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气冷凝器管内分层流实验观测及数值计算 被引量:48
1
作者 胡Peng 李川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13-117,共5页
在实验观测到的水平管管内凝结分层流基础上,建立了水平管管内凝结分层流的稳态两相流数学模型;计算出了两相流区内一些重要参数空隙率、干度、汽相速度、液相速度和凝结换热系数沿冷凝管长的变化曲线;分析计算了在冷凝器中加入汽液... 在实验观测到的水平管管内凝结分层流基础上,建立了水平管管内凝结分层流的稳态两相流数学模型;计算出了两相流区内一些重要参数空隙率、干度、汽相速度、液相速度和凝结换热系数沿冷凝管长的变化曲线;分析计算了在冷凝器中加入汽液分离器对提高冷凝器冷凝性能的作用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冷凝 两相流 分离器 数值计算 分层流
下载PDF
改进的CO2两相流引射制冷系统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马力 郭宪民 孔进笑 《低温与超导》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7-52,共6页
为了进一步优化系统,提升引射比,重新设计并制造了汽液分离器,将其增设于系统引射器之前,测试了不同工况下引射器及系统的性能,并将实验结果与传统系统进行了比较。实验证实,系统增设初级汽液分离器后可使引射效果得到提升,使主引射流... 为了进一步优化系统,提升引射比,重新设计并制造了汽液分离器,将其增设于系统引射器之前,测试了不同工况下引射器及系统的性能,并将实验结果与传统系统进行了比较。实验证实,系统增设初级汽液分离器后可使引射效果得到提升,使主引射流以近乎单相流的状态进入引射器,从而使引射比增大,使制冷量和COP得到提高。当系统在只改变蒸发温度的工况下正常运行时,引射比可得到约22.4%~66.4%的提高,在蒸发温度为-2℃~3℃范围内,COP提高了约2%~26.9%;当系统在只改变气冷器出口温度的工况下正常运行时,系统COP可提高约1%~19%,在气冷器出口压力约为8.75 MPa时,系统性能达到最佳且引射比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引射制冷系统 分离器 引射比 COP
原文传递
活塞式压缩机制冷系统启停过程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军 吴业正 《制冷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2期38-48,共11页
本文研究了具有毛细管节流的活塞式压缩机制冷系统的启停特性。在实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启停过程系统参数的变化以及影响启停过程能量转换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停机后阻止工质迁移能改善制冷系统的启动特性,并减少了启动过程中制冷系统的... 本文研究了具有毛细管节流的活塞式压缩机制冷系统的启停特性。在实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启停过程系统参数的变化以及影响启停过程能量转换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停机后阻止工质迁移能改善制冷系统的启动特性,并减少了启动过程中制冷系统的能量消耗。本文建立了停机过程的数学模型,并由此计算了停机过程工质迁移造成的制冷系统的(火用)损失,这一(火用)损失即为停机过程工质迁移而使启动过程节能的最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系统 启停过程 活塞式压缩机 启动特性 制冷设备 启动过程 分离器 能量消耗 制冷量 能量转换
下载PDF
汽液分离器对两相流引射器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索金鹏 郭宪民 槐艳双 《低温与超导》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8-71,共4页
针对汽液分离效果差的问题,重新设计了应用于两相流引射器制冷系统的汽液分离器,将使用新汽液分离器的两相流引射器制冷系统的性能与原系统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汽液分离器对引射器性能及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重新设计的汽液... 针对汽液分离效果差的问题,重新设计了应用于两相流引射器制冷系统的汽液分离器,将使用新汽液分离器的两相流引射器制冷系统的性能与原系统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汽液分离器对引射器性能及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重新设计的汽液分离器分离效果大大改善,对于不同的实验工况条件,采用新设计的汽液分离器的两相流引射制冷系统,主蒸发器制冷量由占总制冷量的21.1%~27.8%,提升到82.2%~87.3%,主蒸发器起到了主要作用;在引射器结构参数相同的条件下,引射器的引射比由0.2~0.46提升到0.56~0.64;采用新设计的汽液分离器系统制冷量和COP均与原系统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器 两相流 引射比 制冷量
