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绍断裂带的构造演化初探 被引量:27
1
作者 胡开明 《浙江地质》 2001年第2期1-11,共11页
由于对江绍断裂带两侧前寒武纪地质认识的差异 ,特别是对浙东南陈蔡群、八都群变质岩时代、大地构造属性、构造演化等问题各家有不同看法 ,对江绍断裂带形成时代及其构造演化认识也不尽一致。文章对新元古代形成的作为江南古岛弧与华夏... 由于对江绍断裂带两侧前寒武纪地质认识的差异 ,特别是对浙东南陈蔡群、八都群变质岩时代、大地构造属性、构造演化等问题各家有不同看法 ,对江绍断裂带形成时代及其构造演化认识也不尽一致。文章对新元古代形成的作为江南古岛弧与华夏地块碰撞造山地缝合带的江绍断裂 ,在显生宙经历的多次构造变动演化进行探讨 ,提出碰撞拼接实现于距今8亿年前后 ,加里东、印支 ,特别是燕山期 ,经历了强烈的构造———岩浆变动 ,至车免近期尚有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演化 初探 断裂带
下载PDF
华南加里东期陆内构造属性探讨 被引量:27
2
作者 李聪 陈世悦 +3 位作者 张鹏飞 张跃 王玲 毕明威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8-24,共7页
通过江绍断裂带两侧加里东期地层沉积相的横向对比,对桂阳泗州山、分宜松山冰碛砾岩的分布特征及花岗岩发育规律进行研究,并对华南加里东期的构造属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江绍断裂带两侧南华系-寒武系沉积相指状交叉现象明显,下奥陶统... 通过江绍断裂带两侧加里东期地层沉积相的横向对比,对桂阳泗州山、分宜松山冰碛砾岩的分布特征及花岗岩发育规律进行研究,并对华南加里东期的构造属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江绍断裂带两侧南华系-寒武系沉积相指状交叉现象明显,下奥陶统相特征趋于一致,不存在截然跳相现象;扬子陆块中海相冰碛岩与浊积砂岩互层、华夏陆块中海相冰碛砾岩的存在说明扬子和华夏之间物源是相通的,之间没有大洋相隔;华南盆地不是一个原始大洋,而是在陆壳基底上由有限拉张形成的以过渡壳为基底的裂陷海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带 加里东期 冰碛砾岩 构造属性 华南洋
下载PDF
江山-绍兴断裂带铁沙街组变流纹岩SHRIMP锆石U-Pb测年及其意义 被引量:22
3
作者 高林志 刘燕学 +5 位作者 丁孝忠 宋志瑞 黄志忠 张传恒 张恒 史志刚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96-1005,共10页
隶属华夏北缘、地处江绍断裂带中的铁沙街组变流纹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132 Ma±8Ma,1140 Ma±7Ma,1143 Ma±9Ma和1172Ma±10Ma。同时通过年龄数据探讨位于该断裂带中的田里片岩和周潭群、万源群的构造背景。... 隶属华夏北缘、地处江绍断裂带中的铁沙街组变流纹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132 Ma±8Ma,1140 Ma±7Ma,1143 Ma±9Ma和1172Ma±10Ma。同时通过年龄数据探讨位于该断裂带中的田里片岩和周潭群、万源群的构造背景。该年龄数据对限定江绍断裂带区域地层对比和构造演化都有着重要意义。上述锆石U-Pb年龄表明,江绍断裂带(萍-绍断裂带)存在1.1Ga左右孤岛的沉积地层,代表了华夏地块向扬子地块俯冲的中间岛弧,而怀玉地区为弧后拉张盆地;该年龄为江绍断裂带中变质地层的对比提供了可靠的年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带 铁沙街组 SHRIMP锆石U-PB年龄 西
下载PDF
江绍断裂带晚中生代镁铁质火山岩成因及其深部过程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秦社彩 范蔚茗 郭锋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92-1906,共15页
