀运动期间表现为南南东向的正滑,在志留纪末泥盆纪初的广西运动期间表现为右行的剪切和局部... 对镇远-贵阳断裂带两侧沉积地层、岩浆建造、宏观构造、微观构造及流体包裹体测温的研究表明,该断裂带在早古生代以前就已存在,在中奥陶世的都匀运动期间表现为南南东向的正滑,在志留纪末泥盆纪初的广西运动期间表现为右行的剪切和局部的拉张;中晚二叠世的东吴运动使断裂带再次拉张,并伴有钾镁煌斑岩[锆石U-Pb法年龄(261.3±8)Ma]侵入;断裂带还经历了侏罗纪—早白垩世早燕山期右行压剪、晚白垩世-渐新世的晚燕山期强烈挤压、左行剪切和中新世至今喜山期的挤压等多期复合的演化历程。断裂带在古生代的多期活动直接控制了黔中隆起南缘的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中隆起 镇远-贵阳断裂带 沉积对比 构造分析 流体包裹体测温
下载PDF
再论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构造模型 被引量:24
2
作者 刘小汉 琚宜太 +1 位作者 韦利杰 李广伟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8-463,共16页
作为欧亚与印度板块缝合线的雅江蛇绿岩带在野外并未发现统一的构造极性,岩石处于脆性-韧脆性变形和低绿片岩相变质作用;构造样式沿南北剖面上总体呈现对称状;两侧复理石建造与蛇绿岩套之间没有大型南北向剪切糜棱岩带;局部可直接观察... 作为欧亚与印度板块缝合线的雅江蛇绿岩带在野外并未发现统一的构造极性,岩石处于脆性-韧脆性变形和低绿片岩相变质作用;构造样式沿南北剖面上总体呈现对称状;两侧复理石建造与蛇绿岩套之间没有大型南北向剪切糜棱岩带;局部可直接观察到复理石与蛇绿岩深海沉积整合接触;许多"构造混杂岩"属于深水陡坡滑塌堆积;蛇绿岩带南北两侧的中生代-新生代沉积建造的沉积环境演变具有时间上的宏观对应性;蛇绿岩带常以狭窄的平行条带产出.此外,高喜马拉雅的基底岩石组合可与拉萨地块及羌塘基底进行宏观对比,但与印度陆块则有很大区别.上述地质特征暗示雅江蛇绿岩带属于部分洋壳化的弧后裂陷盆地.印度与欧亚板块的真正界线—新特提斯洋可能位于喜马拉雅南坡西瓦里克覆盖之下.新的构造演化框架是:晚三叠世起,新特提斯洋向北俯冲,高喜马拉雅陆弧被向南拉出,弧后盆地张开.晚侏罗至晚白垩世,弧后盆地陆续出现线状洋壳;其北侧形成冈底斯岩浆弧.从古新世早期起,弧后盆地塌缩,并伴随高喜马拉雅弧与欧亚碰撞而完全闭合.盆地内条带状新洋壳向南、北两侧小规模俯冲,沉积层褶皱冲断,形成构造混杂带,海相陆续消失.渐新世晚期至中新世中期,印度陆块与高喜马拉雅陆弧发生陆-弧碰撞,北侧发育冈底斯盖层林子宗火山岩系.中新世中期至今,高原南部地壳透入性变形缩短,区域性隆升,伴随藏南滑移系、穹窿作用和南北向裂谷发育,残留的雅江弧后洋壳整体出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鲁藏布蛇绿岩带 构造剖面 沉积对比 喜马拉雅陆缘弧 新构造模型
原文传递
中国内蒙古哲斯-洪格尔剖面与东欧和特提斯层型区二叠纪沉积对比的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林英铴 李良芳 +1 位作者 张颖 李耀光 《世界地质》 CAS CSCD 1998年第4期9-10,共2页
哲斯洪格尔剖面富含动物化石是哲斯地区二叠纪地层的代表性剖面。可以划分为三个组:即哲斯组、下义和乌苏组、上义和乌苏组,它们属于中二叠世同时期不同相沉积。根据化石的特点,腕足类可以划分为两个组合,珊瑚划分为三个组合。
关键词 二叠纪 沉积对比 地层 动物化石 特提斯层型区
下载PDF
四川盆地晚二叠世长兴期古海洋台洼与陆棚边缘礁滩对比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段金宝 唐德海 李让彬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18,共8页
