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高温热害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白雪燕 林德根 +1 位作者 梁勤欧 陈昱杉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2期215-220,共6页
高温热害会严重威胁水稻的品质和产量。从中国知网和ScienceDirect中筛选出30篇代表性文献,绘制出评估指标和相应评估方法的多维图。当前水稻高温热害损失评估方法以定量研究为主,主要有多要素综合法、脆弱性曲线法以及系统模拟法三种... 高温热害会严重威胁水稻的品质和产量。从中国知网和ScienceDirect中筛选出30篇代表性文献,绘制出评估指标和相应评估方法的多维图。当前水稻高温热害损失评估方法以定量研究为主,主要有多要素综合法、脆弱性曲线法以及系统模拟法三种。水稻高温热害损失评估指标由简单向复杂发展,评估方法由单要素向多要素综合发展,定量评估方法逐渐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热害 水稻损失 评估方法 评估指标
下载PDF
一起使用假三环唑导致水稻产量损失的司法鉴定案例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蔡立旺 顾双平 +2 位作者 唐红生 葛汉勤 唐伟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8年第4期46-49,共4页
盐城市农业科学院司法鉴定所审核了委托人(T市公安局)提交的鉴定材料之后,指派司法鉴定人对涉案水稻田进行现场勘验和调查取样,鉴定结果表明:涉案水稻的穗颈瘟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田块,其中水稻的结实率和千粒质量2项指标低于正常标准,... 盐城市农业科学院司法鉴定所审核了委托人(T市公安局)提交的鉴定材料之后,指派司法鉴定人对涉案水稻田进行现场勘验和调查取样,鉴定结果表明:涉案水稻的穗颈瘟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田块,其中水稻的结实率和千粒质量2项指标低于正常标准,是造成涉案水稻减产的直接原因。结实率和千粒质量指标偏低与穗颈瘟严重发生密切相关,穗颈瘟严重发生与水稻田使用涉案农药"三环唑"具有因果关系。通过审核鉴定材料和对鉴定结果的分析判断,鉴定组确认涉案农药是假药,使用假农药"三环唑"与涉案水稻减产具有因果关系,同时估算了涉案水稻减产的经济损失,出具的司法鉴定意见书被法院判决时完全采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鉴定 三环唑 穗颈瘟 水稻损失
下载PDF
东北地区水稻初冬晾晒期鼠害调查与为害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胡祥发 丛林 +4 位作者 郭永旺 王大伟 任飞 李宁 刘晓辉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1-134,139,共5页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同时也是鼠害严重发生地区。明确当地鼠害特点,制定有效防治措施,对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东北地区水稻规模化种植较晚,对稻田鼠害研究也较少。本研究针对稻田鼠害种类不清、密度难定...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同时也是鼠害严重发生地区。明确当地鼠害特点,制定有效防治措施,对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东北地区水稻规模化种植较晚,对稻田鼠害研究也较少。本研究针对稻田鼠害种类不清、密度难定的问题,在水稻收割晾晒期内采用“翻稻垛尽捕法”和“夹捕法”调查鼠种组成与密度,并估算稻谷损失率。结果表明,尽捕法可捕获5种害鼠,稻垛鼠密度为197~310只/hm^2;夹捕法只能捕到3种害鼠,小型鼠缺失;产量损失估算稻谷损失率约为0.13%~0.52%,折合每公顷损失约7.8~31.2 kg。结果表明,两种调查方法可以反映出不同害鼠的空间分布格局差异,将两种方法结合可获取更多的鼠害信息;如果适当缩短水稻晾晒期可有效减少害鼠对稻谷的为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稻田 晾晒期 空间格局 水稻损失
下载PDF
基于GIS的涝灾农作物易损分析方法研究
4
作者 赵常斌 朱大勇 王慧 《江淮水利科技》 2014年第2期31-33,共3页
