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斜放顶煤开采顶板卸载拱结构分析 被引量:25
1
作者 邵小平 石平五 贺桂成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47-451,共5页
运用弹性薄板理论对急斜煤层水平分段放顶煤开采基本顶岩层进行拉应力分析,得出了顶板破断的判别准则.依据判别准则实例验证了分段开采后暴露岩板所受荷载只是整个上覆岩层中的一部分,指出上覆层中存在卸载拱结构,正是结构体的存在承担... 运用弹性薄板理论对急斜煤层水平分段放顶煤开采基本顶岩层进行拉应力分析,得出了顶板破断的判别准则.依据判别准则实例验证了分段开采后暴露岩板所受荷载只是整个上覆岩层中的一部分,指出上覆层中存在卸载拱结构,正是结构体的存在承担了大部分上覆岩层荷载,直接影响了开采过程的矿压显现.通过对卸载拱影响因素的研究,指出卸载拱是顶板岩层中的一种动态扩展结构,当原有的拱式平衡被打破,拱结构朝顶板侧上移,并达到一种新的平衡态,因此其范围是不断扩展的一个“平衡—失稳—再平衡—再失稳”的动态扩展过程,也是造成工作面矿压显现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分 弹性薄板 卸载 拱结构 方差分析
下载PDF
急斜放顶煤开采围岩破坏规律立体模拟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邵小平 石平五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7-110,共4页
通过大型组合堆体立体模拟架,对急斜煤层开采过程中围岩及上覆层变形破坏特征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发现急斜水平分段放顶煤开采围岩破坏主要向顶煤和顶板两个方向发展,顶煤在冒放过程中可能成拱.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和顶煤的放出,破坏向上发... 通过大型组合堆体立体模拟架,对急斜煤层开采过程中围岩及上覆层变形破坏特征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发现急斜水平分段放顶煤开采围岩破坏主要向顶煤和顶板两个方向发展,顶煤在冒放过程中可能成拱.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和顶煤的放出,破坏向上发展.煤层开采后形成的沉陷由最初在地表生成的孔洞发展为孔洞间的贯通,形成塌陷坑.随着塌陷坑周边岩体的垮落,最终形成主要沿顶板及走向发展的深槽形塌陷坑.沉陷表现为反复多次沉陷,塌陷坑内垮落体整体呈现为由底板侧朝顶板侧的台阶式下降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分 离层裂隙 孔间贯通 深槽型塌陷坑
下载PDF
基本顶破断失稳在急斜煤层放顶煤开采中的作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石平五 邵小平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5-328,共4页
为研究急斜煤层水平分段放顶煤开采过程中基本顶破坏活动对工作面的影响,根据急斜煤层基本顶具有倾斜狭长板的特点,运用弹性薄板理论对基本顶岩层进行了拉应力分析,得出了顶板破断的判别准则,建立了基本顶初次破断后形成的“铰接结构”... 为研究急斜煤层水平分段放顶煤开采过程中基本顶破坏活动对工作面的影响,根据急斜煤层基本顶具有倾斜狭长板的特点,运用弹性薄板理论对基本顶岩层进行了拉应力分析,得出了顶板破断的判别准则,建立了基本顶初次破断后形成的“铰接结构”的力学模型。通过分析结构滑落失稳和回转失稳的力学条件,指出危险点是上铰接点。研究表明急斜放顶煤开采围岩结构虽然与缓斜煤层长壁放顶煤不同,基本顶(老顶)和直接顶只是在工作面的一侧,但仍然不能忽视它对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的影响。铰接结构的上铰接点是岩层控制的关键点,这为现场实施充填以防止基本顶失稳的动力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分 弹性薄板 铰接结构 滑落失稳 回转失稳
下载PDF
亚急斜煤层采空场覆岩变形破坏数值与相似模拟 被引量:14
4
作者 邵小平 石平五 张嘉凡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9-253,共5页
依据煤层倾角及开采后顶板破坏特征及其影响不同,将倾角在45~60°的煤层称为亚急斜煤层,其开采过程中顶板影响相对显著。文中针对乌鲁木齐矿区,通过相似材料与数值模拟试验,对亚急斜水平分段放顶煤开采过程中采空场覆岩变形破坏特... 依据煤层倾角及开采后顶板破坏特征及其影响不同,将倾角在45~60°的煤层称为亚急斜煤层,其开采过程中顶板影响相对显著。文中针对乌鲁木齐矿区,通过相似材料与数值模拟试验,对亚急斜水平分段放顶煤开采过程中采空场覆岩变形破坏特征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亚急斜煤层开采过程中采空场覆岩变形破坏主要沿煤层法向方向发展;基本顶(老顶)岩层破坏后并没有直接垮落,而是有可能形成一定的结构体——铰接岩块结构;关键层位结构体的回转失稳是造成大范围覆岩剧烈活动的根本原因;岩层结构的存在,特别是关键层位结构体的存在,使得覆岩大范围垮落对工作面的影响程度大大降低了,支架可以保持良好的运转,有助于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分 铰接岩块结构 关键层位
下载PDF
急斜特厚煤层开采地表沉陷特征立体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邵小平 石平五 +1 位作者 赵国梁 王贵荣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577-1580,1586,共5页
