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下滴渗灌灌水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1
作者 康银红 马孝义 +1 位作者 李娟 赵文举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4-40,共7页
地下滴渗灌作为一种国内外正在开发的低定额节水灌溉技术,已成为国内外缺水地区果树及某些经济作物抵御干旱缺水,发展优质、特色、高效农业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介绍了地下滴渗灌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分析了灌水技... 地下滴渗灌作为一种国内外正在开发的低定额节水灌溉技术,已成为国内外缺水地区果树及某些经济作物抵御干旱缺水,发展优质、特色、高效农业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介绍了地下滴渗灌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分析了灌水技术指标、作物需水量和节水增产效应、土壤水分运动规律及数值模拟、灌水器等方面的研发进展,讨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滴渗灌 水分动力学 灌水技术
下载PDF
挂面干燥过程水分动力学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远 张影全 +3 位作者 蒋长兴 张波 郭波莉 魏益民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95-302,共8页
干燥工序是挂面生产的关键工序之一。干燥过程水分动力学主要涉及内部水分的迁移、转化和汽化机制与规律。干燥过程的科学性、合理性对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干燥能耗等具有显著影响。本文综述了挂面中水分状态、分布,干燥过程水分迁移... 干燥工序是挂面生产的关键工序之一。干燥过程水分动力学主要涉及内部水分的迁移、转化和汽化机制与规律。干燥过程的科学性、合理性对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干燥能耗等具有显著影响。本文综述了挂面中水分状态、分布,干燥过程水分迁移动力学,分析了蛋白质、淀粉含量及组成、食盐含量、和面工艺、压延工艺、挂面尺寸、干燥工艺及条件等因素对干燥过程水分迁移规律的影响。分析并提出了挂面干燥过程水分动力学理论及应用方面仍存在主要科学和技术问题,以期为挂面干燥工艺设计、工艺控制、装备研发、稳定产品质量提供理论和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挂面 水分动力学 干燥条件 水分状态 水分迁移
下载PDF
地下滴灌技术及其灌水要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贾景云 《陕西水利》 2009年第6期119-120,共2页
地下滴渗灌作为一种国内外正在开发的低定额节水灌溉技术,已成为国内外缺水地区果树及某些经济作物抵御干旱缺水,发展优质、特色、高效农业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地下滴渗灌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分析了灌... 地下滴渗灌作为一种国内外正在开发的低定额节水灌溉技术,已成为国内外缺水地区果树及某些经济作物抵御干旱缺水,发展优质、特色、高效农业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地下滴渗灌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分析了灌水技术指标、作物需水量和节水增产效应、土壤水分运动规律及数值模拟、灌水器等方面的研发进展,讨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滴渗灌 水分动力学 灌水技术
下载PDF
土壤结构改良剂对土壤水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48
4
作者 潘英华 雷廷武 +2 位作者 张晴雯 刘纪根 夏卫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39,共3页
