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沈宋体”形式与内涵新论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许总
-
机构
国立华侨大学中文系
-
出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55-60,共6页
-
文摘
在文学史上 ,“沈宋体”被视为律诗定型的标志 ,其实并不确切。唐代律诗的成熟定型 ,经历了漫长的律化过程 ,沈、宋之前的四杰作出了最重要的贡献 ,与沈、宋同时的文章四友也发挥了共同的作用。沈、宋的律诗创作实践 ,主要表现为在律诗体制建设中的体式全面性与格律的进一步精密化。同时 ,沈、宋律诗的价值除外在的形式方面以外 ,更重要的在于抒情内质的建构。再者 ,在沈、宋的全部创作中 ,亦并不局限于律体 ,而是创作了大量古体诗 ,同样以其浓郁的情感性表现构成丰富的情感世界。
-
关键词
沈Quan期
宋之问
沈宋体
律诗
唐诗
诗歌
文学研究
-
Keywords
Shen Quan-qi
Song Zhi-wen
Shen-song Poems
Lvshi
poems of the Tang dynasty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沈宋体”的艺术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被引量:3
- 2
-
-
作者
肖瑞峰
李娟
-
机构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2-78,共7页
-
文摘
"沈宋体"是初唐时期的重要诗体,具有严整工密的特点,对律体定型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它初步达到了情、气、辞、体的统一配合,以清新刚健之风,逐步摆脱初唐浮艳之习;此外,取材广泛,突破宫廷范围,引入山水、田园、边塞等同时代作家较少涉笔的内容。"沈宋体"艺术特征的形成,既可归因于文学传承及时代风会,也与个人遭际密切相关。律化进程中的阶段性成就为其提供了文学上的积淀,扈从应制的创作经验使沈、宋专注于对创作技巧的揣摩,贬逐南方的人生遭际则为"沈宋体"注入了真切深沉的情感内蕴,使"沈宋体"诗歌内质提升了高度。
-
关键词
艺术特征
沈宋体
原因
初唐时期
推进作用
创作经验
创作技巧
文学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武则天时期的文学新体
- 3
-
-
作者
胡可先
-
机构
浙江大学中文系
-
出处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4-110,共7页
-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3.10.10.2588885043)
-
文摘
武则天时期是唐代文学发展的重要时期。武则天因为政治 与文化的需要,一方面广开才路,网罗人才,一方面改革旧章,发布新令,一方面又重视词 臣,奖掖文学,渐渐造成了文学彬彬之盛的局面。这种政治环境使得很多文人在诗体文体方 面努力探索,以使得某种体裁定型,成为后世的典范,或对较为陈旧的体裁进行革新,使之 趋于完善。在诗歌方面,有“沈宋体”、“陈拾遗体”、“新歌行体”;散文方面,有刘知 几史传体等。这与当时文人探讨文章的个性有关。这些文学新体对武周一朝的文学发展,乃 至整个唐代文学进程影响很大。
-
关键词
武则天
文学新体
陈拾遗体
沈宋体
新歌行体
刘知己史传体
-
Keywords
Wu Ze-tian
the new style of literature
S hen Song Pattern
New seven-Character Verse Patten
Liu Zhi-ji's Historical Bio graphy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初盛唐五言“古风”型诗歌的诗史意义
被引量:1
- 4
-
-
作者
黄琪
-
机构
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1-99,共9页
-
文摘
初盛唐以来,题为“古意”“拟古”的诗作,部分实为沿袭南朝的声律体。王绩、骆宾王、陈子昂等开始创作“咏怀”“感遇”类五古,恢复汉魏诗歌传统,建立了五言“古风”型诗歌的基本体制。张九龄、常建、祖咏、储光羲、贺兰进明等人也进一步推动五言“古风”创作,李白则作为集大成者对这一诗型做了充分完整的总结,由此形成开、天诗坛创作五言“古风”的风气。当时五言“古风”的创作是从诗的音响效果这一总的艺术性出发,对沈宋新体声律加以反思和利用。评价初盛唐五言“古风”型诗的诗史意义,应注意这一诗型对盛唐诗歌风骨内质的建构所起到的推助作用,以及它所承载的当时诗坛比较一致的追求“建安风骨”的理想。中唐以降作者的古诗趣尚走向多元分化,汉魏风骨和兴寄不再是诗坛的一致理想,这一诗型也就难以再形成创作风气。
