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S-InSAR技术在兰州市地面形变中的监测应用 被引量:19
1
作者 牛全福 陆铭 +2 位作者 马亚娜 傅键恺 张曼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7909-7915,共7页
近年来,由于城市地表沉降带来的次生灾害后果愈加严重,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诸多隐患,因此对城市进行长时间序列的形变监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传统的监测方法无法获取城市大面积的地表形变信息。合成孔径雷达遥感(interferometric synt... 近年来,由于城市地表沉降带来的次生灾害后果愈加严重,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诸多隐患,因此对城市进行长时间序列的形变监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传统的监测方法无法获取城市大面积的地表形变信息。合成孔径雷达遥感(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技术在大规模地表形变监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兰州市地质条件特殊,地貌条件复杂,是中国地质灾害发生频率较大的区域之一。采用63景Sentinel-1A和5景Sentinel-1B数据基于永久散射体合成孔径雷达干涉(persistent scatterer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PS-InSAR)测量技术获取了2014年10月—2020年4月的兰州市城区的地面形变场。研究结果表明,兰州市城区地表形变较小,临近城区周边的几处村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沉降,且部分区域的沉降呈现出逐渐加快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Sentinel-1A 永久散射体干涉 时间序列
下载PDF
基于PS-InSAR技术的北海市沿海地区地表沉降监测 被引量:1
2
作者 韦意 庾露 罗国玮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34,共5页
为了分析北海市沿海地区地表沉降信息时空分布特征,提供城市规划的有效参考依据,基于PS-InSAR技术,利用81景Sentinel-1A卫星数据,对北海市沿海地区2017年5月~2020年5月期间的地表沉降进行监测,获取沉降时序信息。结果表明研究区的最大... 为了分析北海市沿海地区地表沉降信息时空分布特征,提供城市规划的有效参考依据,基于PS-InSAR技术,利用81景Sentinel-1A卫星数据,对北海市沿海地区2017年5月~2020年5月期间的地表沉降进行监测,获取沉降时序信息。结果表明研究区的最大年平均沉降速率可达-12.6 mm/a,其中铁山港区、地角镇和南流江三角洲共3个地区的沉降现象较显著。铁山港区和地角镇均有较集中的沉降点分布,南流江三角洲地区是散点状分布。经分析认为发生沉降的原因分别与区域中的工业活动、工程建设、人类生产活动、沉积物自然压实以及地下水过度开采等因素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地表沉降监测 永久散射体干涉 地面工程建设 地下水开采 哨兵1号
下载PDF
天津地区Sentinel-1A雷达影像PSInSAR地面沉降监测 被引量:33
3
作者 白泽朝 靳国旺 +3 位作者 张红敏 徐青 胡健波 汪宝存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3-288,共6页
利用2015-05—2016-02获取的天津地区23景哨兵-1A(Sentinel-1A)卫星IW模式影像,进行基于地面散射特性保持稳定的高相干点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处理(PSIn SAR),获取了地面沉降速率,分析了重点沉降区域时序形变特征和成因。实验结果表明,天... 利用2015-05—2016-02获取的天津地区23景哨兵-1A(Sentinel-1A)卫星IW模式影像,进行基于地面散射特性保持稳定的高相干点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处理(PSIn SAR),获取了地面沉降速率,分析了重点沉降区域时序形变特征和成因。实验结果表明,天津地区沉降严重区域主要集中在北辰区和大寺镇,结合北辰区沉降速率图和第2、3承压含水组水位降落漏斗等值线图,分析发现地面沉降中心和地下水位漏斗大致吻合,呈现整体向东北方向偏移的趋势,得出造成地面沉降的主导因素可能为超量开采地下水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哨兵-1A 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 时间序列 地下水
下载PDF
北京地下水系统演化与地面沉降过程 被引量:25
4
作者 陈蓓蓓 宫辉力 +4 位作者 李小娟 雷坤超 顾兆芹 党亚南 杜钊锋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373-379,共7页