以长兴组台地边缘礁滩储层发育认知为指导,将三维与二维地震资料相结合,开展台洼边缘礁滩与台地边缘礁滩的沉积背景、发育模式、古地貌的综合对比研究,对四川盆地中部蓬溪-武胜台洼边缘礁滩发育演化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四川盆地东南部... 以长兴组台地边缘礁滩储层发育认知为指导,将三维与二维地震资料相结合,开展台洼边缘礁滩与台地边缘礁滩的沉积背景、发育模式、古地貌的综合对比研究,对四川盆地中部蓬溪-武胜台洼边缘礁滩发育演化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四川盆地东南部泰来、永兴场及义和地区3种台洼边缘礁滩发育模式。受开江-梁平陆棚、峨眉地裂运动以及微古地貌影响,泰来地区以台洼边缘礁滩沉积为主,永兴场地区沉积低能生屑滩,义和地区发育成排生物礁带及点礁。从长兴期整个四川盆地沉积格局分析,蓬溪-武胜台洼边缘礁滩与开江-梁平陆棚边缘礁滩整体沉积格局相似,但台洼边缘生物礁滩纵向发育规模偏小,横向分布面积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晚二叠世 蓬溪-武胜台洼 礁滩沉积对比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岩相古地理演化及沉积模式 被引量:8
5
作者 郑和荣 田景春 +3 位作者 胡宗全 张翔 赵永强 孟万斌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33-745,共13页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对盆地周缘12条野外露头剖面的详细观测,对钻遇奥陶系31口典型井,特别是2016年以来新钻井岩心的详细观察,对盆地内钻遇奥陶系82口井的沉积相精细解释,以及对188条二维地震测线和5个工区三维地震资料的解释与地震...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对盆地周缘12条野外露头剖面的详细观测,对钻遇奥陶系31口典型井,特别是2016年以来新钻井岩心的详细观察,对盆地内钻遇奥陶系82口井的沉积相精细解释,以及对188条二维地震测线和5个工区三维地震资料的解释与地震相识别,按照从点—线—面的思路,在确定沉积相类型的基础上,开展沉积相对比,进而以组为编图单元,系统编绘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各组沉积期岩相古地理图。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奥陶系沉积演化过程中依次发育局限台地、开阔台地、淹没台地、台地边缘、台缘斜坡、陆棚和深水盆地等7种沉积相,进一步划分为16种亚相和若干微相。岩相古地理编图揭示了塔里木盆地早期蓬莱坝组—一间房组沉积期并非传统认识的“西台东盆”沉积格局,而是“单台双缘双盆”的沉积格局;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台地经历了由统一的碳酸盐台地形成—台地分异形成多台地—台地最终消亡的演化过程。在上述基础上,建立了奥陶系3种沉积充填模式,分别是:单一台地—缓坡、陡坡边缘共存—盆地沉积模式,多台地—多台缘—多盆地沉积模式和陆源碎屑海洋环境沉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对比 古地理编图 岩相古地理演化 沉积模式 奥陶系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与相邻中亚盆地白垩系——古近系沉积演化对比 被引量:6
6
作者 任泓宇 傅恒 +2 位作者 纪佳 关月珊 朱达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3期103-112,共10页
塔西南地区位于新特提斯洋北缘,与中亚地区的阿莱盆地、费尔干纳盆地和塔吉克盆地连通。本文综合前人构造研究成果及塔西南地区最新钻井、野外露头资料,发现塔西南地区白垩系—古近系经历了陆相-海相-陆相的沉积演化过程。下白垩统及始... 塔西南地区位于新特提斯洋北缘,与中亚地区的阿莱盆地、费尔干纳盆地和塔吉克盆地连通。本文综合前人构造研究成果及塔西南地区最新钻井、野外露头资料,发现塔西南地区白垩系—古近系经历了陆相-海相-陆相的沉积演化过程。下白垩统及始新统上部—渐新统发育陆相沉积,为冲积扇-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上白垩统—始新统下部发育海相沉积,识别出蒸发台地、开阔台地、局限台地和有障壁海岸等沉积相。中亚地区白垩系—古近系受新特提斯洋海侵-海退过程的影响,整体与塔西南地区同步,也经历了陆相-海相-陆相的沉积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西南地区 中亚盆地 沉积构造演化 沉积体系 沉积序列对比 白垩系 古近系