借助急斜煤层大型立体模拟试验架,对急斜煤层水平分段放顶煤开采地表变形破坏特征进行了开采的立体模拟试验研究。研究发现,急斜煤层开采后形成的沉陷不同于缓斜煤层,其沉陷最初由在地表生成的孔洞发展为孔洞间的贯通,形成塌陷坑。塌陷... 借助急斜煤层大型立体模拟试验架,对急斜煤层水平分段放顶煤开采地表变形破坏特征进行了开采的立体模拟试验研究。研究发现,急斜煤层开采后形成的沉陷不同于缓斜煤层,其沉陷最初由在地表生成的孔洞发展为孔洞间的贯通,形成塌陷坑。塌陷坑靠顶板侧岩体的垮落程度明显大于靠底板侧岩体的垮落程度,而且沉陷随着分段工作面的向下延伸表现为反复多次沉陷,塌陷坑内垮落体表现为由底板侧朝顶板侧的台阶式下降分布,最终形成深槽型塌陷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分 离层裂隙 孔间贯通 台阶下降分布 深槽型塌陷坑
下载PDF
3.5~10m大倾角煤层巷柱式放顶煤开采技术 被引量:9
6
作者 闫少宏 许红杰 樊运策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9-42,共4页
借鉴我国急倾斜煤层水平分段综采放顶煤与巷道放顶煤开采技术,提出了3.5~10m大倾角煤层巷柱式放顶煤采煤法。对该采煤方法的巷道布置、阶段顶煤高度以及回采工艺进行了研究,形成了巷柱式放顶煤开采技术。
关键词 大倾角 巷柱式 平分 FLAC^3D数值模拟
下载PDF
急斜煤层分段放顶煤开采合理段高选择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邵小平 张红祥 石平五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44-548,共5页
为确定急斜煤层水平分段综放开采条件下工作面段高的合理取值,将开采后裸露顶板岩层简化为三边固支的矩形薄板,采用薄板破断理论对受横向和纵向载荷作用下的斜置矩形薄岩板进行力学分析.研究表明:岩板走向长度、倾斜长度、岩层倾角... 为确定急斜煤层水平分段综放开采条件下工作面段高的合理取值,将开采后裸露顶板岩层简化为三边固支的矩形薄板,采用薄板破断理论对受横向和纵向载荷作用下的斜置矩形薄岩板进行力学分析.研究表明:岩板走向长度、倾斜长度、岩层倾角、覆岩栽荷及泊松比是影响段高取值的5个主要因素.应以在工作面上方采空区煤矸体沿着顶煤采出后形成的槽形采空区域下移前岩板不发生沿根部折断为极限段高的选择标准.工作面合理段高取值分为3奘:第Ⅰ类煤层倾角45°~55°,取值在29m范围内;第Ⅱ类55°~75°,取值在51m范围内;第Ⅲ类75°~90°,该范围内开采工艺及设备选择对合理段高取值的影响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分 板破断 合理
原文传递
急斜煤层放顶煤开采中基本顶的溃屈破断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嘉凡 石平五 张慧梅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92-396,共5页
针对急斜煤层水平分段放顶煤开采过程中基本顶破坏活动对工作面的影响,应用板裂介质力学计算模型,进一步研究结构分叉后平衡路径的演化途径;应用后屈曲能量准则建立平衡稳定模态幅值方程和溃屈极限长度方程。研究表明:分叉点附近的邻域... 针对急斜煤层水平分段放顶煤开采过程中基本顶破坏活动对工作面的影响,应用板裂介质力学计算模型,进一步研究结构分叉后平衡路径的演化途径;应用后屈曲能量准则建立平衡稳定模态幅值方程和溃屈极限长度方程。研究表明:分叉点附近的邻域与煤层赋存条件、岩体材料及结构几何特征有关;基本顶从初始屈曲到后屈曲的变形过程中,只有当正则因子改变正负号时,系统才会从一个状态跳到另一个状态,基本顶岩体结构的后屈曲是一个由分叉点后屈曲性态到极值点后屈曲性态的耦合过程;而由倾角确定的剖分因子始终控制着系统状态变量与载荷的对应关系,影响基本顶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分 板裂介质岩体 后屈曲 极限长度 溃屈破断
下载PDF
急倾斜煤层采煤方法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9
9
作者 张瑞晓 崔永丰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10,共3页
根据白云煤矿煤层赋存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内外现有的急倾斜煤层开采经验,提出了适合该矿井煤层开采的水平分段放顶煤采煤法和钢筋混凝土假顶水平分层采煤法,并对两种采煤方法进行了优化设计,对类似煤层的开采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急倾斜 方法 平分
下载PDF
急斜煤层大段高开采采空场围岩稳定性 被引量:6
10
作者 邵小平 石平五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3-356,共4页
为了研究急斜煤层大段高开采采空场围岩的稳定性,利用相似模拟及理论分析,对急斜煤层大段高开采过程中的矿压显现特征及围岩变形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大段高开采条件下,支架的工作阻力并没有随着采深与段高的增加而大幅增加,... 为了研究急斜煤层大段高开采采空场围岩的稳定性,利用相似模拟及理论分析,对急斜煤层大段高开采过程中的矿压显现特征及围岩变形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大段高开采条件下,支架的工作阻力并没有随着采深与段高的增加而大幅增加,工作面支架会受到其上方临时结构的保护。充填体沿槽形采空区域下移过程中对顶板岩层的结构支撑作用,有助于形成工作面上方暂时稳定的结构,控制顶底板的运动,有效降低工作面大范围悬空后顶板大范围垮落可能形成的灾害。该成果对于乌鲁木齐矿区及赋存有类似地质特征矿区急斜煤层的安全高效开采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分 高开采 矿压显现 槽形采空区 黄土充填体 大范围垮落
