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协调演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35
1
作者 毕博 陈丹 +3 位作者 邓鹏 张娣 诸莉燕 张鹏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2-77,共6页
水资源、能源和粮食是生产生活的基本要素。将3者视为一个相互依赖的系统,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以辽宁省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赋权并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及... 水资源、能源和粮食是生产生活的基本要素。将3者视为一个相互依赖的系统,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以辽宁省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赋权并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及计算方法,对2006-2015年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及其时序演化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2006-2015年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的整体协调发展能力在波动中不断增长,耦合协调度大致经历了过渡、基本协调2个发展阶段和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3个发展类型,且持续提升的趋势非常明显,但尚未跨入高度协调发展阶段,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能源-粮食 耦合协调 辽宁省 可持续发展 演化
下载PDF
基于水—能—粮关联关系的山西省农业种植结构优化调整 被引量:6
2
作者 张鹏飞 肖梦琳 +4 位作者 张兆瑞 戴燕燕 韩顺莉 刘庚 赵景波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5-63,70,共10页
优化水、能源资源,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以山西省为研究区,采用水足迹和能源消耗核算模型分析主要农作物的耗水及耗能特点,以水资源、能源、粮食等作为约束条件构建多目标规划模型,对主要农作物的种植... 优化水、能源资源,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以山西省为研究区,采用水足迹和能源消耗核算模型分析主要农作物的耗水及耗能特点,以水资源、能源、粮食等作为约束条件构建多目标规划模型,对主要农作物的种植结构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各类农作物多年平均单产水足迹和能耗存在较大差异,大豆为极高耗水高耗能蓝水消耗型,谷子为高耗水极高耗能灰水消耗型,油料为高耗水高耗能灰水—蓝水消耗型,小麦为中等耗水中等耗能蓝水消耗型,玉米为低耗水低耗能蓝水—灰水消耗型,蔬菜为极低耗水极低耗能灰水—蓝水消耗型作物。优化后的种植结构方案中,玉米、谷子和油料种植面积比例下降,小麦和大豆种植面积比例提高,蔬菜种植比例变化不大。基于水热条件的差异,山西省作物种植结构具有一定的空间差异,玉米、谷子、大豆和油料在全域内均有种植,小麦主要种植于晋南区和晋东南区的平川和丘陵区,蔬菜主要分布于地域条件及水热条件相对优越的盆地。在水—能—粮关联关系的基础上,优化后的种植结构符合山西省“十四五”农业现代化规划,整体方案具有趋于低耗能、低耗水、低污染等特点,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能源粮食 —能—粮 农作物 种植结构优化 多目标规划模型 能耗核算模型 耗能 足迹
下载PDF
黄河流域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被引量:6
3
作者 孙才志 段兴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5-90,96,共7页
为综合评价黄河流域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基于能值分析理论与方法,并结合熵值法,构建了黄河流域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了该系统2008—2018年的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结果表明:... 为综合评价黄河流域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基于能值分析理论与方法,并结合熵值法,构建了黄河流域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了该系统2008—2018年的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结果表明:(1)从黄河流域整体视角来看,2008—2018年该系统属于资源消耗型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很大压力,系统长期处于高环境负荷状态,造成系统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减弱。(2)从黄河流域各省(区)视角来看,流域下游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加重,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应加大对可更新资源的开发力度,减小对不可更新资源的依赖;上游省(区)环境压力相对较小,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3)黄河流域各省(区)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均衡性在时间和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差异性,系统的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值分析 水资源-能源-粮食 生态可持续发展 系统均衡性 黄河流域
下载PDF
2000-2016年甘肃省水资源-能源-粮食耦合协调特征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党锐 张军 +4 位作者 周冬梅 刘洋 马靖靖 朱小燕 马静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20年第1期115-123,共9页