-
关键词
初盛唐
五言“古风”
沈宋体
盛唐风骨
诗史意义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K24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试论王杨卢骆体
被引量:1
- 5
-
-
作者
陶易
-
出处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21-126,130,共7页
-
文摘
“王杨卢骆体”作为中国古典诗歌史上一个流传久远的名词术语,一般是指七言歌行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体式,它在内容与形式上都有着鲜明的特征,对七言古诗的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但是这一体式从得名到约定俗成、为世公认,其间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并产生过一些分歧。甚至直到今天,也不能说对其内涵与特征有了十分明确的把握,比如。
-
关键词
七言歌行
四杰
中国古典诗歌
王杨
长安古意
帝京篇
诗歌创作
宾王
《春江花月夜》
沈宋体
-
分类号
C95,C55
[社会学—民族学]
-
-
题名“沈宋体”释名
- 6
-
-
作者
李娟
-
机构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
出处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5,共5页
-
文摘
沈佺期、宋之问在唐代已齐名并称,南宋严羽首次明确提出"沈宋体",但并未对这一概念作出具体解释。"沈宋体"的"体",为"体性"之"体",是诗人创作风貌的总括,考历代文献中的有关评述,并结合沈、宋诗作加以辨析,则"沈宋体"的具体内涵可概括为精于声律、语言清丽、情多兴远。
-
关键词
沈佺期
宋之问
沈宋体
辨析
-
Keywords
Shen Quan-qi
Song Zhi-wen
Shen-song Poetic Style
analyse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第三届“乐府歌诗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 7
-
-
作者
曾智安
-
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乐府学》
2012年第1期316-323,2,共9页
-
文摘
2011年8月23日至26日,由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乐府歌诗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法国、日本、韩国、台湾以及中国内地文学界、音乐学界的70余名学者参加了会议,为历届参会人数之最。大会开幕式由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吴相洲教授主持。
-
关键词
歌诗
乐府诗
吴相洲
沈宋体
中国诗歌研究
永明体
会议综述
鼓吹曲辞
汉乐府
抛球乐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沈宋体”与律诗演变定型及其研究述略
- 8
-
-
作者
蔡润田
-
出处
《黄河》
2014年第3期91-105,共15页
-
文摘
在中国诗歌史上,律诗这一独特而富于魅力、历久弥新的诗体无疑是值得国人骄傲的。而宋之问、沈佺期正是在这一诗体建树上做出突出贡献,以至于形成诗坛称许的"沈宋体",并成为律诗成熟定型的标志。因之,言说宋之问,"沈宋体"是个绕不过的话题。然而,就学理层面说,沈宋个人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相关的理论表述。我们只能从他人的称述及沈宋的创作实践中寻绎、印证其成就。而且,近体诗的发轫、演变、定型,从齐梁算起也有二百多年。
-
关键词
沈宋体
定型
律诗
演变
述略
中国诗歌史
创作实践
宋之问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永明体”到“沈宋体”的声律演变
- 9
-
-
作者
黄震云
高薇
-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中文系
-
