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意义求索与宗教信仰──对当今宗教热现象的一种注解 被引量:6
1
作者 成穷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5-61,共7页
人生在世,有两种基本的需求与活动:求生存与求意义。这里的“意义”指人生意义,即人特别有所寄托的那样一些存在状态。人求意义有种种方式与途径,其中,爱、友谊、游戏、审美(艺术)、道德(修养)、信仰(理想)等等为专门的意义... 人生在世,有两种基本的需求与活动:求生存与求意义。这里的“意义”指人生意义,即人特别有所寄托的那样一些存在状态。人求意义有种种方式与途径,其中,爱、友谊、游戏、审美(艺术)、道德(修养)、信仰(理想)等等为专门的意义形态。作为信仰的宗教,是意义求大的一种特殊形式。就关切“对象”看,宗教信仰涉及的多为超验的“神圣者”,就关切“主体”看,宗教信仰涉及的常是人格的“整全者”,二者在信仰行为与意义检验中总是结合为一体的;与其他专门的意义形态相比,宗教信仰求意义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内容方面,即它是通过对人和世界有限性的超越,通过对神圣价值尺度的建立来求取意义的。这是一种带根本性的追求,表明人要为他的整个生存觅得某种目的和方向,俾使他的历史有可能成为正义的历史。这种植根于人性深处的形上冲动有可能改变其表现形式,却不会随时间而消亡。当今世界范围内出现的宗教热现象,或许正可为此提供某种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 意义 宗教信仰 有限性 神圣价值尺度
原文传递
双语词典与翻译 被引量:5
2
作者 黄建华 《辞书研究》 1988年第4期78-85,共8页
记得有一个拟编译者人名录的单位曾在其通知书中郑重说明:外汉、汉外词典的编者不在收录之列。读后殊感诧异。双语词典的编者究竟算不算译者,我对这个问题并没有多大兴趣,但双语词典与翻译的关系。
关键词 双语词典 翻译单位 词目 译者 编者 上下文 素单位 意义 译文 人名录
下载PDF
生活的实现与教育的要素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铁芳 《上海教育科研》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5-18,35,共5页
1.人生活在世界中,这是一切人类活动的根本事实。世界是什么?它根本不是“什么”。世界不是单纯的诸存在者,不是可数或不可数的现存事物之单纯聚积,而是对现实的诸存在者的超越。只有人能作这种超越,所以只有人才可能“有”世界。世界... 1.人生活在世界中,这是一切人类活动的根本事实。世界是什么?它根本不是“什么”。世界不是单纯的诸存在者,不是可数或不可数的现存事物之单纯聚积,而是对现实的诸存在者的超越。只有人能作这种超越,所以只有人才可能“有”世界。世界包罗万象,涵酝时空,生意盎然,寓于生意的世界是“活的世界”,活的世界孕育着诗意。只有人“有”“世界”,只有人才能秉承、领受世界的诗意,在无限的“世界的诗意”中展开诗意生活与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西方语言哲学 教育 “有” 生活的意义 诗意地居住 人类活动 意义 存在者 价值与意义 人与世界
全文增补中
美感与灵性——美感性质新解(下)
4
作者 成穷 《艺术生活》 2001年第5期46-48,共3页
由于美感是一种意义感,而意义只能在体验中存活,故对美感特征的认识首先须由对体验的揭示开始。但要揭示体验的特征,最便捷的途径就是将之与非体验的方式作比较。非体验有哪些形态呢?我们选取何种形态来作比较才是恰当的呢?前面已谈到... 由于美感是一种意义感,而意义只能在体验中存活,故对美感特征的认识首先须由对体验的揭示开始。但要揭示体验的特征,最便捷的途径就是将之与非体验的方式作比较。非体验有哪些形态呢?我们选取何种形态来作比较才是恰当的呢?前面已谈到人的感性和理性。这也是构成人性的基本维度(现实性维度)。因此,只需把人和“对象”在意义体验与在这两种方式中的存在状态作比较就行了。人的感性运用有多种表现,但最通常的却是运用“智力”的认识活动。它们不仅基本,而且重要,一向被视为历史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我们就从与它们的比较开始。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感特征 体验者 美感性 宗教感 审美感受 意义 对象化 主要动力 文明进步 灵性
下载PDF
双语词典中词目的“不完整”译文剖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克礼 《辞书研究》 1982年第4期30-37,共8页
双语词典词目译文要求意义正确、文字符合归宿语言的规范。但在目前的双语词典中,有一类词目译文由于不能完整地反映词目的意义,有一些不足之处。这类译文本文姑且称之为“不完整”译文。
关键词 双语词典 译文 不足之处 意义 俄汉词典 释义 语言 俄语词典 俄罗斯标准 俄语词汇
下载PDF
美感与灵性——美感性质新解(上)
6
作者 成穷 《艺术生活》 2001年第4期46-48,共3页