采用地下水动态监测网、GPS监测网数据、气象监测数据与SAR数据、GIS等技术相结合,建立地下水系统演化与地面沉降过程模型,系统分析了北京地区地下水降落漏斗区地面沉降的形成过程。研究表明:降雨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地下水开采量随之增大... 采用地下水动态监测网、GPS监测网数据、气象监测数据与SAR数据、GIS等技术相结合,建立地下水系统演化与地面沉降过程模型,系统分析了北京地区地下水降落漏斗区地面沉降的形成过程。研究表明:降雨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地下水开采量随之增大;平原区地下水位呈下降趋势,间接导致了地下水降落漏斗和地面沉降的形成演化。地面沉降对地下水降落漏斗的响应模式存在着季节与年际差异性,时空分布上存在不均匀性,最大地面沉降速率约为41.43 mm/a;揭示了地下水降落漏斗与地面沉降漏斗空间展布特性存在一致性,但并非完全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入渗 地下水 地面沉降 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基于PS-InSAR技术的廊坊市地面沉降监测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雷坤超 贾三满 +2 位作者 陈蓓蓓 罗勇 韩征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14-1119,共6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地面沉降危害不断加剧。以廊坊市城区为示范研究区,选取近5a的ENVISat卫星ASAR数据,采用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PS—InSAR)技术,提取廊坊市城区2003~2007年时间序列地面沉降形变信息,并对廊坊市地面沉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地面沉降危害不断加剧。以廊坊市城区为示范研究区,选取近5a的ENVISat卫星ASAR数据,采用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PS—InSAR)技术,提取廊坊市城区2003~2007年时间序列地面沉降形变信息,并对廊坊市地面沉降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廊坊市城区年平均沉降速率在-19.2~18.7mm/a之间变化,沉降中心主要分布在城区北部地区,对城市基础设施及施工建设产生严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 廊坊
原文传递
利用高分辨率聚束模式TerraSAR-X影像的PSInSAR监测地表变形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永生 张景发 +1 位作者 罗毅 姜文亮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52-1455,1514,共4页
利用20景于2010-03~2010-11期间采集的高分辨率聚束(1m分辨率)模式的TerraSAR-X SAR数据,采用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技术(PSInSAR)获取了西藏羊八井地区由地热电站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结果显示,羊八井地热电站周边及地热开采井地区... 利用20景于2010-03~2010-11期间采集的高分辨率聚束(1m分辨率)模式的TerraSAR-X SAR数据,采用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技术(PSInSAR)获取了西藏羊八井地区由地热电站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结果显示,羊八井地热电站周边及地热开采井地区在2010年期间的地面沉降速率最大达到25mm·a-1,而盆地其他地区的地面平均沉降速率为1mm·a-1。将其与ASAR获取的平均沉降速率结果对比,两者的相关性达到了0.76,这说明TerraSAR-X高分辨率SAR数据不仅可以提供高密度PS点,而且更好地体现了散射体的细节变化和微量位移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 TERRASAR-X 聚束模式 羊八井 地面沉降
原文传递
采空区变形监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7
作者 马飞虎 姜珊珊 孙翠羽 《北京测绘》 2018年第2期149-155,共7页
概述了地表形变监测的技术手段,对利用全站仪、水准仪的常规大地测量方法、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技术、静态/动态GPS测量技术、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以及由其发展的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技术(PSInSAR)的优缺点、应用现状、存在的... 概述了地表形变监测的技术手段,对利用全站仪、水准仪的常规大地测量方法、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技术、静态/动态GPS测量技术、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以及由其发展的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技术(PSInSAR)的优缺点、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同时分析了GPS技术与D-InSAR技术相融合的基本原理和必要性,根据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PSInSAR技术应用于采空区监测的可行性与优势并指出应用PSInSAR技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变形监测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 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技术
下载PDF
