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37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清江南进士数量、地域分布及其特色分析 被引量:108
1
作者 范金民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71-178,共8页
明清时期,江南进士在全国数量最多,比例高达近15%;而且其科试名次极为显赫,明代状元近四分之一和清代状元半数以上出自江南,榜眼、探花更不在少数,三鼎甲往往为江南人囊括。江南进士在全国的突出比重是不断变化的,大致可以划... 明清时期,江南进士在全国数量最多,比例高达近15%;而且其科试名次极为显赫,明代状元近四分之一和清代状元半数以上出自江南,榜眼、探花更不在少数,三鼎甲往往为江南人囊括。江南进士在全国的突出比重是不断变化的,大致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江南进士在地域分布上,府与府、县与县之间极不均衡,尤其集中在苏州、松江、常州、杭州等府的附郭各县的一些世代仕宦的簪缨望族,显示了个别地区和少数家族在科考中具有非同一般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 进士 江南
原文传递
江南中、新元古代岛弧的运动学和动力学 被引量:92
2
作者 郭令智 卢华复 +5 位作者 施央申 马瑞士 孙岩 舒良树 贾东 张庆龙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1期1-13,共13页
自经70年代作者等发表江南中-新元古代岛弧构造观点以来,这一地区已经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成为我国大地构造研究热点之一。大量新资料支持以下的古板块构造演化模式,即古华南洋壳中元古代13(17)~9.8亿年时向北(西... 自经70年代作者等发表江南中-新元古代岛弧构造观点以来,这一地区已经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成为我国大地构造研究热点之一。大量新资料支持以下的古板块构造演化模式,即古华南洋壳中元古代13(17)~9.8亿年时向北(西北)俯冲于扬子板块东南边缘之下,形成江南火山岛弧和弧后盆地,在东北段是皖-浙-赣火山岛弧和樟树墩-伏川弧后盆地;新元古代9.8~7.7亿年时发生了陈蔡弧(浙东地体)与皖-浙-赣弧的弧-弧碰撞造山作用,并导致樟树墩-伏川边缘海的崩塌和陆-弧弧后碰撞造山过程。江南古岛弧带经历了多次的后期构造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 中元古代 新元古代 岛弧 运动学 动力学
下载PDF
“选精”、“集粹”与“宋代江南农业革命”——对传统经济史研究方法的检讨 被引量:80
3
作者 李伯重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77-192,共16页
“宋代经济革命说”是国际中国史坛上最流行的成说之一 ,本文彻底否定了这种观点。文章指出 ,中国是个传统的农业社会 ,如果真有“宋代经济革命” ,首先应表现为“宋代江南农业革命” ,但从经济成长方式看 ,宋代江南虽有若干重要进步 ,... “宋代经济革命说”是国际中国史坛上最流行的成说之一 ,本文彻底否定了这种观点。文章指出 ,中国是个传统的农业社会 ,如果真有“宋代经济革命” ,首先应表现为“宋代江南农业革命” ,但从经济成长方式看 ,宋代江南虽有若干重要进步 ,但并没有出现可以称为“革命”的重大变化。因此 ,“宋代江南农业革命”只不过是一个“虚像”而已。产生这种错误的根源是方法论 ,主要表现为“选精法”和“集粹法” ,这两种方法的主要错误都在于将某一或某些例证所反映的具体的和特殊的现象加以普遍化 ,从而使之丧失了真实性。因此 ,对以往的研究方法进行总结 ,是今日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江南 农业革命 中国 经济史研究 研究方法
原文传递
清代江南疫病救疗事业探析——论清代国家与社会对瘟疫的反应 被引量:56
4
作者 余新忠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5-56,共12页
清代江南的疫病救疗 ,国家虽然缺乏制度性建设 ,但因江南社会力量和医疗资源的活跃和充裕反使其内容更见丰富。嘉道以降 ,江南日常救疗设施数量激增 ,并由纯粹的慈善机构逐步向经常、普遍地以诊治疫病为主要目的的设施演进。在此过程中 ... 清代江南的疫病救疗 ,国家虽然缺乏制度性建设 ,但因江南社会力量和医疗资源的活跃和充裕反使其内容更见丰富。嘉道以降 ,江南日常救疗设施数量激增 ,并由纯粹的慈善机构逐步向经常、普遍地以诊治疫病为主要目的的设施演进。在此过程中 ,国家和官府同社会力量非但未见日趋严重的对立 ,相反出现了更广泛的合作 ,国家和官府具体职权亦未见退缩反而有所扩展。社会力量活跃的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与社会 社会力量 行政能力 普遍 职权 慈善机构 民生 江南 清代 官府