下载PDF
急斜煤层大段高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 被引量:6
11
作者 邵小平 石平五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6-40,共5页
为研究急斜煤层大段高开采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在与普通段高工作面对比基础上,通过现场实测,对大段高工作面的来压显现特征及支架的承载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1)大段高工作面沿走向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矿压显现,周期来压步距在2... 为研究急斜煤层大段高开采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在与普通段高工作面对比基础上,通过现场实测,对大段高工作面的来压显现特征及支架的承载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1)大段高工作面沿走向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矿压显现,周期来压步距在21~26 m左右.2)支架的工作阻力并不会随着段高与采深的增加而大幅度增加,支架将受到其上方上覆岩层临时结构的保护作用.3)随着开采深度和充填体密实程度的增加,周期来压步距呈现增大的趋势.4)一次增阻在支架运转特性类型中所占比率最高,支架能够保持良好的运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分 现场监测 矿压显现 周期来压
下载PDF
急倾斜放顶煤开采顶煤体结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邵小平 石平五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7,共4页
在现场观测及实验研究基础上,对急倾斜水平分段放顶煤开采过程中顶煤体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支架上方顶煤体中能够形成“拱”结构,该结构的存在将对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产生显著影响。并提出了顶煤体中“跨层拱”结构的力学模型,指... 在现场观测及实验研究基础上,对急倾斜水平分段放顶煤开采过程中顶煤体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支架上方顶煤体中能够形成“拱”结构,该结构的存在将对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产生显著影响。并提出了顶煤体中“跨层拱”结构的力学模型,指出了影响结构特征的相关因素。认为“跨层拱”是顶煤体开采过程中经历平衡—失稳—再平衡—再失稳的上移结构,所在分段煤体中的拱结构受上方采空区煤矸的重压及顶底板的挤压作用,其最终失稳是必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分 矿压显现 跨层拱 拱跨比 回归分析
下载PDF
急斜煤层开采覆岩漏风途径生成演化模拟 被引量:4
13
作者 邵小平 石平五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53-456,共4页
为了解急斜煤层分段放顶煤开采过程中工作面发火成因,采用RFPA2D岩石破裂渐近过程分析软件,对开采中上覆层的破坏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模拟再现了采动区覆岩裂隙萌生、扩展和贯通的过程.研究表明:工作面上方采空区靠顶板侧岩层首先产生... 为了解急斜煤层分段放顶煤开采过程中工作面发火成因,采用RFPA2D岩石破裂渐近过程分析软件,对开采中上覆层的破坏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模拟再现了采动区覆岩裂隙萌生、扩展和贯通的过程.研究表明:工作面上方采空区靠顶板侧岩层首先产生微裂隙.随着下方工作面的开采,裂隙在多次闭合、扩展的反复过程中向浅部方向发展,并最终与地表塌陷过程中形成的向深部方向发展的裂隙贯通,从而形成由地表至工作面上方采空区靠顶板侧的漏风供氧通道,引起采空区发火,给工作面安全生产造成极大损害.堵塞漏风供氧通道以消除采空区残煤自然发火的外部因素有助于急倾斜水平分段放顶煤开采的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分 微裂隙 漏风 供氧通道
下载PDF
急倾斜煤层大段高开采围岩变形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高晓旭 邵小平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1-24,共4页