本文通过分析区域灾害理论系统模型,结合水稻的易损性分析模型,利用GIS技术平台,研究八里河流域的典型受涝年份的水稻易损性。研究分析了水稻遭受涝灾的产量损失率模型,基于内涝水位和承泄区水位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界定淹没历时的方法... 本文通过分析区域灾害理论系统模型,结合水稻的易损性分析模型,利用GIS技术平台,研究八里河流域的典型受涝年份的水稻易损性。研究分析了水稻遭受涝灾的产量损失率模型,基于内涝水位和承泄区水位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界定淹没历时的方法,使得水稻受涝历时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利用GIS技术平台,计算淹没水深,和相应等级水深的淹没面积;利用不同等级淹没水深对应的面积比例作为其权重,计算典型年份的水稻易损性,结果精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损失 ARCGIS 涝灾 产量损失模型
下载PDF
降低无效碳排放的重要环节:水稻产后减损的模拟效应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赵霞 陶梓秋 韩经纬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6期88-104,共17页
水稻产后造成的数量损失,意味着水稻在损失前产生的碳排放失去经济效益,成为无效碳排放。文章立足于水稻产后损失和无效碳排放的测算,通过梳理水稻产后损失与碳排放的关联关系,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探究水稻产后减损的碳减排效应。研究发... 水稻产后造成的数量损失,意味着水稻在损失前产生的碳排放失去经济效益,成为无效碳排放。文章立足于水稻产后损失和无效碳排放的测算,通过梳理水稻产后损失与碳排放的关联关系,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探究水稻产后减损的碳减排效应。研究发现:水稻在从田头到餐桌的流通过程中,水稻损失的数量累积性增加,无效碳排放总量不断增加。其中,稻米加工环节的数量损失最多,是水稻产后减损和无效碳排放减排的关键环节。通过增加同等碳排放规模下顺利进入消费端的稻米数量是有效的碳减排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效碳排放 水稻产后损失 减损 碳减排
下载PDF
稻田双穗雀稗生物学特性、发生危害及防控 被引量:5
6
作者 王修慧 陆永良 +3 位作者 廖冬如 李浩元 余柳青 邱任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10期121-124,127,共5页
2010年对鄱阳湖区东北部、中部、西南部三地的中晚稻田抽样调查表明,该区稻田双穗雀稗的发生频率为70.69%~86.21%,发生密度为0.12~0.29株/m2。对机插晚稻田间双穗雀稗的危害损失测定表明,水稻产量损失与双穗雀稗密度、植株鲜重有显著... 2010年对鄱阳湖区东北部、中部、西南部三地的中晚稻田抽样调查表明,该区稻田双穗雀稗的发生频率为70.69%~86.21%,发生密度为0.12~0.29株/m2。对机插晚稻田间双穗雀稗的危害损失测定表明,水稻产量损失与双穗雀稗密度、植株鲜重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在产量损失构成因素中以有效穗数、穗实粒数影响占主导;每1.26 m2内有双穗雀稗1、2、3、5株,产量损失率分别达到17.24%、27.33%、49.13%、57.78%,每株双穗雀稗可使水稻减产11.0%~17.0%。提出了耕前灭生除草、农艺措施控草、苗期使用选择性除草剂的综合防控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穗雀稗 生物学特性 水稻产量损失 防控技术 鄱阳湖区
下载PDF
水稻产后损失的社会经济成本分析及减损策略
7
作者 訾薇宇 《北方水稻》 CAS 2024年第4期88-90,共3页
水稻产后损失会引发直接的经济损失,如产量和品质的显著下降,还会带来间接影响,包括威胁粮食安全、降低农民收入及农业资源浪费。水稻产后损失的主要原因包括技术水平落后、农业设施不足和管理效率低下。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改... 水稻产后损失会引发直接的经济损失,如产量和品质的显著下降,还会带来间接影响,包括威胁粮食安全、降低农民收入及农业资源浪费。水稻产后损失的主要原因包括技术水平落后、农业设施不足和管理效率低下。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改善农业设施和加强管理,可以有效减少水稻产后损失,提高农业持续发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产后损失 社会经济成本 水稻种植技术 农田基础设施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