以甘肃省为研究对象,构建水-能源-粮食(W-E-F)系统的评价指标,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对甘肃省2000-2016年W-E-F系统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W-E-F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整体呈现显"N"型变化趋势,水资源系统评价指数... 以甘肃省为研究对象,构建水-能源-粮食(W-E-F)系统的评价指标,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对甘肃省2000-2016年W-E-F系统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W-E-F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整体呈现显"N"型变化趋势,水资源系统评价指数的发展趋势变化幅度较大,对W-E-F的综合评价指数的贡献最大;甘肃省W-E-F系统耦合度处于0.21~0.32,变化波动幅度较小且基本上保持平稳状态,处于低水平耦合阶段和颉颃阶段,耦合协调度处于0.27~0.42,其耦合协调类型大多为失调衰退型,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存在区域差异;不同因素在不同区域对W-E-F系统影响的方向和程度不同,其中常住人口、人均耕地面积、有效灌溉面积与W-E-F协调度的变化是同向,城镇化与W-E-F协调度变化既有正向又有负向的影响,而地区GDP对W-E-F系统的影响最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能源-粮食 耦合 协调 甘肃省
下载PDF
一体化背景下长三角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的耦合协调研究
5
作者 陆一凡 孙媛媛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02-108,共7页
利用2000—2020年长三角地区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的相关数据,构建了长三角地区水资源—能源—粮食综合指标评估体系,并分析了长三角地区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协调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均表现... 利用2000—2020年长三角地区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的相关数据,构建了长三角地区水资源—能源—粮食综合指标评估体系,并分析了长三角地区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协调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均表现波动上升趋势,但在2008、2020年均呈现下跌趋势;(2)灯显机制评估结果表明,除2001年处于重警状态外,其他年份长三角地区的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实现了从中警、轻警到无警状态的三阶段跨越;(3)长三角地区耦合协调的空间异质性较为突出,各地区的多年平均协调度由大到小为:江苏>安徽>浙江>上海。最后,提出了增强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之间的协调性和韧性,以及构建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的风险预警机制、风险防控体系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能源粮食 耦合协调 风险预警 空间异质性
下载PDF
中国水-能-粮协调度测度及差异性优化调控
6
作者 孙才志 郝帅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20,共9页
针对目前水资源-能源-粮食(Water-Energy-Food,WEF)系统协调度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构建了中国省际WEF系统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模型及力学均衡模型对1997~2019年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WEF协调度进行测度,并针对各类型区提... 针对目前水资源-能源-粮食(Water-Energy-Food,WEF)系统协调度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构建了中国省际WEF系统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模型及力学均衡模型对1997~2019年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WEF协调度进行测度,并针对各类型区提出了相应的优化调整措施。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中国水资源系统、能源系统及粮食系统的评价指数均呈上升态势,东、中、西三大区域各系统的评价指数与全国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各系统评价指数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差异。②就协调类型而言,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除个别年份以外,其状态类型分布情况与全国状态类型分布相对一致,而西部地区则除个别年份以外均处于基本协调状态。③研究时段内,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出现高水资源系统-低粮食系统类型的次数最高,达到189次,占比27.4%,而高能源系统-低粮食系统的类型出现次数最低,仅25次,占比3.6%。基于研究结论,可针对各类型区的特点提出相应的优化调控措施,为促进中国WEF系统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能源-粮食 协调度 力学均衡模型 分类调控 中国
下载PDF
中国“水资源—能源—粮食”纽带关系的区域特征分析
7
作者 吴兆丹 吴文清 +1 位作者 唐子惠 雷一诺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135-141,共7页
在“水资源—能源—粮食”(WEF)纽带关系中,以资源在纽带关系中的被依赖程度来展现资源在区域WEF纽带中的重要性,以资源的紧缺度来展现资源对纽带的实际支撑能力,继而基于此2个维度构建了区域WEF纽带关系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聚类分析方法... 在“水资源—能源—粮食”(WEF)纽带关系中,以资源在纽带关系中的被依赖程度来展现资源在区域WEF纽带中的重要性,以资源的紧缺度来展现资源对纽带的实际支撑能力,继而基于此2个维度构建了区域WEF纽带关系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聚类分析方法量化分析了2010—2021年间我国30省(市、区)WEF纽带关系的区域特征。结果表明:(1)北京、浙江、海南、甘肃、青海、宁夏六省(市、区)的WEF纽带均呈水能粮高依赖特征,其中北京水能粮三类资源的紧缺度均较高,浙江、海南、甘肃、青海四省的能源和粮食紧缺度较高,宁夏主要呈较高的水资源紧缺特征;(2)上海市3种资源的紧缺度以及水资源和能源在纽带中的被依赖程度均偏高;(3)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新疆等22个省(市、区)水资源紧缺度高,其中新疆地区水资源和粮食在纽带中的被依赖程度较高,其余省(市、区)能源对应被依赖程度均较高;(4)福建地区呈现出水资源和能源对粮食的高依赖特征,并且能源和粮食紧缺度高,最后并对各类型区域WEF纽带可持续发展提出因地制宜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能源粮食 纽带关系 区域特征 聚类分析
