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共领域的兴衰──汉娜·阿伦特政治哲学述评 被引量:18
1
作者 朱士群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68-72,共5页
公共领域的兴衰──汉娜·阿伦特政治哲学述评朱士群美籍德育犹太血统政治哲学家汉娜·阿伦特(1906—1975)的著作多次成为争论的对象。有时,她甚至“激起了一片愤怒”。按其思想发展,她的成名作论述的是“极权主义... 公共领域的兴衰──汉娜·阿伦特政治哲学述评朱士群美籍德育犹太血统政治哲学家汉娜·阿伦特(1906—1975)的著作多次成为争论的对象。有时,她甚至“激起了一片愤怒”。按其思想发展,她的成名作论述的是“极权主义的起源”,她最系统的著作则对作为“人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领域 政治哲学 汉娜·阿伦特 极权主义 社会领域 述评 共和主义 私人领域 行动者 法兰克福学派
下载PDF
理解政治现象:汉娜·阿伦特政治思想述评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周旺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8-94,共7页
汉娜·阿伦特是当代西方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哲学家。她认为政治学必须关注人类现实的生存状况 ,应对政治现象采取“理解”的态度进行研究 ,为此要求研究者深入到政治现象中去。阿伦特最主要的理论贡献在于对公共领域的研究 ,认为政... 汉娜·阿伦特是当代西方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哲学家。她认为政治学必须关注人类现实的生存状况 ,应对政治现象采取“理解”的态度进行研究 ,为此要求研究者深入到政治现象中去。阿伦特最主要的理论贡献在于对公共领域的研究 ,认为政治现象是在公共领域中发生的 ,随着资本主义文明的扩张 ,公共领域逐渐被私人领域侵蚀而衰落 ,传统与现代出现深刻的裂痕 ,而纳粹政权的兴起 ,则是西方政治文明衰败的必然产物。阿伦特的政治哲学无疑是对西方政治文明最有力的批判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现象 汉娜·阿伦特 西方政治文明 政治哲学 公共领域 政治学 私人领域 必然 批判 思想家
全文增补中
阿伦特公共领域理论的提出及其宪政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杨仁忠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3-126,共4页
汉娜.阿伦特作为最早对公共领域问题进行系统思考的哲学家,她在分析人的条件、极权主义起源和现代西方宪政困境等问题的过程中发现了公共领域问题的宪政理论价值,并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理论解决建构起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公共领域理论系统。... 汉娜.阿伦特作为最早对公共领域问题进行系统思考的哲学家,她在分析人的条件、极权主义起源和现代西方宪政困境等问题的过程中发现了公共领域问题的宪政理论价值,并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理论解决建构起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公共领域理论系统。这一理论的提出,既是她本人独特人生经历的时代感悟的理性成果,又是她对20世纪欧美社会的政治现象、政治过程和政治思想变迁的理论反思的结果。它不仅体现了阿伦特作为一个杰出政治哲学家理论创造活动的卓越之处,而且也奠定了她在公共领域理论发展史上的开创性地位。事实上,正是阿伦特的理论创建活动才使“公共领域”概念化,并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理论范式和独具特色的话语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娜·阿伦特 公共领域 宪政价值 极权主义 共和主义
下载PDF
汉娜·阿伦特论思的政治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音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8-33,共6页
