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阳活动与ENSO事件对汉江谷地旱涝灾害影响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腾 延军平 +1 位作者 张涛涛 安华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7-112,共6页
为探究汉江谷地旱涝灾害发生机理,根据18个代表站点1960-2010年气象资料,运用Z指数法界定出旱涝灾害等级和年份后,分析太阳黑子活动和ENSO事件对汉江谷地旱涝灾害的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内汉江谷地呈暖干化趋势,气温以0.136℃/10a... 为探究汉江谷地旱涝灾害发生机理,根据18个代表站点1960-2010年气象资料,运用Z指数法界定出旱涝灾害等级和年份后,分析太阳黑子活动和ENSO事件对汉江谷地旱涝灾害的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内汉江谷地呈暖干化趋势,气温以0.136℃/10a的速度上升,降水以15.7mm/10a的速度减少,旱涝灾害的发生呈增加趋势。2)20世纪70-80年代旱涝灾害指数与太阳黑子数呈负相关,80年代后二者呈正相关,太阳黑子的减少趋势与研究区域干旱化趋势相同。3)厄尔尼诺强度增大时研究区域的涝灾增多,拉尼娜发生强度增大时旱灾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涝灾害 太阳黑子 ENSO事件 汉江谷地 陕南
原文传递
汉江谷地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作物气候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孟婵 殷淑燕 常俊杰 《陕西农业科学》 2012年第4期65-69,共5页
根据陕南汉江谷地17个测站1960-2009年气象资料,主要应用Thomthwaite Memoriai气候生产力模型、Kriging插值法等对当地近50a气温、降水以及气候生产力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该地区气候生产力的长期趋势进行了初步估测。结果显示... 根据陕南汉江谷地17个测站1960-2009年气象资料,主要应用Thomthwaite Memoriai气候生产力模型、Kriging插值法等对当地近50a气温、降水以及气候生产力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该地区气候生产力的长期趋势进行了初步估测。结果显示:①汉江谷地近50a来暖干化趋势明显,增温突变发生在1998年,降水量减少突变发生在1990年;气候生产力以-91.74kg/hm2.10a的速率减小且在1989年发生突变减少。②近50a来,汉江谷地年平均气温安康、汉中盆地高,北部秦岭南坡最低,变差系数表现为两侧山坡大于河谷盆地;年降水量南部米仓山、大巴山北坡多,汉中、安康盆地少,变差系数也表现为山坡大盆地小;50a来,研究区气候生产力整体呈递减趋势,气候生产力的变差系数显示汉中、安康盆地波动较小。③假定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分别计算当地气候生产力可知,"暖湿型"的气候有利于农业生产,而冷干型气候不利于农业生产。随着汉江谷地气候日益暖干化,气候生产力进一步下降,农业生产将受到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候生产力 汉江谷地
下载PDF
汉江上游风成谷地黄土的重矿物组成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崔天宇 庞奖励 +3 位作者 黄春长 查小春 周亚利 张文桐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43-951,共9页
汉江流域位于黄土高原南侧,属中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区域,其重矿物组成对区域沉积物物质来源与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强磁选、重液分离法等技术手段将汉江上游谷地黄土沉积物中的重矿物提取出来,在双目显微镜和偏光显微镜下测定其含... 汉江流域位于黄土高原南侧,属中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区域,其重矿物组成对区域沉积物物质来源与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强磁选、重液分离法等技术手段将汉江上游谷地黄土沉积物中的重矿物提取出来,在双目显微镜和偏光显微镜下测定其含量和特征。结果表明:(1)汉江黄土重矿物有22种,其中角闪石、磁铁矿、钛铁矿等矿物为优势矿物,占重矿物总量的60%以上;稳定矿物约占重矿物总量的47.95%,是汉江黄土最主要的矿物组合。(2)典型黄土和古土壤中重矿物种类相同,但含量有一定差异,马兰黄土(L1)相较古土壤(S0)不稳定矿物含量较高,稳定矿物含量较低;(3)汉江黄土与北侧黄土高原黄土相比重矿物种类相似,稳定性组合分布一致,但汉江黄土稳定性矿物含量较高,不稳定性矿物含量较低。这些特征说明:(1)汉江上游地区古土壤和黄土物质来源一致,古土壤S0在物质组成上继承了黄土,是黄土高度风化的产物;(2)汉江谷地黄土和黄土高原风成黄土两者的物源区一致,但汉江地区黄土受到较黄土高原地区强的风化成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矿物 组成特征 风化过程 物源 汉江谷地
原文传递
