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引水改善平原感潮河网水质效果评估 被引量:26
1
作者 许益新 李一平 +3 位作者 罗育池 余香英 蒋婧媛 罗凡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4-130,共7页
以张家港市三大水循环体系为例,构建一维河网水动力水质数学模型,揭示了不同长江潮位与内河引水量的响应关系,不同引水量与河网水质改善效果、引水服务面积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随着长江高潮位的升高,内河引水量呈现线性增长趋势;当中... 以张家港市三大水循环体系为例,构建一维河网水动力水质数学模型,揭示了不同长江潮位与内河引水量的响应关系,不同引水量与河网水质改善效果、引水服务面积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随着长江高潮位的升高,内河引水量呈现线性增长趋势;当中部水系引水量达到1.4×10^7m^3时,氨氮浓度改善率达到50%以上,浓度变化指数达到0.6以上,且整体提升了1个水质类别;引水服务面积随着引水量的增大呈现线性增长趋势,而单位引水量服务面积呈现对数函数下降趋势,其中东北部水系单位引水量服务面积最大,为0.352-0.891 km^2/万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感潮河网 河网模型 引水量 水质改善效果 引水服务面积
下载PDF
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工程的水质改善效果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鲁佳慧 唐德善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0-53,58,共5页
以盐城市蔷薇河为研究对象,基于因子分析法和优化的非线性灰色伯努利模型,结合2009-2017年的水质数据,分析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工程对河道水质改善和主要污染因子的治理效果。结果证明实施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工程后,蔷薇河水质得到明显提升,... 以盐城市蔷薇河为研究对象,基于因子分析法和优化的非线性灰色伯努利模型,结合2009-2017年的水质数据,分析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工程对河道水质改善和主要污染因子的治理效果。结果证明实施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工程后,蔷薇河水质得到明显提升,生活污染以及营养元素污染治理效果明显,但无机污染和水体物理环境状况改善效果不明显,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应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为规划下一阶段黑臭水体整治工程的工作目标及任务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分析法 优化的非线性灰色伯努利模型 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工程 水质改善效果
下载PDF
生态补水措施对杞麓湖水质改善效果的模拟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胜东 冯健 +4 位作者 张世宝 赵进勇 彭文启 朱光平 于子铖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5-39,共5页
为明确大龙潭生态补水工程及滇中引水工程措施对杞麓湖水质的影响,利用MIKE21水环境模型软件,构建杞麓湖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定量研究水动力变化对湖泊流场及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杞麓湖以风生湖流为主,所建引水工程对杞麓湖整个流场... 为明确大龙潭生态补水工程及滇中引水工程措施对杞麓湖水质的影响,利用MIKE21水环境模型软件,构建杞麓湖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定量研究水动力变化对湖泊流场及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杞麓湖以风生湖流为主,所建引水工程对杞麓湖整个流场无明显影响;叠加式采取大龙潭生态补水工程和滇中引水工程后(方案3、5),污染物平均浓度略有降低,但改善作用有限;采取相关水污染治理规划措施后(方案2、4、6),污染物平均浓度下降明显,湖体水质从劣Ⅴ类升至Ⅲ类。考虑杞麓湖水量平衡的因素,建议其水质改善必须坚持"水污染控制为主、生态补水为辅"的方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杞麓湖 生态补水 水质改善效果 MIKE21
下载PDF
扬水曝气诱导自然混合持续改善水质效果评价
4
作者 张春晓 黄廷林 +4 位作者 张轩 刘宇轩 宋云霞 温成成 蔡晓春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5-196,共12页
为探明扬水曝气诱导自然混合对深水分层型水库水质持续改善效果,对李家河水库水质进行为期一年的连续监测,对比不同运行条件下人工诱导混合期及持续自然混合期同期水质变化,采用综合污染指数对水质改善效果进行评价并采用相关性分析得... 为探明扬水曝气诱导自然混合对深水分层型水库水质持续改善效果,对李家河水库水质进行为期一年的连续监测,对比不同运行条件下人工诱导混合期及持续自然混合期同期水质变化,采用综合污染指数对水质改善效果进行评价并采用相关性分析得出持续自然混合期间水质改善机制.结果表明:①人工强制混合可破坏水体热分层结构,缩小垂向温差,当平均气温低于表层水温时,诱导水体提前进入完全混合状态,延长混合周期2~3个月.②相较于自然过程,在诱导混合作用下持续自然混合期水体混合周期被延长,水体水质可得到持续改善:总氮、硝氮、氨、总磷均值浓度呈持续下降趋势,削减率分别为16.67%、11.94%、46.90%和35.1%,WQI指数>70的时间为139 d.同时,在人工强制(诱导)混合与持续自然混合衔接良好的运行条件下,水体维持完全混合状态更久,水质持续改善效果更好,总氮、硝氮、氨、总磷均值浓度削减率分别提升到20.69%、26.97%、60.00%和57.87%.氨与总磷均可满足地表Ⅱ类水标准,水质评价为良好,WQI指数>70的时间延长为165 d.③溶解氧浓度与参与氮循环的功能微生物Bacillus和Rhodococcus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扬水曝气诱导自然混合可通过改善水体环境,增强水体混合程度,维持较高的溶解氧水平,强化好氧反硝化微生物作用从而达到改善水质、保障供水安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分层型水库 诱导混合 持续自然混合 扬水曝气 水质改善效果评价
原文传递
2018—2021年福清市龙江东张水库-福清湾段水质改善效果评价
5
作者 张玉涛 白静 +3 位作者 王林雯 赵健 史陈雪 秦沂樟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757-761,共5页
为探究2018—2021年福清市龙江东张水库-福清湾段水环境治理成效及水质改善情况,为管理部门下一步决策部署、开展工作提供支撑,分别采用单因子水质评价法、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福清市龙江东张水库-福清湾段的6个考核断... 为探究2018—2021年福清市龙江东张水库-福清湾段水环境治理成效及水质改善情况,为管理部门下一步决策部署、开展工作提供支撑,分别采用单因子水质评价法、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福清市龙江东张水库-福清湾段的6个考核断面4项考核指标进行水质分析评价。结果表明:2018—2021年福清市龙江东张水库-福清湾段水质改善效果明显。单因子评价结果显示:6个考核断面4项考核指标月监测值Ⅲ类及以上优良水质断面数量占比由2018年的61.8%增加至2021年的84.5%;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评价显示:6个考核断面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I_(wq)值由2018年的2.600~4.600降至2021年的2.000~3.900,综合水质改善效果:太城溪>倪浦桥>大斜龙江桥>大北溪>虎溪>海口桥;模糊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随着水环境治理《攻坚方案》的进行,污染因子NH_(3)-N、TP权重占比有所下降,就现阶段来看,污染因子权重占比TP>NH_(3)-N,TP成为龙江水环境改善首要控制的污染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清市龙江 水质改善效果评价 单因子评价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 模糊综合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