下载PDF
青海省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协调演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马靖靖 张军 +4 位作者 周冬梅 党锐 孙丽蓉 倪帆 辛永君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2年第2期37-43,共7页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全球变化的影响,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能源需求量激增,全球面临实现以粮食安全为核心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本文以青海省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各子...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全球变化的影响,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能源需求量激增,全球面临实现以粮食安全为核心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本文以青海省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各子系统指标赋权,对2002-2018年协调发展水平和时序演化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青海省2002-2018年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综合评价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在时间演变中,耦合协调度呈阶段性变化特征,第一阶段表现为梯级增强趋势,第二阶段表现为“U”型变化曲线。耦合协调类型经历了三个阶段(勉强协调,初级协调和中级协调)。灰色预测结果表明至2030年青海省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的耦合协调度仍保持为初级协调状态,呈现略微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能源粮食 耦合 协调 灰色预测 青海省
下载PDF
中国水资源-能源-粮食绿色发展耦合协调效应及其空间效应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进秋 黄德春 黄寅文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96-204,共9页
将经济、环境系统与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相结合,以从三元到五元系统的绿色发展视角研究中国不同区域2005—2019年之间关于水资源-能源-粮食绿色发展综合指数的时空差异、耦合协调效应和空间效应。结果显示:(1)研究期内中国各省份五元... 将经济、环境系统与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相结合,以从三元到五元系统的绿色发展视角研究中国不同区域2005—2019年之间关于水资源-能源-粮食绿色发展综合指数的时空差异、耦合协调效应和空间效应。结果显示:(1)研究期内中国各省份五元系统绿色发展指数总体不高,发展趋势较为平稳,显示出明显的区域差异;(2)大部分省份的五元系统耦合协调度都在濒临失调与勉强协调区间,耦合协调度水平还比较低;(3)五元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在大多数年份内都呈现出显著正向的空间自相关,表现为正向的空间集聚现象;(4)耦合协调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表现出明显的空间溢出。政府在政策制定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类资源与环境、经济系统的特性及其综合发展水平、各类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并考虑到每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对耦合协调度空间上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以提升本区域和邻近区域整体绿色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水资源-能源-粮食 五元系统 耦合协调效应 空间外溢
下载PDF
中国水资源-能源-粮食纽带系统效率时空分异特征 被引量:21
10
作者 孙才志 郝帅 赵良仕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1-68,78,共9页
采用SBM-DEA模型、网络DEA模型及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方法对1997—2017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水资源-能源-粮食纽带系统(WEF系统)效率进行测度,并分析了其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中国水资源、能源、粮食3个子系统的效率值呈... 采用SBM-DEA模型、网络DEA模型及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方法对1997—2017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水资源-能源-粮食纽带系统(WEF系统)效率进行测度,并分析了其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中国水资源、能源、粮食3个子系统的效率值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水资源子系统、粮食子系统的效率值提升趋势明显,能源子系统效率值提升速度较为缓慢,空间分布上东部地区各子系统的效率值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水资源子系统、能源子系统、粮食子系统效率值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存在一定差异,但协同作用的地区分布范围较为一致;中国WEF系统效率值呈波动上升趋势,而区域分布上,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效率平均值呈依次下降的趋势,高效率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与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而西部地区则是低效率聚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能源-粮食纽带系统 网络DEA模型 SBM-DEA模型 双变量空间自相关 中国
