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7篇文章
< 1 2 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三角洲沉积及演化 被引量:429
1
作者 武富礼 李文厚 +1 位作者 李玉宏 席胜利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07-315,共9页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广泛发育曲流河三角洲沉积 ,其总体沉积特征为 :沉积体系及相带发育完整 ;成分成熟度及结构成熟度较高 ;发育各种沉积构造、动植物化石及生物遗迹构造。曲流河三角洲平原的分流河道具有复杂分支与决口历史 ,...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广泛发育曲流河三角洲沉积 ,其总体沉积特征为 :沉积体系及相带发育完整 ;成分成熟度及结构成熟度较高 ;发育各种沉积构造、动植物化石及生物遗迹构造。曲流河三角洲平原的分流河道具有复杂分支与决口历史 ,因此常呈交织状 ,受分流河道冲蚀作用的影响 ,河口坝不发育。曲流河三角洲主要形成于湖盆坳陷回返期。通过对岩相组合、骨架砂体的几何形态及盆地古地理背景的综合分析 ,认为延长组的环境演化反映了浅水台地型三角洲逐渐转变为陆上平原的过程。曲流河三角洲可形成良好的储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曲流河三角洲 分流河道 上三叠统 延长组 油气储集体 沉积
下载PDF
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定量岩相古地理重建 被引量:220
2
作者 冯增昭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3-19,共17页
笔者倡导并持续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这一定量的岩相古地理学方法论。单因素是能独立地反映某地区、某地质时期、某沉积层段沉积环境某些特征的因素 ,它的有无或含量的多少均可独立地反映该地区、该层段沉积环境的某些特征 ,... 笔者倡导并持续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这一定量的岩相古地理学方法论。单因素是能独立地反映某地区、某地质时期、某沉积层段沉积环境某些特征的因素 ,它的有无或含量的多少均可独立地反映该地区、该层段沉积环境的某些特征 ,如沉积环境水体的深浅、能量大小、性质等。某沉积层段的厚度、岩石类型、结构组分、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化石及其生态组合等 ,均可作为单因素。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可分三个步骤 :第一 ,是对各剖面尤其是各基干剖面进行认真的地层学和定量岩石学研究 ,取得各种第一手的定性和定量资料 ,尤其是定量资料 ,了解各剖面各沉积层段的沉积环境特征。第二 ,在已取得的各剖面的定量资料中 ,按要求的作图单位 ,选择出那些能独立地反映其沉积环境特征的因素 ,即单因素 ;并把全区各剖面各作图单位的各种单因素的百分含量都统计出来 ,作出各种相应的单因素图 ,主要是等值线图。这些单因素图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定量地反映该地区该沉积层段的沉积环境。这就是单因素分析。第三 ,把这些定量的单因素图叠加起来 ,并结合该地区该沉积层段的其他定量和定性资料 ,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全面分析 ,综合判断 ,即可编制出该地区该沉积层段的定量岩相古地理图。这就是多因素综合作图。这一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相古地理 定量 单因素分析 多因素综合作图 沉积
下载PDF
论震积作用和震积岩 被引量:166
3
作者 杜远生 韩欣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89-394,共6页