1 这里所说的美感是狭义的,指审美当下所产生的一种愉悦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的性质如何,美学家们有着不同的理解。综观有关美感的种种论述,似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1、美感是感性的; 2、美感是理性的: 3、美感是感性、理性的统一。“感性... 1 这里所说的美感是狭义的,指审美当下所产生的一种愉悦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的性质如何,美学家们有着不同的理解。综观有关美感的种种论述,似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1、美感是感性的; 2、美感是理性的: 3、美感是感性、理性的统一。“感性”一词在不同的作家那里有着不同的理解。在有关的美感讨论中,通常或指概念、判断、推理的直接性(如克罗齐);或指视、听、触、嗅等感官的运用及其相关对象的外部可感性质(如黑格尔);或指一种较低级的认识形式(如鲍姆嘉通);或指某种身体力量与生理感受(如居约、马歇尔、桑塔亚那等);等等。美感与感性的关系也依上述理解的不同而有相应的内容。在把美感转到等同于主观快感上,休谟和博克可说开了风气之先。前者把美感视为一种“同情感”,后者则视为“类似爱的情欲”。他们的观点后继有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感性 可感性 理性结构 生存 灵性 直接性 黑格尔 意义 三个方面 情感体验
下载PDF
生命,即上帝在向你要求意义——史铁生面对困境的思索
7
作者 卜铁梅 《三月风》 2004年第4期34-35,共2页
眼前这位祥和微笑的人就是史铁生?他坐在轮椅上,却浑身散发出一种自然的光辉。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9年去延安插队,1972年因病致残回北京,从此开始了漫长的“轮椅生涯”。
关键词 史铁生 意义 散发出 轮椅 上帝 延安 安乐死 私人事件 生命的意义 徐志摩
原文传递
独闯无人区的第一女性
8
作者 林夏 《寻根》 1995年第4期23-25,共3页
独闯无人区的第一女性林夏巴荒(本名蔡蓉),四进藏区,三次独行阿里,是我国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个独闯阿里无人区的女艺术家。《阳光与荒原的诱惑》取村于巴荒4万公里艰辛行程中所拍摄的近万张图片,所作的20万字笔记,是... 独闯无人区的第一女性林夏巴荒(本名蔡蓉),四进藏区,三次独行阿里,是我国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个独闯阿里无人区的女艺术家。《阳光与荒原的诱惑》取村于巴荒4万公里艰辛行程中所拍摄的近万张图片,所作的20万字笔记,是“自然与灵魂的合唱”。为一个东方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与宗教 文化寻根 人格力量 宗教精神 生的困惑 相互关系 关注生命 生命存在 意义 终极意义
原文传递
新时期 讲正气的要求意义和措施
9
作者 陈洪泉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60-63,共4页
中央决定今年在县级以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这是党中央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干部素质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对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实现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促进社... 中央决定今年在县级以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这是党中央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干部素质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对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实现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讲正气是“三讲”的重要内容,下面就这个问题谈几点学习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讲正气 意义 新时期 讲政治 公行政 领导干部 讲学习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浩然正气 党风
下载PDF
加强深究 立足研讨──谈自然教学中的“指导”与“获得”
10
作者 张中秀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1994年第5期16-18,共3页
加强深究立足研讨──谈自然教学中的“指导”与“获得”湖北宣恩县第一小学张中秀(445500)现行小学自然教学大纲强调"指导"与"获得",这是自然教学目的改革后教学方法上的重大变革,是小学科学教育现代化的关键,要把握住... 加强深究立足研讨──谈自然教学中的“指导”与“获得”湖北宣恩县第一小学张中秀(445500)现行小学自然教学大纲强调"指导"与"获得",这是自然教学目的改革后教学方法上的重大变革,是小学科学教育现代化的关键,要把握住自然科学的基础,首先需要把握住这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教学 “指导” 儿童 教师指导 探究过程 上浮和下沉 意义 温度表 小学自然 电磁铁
下载PDF
回到真实——致沈奇
11
作者 树才 《诗探索》 2001年第Z2期347-349,共3页
沈奇:你好! 上个世纪末在大连一见,曾慨然答应把拙作寄给你,没想到一拖,就拖到了这个世纪初。 我已读过你的《拒绝与再造》书中的半数文章,尤其辑二“诗潮篇”。文如其人,我感受到了你行文中的思路、坦率,清晰,诚恳!