原文传递
安徽沿江江南晚中生代岩浆-成矿年代学格架 被引量:61
5
作者 陈江峰 喻钢 +1 位作者 杨刚 杨胜洪 《安徽地质》 2005年第3期161-169,共9页
根据新的较为可靠的同位素地质年代学数据,长江中下游金属成矿带中段(安徽段)的中生代岩浆-成矿作用可大致分为3期:135到145 Ma一期包括铜陵、月山以及江南广大地区的侵入岩和与之有关矿床,也包括江北的属于A型花岗岩带的大龙山石英正长... 根据新的较为可靠的同位素地质年代学数据,长江中下游金属成矿带中段(安徽段)的中生代岩浆-成矿作用可大致分为3期:135到145 Ma一期包括铜陵、月山以及江南广大地区的侵入岩和与之有关矿床,也包括江北的属于A型花岗岩带的大龙山石英正长岩.庐枞和宁芜盆地的火山岩形成于127到131 Ma,但赋存于火山岩中的铁矿床中钠长石给出的40Ar-39A,年龄却在122到126 Ma.最年轻的一组年龄为约126到120Ma,包括江南广大地区的花岗岩和宁芜地区的辉长质小侵入体.晚侏罗世以来的突发性岩石圈去根作用以及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导致扬子与华北间的岩石圈边界的南北向拉张,都可能引发地幔上涌,并进一步导致地壳熔融和大规模的复杂的岩浆和成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地质年代学 岩浆岩 成矿 长江中下游 安徽 晚中生代 安徽段 成矿年代学 岩浆 江南 同位素地质年代学 岩石圈边界 格架 沿江
下载PDF
嘉道之际江南大疫的前前后后──基于近世社会变迁的考察 被引量:44
6
作者 余新忠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8,共18页
本文将嘉道之际的江南大疫置于中国近世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中,对疫情及前前后后的众多相关问题作了具体考察,认为真性霍乱的传入与反复流行,既与西力东渐不无关系,也与江南本身的地域特点,以及乾嘉以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海上和内河交... 本文将嘉道之际的江南大疫置于中国近世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中,对疫情及前前后后的众多相关问题作了具体考察,认为真性霍乱的传入与反复流行,既与西力东渐不无关系,也与江南本身的地域特点,以及乾嘉以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海上和内河交通的昌盛、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日趋加重等因素密不可分。瘟疫出现后,江南社会各界特别医学界对霍乱流行及相关问题做出种种不无成效的反应。从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所谓传统社会的变动不居,还有江南地方社会所具有的活力和能动性。我们没有理由蔽于西方文明的突飞猛进和强势而忽视中国社会自身的发展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道之际 江南 大疫 社会变迁
原文传递
明清时期的临清商业 被引量:45
7
作者 许檀 《中国经济史研究》 1986年第2期135-157,共23页
宋元以来直至明初,我国北方经济远远落后于江南。明成祖迁都北京以后,京师所需及北边军用,除每年供应“百官六军之食”的数百万石漕粮需自南方各省北运外,“公私一切应用货物”也多需仰给东南。明代因长期禁海而海运驰废,陆路转输又费... 宋元以来直至明初,我国北方经济远远落后于江南。明成祖迁都北京以后,京师所需及北边军用,除每年供应“百官六军之食”的数百万石漕粮需自南方各省北运外,“公私一切应用货物”也多需仰给东南。明代因长期禁海而海运驰废,陆路转输又费用不貲。因此,自永乐中会通河浚通后,运河就成为南北物产交流的主要运输渠道,为当时国计民生命脉之所系。这样,运河自南而北所经淮安、济宁、临清、德州以及天津等各大码头,自然成为经济上的重要城镇;其中,临清又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临清,地处山东西北部,位于会通河北口,大约正当江北运河的中段,又扼踞会通河与卫河交叉之处,为南来北往及西向运输的“舟航之所必由”。这一优越的地理位置,使临清成为“南北往来交汇咽喉之地”,从而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商业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清市 粮食市场 商人 商业资本 会通河 商品流通 明代 万历年间 商业中心 江南