地震是一种灾害性的地质事件。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重力流可以形成震积岩、海啸岩和震浊积岩。在地震过程中 ,震积作用可以形成特殊的构造标志 (地震断裂层、地裂缝、微同沉积断裂、微褶皱纹理、重力断层等 )、沉积和成岩标志 (砂岩脉... 地震是一种灾害性的地质事件。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重力流可以形成震积岩、海啸岩和震浊积岩。在地震过程中 ,震积作用可以形成特殊的构造标志 (地震断裂层、地裂缝、微同沉积断裂、微褶皱纹理、重力断层等 )、沉积和成岩标志 (砂岩脉、泥岩脉、泥晶脉 ,即磨牙 ( molar tooth)构造、枕状层、砂火山、泥火山、同沉积变形构造、丘状层理等 )。地震沉积组合包括原地震积岩 ( A,包括震裂岩、震褶岩、自碎屑角砾岩、内碎屑副角砾岩等 )、海啸岩 ( B,由具丘状层理、平行层理的碎屑岩或内碎屑灰岩组成 )、震浊积岩 ( C,由具块状层理、递变层理或玻马序列的粗碎屑岩或碎屑灰岩组成 )及背景沉积 ( D) 4个单元 ,它们组合成 A- B- C- D、A- B- D、A- C- D、A- D、B- D、C- D等 6种类型的沉积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 地震 震积岩 海啸岩 震浊积岩
下载PDF
联系沙漠-黄土演变过程中耦合关系的沉积学指标 被引量:122
4
作者 丁仲礼 孙继敏 刘东生 《中国科学(D辑)》 CSCD 1999年第1期82-87,共6页
从沙漠 黄土过渡带的榆林到黄土高原的南缘渭南 ,在这南北向的断面中 ,对 9个黄土剖面进行了系统的采样和粒度分析 .通过观察晚更新世不同时期黄土沉积中砂粒 ( >6 3μm)百分含量的空间变化后发现 ,沙漠的进退变化是控制黄土沉积中... 从沙漠 黄土过渡带的榆林到黄土高原的南缘渭南 ,在这南北向的断面中 ,对 9个黄土剖面进行了系统的采样和粒度分析 .通过观察晚更新世不同时期黄土沉积中砂粒 ( >6 3μm)百分含量的空间变化后发现 ,沙漠的进退变化是控制黄土沉积中颗粒变化 ,尤其是砂粒含量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此提出用沙漠 黄土过渡带风成沉积中砂粒百分含量变化作为指示沙漠进退的一个代用指标 ,从而将黄土研究与沙漠研究结合起来 .在此基础上 ,对黄土高原西部的两个剖面 (李家塬、姬塬 )进行了高分辨率的粒度分析 ,发现在末次冰期时 ,沙漠环境存在着千年数量级的不稳定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 黄土 粒度 气候不稳定性 沉积
原文传递
储层沉积学研究工作流程 被引量:70
5
作者 裘亦楠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85-90,共6页
本文提出了一个储层沉积学研究的工作流程,适用于油田开发中的碎屑岩储层沉积相分析。对各个工作环节进行了简要的解释。认为细分到微相和岩石相(或能量单元),建立岩石相与储层物性的关系,是通过相分析描述储层参数空间分布的纽带;确定... 本文提出了一个储层沉积学研究的工作流程,适用于油田开发中的碎屑岩储层沉积相分析。对各个工作环节进行了简要的解释。认为细分到微相和岩石相(或能量单元),建立岩石相与储层物性的关系,是通过相分析描述储层参数空间分布的纽带;确定沉积规模则是预测储层连续性的关键。文中介绍了一些常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 沉积 油田开发 碎屑岩
下载PDF
旋回地层学理论基础、研究进展和展望 被引量:102
6
作者 吴怀春 张世红 +3 位作者 冯庆来 方念乔 杨天水 李海燕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09-428,共20页
在过去30余年中旋回地层学研究得到了极大发展,对理解和解决地球科学领域众多科学问题做出了很大贡献.旋回地层学(Cyclostratigraphy)已被定义为"对地层记录的(准)周期性旋回变化进行识别、描述、对比和成因解释,并将其应用于地质... 在过去30余年中旋回地层学研究得到了极大发展,对理解和解决地球科学领域众多科学问题做出了很大贡献.旋回地层学(Cyclostratigraphy)已被定义为"对地层记录的(准)周期性旋回变化进行识别、描述、对比和成因解释,并将其应用于地质年代学以提高地层年代框架的精度和分辨率,实现地层高精度划分与对比的一门地层学分支学科".能够反映古气候变化的岩性、岩相、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参数(即古气候替代指标)均可用于旋回地层学分析.通过岩性组合识别、频谱分析、连续窗口频谱分析、小波分析、滤波和调谐等方法可进行识别米兰科维奇旋回信号和建立高精度天文年代标尺.中国学者在北方黄土剖面、南海新近纪海相沉积、古生代海相沉积和部分中新生代陆相沉积中获得了良好的旋回地层学研究成果.对中国东北松辽盆地陆相白垩系和华南海相二叠系乐平统-中三叠统开展旋回地层学研究有望取得重要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回地层 地沉 沉积 天文年代标尺 松辽盆地 华南
原文传递
山东惠民凹陷古近纪震积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91