基于PS-InSAR的天津地区沉降监测及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麻源源 左小清 麻卫峰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24-1331,共8页
城市地面沉降监测是保障城市安全建设和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传统的沉降监测方法无法大尺度反映地面形变信息。针对近几年天津地区出现大面积沉降现象,利用Sentinel-1A数据基于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技术开展城区大范围沉降监测研究... 城市地面沉降监测是保障城市安全建设和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传统的沉降监测方法无法大尺度反映地面形变信息。针对近几年天津地区出现大面积沉降现象,利用Sentinel-1A数据基于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技术开展城区大范围沉降监测研究并分析了地面沉降原因。结果表明:近年来天津地区多处出现地面沉降,严重沉降区集中天津的武清区、北辰区以及郊区乡镇结合区域的王庆坨镇、胜芳镇、左各庄镇、静海镇以及大寺镇,其最大沉降漏斗位于王庆坨镇,沉降速率为-63.2 mm/a。经分析发现天津地面沉降与地下水过度开采、大型工业区的迁移和建设以及活动断裂带地质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ntinel-1A 地面沉降 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 地下水 工业区 活动断裂带
原文传递
基于PS-InSAR的聊城东部地表沉降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新田 狄桂栓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2期149-153,共5页
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对优化城镇化布局及形态、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提出了要求,近几年随着工业化发展,地表沉降现象从大中型城市向城镇发展,城镇地区的地表情况越来越引人重视。聊城位于鲁西平原地区,地质构造疏松,由于矿产、地下... 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对优化城镇化布局及形态、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提出了要求,近几年随着工业化发展,地表沉降现象从大中型城市向城镇发展,城镇地区的地表情况越来越引人重视。聊城位于鲁西平原地区,地质构造疏松,由于矿产、地下水开采等原因,出现地表沉降现象。为加强该地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本文采用PS-InSAR技术,利用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的52景Sentinel-1数据对聊城东部地区地表沉降情况进行了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沉降主要发生于茌平及聊城市区东南部,沉降面积达900 km2,最大年平均沉降量达-135.3 mm/a,测区范围内沉降具发展空间大、发展趋势强等特点。本文根据该区域沉降特征结合历史影像资料,推断出地表沉降主要原因为过度开采地下水,并根据该区域水源分布特征提出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稳定 聊城东部 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技术 地下水开采
下载PDF
基于PS-InSAR上海地区地表沉降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志华 胡长涛 +1 位作者 张镇 杨树文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6-111,共6页
城市地表沉降对人类生活影响越来越严重,有效监测地表沉降的方法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为监测上海市的地表沉降状况,使用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permanent scatterer-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PS-InSAR)技术对2019—2020年2... 城市地表沉降对人类生活影响越来越严重,有效监测地表沉降的方法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为监测上海市的地表沉降状况,使用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permanent scatterer-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PS-InSAR)技术对2019—2020年24景覆盖上海地区的Sentinel-1A数据进行处理,然后使用SRTM1数字高程模型进行残差相位修正,提取了2 a的地表沉降结果。通过对监测结果的沉降速率和沉降累计量进行分析,表明上海市城区主要为不均匀地表沉降,主城区分布多个沉降漏斗,与历史沉降数据对比,个别沉降漏斗与上海市地表历史沉降漏斗数据相对应。通过随机选取地面特征点的地表沉降时序数据,可知地表沉降的形变量在各时间单位上基本一致,其变化趋势有较高的一致性,验证了PS-InSAR监测方法的可靠性。研究结果可为上海市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沉降 INSAR 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 上海
