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葡萄、芒果、草莓乙醇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组分分析及其抗氧化相互作用 被引量:35
1
作者 潘瑶 郑时莲 +3 位作者 邹兴平 熊字伟 邓泽元 李红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3-140,共8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3种水果(葡萄、芒果、草莓)乙醇提取物的主要组成成分。建立2种体外抗氧化模型: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2,2’-...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3种水果(葡萄、芒果、草莓)乙醇提取物的主要组成成分。建立2种体外抗氧化模型: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phonate),ABTS),比较3种不同水果提取物在不同抗氧化模型中相互作用的能力。同时,利用等辐射分析法,分析以不同比例混合后,各物质之间抗氧化相互作用的差异。结果表明:葡萄提取物的总酚以及总黄酮含量最高,其次是草莓和芒果。草莓提取物中主要含有鞣花酸、花葵素-3-葡糖苷、花葵素-3-乙酰葡糖苷和花葵素-3-芸香苷等。芒果提取物主要含有鞣花酸、芒果苷和桑橙素等。葡萄提取物中主要含有反-白藜芦醇、花色苷等。同一组合,在不同抗氧化模型中表现出的活性不同,葡萄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性较强,其次是芒果和草莓。同一模型中,抗氧化协同率最高的组合比例为草莓-芒果1∶9(DPPH模型)和草莓-芒果1∶1(ABTS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相互作用 等辐射分析法 协同作用 水果混合物
下载PDF
水果混合物内黄酮抗氧化活性相互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汤晓 倪翠阳 +3 位作者 王丽英 王云 王珊 葛康康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12-218,共7页
分析乒乓葡萄、美国提子、本地草莓等浆果类水果,赣州脐橙、新奇士柠檬、桂林金桔等柑橘类水果,陕西红富士、新西兰爵士苹果、智利青蛇果等苹果经1:1混合提取后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与金属还原能力,以及柑橘类水果混合后的黄酮组分。结果表... 分析乒乓葡萄、美国提子、本地草莓等浆果类水果,赣州脐橙、新奇士柠檬、桂林金桔等柑橘类水果,陕西红富士、新西兰爵士苹果、智利青蛇果等苹果经1:1混合提取后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与金属还原能力,以及柑橘类水果混合后的黄酮组分。结果表明,多数水果混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呈拮抗作用,而抗氧化活性较强的水果混合物相互作用却以协同及加合为主。水果混合物内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相互作用机理,比黄酮单品混合物的情况更为复杂。含有柑橘类水果的混合果汁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柑橘类水果混合物在冰箱内贮存30 d后的黄酮组分未发生显著变化,这表明黄酮间的协同或拮抗可能需要在氧化压力环境下才被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果混合物 黄酮 抗氧化活性 相互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