7
作者 袁静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1-46,共6页
震积岩是具有古地震事件记录的岩层 ,讨论了在山东惠民凹陷古近纪陆源碎屑断陷湖盆砂泥质沉积中发现地震灾变事件的典型变形构造 ,包括微同沉积断裂和震裂缝、卷曲变形构造、水下岩脉和泄水构造、震积枕状及伴生构造等。在此基础上 ,建... 震积岩是具有古地震事件记录的岩层 ,讨论了在山东惠民凹陷古近纪陆源碎屑断陷湖盆砂泥质沉积中发现地震灾变事件的典型变形构造 ,包括微同沉积断裂和震裂缝、卷曲变形构造、水下岩脉和泄水构造、震积枕状及伴生构造等。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该区古近系碎屑岩震积岩垂向序列 :A段下伏未震层 ,B段微同沉积断裂层 ,C段微褶皱变形层 ,D段枕状构造及伴生构造层 ,E段液化均一层和F段上覆未震层。层序的完整性取决于剖面位置 ,地震震级 ,特别是发生地震处的岩性。根据震积岩的分布规律和沉积特征讨论了其地质意义 :震积岩集中发育在凹陷边界断层和中央断裂带附近 ,代表凹陷边界断裂和中央断裂强烈活动时期 ,有助于断陷盆地构造演化的动力学解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积岩 地质意义 古近纪 凹陷 山东 沉积 地震
下载PDF
沉积学发展现状与前瞻 被引量:35
8
作者 曾允孚 覃建雄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1-7,共7页
沉积学的概念源于19世纪初,其发展大致经历了沉积岩石学、沉积学、沉积地质学三个阶段。目前,随着各种边缘、分支、交叉及横断学科的发展,沉积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主要表现在层序地层学、事件沉积学、矿床沉积学、实验沉积学、... 沉积学的概念源于19世纪初,其发展大致经历了沉积岩石学、沉积学、沉积地质学三个阶段。目前,随着各种边缘、分支、交叉及横断学科的发展,沉积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主要表现在层序地层学、事件沉积学、矿床沉积学、实验沉积学、大地构造沉积学、储层沉积学、全球旋回地层学等的诞生和发展。预计到21世纪,沉积学除在大陆动力学、全球变化方面进一步深入发展外,还将与资源和环境密切结合,形成新的学科领域,主要包括资源沉积学、环境沉积学、大陆动力沉积学、全球变化沉积学诸方面,进而为人类生存与发展作出重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 层序地层 大陆动力沉积 环境沉积
下载PDF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在沉积前古地貌恢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71
9
作者 赵俊兴 陈洪德 向芳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6-81,共6页
古地形地貌是控制盆地内沉积相发育与分布的主导因素 ,是沉积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是以基准面旋回变化和可容纳空间变化原理为基础 ,揭示基准面旋回层序与沉积动力学和地层响应过程的关系。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古地形地貌是控制盆地内沉积相发育与分布的主导因素 ,是沉积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是以基准面旋回变化和可容纳空间变化原理为基础 ,揭示基准面旋回层序与沉积动力学和地层响应过程的关系。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进行地层对比能使地层对比等时性更强、精度更高 ,进而能更好地反映原始古地貌特征。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恢复古地貌是建立在沉积相分析基础上 ,其技术关键是对比参照面的选择。文章详细讨论了单一沉积体系和多种沉积体系组合沉积前古地貌恢复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 古地貌 基准面旋回级次 沉积 油气藏 沉积环境
下载PDF
含煤岩系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76
10
作者 邵龙义 窦建伟 张鹏飞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9,共6页