下载PDF
北京典型地下水漏斗区载荷密度与地面沉降相关性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蓓蓓 宫辉力 +3 位作者 李小娟 雷坤超 王彦兵 武鹏飞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46-1056,共11页
地面沉降是由于地表高程降低所诱发的区域环境地质灾害.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载荷的增加影响地面沉降的发展.选取覆盖北京平原区的TM遥感影像,以北京典型地下水漏斗区为研究区,在NDBI、MNDWI、SAVI指数基础上,计算遥感建筑用地指数(IBI),... 地面沉降是由于地表高程降低所诱发的区域环境地质灾害.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载荷的增加影响地面沉降的发展.选取覆盖北京平原区的TM遥感影像,以北京典型地下水漏斗区为研究区,在NDBI、MNDWI、SAVI指数基础上,计算遥感建筑用地指数(IBI),获取建筑用地(载荷)时空密度差异信息;结合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Persistent Scatterers for SAR Interferometry,PS-InSAR)监测结果,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从3种不同的空间采样角度,分析载荷密度差异与地面沉降的相关性.结论显示,(1)地面沉降的不均匀性与载荷密度的正相关性表现为:沉降速率值越大,Spearman秩相关系数越大;(2)动静载荷的共同作用相对于单纯的静载荷对地面沉降的影响更明显;(3)在较短时间周期内,相对于地下水开采,载荷对地面沉降的影响较小,但仍旧是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长期系统性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地下水漏斗区 载荷 遥感建筑用地指数 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技术
下载PDF
PS-InSAR技术在北京通州区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孔祥如 罗勇 +3 位作者 刘贺 王新惠 赵龙 沙特 《城市地质》 2021年第1期25-31,共7页
地面沉降是通州区重要地质灾害,由此引发的地裂缝次生灾害现象严重影响通州区的发展建设。以TerraSAR-X卫星影像为数据基础,采用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PS-InSAR)技术获取通州区地面沉降2015—2018年监测数据,分析了通州区地面沉降时空分... 地面沉降是通州区重要地质灾害,由此引发的地裂缝次生灾害现象严重影响通州区的发展建设。以TerraSAR-X卫星影像为数据基础,采用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PS-InSAR)技术获取通州区地面沉降2015—2018年监测数据,分析了通州区地面沉降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地裂缝次生灾害的垂向形变特征。结果表明:(1)通州区地面沉降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北部地区,形成了以通州城区—梨园—台湖为中心的西部沉降区和以永顺—宋庄为中心的北部沉降区,每个沉降区内又分布着多个小的沉降漏斗,在区域上具有不均匀沉降的特征;(2)宋庄地裂缝两盘各存在一个沉降漏斗中心,裂缝带沿线存在多个小沉降漏斗,由裂缝带向两侧沉降量逐渐增大,垂直裂缝带方向存在显著的沉降梯度变化,差异沉降特征明显,建议在宋庄地裂缝成因机理研究过程中考虑差异沉降对地裂缝形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监测技术 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 通州区 地裂缝
下载PDF
PS-InSAR技术在北京平原区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顾兆芹 宫辉力 +4 位作者 张有全 卢学辉 王洒 王荣 刘欢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898-1902,共5页
北京市近60年长期超量开采地下水已经引起了严重的地下水水位下降和大范围地面沉降,截止到2009年最大累计沉降量达到1096 mm ,并以30~60 mm · y -1速率扩展,严重威胁城市规划建设和人民交通安全。相对于传统的水准测量、分层... 北京市近60年长期超量开采地下水已经引起了严重的地下水水位下降和大范围地面沉降,截止到2009年最大累计沉降量达到1096 mm ,并以30~60 mm · y -1速率扩展,严重威胁城市规划建设和人民交通安全。相对于传统的水准测量、分层标等地面沉降监测手段,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技术(PS-InSAR)可以快速获取高分辨率的地表形变细节信息。利用PS-InSAR技术和2003年12月-2009年3月Envisat卫星29景ASAR影像监测北京平原区地面沉降发展情况,发现北京平原区沉降漏斗已连成一片,沉降梯度变化较大地区主要分布在北京第四系凹陷区,覆盖面涉及朝阳、昌平、顺义、通州等区县,并有东移外扩趋势,平谷县境内出现新的沉降中心。沉降分布受前门-良乡-顺义、黄庄-高丽营、南口-孙河等主要断层控制,地面沉降与地下水水位变化具有明显相关性,呈现季节性下降(3月-6月)与回弹(11月-3月)趋势,并受弱透水层应力应变本构关系(弹性-塑性-黏弹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技术 北京 应力-应变分析
下载PDF
