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闸防污调度对减轻淮河水污染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程绪水 贾利 杨迪虎 《中国水利》 2005年第16期11-13,共3页
2005年7月淮河干支流再次发生较大洪水,为减轻沙颍河、涡河污染水体随洪水集中下泄对淮河干流的污染威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和流域各级水利部门按照污染联防预案,在保证防汛安全和工程供水的前提下,科学调度水闸,发挥出水闸等水利工... 2005年7月淮河干支流再次发生较大洪水,为减轻沙颍河、涡河污染水体随洪水集中下泄对淮河干流的污染威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和流域各级水利部门按照污染联防预案,在保证防汛安全和工程供水的前提下,科学调度水闸,发挥出水闸等水利工程的调蓄和控制作用,有效减轻了水污染影响,避免了淮河中下游重大水污染事故的发生。提前应对,在保证防汛安全的前提下科学调度水闸,通过延长污染水体下泄时间,减缓对淮河干流的污染冲击,对减轻污染危害,防止淮河水污染事故的发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根本的措施仍然是加强污染源治理,减少污染负荷,控制排污总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水体 污染联防 水闸防污调度 污染影响分析 淮河 河水污染 科学调度 水闸 淮河干流 污染事故
下载PDF
淮河水污染的治理成效、存在问题与对策
2
作者 疏开生 《团结》 2000年第4期24-27,共4页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共中央(89)14号文件确立民主党派参政党地位以来,民革的参政议政职能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各级民革组织认真履行参政议政职能,做了大量工作,有许多提案、建议受到党和政府领导机关及社会各界的重视。为了向读者介绍...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共中央(89)14号文件确立民主党派参政党地位以来,民革的参政议政职能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各级民革组织认真履行参政议政职能,做了大量工作,有许多提案、建议受到党和政府领导机关及社会各界的重视。为了向读者介绍这一情况,本刊特设“提案与答案”专栏。本期推出民革安徽、广东省委会的两份引起国务院领导及有关部门重视的建议和提案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 污染治理 工业排污 生活污水 污染联防
下载PDF
淮河-沙颍河污染联防对洪泽湖水环境保护的作用
3
作者 沈哲松 王晖 万一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20-22,共3页
分析了洪泽湖的水污染情况及成因,总结了淮河及沙颍河水污染联防工作开展情况以及为保护洪泽湖水质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指出在污染物入河排污量远超出水环境容量之时,开展水污染联防仍是有效保护洪泽湖水环境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淮河 洪泽湖 污染联防 水环境保护
下载PDF
“避害型”府际合作何以可能?——基于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扎根理论研究 被引量:56
4
作者 李辉 黄雅卓 +1 位作者 徐美宵 周颖 《公共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3-61,109,168,共11页
本文以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为例,采用扎根理论构建府际合作的实现机制,为探索中国语境下"避害型"府际合作的规律提供新的路径。研究发现:中央纵向权力介入与地方横向协调间的策略性互动构成了"避害型"府际合作... 本文以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为例,采用扎根理论构建府际合作的实现机制,为探索中国语境下"避害型"府际合作的规律提供新的路径。研究发现:中央纵向权力介入与地方横向协调间的策略性互动构成了"避害型"府际合作从提出到实施全过程的主轴。中央的任务压力与地方的合作成本分别作为正向和反向驱动因素,二者的差值决定了地方政府的合作意愿。中央过程压力与地方合作行动间的策略性互动在合作推动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依据二者强弱匹配的关系可以将"避害型"府际合作的生成模式分为自主探索型、应景响应型、压力回应型、命令指派型和直接组织型。在流域治理、空气污染治理等领域的府际合作中,中央政府既要适时施加任务压力和过程压力,也要根据地方政府合作意愿的强度及合作行动的积极性,将纵向权力介入控制在适度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合作 “避害型”府际合作 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扎根理论
原文传递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空气质量时空演变与经济社会驱动机理 被引量:41
5
作者 程钰 刘婷婷 +1 位作者 赵云璐 王亚平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83-192,共10页
空气质量是影响人类健康和福祉的重要因素,但频发的雾霾已严重影响居民健康和宜居城市建设,大气治理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研究选取2014-2017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的AQI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结合探... 空气质量是影响人类健康和福祉的重要因素,但频发的雾霾已严重影响居民健康和宜居城市建设,大气治理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研究选取2014-2017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的AQI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结合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区域内城市空气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运用PCA-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甄别与测度空气质量影响因子,并尝试分析城市空气质量演变的经济社会驱动机理。