出处
《乐府学》
2012年第1期194-206,共13页
-
文摘
近体诗发端于沈谢,成于沈宋,主要是在乐府诗创作中完成的,深入认识永明体到沈宋体的发展过程,也是对乐府诗声律演变人生的深化。通过对"永明体"、"上官体"、"沈宋体"的代表作家作品的全面细致考察发现,格律诗的句式篇制以四句八句"约句准篇",前后基本相同,八句以上前者还在探索,后者盛行与科举的试律有关。五言七言亦为"永明体"、"上官体"、"沈宋体"的共同实践,但沈宋高出十个百分点,并且没有三言、四言,六言很少,而"永明体"诗中七言占百分之三十,其余分布均匀,说明只有趋向,没有定制。用韵上,沈宋的诗有萧、麻、文、删、覃,谢胱的"永明体"没有出现过,表明"永明体"防止八病创造的"格律诗"的时候用韵实践有限。沈、宋对于平声韵的运用频率近乎百分之五十,说明这时诗学声律的发展运用趋于完备。
-
关键词
永明体
沈宋体
声律演变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沈佺期研究的新收获——读《沈佺期诗集校注》
- 10
-
-
作者
刘明华
-
出处
《中国典籍与文化》
CSSCI
1993年第2期54-55,共2页
-
文摘
沈佺期诗集的整理出版,在唐代文学研究中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沈佺期是中国诗歌史上律诗体制定型的代表诗人,不仅于此,他还是初唐诗坛宗师,这二点,早为学界公认。沈佺期既是推动初唐诗风向盛唐诗风转变的重要诗人,也是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的诗人。沈宋近体诗,史称“沈宋体”,其影响直至明清。他在诗歌形式的探索上的杰出成就正是由这部诗集的160余首诗篇体现的。不过,沈佺期的人品历来不如他的诗艺受到肯定。
-
关键词
校注
唐代文学研究
深远影响
诗风转变
中国诗歌史
评价标准
初唐诗坛
初唐诗风
诗歌形式
沈宋体
-
分类号
K204
[历史地理—历史学]
G12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论“沈宋体”的艺术特征
- 11
-
-
作者
李军
-
机构
盐城工学院学报编辑部
-
出处
《梧州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55-62,共8页
-
文摘
沈佺期、宋之问是初唐后期的重要诗人,其继承前人的理论和经验,创作了大量既众体皆备、又精工严密的诗歌,使五、七言诗在律化方面臻于成熟并最后定型,并拓展了诗歌的题材内容而使得形式与内容高度结合,还提高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技艺、手法,进而形成其独特诗风,为唐诗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两人因此而齐名,故史称"沈宋"或"沈宋体"。
-
关键词
沈宋体
诗歌
艺术
特征
研究
-
Keywords
Shen-Song Style
poetry
art
characteristic
research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宋之问没有杀害刘希夷
- 12
-
-
作者
宋宗祧
-
机构
河南省商务厅
-
出处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5年第9X期59-61,共3页
-
文摘
2013年11月15日的《北京青年报》登载了一篇《历史上的舅舅》的署名文章,其中有一段说,唐朝时著名诗人宋之问杀害其外甥刘希夷。摘录如下:"自古文人相轻,舅甥也不例外。初唐之时,武则天手下有一文臣,因擅作献媚之诗,而得到了武皇的青睐,这个人就是宋之问。当宋之问在官场使尽各种伎俩摸爬滚打的时候。
-
关键词
刘希夷
宋之悌
《唐才子传》
吴兢
沈宋体
文臣
唐诗别裁
旧唐书
朝时
《北京青年报》
-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贬谪途中忆故乡——读宋之问《题大瘐岭北驿》
- 13
-
-
作者
郑孟彤
-
出处
《阅读与写作》
1994年第1期11-11,共1页
-
文摘
宋之问在诗坛上与沈佺期齐名,号称“沈家体”。他在武后时深受恩宠,经常出入宫廷,后因谄附张易之贬泷州(今广东罗定县)参军。不久逃归。武三思用事,起为鸿胪丞。中宗景龙中,转考功员外郎,引为弘文馆学士。后因罪贬越州(今浙江绍兴县)长史。睿宗即位,又把他流放钦州(今广西钦州县)。如果前两次被贬,他尚有重归的希望;那么,这一次被贬。
-
关键词
武三思
考功员外郎
沈佺期
中宗
泷州
武后
沈宋体
弘文馆
罗定
张易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