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中最佳主图像选取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洒 宫辉力 +1 位作者 杜钊峰 顾兆芹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7-93,共7页
以系统热噪声、时空基线、季节性变化和多普勒质心频率作为影响因子,建立主图像选取函数,根据生成相干系数矩阵预测最佳主图像,并利用拉斯维加斯地区的数据实际处理结果对该方法的预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地预测PSInSA... 以系统热噪声、时空基线、季节性变化和多普勒质心频率作为影响因子,建立主图像选取函数,根据生成相干系数矩阵预测最佳主图像,并利用拉斯维加斯地区的数据实际处理结果对该方法的预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地预测PSInSAR数据处理中不相干图像个数以及图像之间的相干系数,为最佳主图像的选取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PSInSAR) 最佳主图像 相干系数 季节性变化 垂直基线
下载PDF
钙质岛礁沉降变形过程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兰恒星 赵晓霞 +2 位作者 伍宇明 李郎平 苏奋振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共8页
随着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推进,中国在多个钙质岛礁上开展了工程建设。沉降变形是岛礁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钙质砂工程性质的特殊性,钙质岛礁的沉降变形过程和机理具有一定的独特性。然而,由于岛礁位置通常远离内陆,使用常规监... 随着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推进,中国在多个钙质岛礁上开展了工程建设。沉降变形是岛礁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钙质砂工程性质的特殊性,钙质岛礁的沉降变形过程和机理具有一定的独特性。然而,由于岛礁位置通常远离内陆,使用常规监测方法不易于开展岛礁沉降研究,有关钙质岛礁沉降变形的研究仍较少。本研究选取我国典型钙质岛礁,利用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技术(Permanent Scatterer Interferometry,PSI),准确反演了其沉降变形过程,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初步结果表明:钙质岛礁的沉降变形存在明显的时空分异特征,总体上,岛礁边缘沉降速率略大于其内部沉降速率,工程扰动区大于非扰动区;与其他吹填材料的区域相比,钙质岛礁沉降速率偏小,总体上稳定。但是沉降过程在时间上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波动特征,受工程建设和海洋水动力影响明显。考虑到钙质砂特殊的结构特征和复杂的颗粒破碎机理,钙质岛礁未来的沉降变形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需要进一步的过程监测和机理分析,以期为我国岛礁的安全建设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质岛礁 沉降变形 过程与机理 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技术
下载PDF
星载雷达干涉测量中角反射器的设计和安装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月华 王润峰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7-39,共3页
介绍利用基于欧空局ENVISAT ASAR卫星观测数据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nSAR)和永久散射体干涉数据处理技术(PS)进行地面沉降活动监测时,如何简便地进行角反射器的设计和安装,来增强卫星反射信号的强度和获得较稳定的永久散射体,以便获得... 介绍利用基于欧空局ENVISAT ASAR卫星观测数据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nSAR)和永久散射体干涉数据处理技术(PS)进行地面沉降活动监测时,如何简便地进行角反射器的设计和安装,来增强卫星反射信号的强度和获得较稳定的永久散射体,以便获得长时序、高相干性的卫星数据,从而实现对地面有效监测的目的。着重从角反射器的设计和安装原理、技术思路、作业步骤和过程、数据效果等方面阐述如何在星载雷达干涉测量技术中设计角反射器。为研究有关角反射器的设计提供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 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D-InSAR) 永久散射体干涉数据处理技术(PS) 角反射器(CR) 设计 安装 地面监测
下载PDF
雷达干涉测量中人工角反射器设计及在影像图中的识别 被引量:5
17
