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一件东欧旧藏钧官窑扁壶的用途及传播途径
1
作者 秦大树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8-136,144,共10页
匈牙利埃斯泰尔哈吉家族公主旧藏一件钧窑扁壶,考查这件扁壶的特征,对比钧窑的发展历史,证明这件扁壶是明代钧官窑的器物,属于粗放型的钧官窑,时代为明初到宣德时期。这件扁壶的造型特征证明其是北方地区冬季取暖使用的瓷寝具——汤婆... 匈牙利埃斯泰尔哈吉家族公主旧藏一件钧窑扁壶,考查这件扁壶的特征,对比钧窑的发展历史,证明这件扁壶是明代钧官窑的器物,属于粗放型的钧官窑,时代为明初到宣德时期。这件扁壶的造型特征证明其是北方地区冬季取暖使用的瓷寝具——汤婆子。明朝建立之初,不仅从海路沟通外域,也从陆路大力交通联络中亚各政权,如傅安、陈诚等从陆路出使西域的壮举,与撒马尔罕建立了朝贡贸易关系,直到万历年间。这件北方地区使用的冬季取暖的寝具,很可能是通过陆上朝贡贸易运往中亚并传到东欧的,是中外交往的重要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钧窑扁壶 明代钧官窑 汤婆 陆上朝贡贸易 东欧
原文传递
初冬的记忆
2
作者 南山泉 《八小时以外》 2008年第2期16-17,共2页
1敏生再次醒来时,已是上午十点。窗外的天阴阴的,冷冷的,像妻子梅芳的脸。就在昨天,他吞服了大量的安定,然后是女儿声嘶力竭的哭喊,洗胃,打点滴……让敏生不解的是,昨天痛不欲生的感觉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他感到头脑里空空的,像被洗过... 1敏生再次醒来时,已是上午十点。窗外的天阴阴的,冷冷的,像妻子梅芳的脸。就在昨天,他吞服了大量的安定,然后是女儿声嘶力竭的哭喊,洗胃,打点滴……让敏生不解的是,昨天痛不欲生的感觉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他感到头脑里空空的,像被洗过的肠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婆
原文传递
“孝子”的怨愤与悲哀
3
作者 罗娜 张安娜 《方圆》 2019年第7期64-65,共2页
反哺的故事并不少见,但物质容易,精神难。当曾经言传身教的长辈突然成了“被照顾”的对象,自我价值失落、器官机能退化、和子女交流障碍……越孤单就越封闭,宁可独自摸索生命尽头的悲凉.
关键词 汤婆 器官机能 邻居们 护理院
下载PDF
床·枕头·帐·汤婆子
4
作者 聂鑫森 《文史天地》 2003年第6期54-56,共3页
关键词 枕头 中国 生活习俗 汤婆
原文传递
说“脚头妻”
5
作者 孙剑艺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4-35,共2页
说“脚头妻”孙剑艺“脚头妻”一语,元明杂剧中常见。如: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三折:“我只把谎人贼营勾了我那脚头妻,脚头妻害怕便依随。”明·无名氏《锁白猿》第二折:“好姻缘生各支两下分开,妻情抛在九霄云外,他强... 说“脚头妻”孙剑艺“脚头妻”一语,元明杂剧中常见。如: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三折:“我只把谎人贼营勾了我那脚头妻,脚头妻害怕便依随。”明·无名氏《锁白猿》第二折:“好姻缘生各支两下分开,妻情抛在九霄云外,他强占了我脚头妻,强夺了我怀内子,强要了我家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大词典》 汤婆 元曲释词 无名氏 《燕青博鱼》 鲁西南方言 《西游记》 《红楼梦》 《北京人》 丈夫
下载PDF
“竹夫人”和“汤婆子”
6
作者 李建新 《老同志之友(上半月)》 2006年第8期44-44,共1页
"秋老虎"正盛,酷暑难当,今人有空调、电扇祛暑,古人是以什么纳凉,又是以什么取暖的呢?"竹夫人"为古代的一种消暑用具,又称青奴、竹奴。是用青竹编为长笼,或取整段竹子中间通空,四周开洞以通风。唐时称竹夹膝,又称竹... "秋老虎"正盛,酷暑难当,今人有空调、电扇祛暑,古人是以什么纳凉,又是以什么取暖的呢?"竹夫人"为古代的一种消暑用具,又称青奴、竹奴。是用青竹编为长笼,或取整段竹子中间通空,四周开洞以通风。唐时称竹夹膝,又称竹几,宋始称"竹夫人"。赵翼《陔馀丛考.竹夫人汤婆子》说到了它的名称变化:"编竹为筒,空其中而窍其外,暑时置床席间,可以憩手足,取其轻凉也,俗谓之"竹夫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婆 竹夫人
原文传递
汤婆子
7
作者 王祥夫 《大舞台》 2016年第3期38-38,共1页
去年在云南纳西族人家的市耧里吃饭.大家先是在市耧的下边围着那火塘烤火.忽然就觉得火塘里的那个黄铜火架十分可爱.马原说他一定也要搞一个。还要在家里做一个火塘.朋友们去了可以一边烤火一边喝茶一边说话。时间忽忽过了一年.也... 去年在云南纳西族人家的市耧里吃饭.大家先是在市耧的下边围着那火塘烤火.忽然就觉得火塘里的那个黄铜火架十分可爱.马原说他一定也要搞一个。还要在家里做一个火塘.朋友们去了可以一边烤火一边喝茶一边说话。时间忽忽过了一年.也不知马原的火塘做好没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塘 马原 云南纳西族 汤婆
原文传递
祖先如何在严冬里取暖
8
作者 徐萧 《人民周刊》 2016年第3期72-72,共1页
'大寒'节气的到来,一瞬间消弭了南北方的分歧,无分彼此,分分钟变'速冻粽子'下锅。为了能在寒夜里唱四季如春,古代人民可是同寒魔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才发明出暖气这个伟大神器。
关键词 汤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