陕南汉江谷地近40年气候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意义 被引量:20
4
作者 赵德芳 孙虎 +2 位作者 延军平 李君轶 李俊霖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3-318,共6页
应用陕南汉江谷地17个测站1953~2000年气温、1961~2000年降水及1961~1999年区内汉江平均流量和最大流量实测记录,对气象数据和水文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陕南汉江谷地近40 a来气温递增率为0.025℃/10 a,增温不明显,降水变化相对较大... 应用陕南汉江谷地17个测站1953~2000年气温、1961~2000年降水及1961~1999年区内汉江平均流量和最大流量实测记录,对气象数据和水文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陕南汉江谷地近40 a来气温递增率为0.025℃/10 a,增温不明显,降水变化相对较大.其降水变化表现在3个方面:①年降水量减少,且趋势较强;②降水年内变化表现为夏增秋减趋势;③区内70%以上测站记录的暴雨频次和年暴雨总量变化表现为增加趋势.这种变化对陕南汉江谷地生态环境有一定负面影响,导致汉江河谷地区干旱化加强,两岸山区各种环境地质灾害频繁发生,水土流失呈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趋势 生态环境 陕南汉江谷地
下载PDF
汉江上游谷地全新世风成黄土及其成壤改造特征 被引量:62
5
作者 庞奖励 黄春长 +2 位作者 周亚利 查小春 王朝建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62-1573,共12页
对汉江上游郧县—郧西段一级阶地物质上堆积的黄土状覆盖层的剖面构型、粒度、矿物组合、元素分布、微形态及形成时代进行了研究,并与渭河谷地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序列对比。结果表明,这些"黄土状覆盖层"是晚更新世以来沙尘暴... 对汉江上游郧县—郧西段一级阶地物质上堆积的黄土状覆盖层的剖面构型、粒度、矿物组合、元素分布、微形态及形成时代进行了研究,并与渭河谷地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序列对比。结果表明,这些"黄土状覆盖层"是晚更新世以来沙尘暴在区内连续堆积的结果,具有TS-L0-S0-Lt-L1-AD剖面构型;这些风积物在不同时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成壤改造作用,晚更新世受到弱成壤改造→全新世中期受到强烈成壤改造→全新世晚期较弱成壤改造。汉江上游地区在晚更新世末期(11500aBP),气候比较冷湿,沙尘暴频繁出现,形成较厚的黄土层L1;全新世初期(11500-8500aBP),气候从冷湿向暖湿方向转变,沙尘暴活动减弱,形成了过渡黄土层位Lt;全新世中期(8500-3000aBP),气候达到全新世最为暖湿的阶段,沙尘暴沉积物受到强烈成壤改造而形成了古土壤S0;全新世晚期(3000aBP以来),气候暖湿程度降低,越过秦岭的沙尘暴又明显增强,形成了近代黄土L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暴堆积物 成壤改造 全新世 汉江上游谷地
原文传递
汉江上游谷地与渭河谷地黄土化学风化程度比较 被引量:8
6
作者 卞鸿雁 庞奖励 +5 位作者 黄春长 查小春 王学佳 高鹏坤 李欣 王蕾彬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54-664,共11页
比较汉江上游谷地及渭河谷地典型黄土剖面的元素组成、化学风化强度及常量元素迁移特征,揭示秦岭南北两侧黄土—古土壤剖面的成壤强度及其所指示的环境演变特征,两者差异及共性如下:①两剖面化学组成均以SiO2、Al2O3和Fe2O3为主,元素组... 比较汉江上游谷地及渭河谷地典型黄土剖面的元素组成、化学风化强度及常量元素迁移特征,揭示秦岭南北两侧黄土—古土壤剖面的成壤强度及其所指示的环境演变特征,两者差异及共性如下:①两剖面化学组成均以SiO2、Al2O3和Fe2O3为主,元素组成均一且高度混合,与上部陆地壳(UCC)的化学成分十分接近,该些证据均指示两区域黄土是来源广泛并经过充分混合的风尘堆积产物。②据CIA值可判定MTS及YHC剖面均经历了中等风化作用,比较两剖面CIW值、A-CN-K三角图投点特征及元素迁移率知,汉江上游谷地的黄土—古土壤序列经历的化学风化作用更强,Ca及Na元素的丢失率更高,Al、Na、Mg、Si等常量元素的迁出率更大。③依据Fe、Na迁移率的全剖面变化曲线知,汉江上游谷地与渭河谷地自全新世以来经历了相同的气候演变阶段,均记录了6000-5000a BP的干冷气候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谷地 汉江上游谷地 黄土—古土壤 化学风化 元素迁移
原文传递
汉江上游谷地归仙河口剖面风化成壤特征及其记录的气候变化事件 被引量:8
7
作者 毛沛妮 庞奖励 +4 位作者 黄春长 查小春 周亚利 虎亚伟 郑树伟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78-1683,共6页