原文传递
空调器用汽液分离器多回油孔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华 胡明霞 《家电科技》 2014年第5期74-75,共2页
论文从保障空调器系统稳定运转方面进行了汽液分离器的多回油孔分析。本文设计了不同的测试工况,试验测试及对比分析了多回油孔和单回油孔的汽液分离器对压缩机系统回油回液的影响,提出多回油孔的设计要求。
关键词 分离器 多回油孔 回油回
下载PDF
应用于MVR蒸发系统的折板汽液分离器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岭 韩东 何纬峰 《能源化工》 2017年第5期22-26,共5页
针对机械蒸汽再压缩蒸发系统中常规折板汽液分离器对微小液滴分离效率低下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带凹槽的折板汽液分离器。采用Fluent数值模拟比较了常规和带凹槽2种汽液分离器的流动和分离特性,并进一步研究了凹槽高度、宽度、深度对汽液... 针对机械蒸汽再压缩蒸发系统中常规折板汽液分离器对微小液滴分离效率低下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带凹槽的折板汽液分离器。采用Fluent数值模拟比较了常规和带凹槽2种汽液分离器的流动和分离特性,并进一步研究了凹槽高度、宽度、深度对汽液分离器分离效率、压降及综合性能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汽液分离器上设置凹槽可以显著提高粒径4~7μm液滴的分离效率;凹槽越窄,汽液分离器综合性能越好;最适宜的凹槽深度为1.5 mm,最适宜的凹槽高度为5 mm,此时新型汽液分离器综合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板 分离器 凹槽 数值模拟 分离效率 压降
下载PDF
混合油处理与溶剂消耗——浸出生产溶剂损耗探讨(三)
7
作者 赵民安 《粮食加工》 1989年第2期16-17,15,共3页
浸出毛油无疑也是带走溶剂的一条途径,如果生产正常,浸出毛油达到国内规定标准:其残留溶剂不超过0.05%,则所损耗的溶剂是极有限的。但浸出毛油是混合油经过处理后而得,所以整个混合油处理过程就是分离回收溶剂的过程,是浸出生产中关系... 浸出毛油无疑也是带走溶剂的一条途径,如果生产正常,浸出毛油达到国内规定标准:其残留溶剂不超过0.05%,则所损耗的溶剂是极有限的。但浸出毛油是混合油经过处理后而得,所以整个混合油处理过程就是分离回收溶剂的过程,是浸出生产中关系溶耗的主要过程之一。本文主要讨论混合油处理过程中有关溶剂消耗的问题。 一、混合油及其组成 浸出过程不仅提取了油脂,同时还提取了油脂的伴随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油处理 浸出 精炼工艺 水蒸蒸馏 伴随物 提塔 脱溶 分离器 分离器 油浓度
下载PDF
“多用中草药制剂设备”的再改进
8
作者 黄根林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83年第1期90-91,110,共3页
医院制剂室进行中草药制剂的主要特点是配合临床开展科研试制,小批生产多品种,因此希望提供小型、多用、使用方便的设备。但市场上并无供应此种器具,笔者于1976年革新成一台“多用中草药制剂设备”近年来进一步作了改进,现就改进后的设... 医院制剂室进行中草药制剂的主要特点是配合临床开展科研试制,小批生产多品种,因此希望提供小型、多用、使用方便的设备。但市场上并无供应此种器具,笔者于1976年革新成一台“多用中草药制剂设备”近年来进一步作了改进,现就改进后的设备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罐盖 排水阀 启闭 球形 溶媒 水蒸蒸馏 冷凝管 罐体 分离器 制剂 中草药
下载PDF
空调器用汽液分离器特性分析
9
作者 张华 胡明霞 《家电科技》 2016年第11期55-57,共3页
从保障空调器系统稳定运转方面进行了汽液分离器的特性分析和设计研究。设计了不同的测试工况,试验测试及对比分析了不同有效容积、均压孔的汽液分离器对压缩机系统回油回液的影响。形成了汽液分离器的有效容积、回油孔、均压孔的规范... 从保障空调器系统稳定运转方面进行了汽液分离器的特性分析和设计研究。设计了不同的测试工况,试验测试及对比分析了不同有效容积、均压孔的汽液分离器对压缩机系统回油回液的影响。形成了汽液分离器的有效容积、回油孔、均压孔的规范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器 有效容积 均压孔 回油孔
下载PDF
汽液分离器在注汽系统中的应用
10
作者 王林 《油田地面工程》 1993年第5期25-27,4,共3页
论述了在注汽系统中利用汽液分离器提高注汽干度值的措施,并介绍了对其排水的改进措施,设计安装了一套闪蒸蒸汽产生及利用系统。
关键词 稠油开采 注蒸 分离器
下载PDF
芬兰多效蒸馏水机汽液分离器结构和功效
11
作者 林云 《医药情报》 1992年第3期30-33,共4页
关键词 制药机械 蒸馏水机 分离器
下载PDF
谈氟系统汽液分离器的设置
12
作者 丁正斌 司良慧 段三鹏 《冷藏技术》 1997年第4期34-36,共3页
