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汉代青铜器美学思想在现代铜艺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被引量:3
- 1
-
-
作者
田青
刘静
-
机构
铜陵学院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
-
出处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177-180,共4页
-
文摘
汉代的青铜器已经开始摆脱礼制的束缚,向着生活化的方向发展。汉代青铜器在尺度、技术、纹饰等方面都对汉人审美的多样性进行了体现。在汉代青铜器中充分考虑了文化的意蕴,其所包含的美学思想对现代铜艺设计形成了重要的影响,并在现代铜艺设计中不断传承与创新。
-
关键词
汉代青铜器
美学思想
现代铜艺设计
传承
创新
-
Keywords
Han Dynasty bronze ware
aesthetic ideas
the design of modern copper art
inheritance
innovation
-
分类号
J526.1
[艺术—艺术设计]
-
-
题名繁与简:汉代青铜器的纹饰之美
被引量:3
- 2
-
-
作者
韩雪松
-
机构
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
-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2期187-189,199,共4页
-
文摘
汉代,出现了大量的素器,器形单纯朴素,简洁洗练,纹饰之简朴素自然,是一种自然的流露,宗白华先生称这种美为"芙蓉出水";在另一方面汉人也把青铜器纹饰做得繁芜、华美,与商周时期的纹饰写实性相比,更具有一种图案化、符号化和写意性。
-
关键词
汉代青铜器
纹饰
繁与简
-
分类号
J301
[艺术—美术]
-
-
题名试论“长信宫灯”的最初所有者
被引量:3
- 3
-
-
作者
杜小钰
孙凯
-
机构
金陵科技学院人文学院
南开大学文学院
-
出处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5-80,共6页
-
基金
金陵科技学院博士科研启动资金资助项目
项目编号:jit-b-201305
-
文摘
本文主要对"长信宫灯"的最初所有者是"长信尚浴"的说法进行了质疑和反驳。通过分析铜灯铭文中的容积与重量、相关人物或机构和铜器编号等各标记之间的内在关联,结合汉代青铜器的制造工艺以及相关的工官体制,从而论证"阳信家"是灯的最初所有者,此灯是皇太后让其宫官"长信尚浴"和"内者"制造并赠与阳信长公主的。
-
关键词
长信宫灯
汉代青铜器
工官制度
-
Keywords
Changxin Palace Lamp
Han Dynasty bronze ware
Handcraft official system
-
分类号
K877.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人性的解放——解读汉代青铜器的美学思想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刘静
-
机构
铜陵学院
-
出处
《铜陵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71-74,共4页
-
基金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在文化旅游背景下的铜陵铜工艺品创新设计研究"(AHSKQ2015D78)
铜陵学院校级铜文化发展研究课题"汉代青铜器美学思想在现代铜艺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研究"(2013twhzd09)
-
文摘
我国青铜文化历史悠久,始于夏商,止于汉末,两汉时期的青铜艺术虽然不及商周时期的辉煌,但作为一个文化载体,却是两汉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青铜文化研究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久为权用的青铜器在汉代得以普遍的使用,实现了从庙堂神器到生活用具、从神性敬畏到人性关怀、从威严凝重到朴实精致、从宏大体量到尺度宜人的转变。汉代青铜器无论是器形、纹饰还是造型上都始终考虑着人的存在、关注着人的需求,表现出对人的自我价值的肯定。
-
关键词
汉代青铜器
物以致用
素朴质真
文质彬彬
-
Keywords
bronze ware in Han Dynasty
to make use of
plain and true
polite
-
分类号
J526
[艺术—艺术设计]
-
-
题名从设计史的角度谈大匠精神——以汉代青铜器为例
- 5
-
-
作者
魏倩
-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
-
出处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22年第6期201-203,共3页
-
文摘
文章从中国设计史出发,围绕汉代青铜器探究其蕴含的大匠精神。首先探析了大匠精神的内涵,然后通过汉代青铜器的发展背景及设计特点,提炼出其中蕴含的“保持初心,以人为本;推陈出新,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紧跟时代”的大匠精神并展开论述,最后提出大匠精神对如今的启示和未来的展望。
-
关键词
汉代青铜器
大匠精神
工匠精神
设计史
-
分类号
K876.4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简与繁:汉代青铜器的纹饰之美
- 6
-
-
作者
韩雪松
-
机构
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
-
出处
《艺术探索》
2009年第4期137-138,共2页
-
文摘
汉代出现了大量的素器,器形单纯朴素,简洁洗练,纹饰之简朴自然,是一种自然的流露。另一方面,汉人也把青铜器纹饰做得繁芜、华美,与商周时期的纹饰写实性相比,更具有一种图案化、符号化和写意性。
-
关键词
汉代青铜器
纹饰
简
繁
-
Keywords
bronzeware of Han Dynasty,pattern,simple,complicated
-
分类号
K876.4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拙重与轻盈:汉代青铜器的造型之美
- 7
-
-
作者
李永洁
-
机构
内蒙古博物院
-
出处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64-65,共2页
-
文摘
我国汉代的总体设计风格是拙重与轻盈交相辉映的,正是这样一个交相辉映的局面,使我们看到了汉代的艺术设计正试图挣脱商周以来的影响,并且朝向清新自由的方向发展。从汉代青铜器的造型特征来看一个时代的艺术文化,呈现给世人的是两种极具冲击力的感观感受——拙重与轻盈。
-
关键词
拙重
轻盈
汉代青铜器
造型之美
-
分类号
K871.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汉代铜甑的铸型制作模拟实验及相关技术研究
- 8
-
-
作者
刘彦琪
-
机构
北京大学
-