下载PDF
南海北部第四纪高分辨率地震层序地层与古环境演化 被引量:6
7
作者 葛黄敏 李前裕 +1 位作者 钟广法 李学杰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9-60,共12页
利用高分辨率反射地震资料和ODP 184航次获得的岩心及测井资料,开展第四纪层序地层学研究,根据上超、下超、削蚀、顶超等地震反射终止标志进行层位追踪,识别出了6个区域地震层序界面,并在层序内部追踪和识别了8个不连续的或局部分布的... 利用高分辨率反射地震资料和ODP 184航次获得的岩心及测井资料,开展第四纪层序地层学研究,根据上超、下超、削蚀、顶超等地震反射终止标志进行层位追踪,识别出了6个区域地震层序界面,并在层序内部追踪和识别了8个不连续的或局部分布的反射界面。以区域连续反射面为界划分出6套地震层序,分析各层序的反射特征、顶底年龄、地层厚度以及沉积速率等,建立了第四纪以来南海北部分辨率高达数万年的地震层序框架。对比过钻孔ODP1144站和近1146站的相邻高分辨率地震剖面,两者呈现出很好的层序一致性,借以说明地震剖面研究能够在没有钻孔及准确定年的前提下,体现某个区域的大尺度地层特征,得出比传统岩性描述和地层分段更为直观、可靠的多维空间分布的认识。将地震剖面与深海沉积记录比对,发现地震反射界面多与氧同位素高值期(即冰期或者间冰期内部偏冷的冰阶)相对应,尤其6个全区连续反射界面均对应着冰期旋回中的特大冰期,而地震层序与深海沉积记录不同指标如氧同位素、碳屑沉积、水体结构等所记载的气候变化信号之间也有良好的对应关系,特别讨论了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MPT)在地震剖面、深海沉积物、冰盖以及黄土、地磁中的记录。本次工作探讨了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方法所得结果的关联和不同之处,提出借助彼此的研究优势相互补充和综合,可以更好的还原区域沉积演化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地震层序 合成记录 地层与沉积记录对比 第四纪 南海
下载PDF
测老庙陆相盆地与里奇盆地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侯明才 伊海生 张明魁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2期85-90,共6页
本文通过对走滑拉分盆地的动力学机制、几何形态、沉积体系以及与之相关的构造、火山岩浆等活动的探讨 ,将测老庙盆地的诸多特点与走滑拉分盆地的典型代表———里奇盆地进行对比 ,发现二者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由此得出测老庙盆地为一走... 本文通过对走滑拉分盆地的动力学机制、几何形态、沉积体系以及与之相关的构造、火山岩浆等活动的探讨 ,将测老庙盆地的诸多特点与走滑拉分盆地的典型代表———里奇盆地进行对比 ,发现二者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由此得出测老庙盆地为一走滑拉分盆地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奇盆地 沉积体系对比 陆相盆地 测老庙
下载PDF
旋回对比技术在河流相地层细分对比中的认识:以南美E油田白垩系储层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徐睿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6-41,共6页
河流相地层细分对比一直是个难点,目前主要使用的对比方法为基准面旋回对比和沉积旋回对比,两者一为动力成因,一为表现形式。基准面旋回对比具有较好的等时性,其中长期旋回和中期旋回可以通过沉积组合来识别,但短期旋回受到异旋回影响... 河流相地层细分对比一直是个难点,目前主要使用的对比方法为基准面旋回对比和沉积旋回对比,两者一为动力成因,一为表现形式。基准面旋回对比具有较好的等时性,其中长期旋回和中期旋回可以通过沉积组合来识别,但短期旋回受到异旋回影响难以识别。在开展地层对比时,采用基准面旋回对比和沉积旋回对比有机结合、分层次逐级对比的方法,以最大洪泛面位置发育的分布稳定的泥岩为标志层划分油层组;根据砂体叠置样式划分中期旋回对应砂层组;在中期旋回约束下,充分考虑相变特征,以短期基准面旋回作为指导、以沉积旋回为重点划分小层。以南美E油田白垩系储层为例,采用此方法将储层划分为2个油层组,9个砂层组和50个小层。通过此方法划分的地层格架内砂体平面展布与工区背景物源方向基本一致,比较精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准面旋回对比 沉积旋回对比 河流相