关键词 汉语诗歌 诗潮 诗歌写作 诗学 意义 “过渡性” 诗歌批评 禅味 杂语 生存现实
原文传递
论取舍——兼谈创作感受
12
作者 丁海涵 《美术大观》 2004年第9期12-13,共2页
取或舍是我们在面对选择时所需做出的,它基于理性,是思考的结果。取舍的结果往往反映了我们对事物意义的看法,伴随着肯定或否定行为的是人对事物的认知。绘画是寻求意义的,好的绘画都充满了认知的愉悦,从而是富有主见的。事实上。
关键词 艺术家 创作过程 中国传统绘画 艺术表现 绘画材料 艺术观念 意义 西方现代绘画 黄金分割律 民族文化心理
下载PDF
Antithesis:对偶
13
作者 文海霖 《当代外语研究》 2004年第12期33-36,共4页
正如Holman和Harmon所说:"True antithetical structure demands notonly that there be an opposition of ideas,but that the opposition in differentparts be manifested through similar grammatical structures(真正的对偶... 正如Holman和Harmon所说:"True antithetical structure demands notonly that there be an opposition of ideas,but that the opposition in differentparts be manifested through similar grammatical structures(真正的对偶结构不仅要求意义上的对立,而且要求通过相似的语法结构在不同的部分显示对立)",对偶(Antithesis)这一修辞手法是把两个在意义上形成鲜明对照的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THESIS 对偶 修辞手法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对照手法 《罗米欧与朱丽叶》 语法结构 ADDRESS 意义
原文传递
背靠虚无还是直面虚无
14
作者 王岳川 《文学自由谈》 CSSCI 1996年第4期62-65,共4页
背靠虚无还是直面虚无王岳川也许,诗人是承受太多的“历史记忆”,才走向了生命的刀锋。二十世纪是一个怀疑的世纪,一个信仰悼亡的世纪。“怀疑一切”在文学界、哲学界、史学界都曾流行过,并且似乎还要流行下去。不妨说,“怀疑一切... 背靠虚无还是直面虚无王岳川也许,诗人是承受太多的“历史记忆”,才走向了生命的刀锋。二十世纪是一个怀疑的世纪,一个信仰悼亡的世纪。“怀疑一切”在文学界、哲学界、史学界都曾流行过,并且似乎还要流行下去。不妨说,“怀疑一切”已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精神,并进而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人自杀 历史记忆 《日瓦戈医生》 意义 生命主体 帕斯捷尔纳克 《史记》 “诗界革命” 生存需要 充分条件
原文传递
向再深、再远处摸索那“园子”——有感于刘艳的《废园系列》
15
作者 高川 《美术观察》 1996年第10期31-20,23,共3页
“黄昏沉暮,淡淡远去的夕阳,极静、极静,光阴错动……这种场景是虚幻的、梦的,但又给人一种真实感,象一个大的园子、废弃的,长满杂草的,没有人烟的一种境界,我能感到它的样子,却还不能百分之百抓住它,收回眼,别看你周围的杂物,用心去游... “黄昏沉暮,淡淡远去的夕阳,极静、极静,光阴错动……这种场景是虚幻的、梦的,但又给人一种真实感,象一个大的园子、废弃的,长满杂草的,没有人烟的一种境界,我能感到它的样子,却还不能百分之百抓住它,收回眼,别看你周围的杂物,用心去游……”我从刘艳的绘画日记中看到了这样的记述,也用心去读了她的作品,不禁为其感动了,因为她笔下的那废弃的“园子”实在是她从内心深处发出的寻觅,这也是其很久欲表达的一个情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园 美术学院 心路历程 终极意识 工业文明 百分之百 沈阳农业大学 接线杆 意义 研究生
原文传递
“认知-问题”外语教学模式的构建
16
作者 赵亮 《海外英语》 2020年第2期152-156,共5页
“认知-问题”外语教学模式认为,语言学习的中心任务,是在学习者大脑中建立起“声音-意义”双向直达的认知通道。为达到这样的目的,需要设置两种学习任务。第一种,已知声音求意义,也就是语言理解训练。第二种,已知意义求声音,也就是语... “认知-问题”外语教学模式认为,语言学习的中心任务,是在学习者大脑中建立起“声音-意义”双向直达的认知通道。为达到这样的目的,需要设置两种学习任务。第一种,已知声音求意义,也就是语言理解训练。第二种,已知意义求声音,也就是语言表达训练。另一方面,高效的学习,总是以“问题”为中心;也就是说,应当让学习者在完成“真实”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持续的认知拓展和认知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音-意义”关系系统 已知声音意义 已知意义声音 真实任务 问题中心
下载PDF
史铁生“墙下短记”
17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21-121,共1页
史铁生“墙下短记”史铁生在《小说界》1995年第6期发表《墙下短记》一文,他说,活得要有意义,这老生常谈倒是任什么主义也不能推翻。加上个“后”字也是白搭。意义的原因很可能是意义本身。干嘛要有意义?干嘛要有生命?干嘛要... 史铁生“墙下短记”史铁生在《小说界》1995年第6期发表《墙下短记》一文,他说,活得要有意义,这老生常谈倒是任什么主义也不能推翻。加上个“后”字也是白搭。意义的原因很可能是意义本身。干嘛要有意义?干嘛要有生命?干嘛要有存在?干嘛要有有?重量的原因是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铁生 时空分割 意义 引力 昆德拉 心魂 分割开 称砣 小说 物理
下载PDF
生存雾霭中的晕眩
18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25-125,共1页
关键词 小说叙事 《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 昆德拉 自由主义 雾霭 意义 小说伦理学 卡尔维诺 伦理德性 生命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