结果表明:2014-2017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AQI总体降低16.95%,空气质量趋于改善;季节差异显著,呈现典型的"单峰谷"特征;月度变化轨迹呈U型曲线,与"冬重夏轻"的季节特征相适应。空间趋势上呈现显著的空间异质性,表现出中间高两侧低的"中心-外围"结构,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城市空气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高高集聚、低低集聚模式明显。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城镇化、能源效率、交通压力、城市绿化等社会经济因素是城市空气质量变化的重要驱动因子,应从区域产业结构、城市管理水平、能源使用效率、环境经济政策等角度切入,强化雾霾治理的区域协调机制,推动研究区域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 污染产业 汽车尾气 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绿色发展 京津冀
原文传递
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的理论机制与经验证据 被引量:33
6
作者 李倩 陈晓光 +1 位作者 郭士祺 郁芸君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2-157,共16页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处理好地方政府之间长期存在的重竞争、轻合作的问题,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工作。理论分析表明,中央政府自上而下对地方政府的合作行为进行持续的协调,并确保协作结果对各个地方政府可见...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处理好地方政府之间长期存在的重竞争、轻合作的问题,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工作。理论分析表明,中央政府自上而下对地方政府的合作行为进行持续的协调,并确保协作结果对各个地方政府可见,有助于推动地方政府从“各自为战”走向“合作共赢”。本文利用2014年“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这一准自然实验,检验中央政府协调长三角地区进行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的效果,发现自该政策执行以来,地方政府对秸秆焚烧、机动车和企业污染排放等污染源头进行了实质性的治理整顿,使得长三角区域内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尤其在省际边界地区取得明显的治污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即使是空气污染这样具有高传输性和显著负外部性的治理难题,也能在中央的制度创新和技术赋能下得到有效解决,这为更大范围、更多领域的区域协同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作 国家治理 央地博弈 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原文传递
基于制度性集体行动框架的协同机制长效性研究——以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为例 被引量:20
7
作者 戴亦欣 孙悦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CSSCI 2020年第4期15-26,共12页
制度性集体行动框架(ICA)主要聚焦于协同机制的形成动机以及自愿型协同治理机制的类型。本文拓展了对协同机制的讨论,关注协同机制在运行过程中的长效性表现,特别讨论了自愿型推动要素和强制型推动要素各自对协同机制长效运行的影响。... 制度性集体行动框架(ICA)主要聚焦于协同机制的形成动机以及自愿型协同治理机制的类型。本文拓展了对协同机制的讨论,关注协同机制在运行过程中的长效性表现,特别讨论了自愿型推动要素和强制型推动要素各自对协同机制长效运行的影响。文章从协同机制初始类型和推动要素的不同组合出发,对ICA的理论进行了拓展,并以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为例,从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的防治措施四个方面,分别讨论不同协同机制类型和推动要素组合下的机制长效运作特点。案例分析发现,虽然自愿推动要素和强制推动要素可以在不同情境下维持协同机制的长效运行,但是各自对协同机会成本的改变不同,自愿推动要素前期成本较高,而强制推动要素后期维护成本较高。因此,文章认为上级政府应根据任务特点调整协同机制推动要素,同时积极调动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通过培育协同主体间自愿协同的意愿及能力,实现协同机制的长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性集体行动框架 协同机制 长效性 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原文传递
如何推开“避害型”府际合作的门?——基于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过程追踪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辉 徐美宵 黄雅卓 《公共管理评论》 CSSCI 2021年第2期47-67,共21页
"避害型"府际合作的被动回应性决定了合作的提出与合作的实施同样重要。本文对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中10种合作形式的提出进行过程追踪法研究,探讨"避害型"府际合作之门的开启情境、因素及其模式。研究发现:问题... "避害型"府际合作的被动回应性决定了合作的提出与合作的实施同样重要。本文对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中10种合作形式的提出进行过程追踪法研究,探讨"避害型"府际合作之门的开启情境、因素及其模式。研究发现:问题压力、舆论效应、政治信号、合作能量、地方行动,是合作提出过程的主范畴。但多种范畴在出现时机、角色扮演、组合方式及互动机制等方面存在多样性特征,并呈现出"公共问题的压力引发""政治信号的强势激发"和"合作能量的厚积薄发"三种循序渐进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害型”府际合作 雾霾治理 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推进跨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的实践探索与展望 被引量:11
9
作者 段娟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45-54,共10页