原文传递
明清时期运河的商品流通 被引量:41
8
作者 许檀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80-85,共6页
京杭大运河全长1700多公里,作为贯通南北的唯一航道,实际上成为当时南北物资交流的大动脉。特别是明中叶直至清中叶的三四百年间,运河的商品流通量远远超过其漕粮运输量,它在全国商品流通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以往对运河的研... 京杭大运河全长1700多公里,作为贯通南北的唯一航道,实际上成为当时南北物资交流的大动脉。特别是明中叶直至清中叶的三四百年间,运河的商品流通量远远超过其漕粮运输量,它在全国商品流通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以往对运河的研究大多侧重于其漕运功能,至于运河的商品流通则很少见有专文论述。明清时期运河商品流通的规模如何?其内容与特点是什么?以及它在全国商品流通中所处的地位等等,本文试就此作一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河 商品流通 淮安 棉纺织业 江南 河南 华北 二十年 明清时期 苏州
下载PDF
英国模式、江南道路与资本主义萌芽 被引量:46
9
作者 李伯重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6-126,共11页
以往的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一向认为西欧的发展道路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意义。所谓西欧道路其实主要是英国模式 ,其核心即工业革命体现的经济变革。但近年欧洲经济史研究的最新成果证明 ,英国模式有其特殊性 ,即使在欧洲也不具有普遍... 以往的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一向认为西欧的发展道路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意义。所谓西欧道路其实主要是英国模式 ,其核心即工业革命体现的经济变革。但近年欧洲经济史研究的最新成果证明 ,英国模式有其特殊性 ,即使在欧洲也不具有普遍意义。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理论是建立在英国模式基础上的。通过对英国模式和中国明清江南模式的比较 ,可以发现 ,如果没有西方的入侵 ,江南几乎不可能出现英国式的近代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萌芽理论研究陷入困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模式 普遍 最新成果 资本主义萌芽 革命 西欧 发展道路 江南 近代工业 明清
原文传递
世界经济史中的近世江南:比较与综合观察——回应黄宗智先生 被引量:45
10
作者 彭慕兰 史建云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8,共46页
本文对江南农业和纺织业的劳动生产率及劳动者收入提出了新的估计 ,并与同时期的英格兰进行了比较 ,充分证明了《大分流》一书提出的观点。本文也加强了《大分流》中关于长江三角洲妇女在手工业生产和家庭经济中的作用的论点 ,表明可以... 本文对江南农业和纺织业的劳动生产率及劳动者收入提出了新的估计 ,并与同时期的英格兰进行了比较 ,充分证明了《大分流》一书提出的观点。本文也加强了《大分流》中关于长江三角洲妇女在手工业生产和家庭经济中的作用的论点 ,表明可以从三个不同的起点进行分析并得出同样的答案 ,证明了黄宗智 1 990年著作中对这些现象的解释依据了一系列概念错误和统计错误 ;当统计方面的问题得到纠正后 ,黄的证据实际上支持了本文的结论。因而 ,对于近世中国最发达地区的经济能力的水平和趋势 ,本文给出了比以前更大的确定性 ,扩展了对 1 6— 1 8世纪欧亚大陆一些最重要的经济现象的理解 ,如手工业的发展、劳动的密集度、对劳动及消费的新的“现代”观念的发展 ,以及在农业竭力供养水平空前的人口、而很多区域可耕地接近极限时 ,农业强化带来的成就和问题。本文综合了最新的研究成果 ,论述范围远远超过《大分流》一书 ,包括对现代早期欧洲工作模式及时间利用方面的变化的研究和对德川时期日本的研究 ,这使我们得以把近世江南放在一个符合全球历史的背景中 ,而不是衡量它在多大程度上背离了根本不同的当代世界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宗智 江南 农业 纺织业 欧洲
