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66篇文章
< 1 2 2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147
1
《文物》 1974年第7期39-48,63+95-111,共28页
在毛主席"古为今用"方针的指引下,我们于1973年11月至1974年年初,对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进行了发掘(图一)。发掘工作是在中共湖南省委的直接领导下,在中央和地方许多部门大力支持和协助下进行的。这次发掘所获得的又一批... 在毛主席"古为今用"方针的指引下,我们于1973年11月至1974年年初,对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进行了发掘(图一)。发掘工作是在中共湖南省委的直接领导下,在中央和地方许多部门大力支持和协助下进行的。这次发掘所获得的又一批珍贵历史文物,为研究西汉早期的阶级斗争的历史,以及当时的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王堆 图版 汉墓 出土 阶级斗争 长沙国 长方形 发掘 历史文物 新资料
原文传递
武威磨咀子三座汉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128
2
《文物》 1972年第12期9-23,79-80,共17页
磨咀子在武威县城南15公里祁连山下杂木河的西岸,为一高低不平的山咀形黄土台地。台地最高处为荒坡,河岸一带,沟渠纵横,树木成林,土壤肥沃,现为新华公社缠山大队第一生产队所在地。磨咀子汉墓群从河岸直至台地最高处,在东西约长700、南... 磨咀子在武威县城南15公里祁连山下杂木河的西岸,为一高低不平的山咀形黄土台地。台地最高处为荒坡,河岸一带,沟渠纵横,树木成林,土壤肥沃,现为新华公社缠山大队第一生产队所在地。磨咀子汉墓群从河岸直至台地最高处,在东西约长700、南北宽600米的范围内,墓葬分布极其稠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织物 出土 汉墓 武威 汉代 釉陶 棕红色 木俑 随葬品 墓葬
原文传递
河北定县43号汉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119
3
《文物》 1973年第11期8-20,81-84,共17页
43号汉墓位于定县城南北陵头村西约200米处,封土高12米,直径约40米(图一、八)。我馆从1969年11月中旬到12月初,发掘和清理了这座汉墓,编号为43。从墓中出土遗物来看,当是东汉中山穆王刘畅之墓。一、墓室结构 43号汉墓,为砖室结构,规模宏... 43号汉墓位于定县城南北陵头村西约200米处,封土高12米,直径约40米(图一、八)。我馆从1969年11月中旬到12月初,发掘和清理了这座汉墓,编号为43。从墓中出土遗物来看,当是东汉中山穆王刘畅之墓。一、墓室结构 43号汉墓,为砖室结构,规模宏大,由墓道、东耳室(图九)、西耳室、前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墓 中室 饰片 后室 出土器物 定县 玉片 大理石 图版 河北
原文传递
河北定县40号汉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106
4
作者 刘来成 《文物》 1981年第8期1-10,97-98,共12页
定县位于冀中平原的西部,古称中山之地,汉代沿其故名,封子弟于此为中山国。卢奴为汉时中山国都,据《定县县志》考其都城位置,即今之定县县城。县城周围丘垅起伏,埋葬了许多古代王侯显贵。在县城西南四公里(图一)。
关键词 汉墓 定县 汉代 河北 马蹄金 冀中平原 前室 图版 炭化 县城
原文传递
江陵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 被引量:103
5
作者 陈振裕 《考古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55-513,551-566,共75页
一、前言凤凰山在春秋战国时期楚故都纪南城的东南隅,南距江陵县城关(即荆州城)约五公里,属江陵县纪南乡(图一)。这是一处较为平缓的岗地,最高处达41.3米,高出周围平地约10米。凤凰山岗地的南端连接纪南城的南城垣,西北部靠近楚国的宫殿... 一、前言凤凰山在春秋战国时期楚故都纪南城的东南隅,南距江陵县城关(即荆州城)约五公里,属江陵县纪南乡(图一)。这是一处较为平缓的岗地,最高处达41.3米,高出周围平地约10米。凤凰山岗地的南端连接纪南城的南城垣,西北部靠近楚国的宫殿区,襄(阳)沙(市)公路自北而南穿过它的中部。1973年秋,长江流域第二期文物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学员在凤凰山墓地实习,发掘了九座西汉木槨墓。发掘简报见《文物》1974年6期。1974年,我们对整个凤凰山墓地进行普遍探查,发现有自秦汉以来的古墓葬180余座。1975年3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凰山 文物考古 图版 汉墓 湖北省 江陵 出土 考古学 纪南城 彩绘
原文传递
湖北江陵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91
6
《文物》 1975年第9期1-7,22+8+5-12,共17页