针对新疆苇湖梁煤矿急倾斜煤层大段高综放开采的实际,利用有限差分程序FLAC3D对20m段高工作面分段开采过程中围岩变形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研究表明:大段高开采过程中顶板的位移变形量明显大于底板。开采后顶板岩层中易形成卸载拱结... 针对新疆苇湖梁煤矿急倾斜煤层大段高综放开采的实际,利用有限差分程序FLAC3D对20m段高工作面分段开采过程中围岩变形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研究表明:大段高开采过程中顶板的位移变形量明显大于底板。开采后顶板岩层中易形成卸载拱结构,在该结构保护下,顶板侧岩层的位移变化将经历缓慢增长—水平位移快速增长—竖向位移快速增长—破坏垮落的过程,使得大段高开采条件下顶板岩层发生大范围垮落的可能性大幅降低。数值研究所得结论对于现场实际生产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 FLAC3D 应力集中 平分 大范围垮落
下载PDF
Hybrid assessment of pre-blasting weakening to horizontal section top coal caving (HSTCC) in steep and thick seams 被引量:4
15
作者 Lai Xingping Shan Pengfei +3 位作者 Cao Jiantao Sun Huan Suo Zhengyong Cui Fe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2014年第1期31-37,共7页
Horizontal section top-coal(HSTCC)caving offers a powerful method to efficiently excavate rude coal in steep and thick seams,and pre-blasting weakening has a profound effect on pursuing great production,high efficienc... Horizontal section top-coal(HSTCC)caving offers a powerful method to efficiently excavate rude coal in steep and thick seams,and pre-blasting weakening has a profound effect on pursuing great production,high efficiency and good benefit under particular conditions like a small-scale working face with large-scale sectional caving height.+564-level HSTCC working face in B3–6coal seams of Jiangou Colliery in Urumqi was taken as study case for in situ industrial experiment.Total thickness of seams in the study case is about 50.0 m and average angel here is over 83°.In the industrial experiments,at first we adopted continuous charge machine and emulsion matrix explosive to substitute for traditional blasting schemes for specific geological settings in the study case.Hybrid analyses and assessments with blasting crack propagation analysis,abutment pressure monitoring prediction and economical benefit assessment were attributed to be able to attest pre-blasting weakening effects practically.Meanwhile crack propagation analysis after pre-blasting weakening showed that in all triple monitoring bore holes rock masses of top-coal would be fallen into three stages from the bottom up:fracture zone,plastic zone and elastic zone generally,and fracture toughness respectively in correspondent zones was calculated by the analytical formula:0.5616–0.8806,0.6403–0.9541 and0.7535–1.1900 MPa m1/2after pre-blasting weakening.Pressure monitoring prediction and economical benefit assessment also indicated that it was necessary to introduce the pre-blasting weakening with predominant blasting scheme from both views.For excavation in extremely steep and thick coal seams,relevant results would be a useful tool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pre-blasting weakening both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blasting weakening HSTCCS teep and thick seams Explosive scheme In situ hybrid monitoring