原文传递
云梦与云梦泽 被引量:47
11
作者 谭其骧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S1期1-11,共11页
“云梦”一诃,屡见先秦古籍;但汉后注疏家已不能正确理解其意义,竟与云梦泽混为一谈,因而又产生出许多关于云梦和云梦泽的误解。云梦泽汉世犹见在,故汉人言泽地所在,虽简略而基本正确;晋后随着云梦泽的消失,对经传“云梦”一词的普遍误... “云梦”一诃,屡见先秦古籍;但汉后注疏家已不能正确理解其意义,竟与云梦泽混为一谈,因而又产生出许多关于云梦和云梦泽的误解。云梦泽汉世犹见在,故汉人言泽地所在,虽简略而基本正确;晋后随着云梦泽的消失,对经传“云梦”一词的普遍误解,释经者笔下的泽地所在,乃愈释愈谬,积久弥甚,达到了极为荒谬的地步。本文的写作,目的即在于澄清这些传统的谬说,并从而对云梦泽的演变过程作一探索,希望能为今后科学地阐述历史时期江汉平原的地貌发育过程打下一个比较可靠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传 先秦古籍 江汉平原 演变过程 江南 云梦泽 杜预注 历史时期 安陆 春秋战国
下载PDF
清代江南的卫生观念与行为及其近代变迁初探——以环境和用水卫生为中心 被引量:43
12
作者 余新忠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26,共15页
本文以清代江南为研究对象,从与当时的民生密切相关而且在近代变迁过程中比较受到关注的环境与用水卫生等方面入手,初步考察了清代江南的卫生观念与行为及其近代变迁。认为在传统时期,国家基本上没有关于公共卫生的立法,但在地方官府和... 本文以清代江南为研究对象,从与当时的民生密切相关而且在近代变迁过程中比较受到关注的环境与用水卫生等方面入手,初步考察了清代江南的卫生观念与行为及其近代变迁。认为在传统时期,国家基本上没有关于公共卫生的立法,但在地方官府和社会的层面上,相关的观念和行为多有存在,大致可以保持自然和社会生态的相对平衡。嘉道以降,随着江南自身社会环境的变化和西方文明的输入,众多士人针对旧有卫生体系的弊端,认为有必要引入专门的管理机构、制度,制订日常巡查惩罚条令,即直接以公共和国家的权力介入卫生的经常性管理,从而使卫生事业逐渐由个别的、自为的、缺乏专门管理的行为逐步转变成系统化的、有组织的、纳入官方职权范围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 卫生观念 卫生行为
原文传递
明清江南的出版印刷业 被引量:37
13
作者 李伯重 《中国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94-107,146,共15页
本文重点考察明清江南的商业化出版印刷业。本文提出 :一、在明代 ,官营出版印刷业在江南出版印刷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而到了清代 ,则是私营出版印刷业占有绝对的优势。二、明清江南出版印刷业出现了重要的技术进步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 本文重点考察明清江南的商业化出版印刷业。本文提出 :一、在明代 ,官营出版印刷业在江南出版印刷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而到了清代 ,则是私营出版印刷业占有绝对的优势。二、明清江南出版印刷业出现了重要的技术进步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活字印刷的推广 ,其次是彩色印刷技术的出现与改进。三、在明代初年 ,政治性和教化性读物在江南出版印刷业产品中占有很高比重。明代中期以后 ,以牟利为目的、面向广大中下层社会民众的商业化出版印刷业日益发展 ,到了清代则已成为江南出版印刷业的主流。四、明清江南出版印刷业的发展出现了“外向化”的趋势 ,即生产所需的原料 (纸张等 )要依赖外地供应源 ,而其所生产出来的产品 (印刷品 )则依赖外地市场。以上四个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江南 出版印刷业 大众读物 外向化
原文传递
明清江南基层区划的传统与市镇变迁——以苏州地区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40
14
作者 吴滔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71,共21页