以对20世纪的一系列政治问题的反思而著称于世的当代著名政治哲学家汉娜·阿伦特,晚年从她一直关注的政治问题转向哲学问题。在《精神生活》在这部未完成的著作中,她力图弥合传统上“精神生活”和“行动生活”的对立,阐明政治活动... 以对20世纪的一系列政治问题的反思而著称于世的当代著名政治哲学家汉娜·阿伦特,晚年从她一直关注的政治问题转向哲学问题。在《精神生活》在这部未完成的著作中,她力图弥合传统上“精神生活”和“行动生活”的对立,阐明政治活动的精神性基础,并对“平庸罪恶”这一现象做出理论上的解释,说明思为何具有抗拒邪恶的力量。阿伦特对思的政治意义的分析得益于西方哲学史上的两位大师:康德和苏格拉底。从康德那里,她学会了思是什么;从苏格拉底那里,她学会了思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娜·阿伦特 《精神生活》 “思” 康德 苏格拉底 哲学 政治
下载PDF
邪恶的两张面孔:根本的邪恶和平庸的邪恶——汉娜·阿伦特对极权主义制度下的邪恶现象的批判 被引量:9
5
作者 涂文娟 《伦理学研究》 2007年第1期85-89,共5页
汉娜.阿伦特对极权主义制度下的邪恶现象有两种表述方式,即“根本的邪恶”和“平庸的邪恶”。前者的根本特征表现为破坏了人类发展和和进步的概念,致力于把人变成多余的人的事业,以及消灭了人的法律人格、道德人格以及作为个体的人;后... 汉娜.阿伦特对极权主义制度下的邪恶现象有两种表述方式,即“根本的邪恶”和“平庸的邪恶”。前者的根本特征表现为破坏了人类发展和和进步的概念,致力于把人变成多余的人的事业,以及消灭了人的法律人格、道德人格以及作为个体的人;后者的特征体现为无思想和肤浅性。阿伦特为思考极权主义专制制度下邪恶现象产生的根源以及个人应该担负何种道德责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从而为建立一种以思想为核心的个人责任伦理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娜.阿伦特 根本的邪恶 平庸的邪恶
下载PDF
古典教师角色的现代性异化及复归——基于汉娜·阿伦特的哲学视角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亚凌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12,共7页
教师角色是教师在教育领域开展教学的形象预设,它承载着社会对教师的期望,也是教师对自身身份认同的价值选择。在古典视域中,教师角色根源于对真理的追求、对文化的接续、对责任的持守。然而,在现代性浪潮的裹挟下,理性的自负、价值追... 教师角色是教师在教育领域开展教学的形象预设,它承载着社会对教师的期望,也是教师对自身身份认同的价值选择。在古典视域中,教师角色根源于对真理的追求、对文化的接续、对责任的持守。然而,在现代性浪潮的裹挟下,理性的自负、价值追求的异化、学校公共性的丧失,导致古典教师角色呈现现代性异化。美国哲学家汉娜·阿伦特的教育思想对解决这一问题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教师角色应汲取其哲学智慧,为实现其复归探寻可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 教师角色 现代性 汉娜·阿伦特
原文传递
汉娜·阿伦特论公共领域的建设 被引量:4
7
作者 潘非欧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9-82,共4页
公共领域的建设是当前政治哲学讨论的热点之一,汉娜·阿伦特通过对人的“复数性”,对事实真理、公民异议权、参与式民主等概念的分析,对公共领域的建设作出了富有原创力的思考,值得我们加以借鉴。
关键词 公共领域 复数性 异议权 参与式民主 汉娜·阿伦特
下载PDF
找回责任:现代思想中的责任政治观念分析——以汉娜·阿伦特与齐格蒙特·鲍曼为研究对象 被引量:8
8
作者 张贤明 张力伟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5-182,共8页
责任是政治生活中的关键概念,在历史的变动中表现出定义的拓展与重构。现代思想中的责任政治观念以传统为继承,从现代社会中的大屠杀、碎片化与"被封锁的社会"的社会事实入手,构建自身。现代责任政治观念的核心是"找回责... 责任是政治生活中的关键概念,在历史的变动中表现出定义的拓展与重构。现代思想中的责任政治观念以传统为继承,从现代社会中的大屠杀、碎片化与"被封锁的社会"的社会事实入手,构建自身。现代责任政治观念的核心是"找回责任",因为责任是克服现代社会矛盾性的关键。文章重点考察两位现代思想家汉娜·阿伦特与齐格蒙特·鲍曼的责任政治观念:阿伦特着眼于个人"精神生活"的道德责任,并欲通过"积极生活"的责任重塑共同行动的政治;鲍曼继承了"他者"的责任观,深化了面向他者的道德责任,并根据现代世界碎片化的特征提出重新弥合社会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责任政治 “找回责任” 汉娜·阿伦特 齐格蒙特·鲍曼