下载PDF
急倾斜煤层开采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何开余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8年第3期75-77,共3页
调查了急倾斜煤层的开采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特点、优缺点、适用条件进行了评述。选择合理的开采方法,有利于保障安全、提高工效,应依据煤层厚度、倾角以及顶板稳定性等条件综合分析确定。
关键词 急倾斜 平分 平、圆弧过渡综采 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
下载PDF
急倾斜水平分段放顶煤放煤规律的离散元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蒋新军 武建文 石平五 《煤矿开采》 2006年第5期1-3,共3页
提高水平分段高度是提高急倾斜水平分段放顶煤产量的有效途径,但顶煤分段高度提高后,其顶煤的放出工艺如何控制是影响其放出率的关键因素。对急倾斜水平分段放顶煤的放煤过程进行了离散元数值模拟,重点比较了在相同顶煤高度的条件下,顺... 提高水平分段高度是提高急倾斜水平分段放顶煤产量的有效途径,但顶煤分段高度提高后,其顶煤的放出工艺如何控制是影响其放出率的关键因素。对急倾斜水平分段放顶煤的放煤过程进行了离散元数值模拟,重点比较了在相同顶煤高度的条件下,顺序放煤与隔架放煤的特点,并在理论分析中给出了确定放煤轮数的具体公式,所得结论可供工程实际参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 平分 规律 离散元
下载PDF
急倾斜特厚煤层分段开采覆岩活动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保精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5-49,共5页
为了揭示急倾斜特厚煤层水平分段综放开采条件下的覆岩活动规律,采用相似材料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平分段开采后急倾斜煤层覆岩破坏过程、应力场变化和顶板沉陷规律。研究表明:覆岩的破裂经历裂隙产生、顶板离层、离层扩展、顶板垮落4... 为了揭示急倾斜特厚煤层水平分段综放开采条件下的覆岩活动规律,采用相似材料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平分段开采后急倾斜煤层覆岩破坏过程、应力场变化和顶板沉陷规律。研究表明:覆岩的破裂经历裂隙产生、顶板离层、离层扩展、顶板垮落4个过程,自然垮落条件下,急倾斜煤层覆岩垮落存在滞后性,悬顶破断可能引发顶板大面积垮落、冲击地压等动力灾害;覆岩垮落移动时,顶板局部应力畸变,出现拉应力,底板压应力呈线性增加,直至破坏失稳;覆岩顶板离层量自下往上逐渐减少,岩层垮落后,顶板下沉最大位置沿倾斜方向向上方转移,直至地表沉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特厚 平分 覆岩活动 应力场
下载PDF
急倾斜煤层采煤法单采能力提高途径探讨 被引量:2
19
作者 段红民 米怀众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5-66,69,共3页
介绍了走向长壁、掩护支架、斜坡、水平分段放顶煤四种急倾斜煤层开采方法,从通风条件、巷道掘进率、回采率、机械化程度及开采效益等方面分析了急倾斜煤层开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上述四种模式提出了相应的提高单产能力的发展方向,... 介绍了走向长壁、掩护支架、斜坡、水平分段放顶煤四种急倾斜煤层开采方法,从通风条件、巷道掘进率、回采率、机械化程度及开采效益等方面分析了急倾斜煤层开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上述四种模式提出了相应的提高单产能力的发展方向,可为急倾斜煤层采煤方法的选择提供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 方法 走向长壁 掩护支架 平分
下载PDF
急倾斜煤层放顶煤开采火灾成因及防治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春明 邵小平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9-71,共3页
通过现场统计及相似模拟实验,对急倾斜水平分段放顶煤开采火灾成因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急倾斜煤层开采过程中的围岩动态运移与发火区域有关。综放工作面发火均集中在顶板侧煤层,工作面每次发火均不是本水平煤层自燃所致,而是由工... 通过现场统计及相似模拟实验,对急倾斜水平分段放顶煤开采火灾成因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急倾斜煤层开采过程中的围岩动态运移与发火区域有关。综放工作面发火均集中在顶板侧煤层,工作面每次发火均不是本水平煤层自燃所致,而是由工作面上部靠顶板侧采空区首先发火,并随放顶煤过程进入工作面所致。围岩变形破坏生成的裂隙供氧通道是造成采空区靠顶板侧发火的主要原因。堵塞漏风供氧通道以便切断采空区残煤自然发火的外部因素是保证急倾斜煤层分段放顶煤安全高效开采的关键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分 发火区域 动态运移 漏风供氧通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