1975年上半年,我们在湖北省江陵县的楚故都纪南城内发掘了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图一),发现了五百多件珍贵的历史文物和一具保存相当完整的男尸。这对于研究西汉初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医药、防腐技术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凤凰山 西汉初期 图版 江陵 汉墓 纪南城 保存 出土 十三年 重要意义
原文传递
武威雷台汉墓 被引量:90
7
作者 The Kansu Provincial Museum 《考古学报》 1974年第2期87-109,174-191,共41页
雷台在武威县城北二华里处,现在是新鲜人民公社新鲜大队第十三生产队的所在地。1969年10月,当地贫下中农在雷台底下发现了一座汉墓,武威县文化馆闻讯后作了保护工作,随后,我馆会同武威县文化馆进行了清理。在清理过程中,得到当地贫下中... 雷台在武威县城北二华里处,现在是新鲜人民公社新鲜大队第十三生产队的所在地。1969年10月,当地贫下中农在雷台底下发现了一座汉墓,武威县文化馆闻讯后作了保护工作,随后,我馆会同武威县文化馆进行了清理。在清理过程中,得到当地贫下中农的积极协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版 武威 汉墓 甘肃省博物馆 考古学 文化馆 出土 中室 张掖 贫下中农
原文传递
湖北荆州纪南松柏汉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90
8
作者 王明钦 朱江松 +7 位作者 赵晓斌 刘登松 陈方林 刘祖梅 刘冬梅 杨开勇 王莉 金陵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4-32,共9页
2004年底,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纪南镇松柏村六组村民在清除鱼塘淤泥时发现了几座古墓葬,荆州博物馆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了4座汉墓(编号为M1~M4)、2口东周水井(编号为J1、J2)。现将M1的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关键词 发掘简报 荆州区 湖北省 汉墓 松柏 古墓葬 荆州市 博物馆
原文传递
灵宝张湾汉墓 被引量:89
9
作者 杨育彬 张长森 赵青云 《文物》 1975年第11期75-93,107,共20页
1972年,我馆为配合基本建设工程,在河南省灵宝县张湾发掘了一批古代墓葬(图一)。其中有四座汉墓(编号为墓2—墓5),当是东汉后期弘农杨姓豪强地主的墓葬,出土了一批精致的绿釉陶明器,如楼阁、仓房等建筑模型,制作出色,特别是陶桌和箸、... 1972年,我馆为配合基本建设工程,在河南省灵宝县张湾发掘了一批古代墓葬(图一)。其中有四座汉墓(编号为墓2—墓5),当是东汉后期弘农杨姓豪强地主的墓葬,出土了一批精致的绿釉陶明器,如楼阁、仓房等建筑模型,制作出色,特别是陶桌和箸、棋完整的六博俑,均属罕见。陶桌当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桌的明器。现将这四座汉墓的具体情况简报于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豪强地主 汉墓 随葬品 建筑模型 豆形灯 绿釉 楼阁 东汉 出土 形制
原文传递
咸阳杨家湾汉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78
10
《文物》 1977年第10期10-21,95-97,共15页
从1970年11月开始发掘至1976年11月结束的杨家湾两座汉墓,距咸阳市东北22公里,位于高祖刘邦的长陵和景帝刘启的阳陵之间,因靠长陵较近,可能是长陵的陪葬墓。这个陪葬墓区现有坟冢七十三座,这次发掘的两座汉墓在葬区的西南,编号为四号、... 从1970年11月开始发掘至1976年11月结束的杨家湾两座汉墓,距咸阳市东北22公里,位于高祖刘邦的长陵和景帝刘启的阳陵之间,因靠长陵较近,可能是长陵的陪葬墓。这个陪葬墓区现有坟冢七十三座,这次发掘的两座汉墓在葬区的西南,编号为四号、五号墓(图一)。 1965年8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墓 陪葬墓 咸阳市 彩绘陶俑 发掘简报 出土 墓葬结构 陪葬坑 二层台 图版
原文传递
江陵凤凰山一六七号汉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75
11
《文物》 1976年第10期31-35,50+36-37+96,共9页
1975年10月至11月,在湖北江陵楚纪南故城内,又发掘了一座西汉初期的墓葬凤凰山一六七号墓。这次发掘,不仅出土了一批重要文物,而且出现了许多新的考古现象。它为我们研究封建社会初期的社会情况。
关键词 凤凰山 随葬品 丝织品 西汉初期 墓葬形制 汉墓 出土 封建社会初期 江陵 丝织物
原文传递
江苏邗江甘泉二号汉墓 被引量:73
12
作者 纪仲庆 《文物》 1981年第11期1-11,98-100,共14页
邗江县甘泉镇位于扬州西北郊约十二公里。在镇的北偏西约三公里的地方,有两座东西相对的大型汉墓,当地人称之为"双山"。1975年我院配合取土工程,清理了西边的一号墓,并发表了发掘简报。 1980年春,我院又清理了东边的二号墓。... 邗江县甘泉镇位于扬州西北郊约十二公里。在镇的北偏西约三公里的地方,有两座东西相对的大型汉墓,当地人称之为"双山"。1975年我院配合取土工程,清理了西边的一号墓,并发表了发掘简报。 1980年春,我院又清理了东边的二号墓。从4月17日开始,到5月7日全部结束。现将清理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墓 化学成分 图版 玻璃片 江苏 出土器物 绿松石 清理 长方形 琉璃