在对含煤岩系沉积学研究历史进行回顾的基础上,论述了含煤岩系层序地层学方法以及海平面变化与聚煤作用的关系。注重强调分布广泛的厚煤层实际上是在基准面或海平面抬升过程中堆积的,煤层底面代表海泛面,以煤层之下的古土壤(根土岩... 在对含煤岩系沉积学研究历史进行回顾的基础上,论述了含煤岩系层序地层学方法以及海平面变化与聚煤作用的关系。注重强调分布广泛的厚煤层实际上是在基准面或海平面抬升过程中堆积的,煤层底面代表海泛面,以煤层之下的古土壤(根土岩)或沉积间断面为代表的暴露事件则把其下的进积期沉积和其上的海侵期沉积分隔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煤系 海平面 地层 含煤岩系 沉积
下载PDF
中国沉积学的今后发展:若干思考与建议 被引量:63
11
作者 孙枢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10,共8页
在简述沉积学国内外研究进展基础上, 文中提出了中国沉积学今后发展需要加强和重视的研究领域。就沉积类型而言,需要加强和重视包括陆相沉积、碳酸盐沉积、近岸和浅海硅质碎屑沉积、深海沉积的研究;新的发展方向包括沉积盆地、古气候与... 在简述沉积学国内外研究进展基础上, 文中提出了中国沉积学今后发展需要加强和重视的研究领域。就沉积类型而言,需要加强和重视包括陆相沉积、碳酸盐沉积、近岸和浅海硅质碎屑沉积、深海沉积的研究;新的发展方向包括沉积盆地、古气候与沉积作用、前寒武纪沉积、人类生存环境沉积学、区域沉积学和全球沉积学。文中还对中国如何继续深化这些研究提出了一些需注意的问题,如需长期不懈地对一些科学问题和沉积现象深入研究和观测,以及重视新方法及新技术的应用等。在结语中对未来中国沉积学发展提出了10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沉积 沉积地质 地球系统 战略发展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构造格局和幕式演化过程 被引量:84
12
作者 雷超 任建业 +3 位作者 裴健翔 林海涛 尹新义 佟殿君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1-162,共12页
基于大量琼东南盆地深水区高精度的地质-地球物理和钻井资料解释,确立了该盆地"南北分带,东西分块"的基本构造格局;通过构造-地层、沉降史和沉降中心厘定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在琼东南深水盆地中深入描述和分析了T70重要的构造... 基于大量琼东南盆地深水区高精度的地质-地球物理和钻井资料解释,确立了该盆地"南北分带,东西分块"的基本构造格局;通过构造-地层、沉降史和沉降中心厘定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在琼东南深水盆地中深入描述和分析了T70重要的构造变革界面特征,该界面之下发育了一系列分散的、NE向展布的小型断陷盆地群,该界面之上一直到T60界面发育时期,盆地的沉降中心逐渐迁移到位于琼东南盆地中央坳陷区的、呈NE-WE-NWW弧形展布的大型断坳式盆地内,该断坳盆地与下伏小型断陷盆地群构成显著的叠加关系;以控盆边界断层的性质和几何学分布,确定下伏的NE向展布的小型断陷盆地群受控于NW-SE向拉伸应力场,而上覆的断坳盆地由近SN向拉伸应力作用所形成;区域对比表明该界面广泛分布于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中,具有区域性分布的特征;生物地层和区域对比表明该界面年龄为32Ma,与南海初始扩张的年龄一致.因此,该界面是一个发育于南海北部的、代表了南海扩张开始的一个区域性构造变革界面.该界面的发育导致了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盆地结构和构造演化的复杂性,以该界面为基础,结合盆地充填序列中的其他重要界面和盆地的沉降史分析,将盆地的构造演化划分为断陷、断坳、裂后热沉降和加速沉降4个构造演化幕,从而确定了该盆地具有典型的幕式演化特征;详细讨论了盆地周缘板块运动学重组事件和岩石圈深部活动对琼东南盆地幕式发育过程的控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琼东南盆地 构造格局 幕式演化 动力机制 沉积
原文传递
陕北三叠系延长统湖盆三角洲沉积模式的建立 被引量:62
13
作者 曾少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29-235,共7页
根据陕北三叠系延长统湖盆三角洲沉积韵律性的特征,选择若干岩石成因单元,通过数理统计求出岩石成因单元之间的共生关系,归纳成纵向序列相关图,参照岩石成因单元厚度统计,建立了湖盆三角洲垂向模式。模式表明该区湖盆三角洲沉积以分流... 根据陕北三叠系延长统湖盆三角洲沉积韵律性的特征,选择若干岩石成因单元,通过数理统计求出岩石成因单元之间的共生关系,归纳成纵向序列相关图,参照岩石成因单元厚度统计,建立了湖盆三角洲垂向模式。模式表明该区湖盆三角洲沉积以分流河道砂体发育为特征,属河流作用为主的高建设性的三角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模式 石油地质 沉积