有效治理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带来的跨区域大气污染问题,是新时代打赢蓝天保卫战、深化区域合作机制以及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完善协同治理理念、创新协同治理的体制机制以及加强重... 有效治理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带来的跨区域大气污染问题,是新时代打赢蓝天保卫战、深化区域合作机制以及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完善协同治理理念、创新协同治理的体制机制以及加强重点区域的实践探索,我国在推进跨区域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同时存在对协同治理理念认识不足、协同治理法律不完善、协同治理机制不健全、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不够等问题。“十四五”时期,需要继续强化跨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理念、健全跨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法制建设、完善跨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加强跨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信息共享机制和共享平台建设以及建构多方参与的跨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区域协同治理 跨区域 新时代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下探索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新模式 被引量:9
10
作者 杨毅 《科技传播》 2014年第11期107-108,共2页
大数据是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IT产业又一次颠覆性的技术变革,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的开展产生了海量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是大数据技术应用的典型领域。大数据技术为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管理、地区间协调和合作机制提供数据与决策支... 大数据是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IT产业又一次颠覆性的技术变革,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的开展产生了海量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是大数据技术应用的典型领域。大数据技术为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管理、地区间协调和合作机制提供数据与决策支持,本文结合区域大气质量模式的局限性,主要介绍了大数据的概念及应用价值,分析了大数据技术为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带来的突破,论述了大数据技术在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应用方向,并针对大数据技术在该领域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技术 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区域大气质量模式
下载PDF
“避害型”府际合作中的纵向介入:一个整合性框架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辉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6-134,146,共10页
与“趋利型”府际合作相比,“避害型”府际合作面临着更为复杂的集体行动困境,也更需要中央政府的纵向介入。本文遵循“集体性-选择性”“收益-损害”两种逻辑,对地方政府区域合作动机进行“二维-四分”的阐释,构建起关键行动者和合作... 与“趋利型”府际合作相比,“避害型”府际合作面临着更为复杂的集体行动困境,也更需要中央政府的纵向介入。本文遵循“集体性-选择性”“收益-损害”两种逻辑,对地方政府区域合作动机进行“二维-四分”的阐释,构建起关键行动者和合作动机的整合性框架。研究发现,“集体性损害≠选择性损害”是“避害型”府际合作困境的根源,包括合法性问题、理性主义陷阱、外部性困境以及合作成本障碍。纵向介入的工具和机制包括以纵向授权解决合法性困境的保障型介入、以纵向沟通规避理性主义陷阱的信息型介入、以纵向统合回应外部性困境的权威型介入、以纵向命令反制合作成本障碍的强制型介入。不同的介入方式形塑了“避害型”府际合作的不同生成模式,包括自主探索型、应景响应型、压力回应型、命令强制型、直接组织型。针对不同程度的府际合作困境选择恰当的介入工具和机制,有利于准确把握纵向介入的尺度,以最小介入成本达到促进府际合作的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合作 “避害型”府际合作 纵向介入 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下载PDF
雾霾舆论爆发下城市减排差异与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被引量:8
12
作者 吕长明 李跃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8-154,共7页
以我国地级市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包含个人、企业、政府的PSM-DID法检验各类地级城市舆论爆发前后工业废气排放差异。检验表明,存在舆论政策效应的城市主要为产业结构转型阶段的发达地区,舆论政策效应表现出加快工业去污染化作用;雾霾&q... 以我国地级市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包含个人、企业、政府的PSM-DID法检验各类地级城市舆论爆发前后工业废气排放差异。检验表明,存在舆论政策效应的城市主要为产业结构转型阶段的发达地区,舆论政策效应表现出加快工业去污染化作用;雾霾"积重难返"的原因一定程度上在于城市转型困境。其次,依据"中心外围"理论初探性地提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理,并对城市大气污染相关程度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我国大气污染波及带宽为700 km左右,城市间污染波及强度取决于污染量与距离。最后,从城市与区域联防联控两个视角提出雾霾治理中舆论监督方面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排 雾霾 舆论政策效应 倾向得分匹配 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中国
