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暴雨前后河南北部河流水质分异特征及其污染源解析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彦 邹磊 +4 位作者 梁志杰 窦明 李平 黄仲冬 齐学斌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537-2547,共11页
为了探究暴雨前后河南北部河流水质分异特征并对其污染源进行识别,选取了暴雨前后6个监测断面和8个水质指标的监测数据,利用箱线图、相关性分析和绝对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方法分析了暴雨前后河南北部河流水质指标的差异性及其变... 为了探究暴雨前后河南北部河流水质分异特征并对其污染源进行识别,选取了暴雨前后6个监测断面和8个水质指标的监测数据,利用箱线图、相关性分析和绝对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方法分析了暴雨前后河南北部河流水质指标的差异性及其变化过程,并计算了污染源的绝对贡献率.结果表明,pH、DO、EC和TN的值暴雨后比暴雨前有所降低,而浊度、高锰酸盐指数、NH_(4)^(+)-N和TP的值暴雨后比暴雨前有所增加,其中TP的变化率最大为177.17%;DO、高锰酸盐指数、NH_(4)^(+)-N和TP暴雨后处于Ⅳ类及以上水质标准占比明显增加,增加幅度分别为65.12%、34.26%、15.29%和37.46%;各监测断面水质指标在暴雨前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其中pH值的差异性最小,而浊度、NH_(4)^(+)-N和TP的差异性较大;暴雨后pH和DO与其他水质指标的相关性有所增加,而浊度、高锰酸盐指数、NH_(4)^(+)-N、TP和TN相互间的相关性在暴雨后有所减小;暴雨前河流水质指标受到气象因子和河流水体内源的影响较大,暴雨后城市污染源对TN的绝对贡献率最大为60.53%,气象因子对DO、NH_(4)^(+)-N和TP的绝对贡献率分别为43.03%、46.11%和42.22%,农业面源对高锰酸盐指数的绝对贡献率较大为65.60%,未识别污染源对pH的绝对贡献率最大为60.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水质特征 污染源 绝对主成-多元线性回归 河南北部
原文传递
考虑空间尺度效应的云南异龙湖流域主要入湖河流污染源解析
2
作者 袁梦祥 赵洛琪 +6 位作者 高雨晗 黄律 马旭东 沈春节 刘嫦娥 付登高 段昌群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70-781,共12页
定量解析污染源对水质影响的贡献是水环境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基础。目前多通过水质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关系以解析水体污染源的研究,忽略了空间尺度的差异性,引发景观配置不合理的后果。为此,本研究依据考虑空间尺度效应的污染源解析方法,基... 定量解析污染源对水质影响的贡献是水环境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基础。目前多通过水质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关系以解析水体污染源的研究,忽略了空间尺度的差异性,引发景观配置不合理的后果。为此,本研究依据考虑空间尺度效应的污染源解析方法,基于异龙湖流域3条主要入湖河流的入湖口监测断面对雨季和旱季的水质数据进行研究。同时利用绝对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APCS-MLR)和bioenv分析揭示河道不同尺度缓冲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对水质的影响并解析河流主要污染源。研究结果表明:(1)异龙湖主要入湖河流水质表现出季节性差异,旱季期间3条主要入湖河流的浊度、化学需氧量(COD_(Cr))、氨氮(NH_(3)-N)、总磷(TP)和总氮(TN)浓度平均值相比于雨季减幅分别为39.53%、39.93%、94.48%、38.29%和1.72%。其中,入湖河流水体中的TN在旱季和雨季的超标率分别为58%和74%,成为首要污染物;(2)在旱季,20 m缓冲区尺度内河流水质受耕地和裸地占比影响较大,随着空间尺度的扩大,至50~300 m缓冲区尺度时建设用地、林地及水体占比对水质的影响增加;在雨季,COD_(Cr)、NH_(3)-N、TP和TN受20~300 m缓冲区尺度下建设用地占比及200~300 m缓冲区尺度下的水体占比影响,溶解氧受20 m缓冲区尺度内建设用地占比及50~300 m缓冲区尺度下耕地占比影响;(3)异龙湖流域主要入湖河流在旱季的主要污染源是20 m缓冲区尺度内的裸地、20~100 m缓冲区尺度下的耕地、50~300 m缓冲区尺度下的建设用地以及100~300 m缓冲区尺度下的基塘—水库水体;雨季的主要污染源是20~300 m缓冲区尺度下的建设用地、200~300 m缓冲区尺度下的水库—基塘以及50~300 m缓冲区尺度下的耕地。本研究在污染源解析过程中提出考虑不同河道缓冲区的空间尺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受体模型的主观性,提高污染源识别和分配的准确性。研究结果可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主成多元线性回归 水质特征 土地利用 “源”“汇”景观理论 龙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