下载PDF
陆相盆地源—汇系统要素耦合研究进展 被引量:72
14
作者 朱红涛 徐长贵 +3 位作者 朱筱敏 曾洪流 姜在兴 刘可禹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851-1870,共20页
源-汇系统研究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地球科学领域广为关注的重要课题.陆相盆地作为源-汇系统研究的重要方面,相对于洋陆边缘源-汇系统,其源-汇系统要素多样、过程复杂、沉积体系多变,耦合模型预测难度大,且尚处于起步阶段.陆相盆地源-汇系... 源-汇系统研究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地球科学领域广为关注的重要课题.陆相盆地作为源-汇系统研究的重要方面,相对于洋陆边缘源-汇系统,其源-汇系统要素多样、过程复杂、沉积体系多变,耦合模型预测难度大,且尚处于起步阶段.陆相盆地源-汇系统研究主要集中于驱动机制及地球动力学过程、深时古气候、沉积盆地古物源区演化恢复与古水系重建、源-汇系统要素分析及剥蚀-搬运-沉积过程单因素分析与耦合模式探讨.基于钻井、岩心、分析化验数据的多方法物源示踪分析与三维地震数据的地震地貌学或地震沉积学分析,为地下陆相盆地古源区恢复、古水系重建及沉积体系的沉积地貌和沉积过程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关注不同母岩区源-汇系统差异,开展现代考察与古代源-汇相结合,并尝试定量化源-汇系统耦合-过程研究,最终形成工业化标准与规范是陆相盆地源-汇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汇系统 要素分析 耦合模式 不同母岩类型 沉积 陆相盆地 石油地质.
原文传递
湖相碳酸盐岩研究现状及意义 被引量:62
15
作者 夏青松 田景春 倪新锋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05-112,共8页
目前湖相碳酸盐岩是国内外沉积学研究的薄弱环节。本文在众多专家学者历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述了湖相碳酸盐岩的研究现状,其主要体现在岩石类型、分布及发育特点、相模式、储集层和生油岩几个方面;并阐明了湖相碳酸盐岩的研究具有重... 目前湖相碳酸盐岩是国内外沉积学研究的薄弱环节。本文在众多专家学者历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述了湖相碳酸盐岩的研究现状,其主要体现在岩石类型、分布及发育特点、相模式、储集层和生油岩几个方面;并阐明了湖相碳酸盐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经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相碳酸盐岩 沉积 分布 储集层 生油岩 岩石类型
下载PDF
新晃贡溪-天柱大河边重晶石矿床热水沉积成因探讨 被引量:63
16
作者 吴朝东 杨承运 陈其英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74-785,共12页
综合分析了重晶石矿床的沉积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在扬子大陆东南边缘由于早寒武世地壳的热点活动带来了丰富的成矿物质,形成了SiPBa多金属矿床谱系。下寒武统的黑色岩系形成于缺氧环境,但重晶石形成时期还原性相对较弱。重晶石... 综合分析了重晶石矿床的沉积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在扬子大陆东南边缘由于早寒武世地壳的热点活动带来了丰富的成矿物质,形成了SiPBa多金属矿床谱系。下寒武统的黑色岩系形成于缺氧环境,但重晶石形成时期还原性相对较弱。重晶石矿石中有机质碳含量较低,具有原生残留有机质的明显特征。钡的来源为热液喷气作用,生物的发育为钡的转化和富集提供了条件,海水为重晶石的形成提供了充分的硫源,但由于生物的分馏作用较强,致使重晶石δ34S值可达41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沉积 成因 沉积 重晶石矿床 热水沉积
下载PDF
浅谈我国油气勘探中的古地貌恢复技术 被引量:65
17
作者 吴丽艳 陈春强 +3 位作者 江春明 晏佳 李华 杨晓东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4期25-26,52+5,共4页