下载PDF
基于网络DEA及SNA模型的中国水资源-能源-粮食纽带系统效率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郝帅 孙才志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030-2050,共21页
通过对水资源-能源-粮食(WEF)纽带系统效率的研究,对提高区域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促进区域资源-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了WEF纽带系统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网络DEA模型对1997—2019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WEF纽... 通过对水资源-能源-粮食(WEF)纽带系统效率的研究,对提高区域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促进区域资源-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了WEF纽带系统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网络DEA模型对1997—2019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WEF纽带系统效率进行测度,同时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各省份WEF纽带系统效率间的“关系”进行判定,在此基础上,引入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方法,对中国WEF纽带系统效率的网络结构特征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①中国省际WEF纽带系统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由研究初期的低效率水平提升至研究末期的中等效率水平,空间分布上,中国WEF纽带系统效率呈现自东向西、从沿海向内陆逐渐递减的变化趋势,空间非均衡性特征较为显著。②中国省际WEF纽带系统效率的网络结构特征具有复杂性的特征,研究对象均被包含于网络结构之中,与此同时,网络整体结构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连通性;此外,网络个体结构特征分析表明,溢出关系较多的地区多集中于中国东部,而且在网络中多位于中心位置,而净受益地区多为中国的中部和西部地区。③块模型分析显示,“净溢出”板块由广东、上海等10个省份构成,“双向溢出”板块由江西、河南、河北等6个省份构成,“净受益”板块由广西、甘肃等8个省份构成,“中介人”板块由四川、陕西等6个省份构成,其中“净溢出”板块与“双向溢出”板块在网络结构中均起到“引领”作用,而“净溢出”板块在中国WEF纽带系统效率提升中扮演了“发动机”的角色,多集中于中国东部地区,“净受益”板块多集中于中国中西部地区,在网络中处于边缘位置,“中介人”板块则在网络结构中起到了“中介”和“桥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能源-粮食纽带系统 网络DEA 社会网络分析 空间网络结构 中国
原文传递
我国农业区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协调适配与农业产出——基于人力资本门槛效应的实证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军飞 晏霄云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15-223,共9页
基于2012—2016年我国40个农业区域的面板数据,在考虑人力资本差异的情况下,建立耦合评价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测度农业区水资源-能源-粮食(WEF)三大主要资源的协调适配程度,并以此为基础,探索WEF系统的协调适配对农业产出的影响。研究发... 基于2012—2016年我国40个农业区域的面板数据,在考虑人力资本差异的情况下,建立耦合评价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测度农业区水资源-能源-粮食(WEF)三大主要资源的协调适配程度,并以此为基础,探索WEF系统的协调适配对农业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1)我国大部分农业区WEF系统处于临界适配区或耦合失谐区,整体上投入产出存在不匹配的现象,投入要素冗余严重,资源配置效率偏低。(2)WEF系统协调适配与农业产出存在双重门槛,只有当农业从业人员达到较高教育水平时,WEF系统的协调适配对农业产出呈现显著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 协调适配 农业产出 人力资本 面板门槛模型
下载PDF
区域水资源-能源-粮食耦合系统和谐评价 被引量:8
13
作者 于磊 郭佳航 王慧丽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37-445,共9页
针对水资源-能源-粮食耦合系统和谐可持续发展问题,筛选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相关指标,并将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与和谐量化方法相结合,提出基于和谐量化模型的水资源-能源-粮食耦合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以河南省2011-2018年水资源-能源-... 针对水资源-能源-粮食耦合系统和谐可持续发展问题,筛选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相关指标,并将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与和谐量化方法相结合,提出基于和谐量化模型的水资源-能源-粮食耦合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以河南省2011-2018年水资源-能源-粮食耦合系统发展水平及其和谐程度为依据,分析各子系统与三者耦合系统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8年间全省水资源-能源-粮食耦合系统和谐程度逐年提高;各子系统发展特征不同,但均呈现上升趋势,水资源子系统和谐度提升幅度最大,粮食子系统次之,能源子系统最小;水资源子系统和谐度波动上升,粮食子系统发展水平较高且表现稳定,能源子系统发展存在波动且稳定性较差。基于模糊多属性决策的和谐量化方法不仅能够解决指标量化中的不确定性问题,而且通过耦合系统和谐评价结果,为水资源、能源、粮食综合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能源粮食耦合系统 和谐量化 时空演变 河南省
下载PDF
水资源-能源-粮食-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明明 朱永楠 +2 位作者 赵勇 杨文静 樊煜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63,共6页