对汉江上游谷地归仙河口剖面的地层学、沉积学特征以及磁化率、粒度组成、Rb/Sr比值等理化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归仙河口剖面地层完整,具有表土(MS)-全新世黄土(L0)-古土壤(S0)-过渡性黄土(L1)-马兰黄土(L1)-河流相... 对汉江上游谷地归仙河口剖面的地层学、沉积学特征以及磁化率、粒度组成、Rb/Sr比值等理化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归仙河口剖面地层完整,具有表土(MS)-全新世黄土(L0)-古土壤(S0)-过渡性黄土(L1)-马兰黄土(L1)-河流相沉积物(AD)的地层序列,它记录了汉江第一级阶抬升以来东亚季风的变化信息。不同地层单元的风化成壤差异明显,其成壤强弱序列为:S0〉L0〉L1〉L1。归仙河口剖面风化成壤强度的变化表明:1800O~11500aBP,气候干冷,风尘大量堆积,成壤微弱,其中在12500~12400aBP出现特大洪水事件;11500~8500aBP,气候逐渐向暖湿方向转变,成壤作用有所增强;8500~3000aBP,气候最为温暖湿润,成壤作用非常强烈,而在7500-7000aBP?汉江流域频繁发生特大洪水;距今3000年开始,气候重新进入一个相对干旱少雨时期,期间气候并不稳定,其中在3100~3000aBP和1ooo~900aBP出现特大洪7k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风化成壤 气候变化 归仙河口 汉江上游谷地
原文传递
郧县前坊村剖面黄土—古土壤序列风化成壤及古气候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赵艳雷 庞奖励 +2 位作者 黄春长 查小春 乔晶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40-845,共6页
秦岭作为我国南方和北方地理、气候、自然环境的天然分界线,并当作是黄土高原的南屏障。汉江上游谷地地区位于秦岭南侧,属于北亚热带气候区域,受季风气候活动影响强烈。为了探讨该地区在亚热带气候背景下,风成黄土成壤改造对气候变化的... 秦岭作为我国南方和北方地理、气候、自然环境的天然分界线,并当作是黄土高原的南屏障。汉江上游谷地地区位于秦岭南侧,属于北亚热带气候区域,受季风气候活动影响强烈。为了探讨该地区在亚热带气候背景下,风成黄土成壤改造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通过对汉江上游谷地前坊村(QFC)剖面磁化率、烧失量、粒度、Rb/Sr等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末次冰期以来沙尘暴很有可能越过秦岭在其南侧堆积,黄土—古土壤剖面地层序列从上到下依次为:MS-L0-S0-Lt-L1-AD;这些沉积物完整记录了一级阶地上晚更新世气候变化信息,地层单元受到各个时期不同程度成壤强度的改造。2前坊村剖面中,理化性质在不同地层单元有显著差异。例如磁化率、烧失量、Rb/Sr指标平均含量的高值出现在古土壤层中,低值出现在黄土层;而Zr/Rb含量变化正好相反;这些理化性质表明,在古土壤发育期,水热条件进入最适宜期,沉积物的风化成壤作用显著;在黄土堆积期,气候寒冷干燥,主要以粉尘堆积为主,沉积物的风化成壤作用较弱。3秦岭南侧北亚热带汉江上游前坊村一级阶地剖面化学风化强度变化揭示了黄土—古土壤环境气候变化的规律:末次冰期以来(大约18.0~11.5 ka B.P.),气候干冷,沙尘暴频繁出现,沉积物以黄土堆积为主,成壤作用微弱,形成马兰黄土(L1);全新世早期(约11.5~8.5 ka B.P.),气候由干冷向暖湿方向转变,但主要以干冷为主,形成过渡层(Lt);在全新世大暖期(8.5~3.1 ka B.P.),气候条件达到最优阶段,水热配合较好,生物活动活跃,成壤作用十分显著,发育了古土壤S0;到了全新世晚期以来(3.1 ka B.P.)气候又由暖湿向干冷方向转变,成壤作用明显减弱,沙尘暴出现较为频繁,形成了以黄土堆积为主的全新世黄土(L0)。现代表土层(MS)是在(1.5 ka B.P.)以来气候转暖,加之人类长期农业耕作扰动,在全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江上游谷地 黄土—古土壤序列 风化成壤 古气候
下载PDF
汉江上游谷地重金属元素变异规律对环境演变的响应 被引量:3
9
作者 卞鸿雁 庞奖励 +1 位作者 黄春长 查小春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36-341,共6页
以汉江上游谷地一级阶地的上覆黄土—古土壤序列为研究对象,分析包括Ni、Mn、Cu、Zn、As、Ti、V、Pb在内的8种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分布特征,选取铷锶比(Rb/Sr)、磁化率及黏粒含量作辅助指标,研究汉江上游黄土—古土壤序列的成壤强度及... 以汉江上游谷地一级阶地的上覆黄土—古土壤序列为研究对象,分析包括Ni、Mn、Cu、Zn、As、Ti、V、Pb在内的8种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分布特征,选取铷锶比(Rb/Sr)、磁化率及黏粒含量作辅助指标,研究汉江上游黄土—古土壤序列的成壤强度及所反映的气候演化特征。结果表明:Cu、Ni、Pb、As、Mn、V与成壤强度指标(磁化率、黏粒含量、Rb/Sr值)呈显著相关关系,说明该6种重金属迁移、富集程度受区域气候演变所驱动。依据重金属垂向分布特征,可判断自一级阶地抬升以来,汉江上游谷地共经历了5个气候阶段,其中,全新世中期气候整体温暖湿润,但在6~5 ka B.P.发生了一次干冷气候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古土壤:重金属 环境演变 汉江上游谷地
原文传递
关于提升汉江河谷地带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的政策建议 被引量:1
10
作者 汤尚颖 《领导科学论坛》 2017年第15期20-22,共3页