作者 黄洁慧 谢谟文 +2 位作者 马睿 何兴东 李鹏飞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70-273,282,共5页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是20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测量技术,具有全天时、全天候、能获得面数据等对地观测特点。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受到时间和空间失相关以及大气效应等条件的制约。选取金沙江流域地处高山峡谷区的某河段为研...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是20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测量技术,具有全天时、全天候、能获得面数据等对地观测特点。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受到时间和空间失相关以及大气效应等条件的制约。选取金沙江流域地处高山峡谷区的某河段为研究区域。由于传统的InSAR技术达不到理想监测效果,因此应用了角反射器(CR)技术。首先阐述了CR在InSAR技术不同发展阶段中的应用;介绍了其制作及现场安装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最后采用双重阈值法来识别CR,识别出的CR位置与实测CR中心位置坐标相吻合,证明了其识别CR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干涉测量 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 人工角反射器 相关系数 振幅离差
下载PDF
基于Sentinel-1A SAR数据的呼和浩特城区地表形变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尹承深 刘全明 王福强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23年第2期73-81,共9页
为了实现对呼和浩特市城区形变监测,采用永久散射体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PS-InSAR)技术,对2017年3月—2021年4月期间25景呼和浩特市城区Sentinel-1A数据进行时序干涉处理,提取了城区地表沉降信息,并分析了主要沉降中心沉降原因。结果表... 为了实现对呼和浩特市城区形变监测,采用永久散射体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PS-InSAR)技术,对2017年3月—2021年4月期间25景呼和浩特市城区Sentinel-1A数据进行时序干涉处理,提取了城区地表沉降信息,并分析了主要沉降中心沉降原因。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城区地表存在5个明显的沉降中心,整体地表平均年沉降速率3.65 mm/a,平均累计沉降量为15.50 mm,其沉降主要原因是由于地下水过度开采。Sentinel-1A数据具有时间基线短、影像数量足、数据免费等优点,利于InSAR时序分析,可满足同类城区地表形变监测工作,服务城市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沉降 Sentinel-1A 时序分析 永久散射体干涉技术 呼和浩特
下载PDF
PS-InSAR技术在昆明长水机场地面形变的监测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丽华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6-10,共5页
为了研究昆明市长水国际机场及其周边区域的地表形变,本实验利用永久散射体干涉技术(Permanent Scatterers InSAR,PS-InSAR)和37景Sentinel-1数据,并通过GIS方法绘制形变场,得到了研究区2015年至2017年间的地表沉降信息。实验结果发现,... 为了研究昆明市长水国际机场及其周边区域的地表形变,本实验利用永久散射体干涉技术(Permanent Scatterers InSAR,PS-InSAR)和37景Sentinel-1数据,并通过GIS方法绘制形变场,得到了研究区2015年至2017年间的地表沉降信息。实验结果发现,研究区域内普遍存在速率在mm/a之间的微小形变,但并未发现明显的高速率形变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散射体干涉技术 Sentinel-1 昆明长水机场 地表形变
下载PDF
基于PS-InSAR数据的北京市地面沉降影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探测 被引量:4
20
作者 肖巍峰 杨文涛 +3 位作者 李朝奎 田辉彬 郑敦勇 卜璞 《地理信息世界》 2020年第6期7-13,共7页
地面沉降是在人类活动与自然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地面高程降低的一种局部工程地质现象。现有地面沉降影响因素研究主要关注单一影响因子的作用,大多忽略影响因素间交互作用,从而难以全面揭示地面沉降分布的影响机制。为此,基于北京市永... 地面沉降是在人类活动与自然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地面高程降低的一种局部工程地质现象。现有地面沉降影响因素研究主要关注单一影响因子的作用,大多忽略影响因素间交互作用,从而难以全面揭示地面沉降分布的影响机制。为此,基于北京市永久散射干涉测量(PS-InSAR)沉降数据和其他关联因子数据(如地下水位、可压缩层厚度等),利用地理探测器分析地面沉降影响因子及其交互作用机制。研究发现:①地下水位和可压缩层厚度是影响强度最大的两个因子;②因子间均为双因子增强关系,其中,地下水位和可压缩层厚度分别与其他因子存在交互作用,主要表现为非线性增强,少部分为互相增强。本研究为基于PSInSAR数据的地面沉降影响因素及交互作用定量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思路,研究结论对于指导北京市地面沉降的科学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也可推广至其他城市地面沉降影响机制分析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 地理探测器 影响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