下载PDF
陕北三叠纪煤田子长矿区贯屯井田瓦窑堡地层沉积环境分析
10
作者 宋景 王璐 褚俊洁 《陕西煤炭》 2023年第1期125-128,144,共5页
贯屯井田位于子长矿区的中部,构造形态与子长矿区一致。井田内先后经过找煤、普详查、勘探等地质勘查工作,获得大量的地质资料,瓦窑堡地层为该区的含煤地层,自下而上分为5个含煤段,含煤层(煤线)30余层,最多34层(10-7号钻孔),具对比意义... 贯屯井田位于子长矿区的中部,构造形态与子长矿区一致。井田内先后经过找煤、普详查、勘探等地质勘查工作,获得大量的地质资料,瓦窑堡地层为该区的含煤地层,自下而上分为5个含煤段,含煤层(煤线)30余层,最多34层(10-7号钻孔),具对比意义的煤层6层,含煤层依次为1、2、3^(-1)、3、4、5、6号煤层,其中3、4、5号煤为可采煤层,1、2、3^(-1)、6号煤为不可采煤层;通过对区内128个钻孔资料分析,选择典型勘探线选择个别钻孔,应用沉积相剖面法、井田三叠纪地层顶面等高线图、富县组地层岩性、厚度数据统计。分析认为,井田在三叠纪晚期-早侏罗纪受古构造影响,地层不均匀抬升,瓦窑堡地层受大范围的冲刷剥蚀,使井田西部区内主采5号煤层缺失;研究瓦窑堡地层沉积环境分析对井田煤层对比及后期工作面接续布置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煤地层 瓦窑堡组 沉积对比 冲涮剥蚀
下载PDF
利用粒度分析青衣江河流地貌面的新老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姜大伟 李明 +1 位作者 赵俊香 张世民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50-365,共16页
通过河流阶地的变形特征来分析区域构造活动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同级阶地的对比方法仍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在缺少标志地层、风化严重的地区。文章通过横穿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南段的青衣江河流地貌研究,探讨了粒度分析在阶地、冲积扇面等... 通过河流阶地的变形特征来分析区域构造活动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同级阶地的对比方法仍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在缺少标志地层、风化严重的地区。文章通过横穿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南段的青衣江河流地貌研究,探讨了粒度分析在阶地、冲积扇面等河流地貌面对比研究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河流沉积物中砾石之间基质砂的粒度,很好地区分了同一地区的不同级阶地,粒度呈现出规律的渐变特征;另外,在不同河谷的同级河流地貌面之间存在较大差别,主要与河谷的大小规模相关。这表明,基质粒度的变化反映了河流沉积物随年龄增加而风化程度变大的规律;另一方面,从新到老的河流沉积物剖面中基质的颜色有明显的渐变特征,可以应用于野外初步识别地貌面。这些成果为河流地貌面的对比研究提供了新的简便、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衣江 河流地貌 粒度曲线 门塞尔颜色 沉积对比
原文传递
沉积时间单元对比方法及其沉积模式的建立
12
作者 王文龙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3年第7期39-41,共3页