本文对沿江绍断裂带的江山和浦江两地区中生代镁铁质火山岩进行了Ar-Ar年代学、岩石学和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Ar-Ar年代学结果显示,江山玄武岩的形成年龄约为99Ma,为晚白垩世喷发产物;浦江玄武岩和玄武质安山岩的喷发时间为111~112... 本文对沿江绍断裂带的江山和浦江两地区中生代镁铁质火山岩进行了Ar-Ar年代学、岩石学和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Ar-Ar年代学结果显示,江山玄武岩的形成年龄约为99Ma,为晚白垩世喷发产物;浦江玄武岩和玄武质安山岩的喷发时间为111~112Ma,属于早白垩世。两区中生代镁铁质火山岩都为中钾钙碱性系列,根据其地球化学指标可划分为三组:第1组为江山OIB型玄武岩,在微量元素组成上无Nb-Ta亏损和Pb负异常,高εNd(t)和低(87Sr/86Sr)i比值,总体上显示出类似洋岛玄武岩的元素-同位素组成特征;第2组为高钛磷玄武岩,Nb-Ta弱负异常和明显Pb正异常,中等εNd(t)和(87Sr/86Sr)i比值;第3组为低钛磷玄武岩,强烈Nb-Ta负异常和中等Pb正异常,低εNd(t)(-6.0^-3.7)和高(87Sr/86Sr)i为特征。三组镁铁质火山岩相互之间缺乏分异演化关系,也不是同一母岩浆经历地壳混染作用的结果。对比三组镁铁质火山岩的La/Nb、Ba/Nb、Zr/Ba比值和Sr-Nd同位素模拟结果,我们认为江绍断裂带晚中生代玄武岩为软流圈-岩石圈相互作用的产物,从早期(111~112Ma)到晚期(99Ma)镁铁质岩浆地幔源区软流圈组分的比例越来越多而岩石圈成份逐渐减少的趋势。考虑到该区晚中生代的盆岭构造格局与邻区郴州-临武断裂带同时期镁铁质岩浆的产出特点,华南地区在早白垩世晚期到晚白垩世期间发生了强烈的岩石圈伸展-减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流圈-岩石圈相互作用 地球化学 镁铁质火山岩 晚中生代 断裂带
下载PDF
浙西北及江绍断裂带分别发现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岩浆活动 被引量:5
5
作者 余心起 张德会 +3 位作者 颜铁增 邱骏挺 李鹏举 朱玉娣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58-1565,共8页
浙西北地区乃至浙赣皖相邻区早古生代受华南加里东构造活动的影响,仅发育轻微褶皱及断裂,造成上古生界与下伏前震旦系浅变质岩系—下古生界之间的区域性角度不整合,而不发育早古生代、晚古生代岩浆活动。在浙皖交界开化县获得445Ma±... 浙西北地区乃至浙赣皖相邻区早古生代受华南加里东构造活动的影响,仅发育轻微褶皱及断裂,造成上古生界与下伏前震旦系浅变质岩系—下古生界之间的区域性角度不整合,而不发育早古生代、晚古生代岩浆活动。在浙皖交界开化县获得445Ma±19Ma的岩浆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另在金华山后(江绍断裂带北侧)年龄为452.1Ma±2.7Ma的细粒花岗岩旁,发现了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334.1Ma±2.4Ma的辉长闪长岩,暗示江绍断裂带在早古生代的构造活动可能引发了断裂带沿线及其北侧偏远处的岩浆活动,在晚古生代仍有较强的构造表现。由此可见,浙赣皖相邻区的加里东构造事件远比以往所认识的更强烈。这组年龄数据对重新认识浙赣皖相邻区和江绍断裂带的构造活动及其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锆石U-Pb 早古生代 晚古生代 断裂带 浙西北地区
下载PDF
江绍断裂带活动性及其油气成藏响应特征 被引量:3
6
作者 桂东旭 陈艳 +3 位作者 陈果 赵勋 李庆 黄世伟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1年第3期8-11,共4页
江山-绍兴断裂带是中国东南部地质、地球物理的明显分界带。通过对钻井、露头及室内分析数据的研究,指出自燕山期以来,断裂带经历了早燕山期挤压推覆、晚燕山期伸展及喜山期隆升等三个阶段;在演化过程中,断裂带的构造活动明显控制着区... 江山-绍兴断裂带是中国东南部地质、地球物理的明显分界带。通过对钻井、露头及室内分析数据的研究,指出自燕山期以来,断裂带经历了早燕山期挤压推覆、晚燕山期伸展及喜山期隆升等三个阶段;在演化过程中,断裂带的构造活动明显控制着区内盆地的发育,亦影响着沉积和矿产的分布。早燕山期及喜山期的构造活动对区内的油气成藏主要起破坏作用,晚燕山期的构造活动对区内的油气成藏主要起建设性作用。油气勘探的有利区为抚崇、弋阳、金衢等盆地的主凹陷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活动 成藏 盆地 断裂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