明初江南地区的市镇都要标明位于何“都”何“区”,目的是表明每个市镇像乡村一样都要履行纳粮当差的职责。自明中叶以降,以“市镇”为单位的区划观念逐渐流行,但更多的是借助巡检司等县级以下行政组织的管辖区界定其范围。清中叶以后,... 明初江南地区的市镇都要标明位于何“都”何“区”,目的是表明每个市镇像乡村一样都要履行纳粮当差的职责。自明中叶以降,以“市镇”为单位的区划观念逐渐流行,但更多的是借助巡检司等县级以下行政组织的管辖区界定其范围。清中叶以后,以市镇公共事业为中心的地方行政运作,相应取得与一向凌驾其上的赋役佥派机构同样的地位,但直至清末民初乡镇自治期间,才逐渐产生出今天所理解的“镇管村”的机制。20世纪初江南地区围绕“市镇”标准问题所产生出的诸多争端,其实是各种基层区划在较长的历史过程中不断“累积”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江南 区划 市镇 变迁
原文传递
华南大地构造演化的几点认识 被引量:36
15
作者 郭福祥 《广西地质》 1994年第1期1-14,共14页
华南大陆形成于前震旦纪。元古代至中三叠世,华南属于华南—东南亚板块的一部分,泥盆纪以前是冈瓦纳古陆的成员;志留纪之后为太平洋古陆组成部分;晚三叠世以来属于欧亚板块,华南大地构造演化可分为扬子大陆裂陷(Pt—S)、江南... 华南大陆形成于前震旦纪。元古代至中三叠世,华南属于华南—东南亚板块的一部分,泥盆纪以前是冈瓦纳古陆的成员;志留纪之后为太平洋古陆组成部分;晚三叠世以来属于欧亚板块,华南大地构造演化可分为扬子大陆裂陷(Pt—S)、江南地台(D—T_2)和南华陆缘活动带(T_3-Q)三大阶段。扬子大阶段包括四堡阶段(Pt_1+2)、雪峰阶段(Pt_31)和华南阶段(Z-S),三次大陆裂陷分别形成以四堡群俯冲杂岩为代表的四堡陆间沟一弧一盆、以丹洲群为代表的雪峰陆间沟一弧一盆和以震旦一志留纪广西构造层冒地槽型建造为代表的华南陆缘弧后盆地。江南大阶段含钦州、右江两个平行交错的局部阶段,钦州裂陷阶段(Z—P_1),位于华南陆缘弧后盆地局部钦州地区,并被保留至早二叠世;右江裂阶阶段(T_1-T_2),由于桂西及邻区介入活动大陆边缘,发育了右江裂陷盆地。南华大阶段包括两阶段,燕山期(T_#-E_2 ̄2)东南大陆边缘弧阶段和南岭期(E_2 ̄3-Q)北西太平洋岛弧阶段。南华大阶段发生了多次轻缓造山运动,导致江南地台盖层和其上覆构造层同步或类同步褶皱,在陆上无海浸的环境里形成中新生代南华造山带。还讨论了许靖华关于华南三叠纪碰撞造山带的理论,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 大地构造演化 弧后盆地 地台 雪峰 三叠纪 志留纪 大陆 阶段 江南
全文增补中
江南的历史内涵与区域变迁 被引量:28
16
作者 徐茂明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2-56,共5页
“江南”是一个变动的历史概念,从春秋到明清,无论其指称的是自然地理范围,还是行政区域,都有一个由西到东、由大到小、由泛指到特指的变化趋势,这一变化过程与“江南”经济开发、文化发展的历史完全合拍。据此认为,将太湖平原的苏州、... “江南”是一个变动的历史概念,从春秋到明清,无论其指称的是自然地理范围,还是行政区域,都有一个由西到东、由大到小、由泛指到特指的变化趋势,这一变化过程与“江南”经济开发、文化发展的历史完全合拍。据此认为,将太湖平原的苏州、松江、常州、杭州、嘉兴、湖州、太仓六府一州视作明清“江南”的地域范围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 历史内涵 区域范围
下载PDF
夏季江南地区暖区暴雨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39
17
作者 汪玲瑶 谌芸 +2 位作者 肖天贵 李晟祺 葛蕾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71-780,共10页
本文首先给出江南地区暖区暴雨的定义,并按天气形势将其分为暖切变型、冷锋锋前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型和强西南急流型四类。然后利用2010—2016年5—9月常规和自动站逐时降水等非常规观测资料统计暖区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和降... 本文首先给出江南地区暖区暴雨的定义,并按天气形势将其分为暖切变型、冷锋锋前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型和强西南急流型四类。然后利用2010—2016年5—9月常规和自动站逐时降水等非常规观测资料统计暖区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和降水性质等,并对暖区暴雨的形成原因进行初步分析。最后利用NCEP FNL全球分析资料,基于中尺度分析技术给出四类暖区暴雨的系统配置:(1)四类暖区暴雨均为分散性局地降水,降水多发生于山区、平原和湖泊交界处等不均匀下垫面附近。其中,暖切变型降水范围广、强度最大、极端性最明显且主要位于江南中西部;冷锋锋前型降水集中、强度较大且具有一定极端性,主要位于江南中部;副高型降水强度较弱,主要位于江南中东部;强西南急流主要位于江南西部。