为加深对我国水资源、能源、粮食、生态系统协同演变趋势的认识,构建水资源-能源-粮食-生态多维系统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我国2005—2020年水资源-能源-粮食-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度进行评价,并采用多因素归因分析法进行驱动力分... 为加深对我国水资源、能源、粮食、生态系统协同演变趋势的认识,构建水资源-能源-粮食-生态多维系统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我国2005—2020年水资源-能源-粮食-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度进行评价,并采用多因素归因分析法进行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水资源-能源-粮食-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度从2005年的0.55增长到2020年的0.84,各地区耦合协调度从勉强协调发展水平过渡到中级协调发展水平,各子系统对耦合协调度上升的驱动分别经历了由粮食子系统到生态子系统再到水资源子系统主导的过程;能源子系统的贡献率虽然比较小,但是未来可能是各地区提升水资源-能源-粮食-生态系统多维系统协调发展水平的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能源-粮食-生态 耦合协调度 多因素归因分析 驱动力
下载PDF
长三角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的协同模式及资源配置研究——基于水的核心地位
15
作者 韩子晨 王兵兵 +1 位作者 万魁 蒋一凡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197-204,共8页
通过多目标规划建立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协同分析框架,基于长江三角洲地区(长三角)城市群维度,构建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的协同模型,测算复合系统优化后的偏离度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2001—2020年长三角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优化后综... 通过多目标规划建立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协同分析框架,基于长江三角洲地区(长三角)城市群维度,构建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的协同模型,测算复合系统优化后的偏离度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2001—2020年长三角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优化后综合偏离度整体保持在0.135以下的低水平,但波动性较大,稳定性较差。2001—2020年粮食产量和能源开采量均保持上升态势,粮食产量较高。前期能源开采量大于粮食产量,2005年后,粮食产量高速增长,远超过能源开采量。综合效益持续升高,协同模型的经济效益较理想。据此,提出增强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内部的联动性和共生性、科学规划水资源调配、能源开采和粮食生产等资源一体化调配方案、提高资源整体投入产出水平、拓宽资源跨区流动路径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 协同模型 一体化配置 综合偏离度 综合经济效益 长江三角洲地区
下载PDF
中国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效率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
16
作者 郝帅 孙才志 翟小清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389-2406,共18页
本文采用网络SBM-DEA模型和Meta-frontier模型对1997—2021年中国省际水资源—能源—粮食(WEF)系统效率进行测度,采用改进后的GTWR模型探讨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不同前沿下WEF系统效率存在较大差异;技术落差比率则呈现东、中、西部... 本文采用网络SBM-DEA模型和Meta-frontier模型对1997—2021年中国省际水资源—能源—粮食(WEF)系统效率进行测度,采用改进后的GTWR模型探讨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不同前沿下WEF系统效率存在较大差异;技术落差比率则呈现东、中、西部依次降低的态势;②动态空间坐标弥补了以往GTWR模型中存在较多的重合的空间坐标而导致模型最终评价结果接近于以时间维度进行研究的线性回归结果的不足,并验证了该模型在本研究中的适用性;③在时间变化上,能源生产量、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清洁能源生产占比、R&D经费投入强度的拟合系数呈现先增加并逐渐趋于平稳的态势;单位GDP能耗拟合系数则表现为逐年下降的趋势,而工业能源消耗强度拟合系数的变化趋势则与之相反;其余影响因素的拟合系数则呈现波动变化后趋于平稳的态势;④在空间变化上,人均水资源量、单位农业GDP耗水、灰水足迹载荷系数的影响程度均表现为北方地区大于南方地区;西南地区受能源生产量和清洁能源生产占比影响程度较大;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工业能源消耗强度以及R&D经费投入强度的影响程度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单位GDP能耗的影响程度自动向西逐渐减小;交通密度的影响程度则表现出一定的区域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 网络SBM-DEA模型 GTWR模型 时空格局 中国
原文传递
黄河流域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投入产出效率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长征 芮晦敏 《水利经济》 2022年第6期1-7,32,102,共9页
基于水资源能源粮食纽带系统视角,运用SBM-网络DEA方法,对黄河流域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测度,并通过Tobit模型分析系统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效率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其中水资源系... 基于水资源能源粮食纽带系统视角,运用SBM-网络DEA方法,对黄河流域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测度,并通过Tobit模型分析系统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效率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其中水资源系统是整个纽带系统中的“短板”;山东、四川、河南系统效率值较高,而甘肃、内蒙古、宁夏和青海始终处于低效率水平。人口增长以及气候灾害会对系统效率产生负向影响,而水资源丰度、治理效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均能促进系统效率增长;人口增长及城市化水平、气候灾害和经济发展水平对低效率地区影响较大;而水资源丰度、对外开放水平以及科技创新水平对中高效率地区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 投入产出效率 网络DEA模型 TOBIT模型