汉江河谷地带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其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直接影响到南水北调工程的成败。因此,开展汉江河谷地带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将为当地的资源开发、水土利用和环境保护提供依据,也可为该地水土保持、水土污染防治... 汉江河谷地带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其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直接影响到南水北调工程的成败。因此,开展汉江河谷地带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将为当地的资源开发、水土利用和环境保护提供依据,也可为该地水土保持、水土污染防治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指导。对于汉江河谷地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针对影响本地区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的因素,结合汉江河谷地带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就提升汉江河谷地带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江谷地 生态地质环境 承载力 政策建议
下载PDF
汉江河谷地带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汤尚颖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12-16,共5页
汉江河谷地带作为丹江口水库的水源区其生态地质环境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成败。为此,文章结合汉江河谷地带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在比较不同生态功能区资源开发利用和... 汉江河谷地带作为丹江口水库的水源区其生态地质环境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成败。为此,文章结合汉江河谷地带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在比较不同生态功能区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地质环境保护模式的基础上探讨适合本地区实际的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地质环境保护的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江谷地 资源开发利用 环境保护 模式
下载PDF
汉江河谷地带尾矿治理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汤尚颖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7年第10期96-99,共4页
汉江河谷地带是丹江口水库的核心水源区,其尾矿问题的长期存在将直接影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成败。本文首先分析了汉江河谷地带尾矿的成因及其影响,然后阐述了尾矿治理的紧迫性,最后提出了尾矿治理的主要对策,即设立区域尾矿治理专项基... 汉江河谷地带是丹江口水库的核心水源区,其尾矿问题的长期存在将直接影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成败。本文首先分析了汉江河谷地带尾矿的成因及其影响,然后阐述了尾矿治理的紧迫性,最后提出了尾矿治理的主要对策,即设立区域尾矿治理专项基金、确立尾矿治理方案、杜绝新的尾矿问题出现和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力度等,以期改善区域生态地质环境,保障丹江口水库的水源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江谷地 丹江口水库 尾矿治理 生态地质环境
下载PDF
将汉江河谷地带打造为国家地质公园的思考
13
作者 汤尚颖 段鹏超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38-42,共5页
汉江河谷地带地处秦岭三系东段,其区域生态地质环境独特,地质遗迹资源和自然景观丰富,传统文化特别是道教文化、山水文化底蕴丰厚,交通便捷,基础设施齐全,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链完整,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具备了建设国家级地质公园的基... 汉江河谷地带地处秦岭三系东段,其区域生态地质环境独特,地质遗迹资源和自然景观丰富,传统文化特别是道教文化、山水文化底蕴丰厚,交通便捷,基础设施齐全,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链完整,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具备了建设国家级地质公园的基础和条件。根据本区域的地质条件及发展趋势,将汉江河谷地带打造为国家地质公园,就要做足申报准备,加强对地质资源和景观资源的管理,形成以地质资源和景观资源为主体的产业体系,加强生态地质环境建设和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江谷地 国家地质公园 政策建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