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沁水方言中的“来”及其语法化 被引量:3
1
作者 史瑞敏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4-7,共4页
山西沁水方言中的“来”具有多种功能,语句环境不同,所表达的语法意义、语法功能也不同。本文从“来”的用法入笔,着重阐述了其作为事态助词与祈使句中的语气词的进化过程。
关键词 沁水方言 语法化 事态助词 语气词
下载PDF
山西沁水方言内部的语音差异 被引量:3
2
作者 赵变亲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36-446,共11页
沁水方言是指沁水县境内的方言。由于山川河流、历史行政区划、方言接触及自身发展等因素影响,沁水方言内部形成了三个方言片区:龙港区、端氏区和张村区。三个片区在声母、韵母、声调方面同中有异。声母差异主要表现在中古知庄章组的分... 沁水方言是指沁水县境内的方言。由于山川河流、历史行政区划、方言接触及自身发展等因素影响,沁水方言内部形成了三个方言片区:龙港区、端氏区和张村区。三个片区在声母、韵母、声调方面同中有异。声母差异主要表现在中古知庄章组的分合、尖团音的有无和中古疑影日母字的读音三个方面,韵母差异主要是阳声韵和入声韵的分合不同,声调差异集中在入声的归派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水方言 声母 韵母 声调
下载PDF
语言学视角下沁水方言中“圪”头词的形式与传承研究
3
作者 胡沙沙 樊思凡 《成才之路》 2020年第26期40-42,共3页
晋语是指山西及毗连地区有入声的声音,沁水城东方言则隶属于晋语上党片,在语音、词汇、语法上都有其独特的一面,如“圪”字的使用。在沁水方言中,“圪”字的使用频率非常高。文章基于语言学视角,选取晋语中的沁水方言,从沁水方言中“圪... 晋语是指山西及毗连地区有入声的声音,沁水城东方言则隶属于晋语上党片,在语音、词汇、语法上都有其独特的一面,如“圪”字的使用。在沁水方言中,“圪”字的使用频率非常高。文章基于语言学视角,选取晋语中的沁水方言,从沁水方言中“圪”头词的构词形式出发,通过列举一些具体的“圪”头词,分析“圪”头词中“圪”的意义,并简要陈述“圪”头词的存在及其对保护传承方言的意义,提出保护方言的建议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水方言 “圪”头词 方言安全 形式 传承
下载PDF
山西沁水方言深臻曾梗舒声的等呼分韵
4
作者 原慧艳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0-64,F0003,共6页
山西沁水方言是晋语与中原官话过渡地区的方言,城东方言属于晋语上党片长治小片,城西方言属于中原官话汾河片绛州小片。中古深臻曾梗四摄的舒声字在沁水方言的韵类以等呼为分合条件,较为特殊。文章通过对沁水方言14个乡镇中古深臻曾梗四... 山西沁水方言是晋语与中原官话过渡地区的方言,城东方言属于晋语上党片长治小片,城西方言属于中原官话汾河片绛州小片。中古深臻曾梗四摄的舒声字在沁水方言的韵类以等呼为分合条件,较为特殊。文章通过对沁水方言14个乡镇中古深臻曾梗四摄482个舒声字的全面调查,发现13个乡镇存在等呼分韵现象,而且这种现象可以分为四个大类八个小类,并在此基础上具体详细展示了该语音现象在沁水方言中的分布情况及音值表现。文章认为沁水方言中古深臻曾梗四摄舒声字韵类的音类格局是四摄在合并后,以i介音的有无为条件进行的重新组合,这一特殊语音现象的形成除了语音内部的演变,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也不无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水方言 深臻曾梗 舒声字 等呼分韵 分布类型 音值表现 演变原因
原文传递
沁水方言语法概说
5
作者 张利 《长治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58-61,共4页
文章从语言事实出发 。
关键词 沁水方言 语法 语言
下载PDF
山西沁水方言知系字的离散式音变
6
作者 李欣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6年第11期27-32,共6页
山西沁水县方言中知系字的读音复杂多样,独具一格。本文从共时、历时以及时间、空间多方面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详细考察,比较它与周围方言知系字读音的差别,由此探析沁水方言知系字的离散式音变,并总结其音变规律,解释音变原因。
关键词 沁水方言 知系字 离散式音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