出处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21年第1期662-667,共6页
-
文摘
相较于商周青铜器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汉代青铜器范铸技术的研究较为不足。用于范铸的铸型制作过程中,有一系列细节问题有待分析和讨论。笔者以现有研究为基础,展开模拟实验,对模具用法、复合范的成型过程、垫片安置时机等问题展开讨论。
-
关键词
汉代青铜器
装配模
复合范
模拟实验
垫片
-
Keywords
Han Dynasty bronze
assembly mold
composite model
simulation experiment
spacer
-
分类号
K876.4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234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墨家思想与汉代青铜器物设计研究
- 9
-
-
作者
苏晨
钱慧敏
黄其瑞
彭魏
-
机构
湖北工业大学工业设计学院
-
出处
《艺术科技》
2022年第20期47-49,共3页
-
基金
2022年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于数字化技术的荆楚古遗址博物馆服务创新设计”成果,项目编号:202210500033。
-
文摘
为了证明墨家设计思想理念是先进性和科学性的统一,以及汉代青铜器物在中国古代设计思想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文章通过研究梳理墨家思想中具有代表性的节用观、民本设计理念,分析墨家思想影响下的汉代青铜器具在造型、功能和艺术表达上由“神”向“人”的精神转变,得出了墨家思想与汉代青铜器物设计对当代设计的借鉴意义,启示当今的设计实践应从人、产品、环境三者的和谐统一出发,向更高层次内涵的设计目标迈进。
-
关键词
墨家思想
汉代青铜器
节用
民本
实用主义
-
分类号
K876.4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B224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广西桂平市博物馆藏破碎铜釜的修复研究
- 10
-
-
作者
刘彦琪
陈东旭
朱丽彬
李树国
-
机构
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
阿拉善博物馆
桂平市博物馆
乌兰察布市博物馆
-
出处
《西部考古》
2019年第2期-,共8页
-
基金
北京大学“广西桂平市博物馆馆藏金属文物修复保护”项目资助,项目编号SMA20130049
-
文摘
2014年3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广西桂平市博物馆合作进行青铜器修复项目,对桂平市博物馆馆藏青铜器进行修复,本文所述东汉弦纹青铜釜为其中之一。首先,对其保存状态进行分析,并制定修复方案,通过金相检测了解器物样品的显微结构和腐蚀状态。然后对器物进行清洗与去锈,将器物碎片整形并粘接,最后补全,使得器物的完整性得到恢复,并且使其机械强度和稳定性得以提升,达到修复的目的。器物修复之后,进行DR检测,对其内部结构及其铸造工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便于我们对器物价值的认知与阐释。
-
关键词
汉代青铜器
修复
内部结构
铸造工艺
-
Keywords
Bronze of Han Dynasty
Restoration
Inner Structure
Casting Craft
-
分类号
G264.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运城博物馆“河东汉风”专题展展出的汉代青铜器
- 11
-
-
作者
胡春良
-
机构
山西宇达青铜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
-
出处
《铸造设备与工艺》
2021年第1期50-55,共6页
-
文摘
"河东"一词,最早见于春秋《左传》,泛指山西南部黄河以东地区。秦、汉时设河东郡,所辖区域相当于今天的运城、临汾两地。汉代的运城,位于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之间,具有屏蔽两京的战略意义。这里盐、铜、铁资源丰富,农耕生产技术先进,文化艺术繁荣多彩,为汉代的强盛做出了贡献。运城博物馆这次举办的"河东汉风——馆藏汉代文物展",精选了170余件汉代文物,分"股肱要地""农耕风貌""生活印迹""魂兮归去"四个单元。展览展出的青铜器,既是汉代物质文化的见证,又是古代青铜器铸造的宝贵文明遗存。本文概述介绍了展出的汉代青铜器,对于了解汉代艺术文化,以及铸造技术有一定的借鉴。
-
关键词
汉代青铜器
河东汉风
河东
山西青铜文明
-
分类号
K876.4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225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固原地区出土汉代青铜器简述
- 12
-
-
作者
武瑛
沈立君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文物天地》
2019年第11期11-16,共6页
-
文摘
固原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辖原州、西吉、隆德、彭阳和泾源,该区域在汉代属于安定郡所辖范围,郡治高平,即今固原市。20世纪80年代以来,固原地区境内两汉文物的考古发现主要是墓葬的发掘,如北塬、城西、南塬、饮马河、九龙山等墓葬,且多为墓葬群,集中分布环绕在固原城周围。同时在固原所辖县城如彭阳古城、上饮河、陈家洼等地也有墓葬发现。
-
关键词
汉代青铜器
安定郡
原州
饮马河
墓葬群
固原地区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学习汉金文漫记
- 13
-
-
作者
谷松章
-
出处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
2012年第3期37-42,共6页
-
文摘
汉金文主要是汉代青铜器上的文字.汉金文主要有刻凿和冶铸两类,其中又以刻凿类为大宗.汉金文以篆书为多,但是大都带有隶意.中国的汉字演变有两条主线,一为制作,一为书写.在汉代之前,制作系书迹占绝对优势;而魏晋之后,书写系书迹基本上一统天下,汉代正处在二者的交汇点上.汉代的代表性书体为隶书,代表形式为汉碑.汉碑的先写后刻正代表了制作、书写的交汇,但刻已沦为写的附庸,明确地表明了其演进的方向.制作系文字工艺性强,装饰意味突出;书写系文字简洁流畅,方便使用.由制作为主过渡到书写为主,这是文化交流日趋便捷的大趋势下的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汉金文正是汉代制作系书法的集中代表,也是制作系书法的绝响.
-
关键词
学习
制作
汉金文
汉代青铜器
文字
装饰意味
文化交流
书法
两条主线
历史潮流
绝对优势
汉字演变
方便使用
交汇点
工艺性
代表性
篆书
中国
冶铸
形式
-
分类号
K877.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