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滩水库表层水体CO2分压和水化学特征 被引量:5
1
作者 赵宗权 曹玉平 +3 位作者 焦树林 袁热林 邓飞艳 张倩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93-800,共8页
为了探究喀斯特地区岩溶水库水体化学特征和CO2源/汇机制,于2016年7月16日和2017年1月7日,在龙滩水库采集了水样,测定水样的理化指标,计算水体CO2分压和CO2扩散通量。研究结果表明,在2016年7月16日(丰水期),表层(0~20 cm深度)水体CO2分... 为了探究喀斯特地区岩溶水库水体化学特征和CO2源/汇机制,于2016年7月16日和2017年1月7日,在龙滩水库采集了水样,测定水样的理化指标,计算水体CO2分压和CO2扩散通量。研究结果表明,在2016年7月16日(丰水期),表层(0~20 cm深度)水体CO2分压为64.50~294.22 Pa,平均值为171.48 Pa;在2017年1月7日(枯水期),表层水体CO2分压为339.72~575.05 Pa,平均值为466.77 Pa。在7月16日,水体CO2分压分别与电导率和总溶解固体物含量显著正相关,在1月7日,其与碱度显著正相关;在两个采样日,水体CO2分压都分别与pH、氧化还原电位显著负相关。丰、枯水期的水体CO2分压都处于过饱和状态,水体CO2向大气中迁移,即此时水体为大气CO2的源。在7月16日,水库中水体CO2扩散通量为2.73~28.95 mmol/(m^2·d),平均通量为14.94mmol/(m^2·d);在1月7日,其为34.16~61.61 mmol/(m^2·d),平均通量为49.07 mmol/(m^2·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co2 水体co2扩散通量 水化学特征 龙滩水库
原文传递
筑坝对山区河流碳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高全洲 陶贞 +3 位作者 张胜华 解晨骥 林培松 毛海若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31-342,共12页
流域的地貌和气候特征及干流筑坝等是影响河流碳动力学的主要因素。本文对干流下游筑坝的华南山地丘陵区河流增江的碳循环过程做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山地丘陵为主的流域地貌特征提高了增江河流碳的输出通量;而亚热带湿润气候和较高... 流域的地貌和气候特征及干流筑坝等是影响河流碳动力学的主要因素。本文对干流下游筑坝的华南山地丘陵区河流增江的碳循环过程做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山地丘陵为主的流域地貌特征提高了增江河流碳的输出通量;而亚热带湿润气候和较高的森林覆盖率以及缺乏碳酸盐岩的流域地质背景使得溶解有机碳(DOC)构成增江河流碳的主要成分;光化学分解可以解释在秋季较强紫外线辐射下河水较低的DOC含量。受大坝影响河段水流速度的变缓为水生生物量的增加提供了条件,使得颗粒有机碳(POC)中来源于水生生物量的贡献率上升、有机物的C/N比降低。流速变缓的河道中藻类的生长导致水体CO2分压低于大气中的CO2分压。增江流域DOC和POC的输出通量分别为25.08×10^5g/kiM^2·a和11.58×10^5g/km^2a。本文为研究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对河流碳循环过程及通量的影响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筑坝 湿热流域 山区河流 有机碳 水体co2(pco2)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