原文传递
古典还是现代——汉娜·阿伦特的共和主义思想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涂文娟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6-41,共6页
作为20世纪重要的政治哲学家,汉娜.阿伦特是日渐式微的共和主义阵营的忠实捍卫者。共和主义是西方政治思想传统中最悠久的观念之一,相继经历了古典共和主义和现代共和主义两个发展阶段。阿伦特既承袭古典共和主义理论,主张不受支配、积... 作为20世纪重要的政治哲学家,汉娜.阿伦特是日渐式微的共和主义阵营的忠实捍卫者。共和主义是西方政治思想传统中最悠久的观念之一,相继经历了古典共和主义和现代共和主义两个发展阶段。阿伦特既承袭古典共和主义理论,主张不受支配、积极行动的政治自由观,又和现代共和主义理论一样,强调分权制衡、法律帝国、商谈等宪政原则。阿伦特的思想体现了古典和现代的某种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娜·阿伦特 共和主义 政治自由 宪政
下载PDF
汉娜·阿伦特的哲学之思 被引量:3
10
作者 浦永春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9-63,共5页
汉娜·阿伦特的主要思想可以分为积极生活(政治哲学)和沉思生活(纯哲学)两部分,后者又由思维、意欲和判断三部分构成,与前者的三个组成部分劳动、工作和行动可相对照。后者正是为了防止前者所分析的无思想造成的平庸的罪恶,后者“... 汉娜·阿伦特的主要思想可以分为积极生活(政治哲学)和沉思生活(纯哲学)两部分,后者又由思维、意欲和判断三部分构成,与前者的三个组成部分劳动、工作和行动可相对照。后者正是为了防止前者所分析的无思想造成的平庸的罪恶,后者“思想之风”的吹拂“可以防止大灾大难”。她强调主体间性的判断和行动理论,贡献了一种新的政治思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娜·阿伦特 沉思生活 思维 意欲 判断
下载PDF
从悲剧形而上学到悲剧经验———汉娜·阿伦特的悲剧理论研究
11
作者 刘桂诚 《浙江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5-213,共9页
阿伦特通过对公共空间行动结果的不可预测性进行反思,并在海德格尔理论的影响下将行动者的死亡看作其本质的获得方式。阿伦特理论中借助死亡达到对行动者生活全部意义的理解隐含着强烈的悲剧形而上学色彩。阿伦特将公共空间的言说视为... 阿伦特通过对公共空间行动结果的不可预测性进行反思,并在海德格尔理论的影响下将行动者的死亡看作其本质的获得方式。阿伦特理论中借助死亡达到对行动者生活全部意义的理解隐含着强烈的悲剧形而上学色彩。阿伦特将公共空间的言说视为克服悲剧形而上学的方式,言说的戏剧性也将悲剧形而上学转向了悲剧经验。悲剧经验成为理解现代政治事件和政治经验的一种框架,其中布莱希特悲剧中的同情问题成为了阿伦特对当代政治经验的理解的关键例证。同时,阿伦特也将古希腊悲剧以视域融合的方式进行阐释,从而使其反过来成为理解当下政治现实的另一种经验性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娜·阿伦特 悲剧 布莱希特 俄狄浦斯
下载PDF
阿伦特政治哲学研究述评
12
作者 涂文娟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2-56,共5页
关键词 汉娜·阿伦特 政治哲学 德国 极权主义 政治行动
原文传递
阿伦特的想象:AI时代人类境况的反思
13
作者 仝甸禹 《南海法学》 2024年第4期71-86,共16页
人工智能时代来临,生产力和生产效率再一次提升,人们在享受人工智能技术服务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自愿屈服于技术系统的控制。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阿伦特在其著作《人的境况》中就已经预言,在科技的裹挟下,人的行为会出现无思想性,即人... 人工智能时代来临,生产力和生产效率再一次提升,人们在享受人工智能技术服务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自愿屈服于技术系统的控制。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阿伦特在其著作《人的境况》中就已经预言,在科技的裹挟下,人的行为会出现无思想性,即人们只重视自己行为的结果,不再思考自己行为的本质和意义,更不会思考自己活在怎样的“境况”中。因此,她提出了“我们正在做什么”的深刻提问。人工智能时代,身处算法编织的“信息茧房”,人们已更加无力且无暇去回答阿伦特的反问。虽然现阶段对于人工智能的恐惧大多夸大其词,但人工智能发展中可能存在的“危险”确实会给人们带来新的挑战。重新反思阿伦特所提出的时代之问,描绘出人工智能时代人们所处畸形境况的新模型,是对人工智能发展问题的一种解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汉娜·阿伦特 人的境况 行动