该文研究土壤结构改良剂对土壤水分动力学参数的影响。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后得出 :加入土壤结构改良剂后 ,土壤饱和导水率有所提高 ;各处理的非饱和扩散率与对照相比 ,施加土壤结构改良剂的处理 ,在水平土柱试验中 ,远水端同一... 该文研究土壤结构改良剂对土壤水分动力学参数的影响。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后得出 :加入土壤结构改良剂后 ,土壤饱和导水率有所提高 ;各处理的非饱和扩散率与对照相比 ,施加土壤结构改良剂的处理 ,在水平土柱试验中 ,远水端同一距离处土壤含水率要低于对照处理的含水率 ;土壤结构改良剂具有良好的吸水和保水性能 ,使得土壤的持水能力增强。在水势相同的情况下 ,与对照相比 ,施加土壤结构改良剂的土壤可保持更多的水分 ,并增加土壤中有效水含量。施加部位不同 ,土壤结构改良剂对土壤所持水分的含量也有较大差别 ,说明在实际应用中土壤结构改良剂的施用方法和施用深度也是影响土壤水分状况的一个较为重要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结构改良剂 土壤水分动力学 导水率 扩散率
下载PDF
土壤非饱和导水率温度效应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冯浩 韩仕峰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76-82,93,共8页
为计算黄土高原3种土壤不同温度下的非饱和土壤导水率,采用土壤水分动力学方法和数值模拟,利用室内试验分别对3种土壤在不同温度下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湿润峰下渗速率以及湿润峰湿度与湿润剖面平均湿度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得到... 为计算黄土高原3种土壤不同温度下的非饱和土壤导水率,采用土壤水分动力学方法和数值模拟,利用室内试验分别对3种土壤在不同温度下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湿润峰下渗速率以及湿润峰湿度与湿润剖面平均湿度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得到了以下结果:(1)建立了黄土高原3种土壤非饱和土壤导水率温度效应的定量模型:K(θ)=ΔTaθb+KTre,本模型为了解田间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及评价土壤水分有效性提供了理论依据。(2)在已有模型的基础上,计算了不同含水量下,温度升高1℃所引起非饱和土壤导水率和土壤有效水的净增加量,并推导出更为直观的温度对土壤水分传导有效性影响的定量模型,可以直接计算不同温度下非饱和土壤导水率的温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壤导水性 温度效应 数值模拟 再分布法 土壤水分动力学 湿润锋
下载PDF
冻藏时间对速冻水饺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喜庆 尹超 +3 位作者 苏适 刘东琦 郭天时 穆亚慧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3-168,共6页
为探究冻藏时间对速冻水饺品质的影响,以速冻水饺为研究对象,将其放在–18℃的条件下冷藏,测定不同冻藏时间(0、30、60、90、120 d)对速冻水饺的冻裂率、失水率、动态流变学特性、可冻结水含量、水分分布、水分干燥动力学模型的影响。... 为探究冻藏时间对速冻水饺品质的影响,以速冻水饺为研究对象,将其放在–18℃的条件下冷藏,测定不同冻藏时间(0、30、60、90、120 d)对速冻水饺的冻裂率、失水率、动态流变学特性、可冻结水含量、水分分布、水分干燥动力学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冻藏时间的增加,速冻水饺的冻裂率、失水率、可冻结水含量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弹性模量(G′)和黏性模量(G″)呈现下降的趋势;结合水(A21)和自由水(A23)呈现下降趋势,半结合水(A22)呈现上升趋势。根据水饺皮的水分含量,拟合了水饺皮在冻藏过程中的水分动力学模型;该结果为速冻水饺的货架期预测及品质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冻水饺 品质 冻藏时间 可冻结水分 水分动力学模型 动态流变学
原文传递
试论植物根系中水分运动的动力学 被引量:1
7
作者 邵明安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集刊》 CSCD 1991年第1期38-51,共14页
根系中的水分运动是土壤—植物—大气连统体(SPAC)中水分运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根系的水分动力学性质随植物种而变,同一根随部位而变,并对环境因素敏感。根系除对通过它的水流呈现相当大的阻力外,还兼有水容特性。根系的水流阻力和水容... 根系中的水分运动是土壤—植物—大气连统体(SPAC)中水分运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根系的水分动力学性质随植物种而变,同一根随部位而变,并对环境因素敏感。根系除对通过它的水流呈现相当大的阻力外,还兼有水容特性。根系的水流阻力和水容均随植物的生长发育而变,木质部水流阻力随时间的变化表明:木质部中可能存在活的内含物。木质部的水流所遇到的阻力通常比径向流的小很多。然而,还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是否在水分迫胁的情况下木质部导管中气泡的形成会大大地增加其阻力。在三条径向流的可能通道中还不能确定那一条是主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水分动力学 径向流 轴向流 水流阻力 水容
