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池水-植物系统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和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余国营 张晓华 +1 位作者 梁小民 徐小清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72-177,共6页
对滇池优势水生植物凤眼莲、旱生莲子草、红线草、聚草和茭草及其对应水环境中的K、Na、Ca、Mg、Fe、Mn、Zn、Cu、Pb、Cd进行了化学分析,初步揭示了滇池水-植物系统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和相关性。结果表明,滇池水域属K、Ca、Mg、Fe高... 对滇池优势水生植物凤眼莲、旱生莲子草、红线草、聚草和茭草及其对应水环境中的K、Na、Ca、Mg、Fe、Mn、Zn、Cu、Pb、Cd进行了化学分析,初步揭示了滇池水-植物系统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和相关性。结果表明,滇池水域属K、Ca、Mg、Fe高背景生物地球化学区,植物体内金属元素的含量,既与植物种属特性有关,又明显地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不一定与环境中相应元素的浓度呈简单的线性关系,而对污染元素的吸收其线性关系非常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池 -植物系统 金属元素 分布
下载PDF
大型水生植物混合腐解对入湖河口水质的影响及适宜生物量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洪森 魏伟伟 +2 位作者 叶春 蔡绪贻 李春华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89-598,共10页
为探究水生植物腐解释放的营养盐在泥-水-植物系统中迁移规律以及冬春季衰亡期大型水生植物的最适生物量,在塑料通风大棚内,开展不同梯度生物量下多种水生植物混合腐解试验.选择冬季蠡湖-陆典桥浜河口区的水生植物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际... 为探究水生植物腐解释放的营养盐在泥-水-植物系统中迁移规律以及冬春季衰亡期大型水生植物的最适生物量,在塑料通风大棚内,开展不同梯度生物量下多种水生植物混合腐解试验.选择冬季蠡湖-陆典桥浜河口区的水生植物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际收割规律,设定腐解试验的生物量依次为除根部以外总生物量的0%、20%、40%、60%、80%、100%,于2018年12月25日开展试验,共150 d.结果表明:①与恒温室内条件相比,近自然条件下多种混合水生植物腐解的前2个阶段具有长时性和持续性.②水生植物腐解致使含C、N、P元素的指标在0~30 d内快速升高,70 d左右达到峰值,100 d后缓慢降低直至稳定,整个变化过程持续近120 d,但植物茎叶未彻底分解,多数沉积在底泥表面.③泥-水-植物系统中,试验初期底泥以释放营养盐为主,30 d后以吸附为主;相关性分析表明,茎叶生物量与水体和底泥中养分浓度均呈正相关.研究显示,与其他试验组相比,收割后水生植物生物量剩余20%时更有利于入湖河口水质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植物 腐解 适宜生物量 泥--植物系统 入湖河口
下载PDF
Interaction of Pb and Cd in Soil-Water-Plant System and its Mechanism: I.Pb-Cd Interaction in Red Soil-Plant System 被引量:2
3
作者 ZHENGCHUNRONG CHENHUAIMAN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1996年第1期63-72,共10页
A study on the effect of Pb-Cd interaction on plant growth and on the chemistry of elements in plants was conducted under greenhouse condition with red soil-wetland rice system in different growth stage. The results s... A study on the effect of Pb-Cd interaction on plant growth and on the chemistry of elements in plants was conducted under greenhouse condition with red soil-wetland rice system in different growth stag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b-Cd interactions on growth and metal uptake varied with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and chemical compounds added. The plant height and the root weight were markedly affected by Pb-Cd interiction in the young stage but not in the ripening stage of rice at the treatments of PbCl_2 and CdCl_2 added. However, the weight of rice straw in the ripening stage was significantly effected by Pb-Cd interaction with the treatments of Pb(OAc)_2 and CdCl_2. The chemistry of elements in plants also depended on Pb-Cd interaction in varying degrees on account of different plant parts and growth stage. It seems that Pb-Cd interaction occurred not only in roots but also in other parts of wetland r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vy metal INTERACTION Pb and Cd red soil wetland rice
下载PDF
水—土—植物系统中氟迁移转化规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4
作者 易春瑶 汪丙国 靳孟贵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9-64,共6页
氟广泛分布于岩石、水、生物、大气等各地球圈层中,氟会在地下水—土壤—植物—大气—动物中进行迁移、富集,从而引发一些环境污染和人体危害问题。开展氟在水—土—植物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可为防治高氟水灌区土壤和地下水的氟... 氟广泛分布于岩石、水、生物、大气等各地球圈层中,氟会在地下水—土壤—植物—大气—动物中进行迁移、富集,从而引发一些环境污染和人体危害问题。开展氟在水—土—植物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可为防治高氟水灌区土壤和地下水的氟污染提供理论基础。本文重点介绍了土壤中氟的来源、形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详细评述了土壤—水—植物系统中氟的迁移转化规律的研究现状,并就氟对人类健康产生的影响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对水—土—植物系统中氟迁移转化规律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植物系统 迁移转化
下载PDF
排水沟渠水-底泥-植物协同作用下非点源溶质氮运移模拟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强坤 胡亚伟 苏欣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60-466,共7页
沟渠系统"过程拦截"是现阶段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和管理的重要手段。针对当前农田排水沟渠水体-底泥-植物系统内各介质间非点源溶质迁移转化机制不清的现状,在简要分析农田排水沟渠水-底泥-植物复合生态结构及其各组分功能特... 沟渠系统"过程拦截"是现阶段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和管理的重要手段。针对当前农田排水沟渠水体-底泥-植物系统内各介质间非点源溶质迁移转化机制不清的现状,在简要分析农田排水沟渠水-底泥-植物复合生态结构及其各组分功能特征的基础上,以沟渠中水体为中心,解析了非点源溶质氮在沟渠系统单一介质以及不同介质间的迁移转化过程;考虑到排水沟渠中水体和污染物均以沿沟渠方向线性迁移为主,应用水流连续方程和非保守性污染物迁移扩散方程,构建了农田排水及其中非点源污染物在排水沟渠中的一维迁移模型,并结合试验沟渠具体情况进行了适度简化;通过内业可控性监测试验,同时提出了沟渠系统水-底泥-植物不同介质对水体中非点源污染物衰减程度影响的量化计算方法;将所建模型与计算参数应用于野外试验沟渠,以氨态氮和硝酸盐氮为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实测值结合较好,其中氨态氮模拟效率系数为0.87,硝态氮模拟效率系数0.93,表明所建模型及模拟手段符合试验沟渠实际情况,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农田排沟渠 -底泥-植物系统 运移模拟
下载PDF
浅议“生态地质学” 被引量:17
6
作者 何政伟 黄润秋 +7 位作者 孙传敏 吴柏青 韩玲玲 贺奋勤 孙渝江 尹建忠 刘少军 赵银兵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3年第3期69-72,共4页
从地质背景对生态系统的控制、生态地质脆弱带的地质灾害、岩-土-水-植物生态系统、土壤地球化学与生态农业、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地质环境的动态监测和评价决策支持系统、生态地质环境计算机模仿等方面进行地质环境效应与... 从地质背景对生态系统的控制、生态地质脆弱带的地质灾害、岩-土-水-植物生态系统、土壤地球化学与生态农业、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地质环境的动态监测和评价决策支持系统、生态地质环境计算机模仿等方面进行地质环境效应与生态系统动态平衡关系的研究,从根本上重建生态环境,对保护大江流域的生态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地质学 地质灾害 岩-土--植物生态系统 土壤地球化学 生态农业 人类活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