下载PDF
大模型时代的劳动与行动:以阿伦特为中心的思考
14
作者 高奇琦 《人文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119,共10页
智能体的功能替代可能会取代劳动的生命意义,同时智能体也可能会打破劳动与消费的辩证法,并从根本上夺取人类的幸福源泉。阿伦特关于动物化劳动者的概念,也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思考人与机器的关系。当人类不再思考时,那么人类就可能会... 智能体的功能替代可能会取代劳动的生命意义,同时智能体也可能会打破劳动与消费的辩证法,并从根本上夺取人类的幸福源泉。阿伦特关于动物化劳动者的概念,也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思考人与机器的关系。当人类不再思考时,那么人类就可能会变成动物化的劳动者。大模型的胜利是一种工作的胜利,同时技术也代表了从劳动者社会到消费者社会的转变趋势。然而,这其中也蕴含了巨大的危机。当人类甚至连提示权都不能保留时,那么人类将可能会丧失一切技艺。大模型代表了一种言语革命,确实可以帮助人类个体更好地展现自我,从而实现一种沟通革命和行动革命。然而,大模型带来的行动潜能与政治堕化风险一样显著。行动同样会面临被工作吞噬的风险。在大模型条件之下,人类新共同体的建设主要需要在如下两点展开:一是个体的新劳动和新行动,二是共同体的整体行动。在社会个体获得了大量的自由时间之后,人类社会的最终尽头便可能是政治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涵和价值便会凸显出来。人类个体对于共同体的愿景以及参与,会成为未来社会个体的最终归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 行动 工作 汉娜·阿伦特
下载PDF
人的条件:劳动·制作·行动 被引量:3
15
作者 易兰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5期20-22,共3页
汉娜·阿伦特在《人的条件》一书当中,从人的"劳动"、"制作"、"行动"这三种行为来划分人的存在条件———"劳动"是人与动物生活方式所共有的部分,是人存在的必要条件;"制作"是... 汉娜·阿伦特在《人的条件》一书当中,从人的"劳动"、"制作"、"行动"这三种行为来划分人的存在条件———"劳动"是人与动物生活方式所共有的部分,是人存在的必要条件;"制作"是人与动物区分开来的行为,是人存在的充分条件;"行动"体现了个人的独特性,是人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娜·阿伦特 劳动 制作 行动
下载PDF
复兴政治公共性——汉娜·阿伦特对政治本质的理解 被引量:4
16
作者 涂文娟 《云梦学刊》 2010年第2期67-71,共5页
著名政治哲学家汉娜·阿伦特认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共性。政治的公共性包括公开性、复数性和共同性三个基本的特征。现代"社会"领域的出现,极大地破坏了政治的公共性本质。阿伦特主张通过重拾勇气和捍卫行动的途径复兴政... 著名政治哲学家汉娜·阿伦特认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共性。政治的公共性包括公开性、复数性和共同性三个基本的特征。现代"社会"领域的出现,极大地破坏了政治的公共性本质。阿伦特主张通过重拾勇气和捍卫行动的途径复兴政治的公共性。然而,有批评家认为,阿伦特关于政治本质的理解太过形式化,因此面临政治"内容"的困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娜·阿伦特 政治 公共性
下载PDF
浅谈人文教育的言语行动:以欧美文学课程的思政建设为例
17
作者 陈剑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64-68,共5页