(2)暖切变型和强西南急流型以夜间降水为主,副高型降水集中在午后,冷锋锋前型降水日变化不明显。(3)暖区暴雨由稳定性和对流性降水共同组成且降水量越大,降水对流性越明显。(4)在低层高湿、不稳定能量积聚等有利背景下,暖切变型、冷锋型和副高型暖区降水多由边界层(地面)中尺度辐合线配合高低空急流耦合产生,强西南急流型一般形成于低空急流上的中尺度风速脉动及地面辐合线附近,且低空急流越强,暴雨强度越大。(5)暖切变型和冷锋型暖区暴雨的落区分别位于低层850hPa暖切变以南和地面锋前的显著湿区内,副高型和强西南急流型的暴雨落区分别位于副高内和强低空急流出口区左前侧的水汽充沛且大气层结不稳定区内。四类暖区暴雨常表现为长生命史的移动型中尺度雨团途经山区或河流湖泊等不均匀下垫面时,强度增大、移速减慢,形成暖区局地强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区暴雨 江南 时空分布 降水性质 中尺度雨团
下载PDF
清代江南社区赈济与地方社会 被引量:23
18
作者 吴滔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81-191,共11页
文章着重讨论了清代江南地区的社区赈济活动 ,尤其对以都图里甲庄圩乡镇等为单位的小型社区的赈济加以时空上的勾画。在此基础上 ,通过考察社区赈济与地方仓储、交通水平、宗族、基层社会构成等之间的诸多联系 ,折射出清代江南地方社会... 文章着重讨论了清代江南地区的社区赈济活动 ,尤其对以都图里甲庄圩乡镇等为单位的小型社区的赈济加以时空上的勾画。在此基础上 ,通过考察社区赈济与地方仓储、交通水平、宗族、基层社会构成等之间的诸多联系 ,折射出清代江南地方社会职能的多元化倾向以及基层社会组织重新整合的大致轮廓。研究表明 ,社区赈济之所以在江南地区长期存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社会 清代 江南 社区赈济
原文传递
汪曾祺论 被引量:33
19
作者 胡河清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0-16,共7页
中国文化传统大抵是很重所谓乡学的。所以论到汪曾祺的创作,也不可不知他是江苏高邮人。那确实算得一个古文化渊源很深的地方。秦王子婴便出在高邮。此外还出了两个中国历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人物,一个是张士诚,一个是吴三桂。汪曾祺先生... 中国文化传统大抵是很重所谓乡学的。所以论到汪曾祺的创作,也不可不知他是江苏高邮人。那确实算得一个古文化渊源很深的地方。秦王子婴便出在高邮。此外还出了两个中国历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人物,一个是张士诚,一个是吴三桂。汪曾祺先生不无自豪地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敝乡于六十年之间出过两位皇上,——吴三桂后来是称了帝的,大概曾经是有过一点‘王气’的。”这倒不是在说,汪曾祺也因风水的关系,也沾了一点“王气”什么的。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三桂 文化渊源 封建时代 汪曾祺 文化中心 汪曾棋 风水 江南 历史文化 汉文化
下载PDF
一本《晚清翻译史》的构思 被引量:30
20
作者 王宏志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2001年第2期98-107,共10页
本文主要报告有关书写一本晚清翻译史的构思,该书是一项名为"翻译与政治:晚清翻译活动研究"的研究计划的主要成果.该计划是由香港政府研究资助局所赞助,为期2年.范围方面,这里所指的"晚清",大概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 本文主要报告有关书写一本晚清翻译史的构思,该书是一项名为"翻译与政治:晚清翻译活动研究"的研究计划的主要成果.该计划是由香港政府研究资助局所赞助,为期2年.范围方面,这里所指的"晚清",大概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下限延伸至"五四"运动前夕,所涉及的包括文学与非文学之翻译活动,但不包括外国传教士的翻译.原因有二,一是因为外国传教士在中国进行翻译的动机、模式以至影响,都跟中国人自己所从事的翻译活动很不同;二是这是一个很复杂而庞大的课题,应该单独处理.当然,一些协助中国人进行翻译的洋传教士,例如受聘于江南制造局的傅兰雅、同文馆的丁韪良等,因为是属于中国人的翻译范围内,所以也包括在研究计划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活动 翻译史 所指 同文馆 书写 范围 动机 晚清 外国传教士 江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