古地貌对层序的形成与发育以及储层的分布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古地貌的恢复可以有助于识别储层发育与分布特点、判断古地理环境、古生物分布以及构造演化特征等。对沉积学古地貌恢复法和层序地层学古地貌恢复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以实... 古地貌对层序的形成与发育以及储层的分布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古地貌的恢复可以有助于识别储层发育与分布特点、判断古地理环境、古生物分布以及构造演化特征等。对沉积学古地貌恢复法和层序地层学古地貌恢复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以实例说明了油气勘探中古地貌恢复技术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貌 沉积 层序地层 油气勘探
下载PDF
中国沉积盆地油气勘探开发实践与沉积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66
18
作者 孙龙德 方朝亮 +2 位作者 李峰 朱如凯 何东博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85-396,共12页
从近期中国油气发现的特点看,陆相碎屑岩仍是中国石油增储上产最主要的领域,碳酸盐岩勘探正处于大发现期,台缘礁滩复合体与台内礁、滩勘探成果显著,沉积盆地中火山岩储集层已成为油气勘探的现实领域。高含水老油田是中国油田开发的主体... 从近期中国油气发现的特点看,陆相碎屑岩仍是中国石油增储上产最主要的领域,碳酸盐岩勘探正处于大发现期,台缘礁滩复合体与台内礁、滩勘探成果显著,沉积盆地中火山岩储集层已成为油气勘探的现实领域。高含水老油田是中国油田开发的主体,持续的储集层精细表征研究和改善水驱条件、提高采收率技术攻关,突破了高含水老油田的稳产技术瓶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陆相湖盆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建立、砂质碎屑流成因与分布、深部有利储集层发育机理与分布预测、低孔渗砂砾岩储集层成岩相评价与有利储集层预测,海相碳酸盐岩岩相古地理重建、碳酸盐岩台地边缘精细刻画与台地内部结构细化、碳酸盐岩储集层多期叠加改造机理、岩溶储集层成因分类,非常规储集层评价、开发储集层沉积学、沉积储集层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储集层改造技术等领域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为今后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探开发 沉积 储集层地质 展望
下载PDF
水体金属污染潜在危害:应用沉积学方法评价 被引量:61
19
作者 陈静生 刘玉机 《环境科技(辽宁)》 1989年第1期16-25,共10页
关键词 水体 金属污染 沉积
下载PDF
测井沉积学研究综述 被引量:39
20
作者 尹寿鹏 王贵文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1999年第5期440-445,共6页
在总结大量国内外有关测井沉积学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工作体会,系统总结了测井地质学领域的一门新的学科——测井沉积学的概念、研究方法及内容以及计算机技术和数学方法在测井沉积学解释中的应用等问题。测井沉积学研究采用... 在总结大量国内外有关测井沉积学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工作体会,系统总结了测井地质学领域的一门新的学科——测井沉积学的概念、研究方法及内容以及计算机技术和数学方法在测井沉积学解释中的应用等问题。测井沉积学研究采用正演和反演的方法,关键是建立沉积学特征与测井地质信息之间的解释模型,尽量使沉积学特征定量化以便于处理和预测,因此先进的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在测井沉积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最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测井 测井 沉积 计算机技术 油气勘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