本文针对河控-三角洲沉积特点,提出了一套以参照层系列地质(沉积、构造)模式为主的三角洲相地层沉积时间单元对比方法。三角洲分流平原、枝状三角洲内前缘环境沉积的储层:以一次河流旋回层界线作控制,依据测井曲线形态的自然可分性与旋... 本文针对河控-三角洲沉积特点,提出了一套以参照层系列地质(沉积、构造)模式为主的三角洲相地层沉积时间单元对比方法。三角洲分流平原、枝状三角洲内前缘环境沉积的储层:以一次河流旋回层界线作控制,依据测井曲线形态的自然可分性与旋会完整性、河流相不稳定沉积层特点进行综合对比;对于三角洲外前缘地区沉积的储层:以旋回界限作控制,按照岩性相近、曲线形态相似、厚度比例相当的原则进行对比等方法。为精细刻画小层沉积微相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单元对比 测井相模式 沉积微相 沉积模式
下载PDF
A区前缘相储层细分对比技术适用性研究
13
作者 刘丽娟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CAS 2014年第3期34-37,共4页
针对以往前缘相储层对比过程中存在窜层、砂体不合理劈分问题,以A区前缘相储层为研究对象,利用测井曲线和岩性特征,确立了适用A区前缘相储层各单元划分的对比技术。按各单元发育特点应用不同的对比技术,着实解决了单元界限难以确定的问... 针对以往前缘相储层对比过程中存在窜层、砂体不合理劈分问题,以A区前缘相储层为研究对象,利用测井曲线和岩性特征,确立了适用A区前缘相储层各单元划分的对比技术。按各单元发育特点应用不同的对比技术,着实解决了单元界限难以确定的问题,从而确保了单元界限的统一,为储层精细描述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学 旋回对比 等厚对比 沉积模式对比
下载PDF
国际地质对比计划1995年新立项目
14
作者 陶惠亮 《地质科学译丛》 1995年第4期92-93,共2页
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第23次科学执行局会议期间(1995.1.30—2.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与国际地科联(IUGS)负责人对IGCP在“地学为社会服务”宗旨指导下增多了有关环境的项目,增进了IGCP与IOC、IHP、MAB之间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合... 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第23次科学执行局会议期间(1995.1.30—2.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与国际地科联(IUGS)负责人对IGCP在“地学为社会服务”宗旨指导下增多了有关环境的项目,增进了IGCP与IOC、IHP、MAB之间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合作,并在海岸带管理、小岛环境、生物多样化、减轻自然灾害四个学科方面取得成功表示赞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对比计划 新立项目 沉积对比
下载PDF
渤海L油田不同类型三角洲地质建模
15
作者 高玉飞 王盘根 +3 位作者 梁旭 解超 聂研 李晨 《地球科学前沿(汉斯)》 2019年第11期1147-1153,共7页
L油田主力层系为浅层明化镇组和深层沙河街组,明化镇组发育浅水三角洲而沙河街组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本文通过对这两种不同类型三角洲沉积特征的分析,研究了它们形成的油藏差异,浅水三角洲主要形成岩性油藏,而辫状河三角洲则形成构造层状... L油田主力层系为浅层明化镇组和深层沙河街组,明化镇组发育浅水三角洲而沙河街组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本文通过对这两种不同类型三角洲沉积特征的分析,研究了它们形成的油藏差异,浅水三角洲主要形成岩性油藏,而辫状河三角洲则形成构造层状油藏,在此基础上针对两种类型分别形成了不同的建模方法即基于单砂体的确定性建模和基于油组的随机建模,表征了不同类型三角洲的空间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三角洲 辫状河三角洲 沉积特征对比 地质建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