下载PDF
动态水分吸附法研究发酵饼干水分吸附特性 被引量:3
8
作者 郝发义 卢立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52-55,共4页
以发酵饼干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水分吸附法研究发酵饼干在25℃的水分吸附等温线与水分吸附动力学特性,同时与饱和盐溶液法得到的水分吸附等温线进行对比,并基于常用的等温吸湿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动态水分吸附仪能在更短... 以发酵饼干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水分吸附法研究发酵饼干在25℃的水分吸附等温线与水分吸附动力学特性,同时与饱和盐溶液法得到的水分吸附等温线进行对比,并基于常用的等温吸湿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动态水分吸附仪能在更短的时间里采集更多的数据,高频率的实时数据采集能够更准确地获得食品的水分吸附动力学特性;其从水分活度适用范围和拟合精度方面来看,GAB模型拟合饼干的等温吸湿的效果最佳。与饱和盐溶液法结果相比,动态水分吸附法得到的饼干平衡含水率略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水分吸附法 饱和盐溶液法 水分吸附动力学 等温吸湿曲线 吸湿模型
下载PDF
细枝赤齿藓(Grythrodontium leptothallum)水分吸收特征 被引量:3
9
作者 吴海辉 乙引 +1 位作者 谢爱林 龙健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46-48,共3页
研究了细枝赤齿藓(Grythrodontiumleptothallum)的水分吸收动力学。结果表明,它能吸收其干重17.32倍的水分,动力学曲线为一条饱和曲线,总吸水过程的表观Km值和表观Vmax值分别为32.36g和15.72g/gDW·min。该吸水过程可分离为外吸水... 研究了细枝赤齿藓(Grythrodontiumleptothallum)的水分吸收动力学。结果表明,它能吸收其干重17.32倍的水分,动力学曲线为一条饱和曲线,总吸水过程的表观Km值和表观Vmax值分别为32.36g和15.72g/gDW·min。该吸水过程可分离为外吸水和内吸水,其相对应的表观Km值和表观Vmax值分别为29.58g、12.57g/gDW·min和53.78g、3.33g/gDW·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枝赤齿藓 苔藓植物 吸水规律 水分吸收特征 水分吸收动力学 吸水过程
下载PDF
亲水性高分子对冰重结晶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薛涵 贺志远 +2 位作者 吴书旺 吕健勇 王健君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56-161,共6页
研究了聚丙烯酸、聚丙烯胺、聚乙烯醇三种亲水性高分子对冰重结晶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三种高分子对冰重结晶的抑制作用均逐渐增强。不同侧链基团会影响高分子对冰重结晶过程的调控效果,聚丙烯胺和聚丙烯酸没有明... 研究了聚丙烯酸、聚丙烯胺、聚乙烯醇三种亲水性高分子对冰重结晶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三种高分子对冰重结晶的抑制作用均逐渐增强。不同侧链基团会影响高分子对冰重结晶过程的调控效果,聚丙烯胺和聚丙烯酸没有明显抑制冰重结晶的效果,而聚乙烯醇具有很强的抑制冰重结晶的能力。对不同醇解度的聚乙烯醇研究发现,聚乙烯醇抑制冰重结晶的效果会随着醇解度的提高而不断增强。通过研究水分子的质子自旋-自旋弛豫时间(T2)发现:高羟基含量的聚乙烯醇可以更加有效地限制水的扩散运动,从而抑制冰重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水性高分子 冰重结晶抑制 水分动力学
原文传递
维生素B2的晶型表征及其水分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熊婧 宁保明 +2 位作者 吴建敏 何兰 丁丽霞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1436-1440,共5页