原文传递
洛阳西郊汉墓发掘报告 被引量:70
13
作者 陈久恒 叶小燕 《考古学报》 1963年第2期1-58,111-124+138-153,共88页
1957—1958年,我队在洛阳市西郊先后清理了西周、战国、汉、晋、唐、宋各时期的墓葬约400余座。这些墓葬主要集中在金谷园村和七里河村两处。金谷园村距洛阳旧城约8公里,墓地在村西,北临陇海铁路,南距汉河南县城北墙1.5公里,共东北1公... 1957—1958年,我队在洛阳市西郊先后清理了西周、战国、汉、晋、唐、宋各时期的墓葬约400余座。这些墓葬主要集中在金谷园村和七里河村两处。金谷园村距洛阳旧城约8公里,墓地在村西,北临陇海铁路,南距汉河南县城北墙1.5公里,共东北1公里许即为烧沟墓地。七里河村距洛阳旧城约5公里,村东临近涧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版 发掘报告 中国科学院 墓葬形制 洛阳地区 考古学 考古研究 汉墓 形制特点 长方形
原文传递
曲阜九龙山汉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63
14
《文物》 1972年第5期39-44,54+65,共8页
1970年5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当地贫下中农的直接配合下,我们发掘了曲阜县九龙山四座西汉大型崖墓。这里由东而西共有五座崖墓,我们清理了西边的四座,编号二—五号。均早年被盗。
关键词 九龙山 曲阜 错金银 汉墓 崖墓 绿松石 玛瑙 中国人民解放军 长方形 西汉
原文传递
河北定县北庄汉墓发掘报告 被引量:60
15
作者 敖承隆 《考古学报》 1964年第2期127-194,243-254,共80页
这一座汉墓位于定县城北1.5公里的北庄西北边,其东南紧靠着京广铁路线。墓地有较大的封土,是这一带现存的四十多个汉代土塚中最大的一处。 1959年3月间,我队派人前往发掘。由于该墓形制比较复杂,发掘工程较大,而且墓内经常积水,有时水... 这一座汉墓位于定县城北1.5公里的北庄西北边,其东南紧靠着京广铁路线。墓地有较大的封土,是这一带现存的四十多个汉代土塚中最大的一处。 1959年3月间,我队派人前往发掘。由于该墓形制比较复杂,发掘工程较大,而且墓内经常积水,有时水深竟达1.15米。因此发掘工作从3月开始,中间曾间断过一些时日,一直延到9月间才告结束。参加此墓发掘和报告整理的同志,有孙德海、徐浩生、陈惠、程明远、冀克武、尤道源和敖承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版 发掘报告 汉墓 北平 汉代 长方形 定县 考古学 河北省 墓葬形制
原文传递
江苏邗江胡场五号汉墓 被引量:59
16
作者 王勤金 吴炜 +1 位作者 房宁 张容生 《文物》 1981年第11期12-23,101,共13页
1979年3月下旬,我们在距扬州市西郊约七公里的邗江县西湖公社胡场大队一带清理了四座西汉中晚期的木椁墓,基本情况已在1980年《文物》第3期作了报道。1980年4月中旬,该地群众在整修水沟时又挖到木椁墓一座,编为胡场五号汉墓(M5),清理情... 1979年3月下旬,我们在距扬州市西郊约七公里的邗江县西湖公社胡场大队一带清理了四座西汉中晚期的木椁墓,基本情况已在1980年《文物》第3期作了报道。1980年4月中旬,该地群众在整修水沟时又挖到木椁墓一座,编为胡场五号汉墓(M5),清理情况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纹 汉墓 基本情况 自然博物馆 云纹 江苏 内口 形制 口径 随葬品
原文传递
甘肃武威磨咀子汉墓发掘 被引量:57
17
作者 陈贤儒 《考古》 1960年第9期15-28,6-11,共20页
一、前言武威县即汉代武威郡,乃当时姑臧具治故地,位居河西走廊咽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秋匈奴昆邪王杀休屠王,并将其众合四万余人来降,置五属国以处之,以其地为武威、酒泉郡"。"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秋……... 一、前言武威县即汉代武威郡,乃当时姑臧具治故地,位居河西走廊咽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秋匈奴昆邪王杀休屠王,并将其众合四万余人来降,置五属国以处之,以其地为武威、酒泉郡"。"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秋……迺分武威、酒泉地,置张掖、敦煌郡,徙民以实之"(汉书武帝纪)。河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威 长方形 出土 河西走廊 汉墓 甘肃 汉代 随葬品 图版 发掘
原文传递
山东长清县双乳山一号汉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59
18
作者 任相宏 崔大庸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9,26+97-100,共14页