下载PDF
基于PSR-CGPM的区域"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安全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军飞 陈琳 +1 位作者 刘黎明 支彦玲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123-133,共11页
资源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本文分析了水资源、能源和粮食复杂系统相互作用的机理及耦合关系,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建立了区域水资源-能源-粮食(WEF)系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熵权法和通用灰色预... 资源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本文分析了水资源、能源和粮食复杂系统相互作用的机理及耦合关系,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建立了区域水资源-能源-粮食(WEF)系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熵权法和通用灰色预测模型(CGPM)的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安全综合评价及预测模型.以我国典型区域内蒙古为例,对其2007-2016年的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安全进行综合评价并对未来5年的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安全水平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内蒙古2007-2016年WEF系统安全水平从2007-2009年较为稳定,2009-2010年明显下滑,之后安全水平呈平稳上升趋势;对内蒙古WEF系统安全综合指数进行预测,结果显示,2017-2021内蒙古WEF系统安全水平持续改善.最后,结合内蒙古实际,提出了加强水资源-能源-粮食管理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灰通用预测模型 安全评价 内蒙古
下载PDF
极端天气下特大型城市“水资源能源粮食”安全风险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长征 沈婷 +1 位作者 徐慎晖 于杰 《水利经济》 2023年第1期55-61,105,共8页
以国内外特大型城市的极端天气事件和“水资源能源粮食”纽带关系的理论与实践为指导,分析极端天气下特大型城市外部水资源、能源、粮食压力突出问题,得出极端天气下特大型城市“水资源能源粮食”安全风险具有复杂性、安全系统具有脆弱... 以国内外特大型城市的极端天气事件和“水资源能源粮食”纽带关系的理论与实践为指导,分析极端天气下特大型城市外部水资源、能源、粮食压力突出问题,得出极端天气下特大型城市“水资源能源粮食”安全风险具有复杂性、安全系统具有脆弱性的特征;极端天气短期内激发了特大型城市资源需求,加剧了资源供应中断的风险,从而影响特大型城市资源安全。指出应通过“硬件”治理(韧性基础设施建设)和“软件”治理(“点线面”多主体协同治理)两个方面的安全风险韧性治理路径,应对当前极端天气下特大型城市“水资源能源粮食”安全风险治理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天气 特大型城市 水资源能源粮食 安全风险 韧性治理
下载PDF
绿色发展对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的影响
20
作者 方隽敏 黄德春 贺正齐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142,共11页
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协同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资源压力大、环境容量有限和污染物排放总量高之间矛盾突出,美丽中国建设任务依然艰巨。绿色发展作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 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协同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资源压力大、环境容量有限和污染物排放总量高之间矛盾突出,美丽中国建设任务依然艰巨。绿色发展作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以绿色发展为抓手把准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行动脉络,为水资源能源粮食管理实践提供了全新思路。从绿色发展对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影响的内在机理出发,结合系统的复杂性和动态性特征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诠释了绿色发展影响下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的演变过程,并对不同绿色发展引导和约束政策成效和实施力度进行了仿真模拟。研究发现:绿色发展通过引导和约束主体行为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和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相协调,在保证社会经济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上,绿色发展引导和约束政策的调整与实施能够促进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降低资源消耗和减少污染排放,政府实施的政策强度不同所取得的效果也不同。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资源禀赋及双碳目标,未来可进一步优化绿色发展约束性政策环境,加大绿色发展政策的实施强度以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和污染存量降低,充分发挥绿色发展在资源管理中的政策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绿色发展 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 影响机理 政策仿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