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汉语新词构造看汉民族思维方式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喜桃 朱小琴 《唐都学刊》 2006年第6期147-153,共7页
从语法角度可总结出汉语的不足与缺点,实际上在语用中几乎都可以得到相应的补偿与完善。因为汉语在使用中,非常注意贴近语境及汉语信息与语境假设之间的关联,并且非常注意从语境中吸取信息补偿的功能,使得汉民族语言显示出更为丰富多彩... 从语法角度可总结出汉语的不足与缺点,实际上在语用中几乎都可以得到相应的补偿与完善。因为汉语在使用中,非常注意贴近语境及汉语信息与语境假设之间的关联,并且非常注意从语境中吸取信息补偿的功能,使得汉民族语言显示出更为丰富多彩的魅力。汉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也使汉语新词形成有着自己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新词 民族思维方式 语法 语义 语境
下载PDF
汉字文化探微
2
作者 张俊玲 《嘉应大学学报》 1999年第2期67-70,共4页
汉字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着血肉难分的联系。本文从汉字的功能、起源、形体、书法。
关键词 字文化 字起源 字形体 书法艺术 字结构 民族思维方式 整体思维
下载PDF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民族思维方式培养
3
作者 禹胜男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7年第17期193-194,共2页
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对汉民族思维方式的培养同样非常重要。本文分别从汉语的语音、汉字、语法和语境教学方面简要探讨了汉民族思维方式培养的意义以及实施方法,把握汉民族思维方式的部分显著特点,引起... 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对汉民族思维方式的培养同样非常重要。本文分别从汉语的语音、汉字、语法和语境教学方面简要探讨了汉民族思维方式培养的意义以及实施方法,把握汉民族思维方式的部分显著特点,引起对教学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语教学 民族思维方式 语言与思维
下载PDF
认同与交汇——论文化身份“困境”中的阿来
4
作者 刘云生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1-112,共2页
毋庸讳言,阿来作为极具代表性的少数民族作家,他的《尘埃落地》等作品在主流文学评价中获得热烈赞誉的同时,却不得不接受一种近乎偏执的质疑。有研究者认为阿来的创作以"汉民族思维方式为主,以藏民族思维为补充","希望阿来的创作有... 毋庸讳言,阿来作为极具代表性的少数民族作家,他的《尘埃落地》等作品在主流文学评价中获得热烈赞誉的同时,却不得不接受一种近乎偏执的质疑。有研究者认为阿来的创作以"汉民族思维方式为主,以藏民族思维为补充","希望阿来的创作有更多的本民族新的存续和发展,在民族内在的历史文化中不断锻造,不仅仅有现代意识的鲜明,更要有守候民族惯有的理性和思辨的恒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来 文化身份 少数民族作家 民族思维方式 困境 交汇 文学评价 历史文化
下载PDF
浅议汉民族文化思维方式与汉语
5
作者 王丽玲 《长春大学学报》 2006年第5期27-29,共3页
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影响着一种语言的方方面面。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造就了中国人独有的思维方式与方法,形成了非形态语言的汉语,思维方式影响着汉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等诸要素,思维方式成就了汉语完整的语言面貌。
关键词 民族思维方式 语要素 语语言面貌
下载PDF
从汉民族传统思维方式看汉字“上”的造字理据
6
作者 徐上 《汉字文化》 2020年第9期161-162,共2页
"观物取象""取象比类""立象尽意"是汉民族认知客观世界的传统思维方式,也是汉文化深层的心态文化的重要表现。汉字是汉民族思维的工具,是汉民族心态的一面镜子。汉民族在创制汉字"上"时所凭依... "观物取象""取象比类""立象尽意"是汉民族认知客观世界的传统思维方式,也是汉文化深层的心态文化的重要表现。汉字是汉民族思维的工具,是汉民族心态的一面镜子。汉民族在创制汉字"上"时所凭依的理据"据物构形""依类象形""以形表意"便是以上三种深层心态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具体反映和生动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思维方式 造字理据
原文传递
小议英汉思维与表达方式的差异
7
作者 柳建宁 《江西教育(教学版)(B)》 2017年第5期58-58,共1页
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在《中国人学英语》中谈道:“对于中国学生,最有用的帮助是让他认识到英语和汉语的差别……让他们通过比较得到更深刻的领会。”由此可见,作为英语学习者,不但要积累丰富的词汇与语言知识,更要深刻了解英汉民族... 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在《中国人学英语》中谈道:“对于中国学生,最有用的帮助是让他认识到英语和汉语的差别……让他们通过比较得到更深刻的领会。”由此可见,作为英语学习者,不但要积累丰富的词汇与语言知识,更要深刻了解英汉民族思维方式及语言表达的差异性,逐步培养英语思维的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 英语学习者 民族思维方式 中国学生 语言学家 语言知识 语言表达 英语思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