原文传递
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政策绩效研究--基于城市群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8
13
作者 宋德勇 林蕊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88-194,227,共8页
采用熵值法对2003—2018年中国地级市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政策的绩效进行测算,并通过PSM-DID考察了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政策对污染减排以及地区综合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1)减排效果方面,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政策能够有效降低工业二氧化硫排放,... 采用熵值法对2003—2018年中国地级市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政策的绩效进行测算,并通过PSM-DID考察了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政策对污染减排以及地区综合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1)减排效果方面,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政策能够有效降低工业二氧化硫排放,而对降低工业烟粉尘排放的作用甚微;(2)综合绩效方面,政策实施对区域环境与经济综合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3)城市群异质性分析表明,成渝城市群、山西中北部城市群、陕西关中城市群的减排效果和综合绩效表现较好,辽宁中部城市群的政策效果尚未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政策 环境效应 经济效应 综合绩效 PSM-DID
下载PDF
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政策对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丹 刘俊玲 +1 位作者 郑宇婷 张琦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12-219,共8页
基于2012—2018年首批生态文明试验区的26个地级市数据,构建经济发展—环境治理的关联系统,运用网络SBM模型测算了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进一步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政策对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及经济发展、环境治理水平的... 基于2012—2018年首批生态文明试验区的26个地级市数据,构建经济发展—环境治理的关联系统,运用网络SBM模型测算了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进一步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政策对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及经济发展、环境治理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该政策显著提升了城市环境治理水平,但对经济发展水平没有产生显著影响。(2)该政策存在时滞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政策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提升效果逐渐显现并不断增强。(3)该政策对工业污染物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在源头生产阶段,显著降低了工业烟(粉)尘产生量,在末端治理阶段,显著抑制了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政策 生态文明 双重差分法 网络SBM模型
下载PDF
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中有关统一标准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邹兰 江梅 +1 位作者 周扬胜 张国宁 《环境保护》 CSSCI 2016年第2期59-62,共4页
京津冀是我国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目前三省市均制定了一些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也针对重点行业发布了特别排放限值,但实施中存在着标准限值差异大、治理力度不统一、特别排放限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标准交叉执行造成体系混乱... 京津冀是我国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目前三省市均制定了一些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也针对重点行业发布了特别排放限值,但实施中存在着标准限值差异大、治理力度不统一、特别排放限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标准交叉执行造成体系混乱等问题,与新《环境保护法》提出的"统一标准"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区域污染联防联控的背景下,三地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需要统一规划、有序推进、加强协调、逐步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排放标准 重点行业
下载PDF
大气污染物排放权初始分配的区际协调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树强 刘赫 +1 位作者 徐娜 孟娣 《中国管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48,共12页