双乳山汉墓的发掘工作已于近期基本结束,资料整理工作尚处于初期阶段,为使关心这一工作的同仁能够及时对墓葬有所了解,应《考古》编辑部之约,现将有关情况简要报告如下。一、位置与保存状况(一)位置汉墓位于山东省长清县城西南15公里处... 双乳山汉墓的发掘工作已于近期基本结束,资料整理工作尚处于初期阶段,为使关心这一工作的同仁能够及时对墓葬有所了解,应《考古》编辑部之约,现将有关情况简要报告如下。一、位置与保存状况(一)位置汉墓位于山东省长清县城西南15公里处的双乳山顶部,西距黄河1.5公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墓 乳山 二层台 墓葬 随葬品 山东省 发掘 考古 形制 保存状况
原文传递
湖北荆州谢家桥一号汉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58
19
作者 王明钦 彭军 +3 位作者 王家政 王莉 金陵 杨开勇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6-42,共17页
谢家桥一号汉墓位于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关沮乡清河村六组,2007年11月荆州博物馆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该墓出土了大量的陶器、铜器、铁器、漆木器、竹器、丝织品、简牍等,其中丝织品是近年来汉代丝织文物的重要发现。据竹牍记载,该墓... 谢家桥一号汉墓位于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关沮乡清河村六组,2007年11月荆州博物馆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该墓出土了大量的陶器、铜器、铁器、漆木器、竹器、丝织品、简牍等,其中丝织品是近年来汉代丝织文物的重要发现。据竹牍记载,该墓下葬于西汉吕后五年,明确的纪年以及棺椁形制、随葬器物等为西汉墓葬的断代研究提供了准确的标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掘简报 荆州市 湖北 汉墓 国家文物局 公安部门 考古发掘 沙市区
原文传递
湖南永州市鹞子岭二号西汉墓 被引量:56
20
作者 郑元日 唐青雕 +5 位作者 邓少年 郭伟民 唐森忠 许永安 郭悦荣 张双北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5-62,共18页
There is the Quanling Marquis family graveyard of the Western Han period at Yaoziling 2km northeast of Yongzhou city proper, Hunan province. Tomb No. 2 excavated there in 1995 is a wooden-chambered earth shaft shaped ... There is the Quanling Marquis family graveyard of the Western Han period at Yaoziling 2km northeast of Yongzhou city proper, Hunan province. Tomb No. 2 excavated there in 1995 is a wooden-chambered earth shaft shaped like the character “甲” with the tomb-passage pointing to the west. The rectangular tomb-plt contains a double-walled beam chamber, which is partitioned into a front and a rear rooms, The peculiar structure of the chamber and coffin reflects the new burial institution for the dead of marquis rank in the Han period. Tomb 2 was robbed many times, still a lot of valuable cultural relics were found through this excavation, including bronze, lacquer, pottery, jade, gold and semi-transparent vitreous wares, Some lacquered wooden objects bear dated long inscriptions, providing important evidence for studying Han period handicrafts. Judging from the unearthed objects as well as the fact that the tomb pit is parallel to that of Quanling Marquis Liu Qing, which was excavated previously,shares the same shape with the latter, and is constructed under the barrow which is linked with that of the latter, the tomb-owner must have been Liu Qing's wife, who died at the end of the Western H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墓 西汉 永州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