人文教育是一种具有思政意蕴和指向的“言语行动”,师生之间的影响互动构成了阿伦特笔下呼召人们展开交流对话、承担自身责任和道义的“积极生活”。高校的欧美文学课程涉及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相径庭的基督教信仰和个人主义倾向。如... 人文教育是一种具有思政意蕴和指向的“言语行动”,师生之间的影响互动构成了阿伦特笔下呼召人们展开交流对话、承担自身责任和道义的“积极生活”。高校的欧美文学课程涉及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相径庭的基督教信仰和个人主义倾向。如何在文本的鉴赏阐释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科学观和集体观念是该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主张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拉近经典文本的主题思想和学生的时代责任的距离,在文学审美和知识传播中树立为国家昌盛和人类进步而奋斗的价值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教育 汉娜·阿伦特 言语行动 思政建设
下载PDF
核心价值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国希 《探索与争鸣》 2007年第5期15-16,共2页
日前,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共上海青浦区委党校、上海市哲学学会、上海市伦理学会共同主办的"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术研讨会"在风景如画的古镇青浦举行。与会专家就构建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背景、精神资... 日前,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共上海青浦区委党校、上海市哲学学会、上海市伦理学会共同主办的"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术研讨会"在风景如画的古镇青浦举行。与会专家就构建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背景、精神资源、教化操作、方法论意义等做了广泛的讨论,现择选5位专家的观点编发,以期学界对这一话题有更深入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价值观 人类文明 成果 汉娜.阿伦特 亚里士多德 社会性 共同生活 人类活动
原文传递
汉娜·阿伦特的“行动”理论与公民德性的重申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萍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0-47,共8页
汉娜·阿伦特的"行动"理论,具有创造性、展示性、沟通性三种价值取向,包含前提、过程与结果这三大功能构成,而自主、自制、理性、协商、信任、负责与宽容这些公民德性则贯穿于行动的三大功能构成始终。汉娜·阿伦特的... 汉娜·阿伦特的"行动"理论,具有创造性、展示性、沟通性三种价值取向,包含前提、过程与结果这三大功能构成,而自主、自制、理性、协商、信任、负责与宽容这些公民德性则贯穿于行动的三大功能构成始终。汉娜·阿伦特的"行动"理论极力强调公民德性对治疗现代社会弊病的重大意义,对我国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娜·阿伦特 “行动”理论 公民德性
下载PDF
汉娜·阿伦特与自由主义之反思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伟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2-27,共6页
阿伦特对自由主义的反思从属于她对现代性的批判。她一方面肯定了现代性所包含的个人主义、普遍主义和宪政主义等基本理念;另一方面则揭示了现时代的政治危机、文化危机和人的危机。阿伦特对自由主义的批判性思考,显示了古典共和主义与... 阿伦特对自由主义的反思从属于她对现代性的批判。她一方面肯定了现代性所包含的个人主义、普遍主义和宪政主义等基本理念;另一方面则揭示了现时代的政治危机、文化危机和人的危机。阿伦特对自由主义的批判性思考,显示了古典共和主义与自由主义的理论分野;而她对自由主义态度的暧昧,则表明了共和主义在现代社会中的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娜·阿伦特 现代性 自由主义 共和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