谈氟系统汽液分离器的设置丁正斌(河南省商业科研所450002)司良慧段三鹏(国内贸易部洛阳制冷机械厂471009)氟里昂制冷系统由于氟里昂价格较贵,要尽量使系统的初次制冷剂充灌量小,以减少初次费用。所以系统应力求简化... 谈氟系统汽液分离器的设置丁正斌(河南省商业科研所450002)司良慧段三鹏(国内贸易部洛阳制冷机械厂471009)氟里昂制冷系统由于氟里昂价格较贵,要尽量使系统的初次制冷剂充灌量小,以减少初次费用。所以系统应力求简化:贮液器能不设的不设,和冷凝器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制冷系统 分离器 设置
下载PDF
入口汽液分离器的改造
13
作者 刁玉梅 赵宇宏 《一重技术》 2000年第2期69-70,共2页
在入口汽液分离器气体出口处安装过滤筐结构,提高分离效果,满足了工艺要求。
关键词 分离器 过滤筐装置 结构改造
下载PDF
石洞口煤气厂轻油制气工程
14
作者 高建悦 张宝隆 《上海煤气》 1998年第2期28-37,共10页
1、概况为了适应上海城市在“八五”期间发展和浦东开发的需要,上海城市煤气面临着大规模发展的需要。按《上海市煤气发展“八五”计划及2000年规划》,“八五”期间应新增家庭用户110万户(其中管道气用户发展95万户,液化气用户发展15万... 1、概况为了适应上海城市在“八五”期间发展和浦东开发的需要,上海城市煤气面临着大规模发展的需要。按《上海市煤气发展“八五”计划及2000年规划》,“八五”期间应新增家庭用户110万户(其中管道气用户发展95万户,液化气用户发展15万户),加上工业发展增加的用气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线 分离器 水蒸 过滤 轻油制气 意大利 煤气厂 干燥装置 温度升高 催化剂
下载PDF
在制冷系统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两个小问题
15
作者 王秀松 《冷藏技术》 1994年第3期14-17,共4页
笔者现对制冷设计中遇到的两个应予注意的问题介绍给读者,以供同行参考,如有不当,望指正。 一。
关键词 热力膨胀阀 分离器 止回阀 制冷系统
下载PDF
喷嘴喉部直径对CO2引射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张京京 郭宪民 孔进笑 《低温与超导》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9-52,60,共5页
为探索两级汽液分离CO2引射制冷系统中喷嘴第一喉部直径对其性能的影响,实验测量了使用不同喷嘴第一喉部直径的两级汽液分离CO2引射制冷系统的性能,并与传统CO2两级节流引射制冷系统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第一喉部直径的增大,... 为探索两级汽液分离CO2引射制冷系统中喷嘴第一喉部直径对其性能的影响,实验测量了使用不同喷嘴第一喉部直径的两级汽液分离CO2引射制冷系统的性能,并与传统CO2两级节流引射制冷系统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第一喉部直径的增大,引射比和系统COP均逐渐增大,引射比在第一喉部当量直径为2.0 mm时达到最大值,而系统COP在1.9 mm时达到最大值,但压缩机耗功基本保持不变。改进前后的引射制冷系统的引射比和COP随第一喉部直径的变化趋势相同,但对所有的实验工况条件,改进后的引射制冷系统的引射比、制冷量和COP均分别大于改进前的系统,且第一喉部当量直径越大,在系统中增加初级气液分离器对系统中引射器的引射比及系统性能的改善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射 两段式喷嘴 第一喉部当量直径 两级分离器
原文传递
R22汽液分离器内汽体流速的确定
17
作者 张永立 《冷藏技术》 2002年第4期5-6,共2页
本文根据有关资料的介绍,对R22汽液分离器内汽体流速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关键词 R22分离器 体流速 制冷系统 计算
下载PDF
在氨制冷重力供液系统中设置汽液再分离器的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秀敏 《制冷》 2005年第3期75-76,共2页
在氨制冷重力供液系统中,由于热负荷的波动或操作不当,回汽在氨液分离器中不能完全分离,容易产生压缩机湿冲程且处理时间较长。采用在回汽总管上设置汽液再分离器,可以有效的减少湿冲程次数并能快速处理湿冲程现象,提高制冷效率。
关键词 氨制冷 重力供 分离器
下载PDF
汽液分离器中配管开孔的设计原理与作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郭宋 洪宇峰 孙睿男 《科技咨询导报》 2007年第18期35-35,共1页
汽液分离器是空调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延长压缩机的使用寿命,在其内部配管上设置了一些必要的孔,用来调节系统内冷媒和冷冻油的流量。本文对这些构造的设计原理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 分离器 回油孔 过滤网 压缩机 冷冻油 平衡孔
下载PDF
碟式汽提塔捕沫器及汽液分离器(闪发箱)的改进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为民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2-72,共1页
关键词 分离器 提塔 碟式 闪发箱 长管蒸发 浸出 混合油 棉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