落实大气污染跨区域联防联控政策的关键是科学划分区际减排责任,合理限定每一成员区域的排污限额,实现区域政府的自发减排。本文基于非合作博弈理论,构建同时满足收益约束和生态约束的区际大气污染物排放权初始分配模型,据此针对典型的... 落实大气污染跨区域联防联控政策的关键是科学划分区际减排责任,合理限定每一成员区域的排污限额,实现区域政府的自发减排。本文基于非合作博弈理论,构建同时满足收益约束和生态约束的区际大气污染物排放权初始分配模型,据此针对典型的三类区际经济关系求取了成员区域的排污限额纳什均衡解,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工业化初期,成员区域最优分配量取决于各自无管制排污量,决策无需考虑区际互传。甘肃和新疆SO2实际排放量变动趋势与此吻合;工业化中前期,中心区率先工业化,其最优分配量由生态约束极值决定,但难以达到收益约束极值。外围区域的最优分配量同时满足了两约束极值,且由无管制排污量决定,四川和重庆的实证检验结果印证了此结论;工业化中后期,区域间决策互动明显,成员区域的最优分配量均由生态约束极值决定,但难以达到其收益约束极值。河北省和北京的实证分析结果与此一致。进一步分析发现,容量效应和传输效应分别是河北和北京的污染源,进一步强化两地的联防联控刻不容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排放权交易 初始分配 非合作博弈论
原文传递
区域一体化的减霾效应——基于断点回归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沂 薛赵琴 陈晓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6-77,共12页
大气污染的流动性以及治理过程中存在的搭便车现象决定了大气污染治理需要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实施联防联控政策。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以城市群、都市圈为单位的区域一体化在... 大气污染的流动性以及治理过程中存在的搭便车现象决定了大气污染治理需要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实施联防联控政策。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以城市群、都市圈为单位的区域一体化在推动经济发展以及环境治理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文章采用2005-2019年中国区县面板数据,基于地理断点回归方法,研究以城市群为单位的区域一体化是否有利于更好地减霾。实证结果发现:(1)整体而言,以城市群为单位的区域一体化发挥了减霾效应,城市群边界内区县的PM_(2.5)年平均浓度相较城市群边界外区县低11.204μg/m^(3)。(2)机制研究表明,结构性减霾和技术性减霾是区域一体化发挥减霾效应的重要途径。前者主要通过中心区域与外围区域的产业分工和转移实现,后者主要通过中心-外围结构下技术转移和知识溢出实现。(3)区域一体化产生的减霾效应存在较大区域差异,发育较为成熟的三大城市群减霾效应最为显著。进一步地,以城市群为单位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政策起到了更好的减霾效果。(4)文章研究结论表明,区域一体化产生了显著的正环境影响,在城市群范围内持续构建区域间环境协同治理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积极推进在更大空间尺度统筹治理大气污染,重视区域一体化过程中不同区域间产业的分工和协作,同时加大区域内技术创新投入,鼓励地方、企业进行污染治理技术及减排技术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一体化 减霾效应 城市群 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地理断点
下载PDF
京津冀协同立法的现实检视与发展路向——以“应对气候变化”为视角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操 《天津法学》 2019年第1期32-40,共9页
京津冀三地的应对气候变化规范存在明显差异,而且当前相对孤立的规范制成方式与管理机制模式使得京津冀地区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的实际效果欠佳。因此,应摒弃当前"碎片化"的治理模式,强调"府际协同"为三地应对气候... 京津冀三地的应对气候变化规范存在明显差异,而且当前相对孤立的规范制成方式与管理机制模式使得京津冀地区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的实际效果欠佳。因此,应摒弃当前"碎片化"的治理模式,强调"府际协同"为三地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同时,回顾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先例,奠定法律在气候变化治理中的根本地位,以回应《大气污染防治法》之要求。在京津冀协同立法机制初步建立的背景下,借鉴以往三地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规范协动的实践经验,适时开展"京津冀协同应对气候变化条例"的制定工作。并以此为突破口,逐步拓展协同立法范围,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协同立法 应对气候变化 府际协同 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下载PDF
渤海立法中溢油污染联防联控制度构想 被引量:1
19
作者 凌欣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33-38,共6页
为增强渤海溢油污染防控能力,提高防控实效,应当在渤海管理立法中建立全渤海统一的溢油污染联防联控制度。渤海溢油污染联防联控制度应包括:建立溢油污染联防联控的协调机构、溢油污染防控联合检查制度、溢油污染监视监测制度、溢油污... 为增强渤海溢油污染防控能力,提高防控实效,应当在渤海管理立法中建立全渤海统一的溢油污染联防联控制度。渤海溢油污染联防联控制度应包括:建立溢油污染联防联控的协调机构、溢油污染防控联合检查制度、溢油污染监视监测制度、溢油污染信息管理制度、溢油污染联动应急处置制度、溢油污染事故评估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立法 溢油污染 溢油污染联防联控制度
下载PDF
沙颍河水质污染联防对于淮河治理的作用与存在问题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平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3年第11期62-63,共2页
沙颍河是淮河的最大支流,跨河南、安徽两省,流经周口、阜阳等40个市县,河道繁杂且相互关联,上下游水事纠纷和水污染矛盾突出。目前颍河、贾鲁河水质常年属于超五类,已经失去各种供水功能。沙河水质恶化,已经危及到了周口市饮用水源地的... 沙颍河是淮河的最大支流,跨河南、安徽两省,流经周口、阜阳等40个市县,河道繁杂且相互关联,上下游水事纠纷和水污染矛盾突出。目前颍河、贾鲁河水质常年属于超五类,已经失去各种供水功能。沙河水质恶化,已经危及到了周口市饮用水源地的安全。1990年沙颍河水系开展了水质污染联防工作,科学调度水闸,发挥了水利工程防污减害的作用,避免了淮河流域大的水污染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颍河 水质污染联防 存在问题 建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