目的建立维生素B2不同晶型状态的检测方法,并对不同晶型的水分吸附特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技术(p-XRD)、差示扫描量热技术(DSC)和红外光谱分析技术(IR)对维生素B2两种晶型状态进行了表征,采用动态水分吸附分析技术(DVS)对... 目的建立维生素B2不同晶型状态的检测方法,并对不同晶型的水分吸附特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技术(p-XRD)、差示扫描量热技术(DSC)和红外光谱分析技术(IR)对维生素B2两种晶型状态进行了表征,采用动态水分吸附分析技术(DVS)对两种晶型的水分吸附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考察了温度、湿度和光线对其晶型转化的影响。结果经鉴定,国内外两批维生素B2为不同晶型,分别为无水物Ⅰ型和一水合物,无水物Ⅰ型在二甲基亚砜中结晶会转化为一水合物。一水合物有引湿性,在不同相对湿度条件下结晶水的数量可能发生变化,温度对一水合物水分吸附曲线的影响较大;无水物Ⅰ型结晶程度高,几乎不引湿,不同温度下水分吸附数据显现的变化很小。结论获得了对维生素B2晶型物质的有效鉴别分析方法,确定了维生素B2的无水物Ⅰ型相比一水合物更稳定,证实了动态水分吸附分析法可作为药物多晶型研究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2 多晶型 X射线衍射 热分析 红外 动态水分吸附 水分吸附动力学曲线 吸附-解吸附等温线
原文传递
基于动态水分吸附分析技术的化学对照品水分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熊婧 杨化新 +1 位作者 吴建敏 何兰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32-535,共4页
目的运用动态水分吸附分析技术对不同化学对照品的水分吸附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以指导化学对照品标定时分装条件、包装用瓶以及使用方式的确定。方法采用动态水分吸附分析技术对5种不同引湿性类型的化学对照品原料进行分析,测定水分吸附... 目的运用动态水分吸附分析技术对不同化学对照品的水分吸附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以指导化学对照品标定时分装条件、包装用瓶以及使用方式的确定。方法采用动态水分吸附分析技术对5种不同引湿性类型的化学对照品原料进行分析,测定水分吸附动力学曲线,评价化学对照品在不同湿度条件下吸收水分的趋势和程度。结果根据水分吸附动力学曲线,判断依替膦酸二钠、对氨基水杨酸钠、盐酸伐昔洛韦、阿司匹林和波生坦等化学对照品的引湿性,确定了这几种化学对照品适宜的分装环境、包装用瓶和使用方式。结论动态水分吸附分析技术能够实时记录水分吸附数据,直观观察到化学对照品在不同环境湿度条件下与水分相互作用的程度,从而判断化学对照品的引湿性,是化学对照品标定工作中重要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水分吸附 水分吸附动力学曲线 吸附-解吸附等温线 引湿性 依替膦酸二钠 对氨基水杨酸钠 盐酸伐昔洛韦 阿司匹林 波生坦
原文传递
基于回路系统的干旱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建华 张强 周广胜 《干旱气象》 2016年第6期1087-1098,共12页
干旱是一种损失最大、影响人口最多的自然灾害。陆面过程中,白天水分通常从土壤输送到植被与大气中,夜间相反,水分又部分回流到土壤中。这种水分在土壤、植被和大气之间的流动可以看作是一个回路,而构成该回路的土壤、植被和大气3个部... 干旱是一种损失最大、影响人口最多的自然灾害。陆面过程中,白天水分通常从土壤输送到植被与大气中,夜间相反,水分又部分回流到土壤中。这种水分在土壤、植被和大气之间的流动可以看作是一个回路,而构成该回路的土壤、植被和大气3个部件通过水分的纽带作用构成了一个表象上的完整开放系统,称为回路系统。由此系统可以对气象干旱、农业干旱和水文干旱进行统一研究,干旱是该系统内在矛盾运动状况的外在反映。对该回路系统的分析表明,该系统主要通过内外2个过程与温度控制过程维持。基于含水量、水分流量和热量3个物理量,给出回路各部件与系统统一的水分热动力学方程组,并给出描述无旱涝过程的正态方程与描述旱涝过程的差量方程。最后,在含水量不变、流量不变、无植被的裸地、植被覆盖密集的地方以及水分运动停止等特殊情况下对干旱进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1)对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或无植被的裸地,干旱发生与否取决于水分源差量S'的符号;(2)对于湿润区或植被覆盖度很大的地区,干旱发生与否取决于S'和W'/t的符号,其中W'/t是含水量差量的时间偏导数。随后简单讨论了干旱检测的问题。总之,以回路系统和水分热动力学方程组可以对干旱进行系统和定量研究,这对于干旱的基础理论研究、干旱模式以及干旱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回路系统 内外过程 水分动力学方程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