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86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鱼类仔鱼期的摄食和生长 被引量:204
1
作者 殷名称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35-342,共8页
鱼类仔鱼期的摄食和生长殷名称(上海水产大学,200090)关键词鱼类,仔鱼期,摄食,生长FEEDINGANDGROWTHOFTHELARVASTAGE.OFFISH¥YinMingcheng(ShanghaiFish... 鱼类仔鱼期的摄食和生长殷名称(上海水产大学,200090)关键词鱼类,仔鱼期,摄食,生长FEEDINGANDGROWTHOFTHELARVASTAGE.OFFISH¥YinMingcheng(ShanghaiFisheriesUniversity,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仔鱼期 摄食 生长 水产养殖
下载PDF
中国鱼类远缘杂交研究及其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 被引量:147
2
作者 楼允东 李小勤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1-158,共8页
在分析和归纳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中国鱼类远缘杂交研究的概况及其有关问题进行全面的介绍和评述:(1)鱼类远缘杂交的等级,包括目间、科间、亚科间、属间和种间杂交;(2)鱼类远缘杂交的相容性,涉及鱼类远缘杂交的可交配性、鱼类远缘... 在分析和归纳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中国鱼类远缘杂交研究的概况及其有关问题进行全面的介绍和评述:(1)鱼类远缘杂交的等级,包括目间、科间、亚科间、属间和种间杂交;(2)鱼类远缘杂交的相容性,涉及鱼类远缘杂交的可交配性、鱼类远缘杂种的可育性以及鱼类远缘杂交不相容的原因分析等;(3)鱼类远缘杂交在水产养殖上的各方面应用,如杂种优势利用,鱼类性别控制以及诱导多倍体、雌核发育和雄核发育等。本文旨在为对今后进一步开展鱼类远缘杂交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中国水产科学,2006,13(1):151-1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远缘杂交 水产养殖
下载PDF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水产养殖水质监测系统开发与试验 被引量:140
3
作者 黄建清 王卫星 +3 位作者 姜晟 孙道宗 欧国成 卢康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83-190,共8页
为解决目前水产养殖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存在布线困难、灵活性差和成本高等问题,该文构建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水产养殖水质监测系统。该系统的传感器节点负责水质数据采集功能,并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将数据发送给汇聚节点,汇聚节点通过RS... 为解决目前水产养殖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存在布线困难、灵活性差和成本高等问题,该文构建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水产养殖水质监测系统。该系统的传感器节点负责水质数据采集功能,并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将数据发送给汇聚节点,汇聚节点通过RS232串口将数据传送给监测中心。传感器节点的处理器模块采用MSP430F149单片机,无线通信模块由nRF905射频芯片及其外围电路组成,传感器模块以PHG-96FS型pH复合电极和DOG-96DS型溶解氧电极为感知元件,电源模块以LT1129-3.3、LT1129-5和Max660组成的电路提供3.3和±5V。设计了传感器输出信号的调理电路,将测量电极输出的微弱信号放大,满足A/D转换的要求。节点软件以IAR Embedded Workbench为开发环境,采用单片机C语言开发,实现节点数据采集与处理、无线传输和串口通信等功能。监测中心软件采用VB6.0开发,为用户提供形象直观的实时数据监测平台。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网络平均丢包率为0.77%,pH值、温度和溶解氧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40%、0.27%和1.69%,满足水产养殖水质监测的应用要求,并可对大范围水域实现水质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传感器 实时系统 无线网络 水质监测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Android平台的水产养殖远程监控系统 被引量:130
4
作者 李慧 刘星桥 +2 位作者 李景 陆晓嵩 宦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75-181,共7页
为了促进江苏省智能农业的发展,该文开发了一种基于物联网Android平台的水产养殖远程监控系统,实现了对多传感器节点的信息(pH值、温度、水位、溶解氧等环境参数)远程采集和数据存储功能,实现了对多控制节点的远程控制。系统不受时间地... 为了促进江苏省智能农业的发展,该文开发了一种基于物联网Android平台的水产养殖远程监控系统,实现了对多传感器节点的信息(pH值、温度、水位、溶解氧等环境参数)远程采集和数据存储功能,实现了对多控制节点的远程控制。系统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用户可以在任何具备网络覆盖的地方从手机上浏览并获取数据,将数据从数据库中导出到用户的SD卡上,以TXT格式存储,系统多手机用户客户端可以共享一台服务器,具有很高的性价比。系统采用CC2430作为底层管理芯片,控制部分采用模糊PID控制算法,系统通过在江苏省溧阳长荡湖实验基地系统的实际调试,各项指标均达到要求,温度测量精度达到0.5℃,pH值测量精度达到0.3,溶解氧的控制精度在±0.3mg/L以内,水位波动控制在平均±1cm左右,能够满足水产养殖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远程监控 传感器 物联网 ANDROID
下载PDF
基于RFID和EPC物联网的水产品供应链可追溯平台开发 被引量:119
5
作者 颜波 石平 黄广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72-183,共12页
为实现对水产品流通过程的全程追溯,该文以供应链为视角,以罗非鱼为具体研究对象,立足消费者、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等三方,本着可跟踪、可追溯、可召回等基本目标,设计并开发了基于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和产品... 为实现对水产品流通过程的全程追溯,该文以供应链为视角,以罗非鱼为具体研究对象,立足消费者、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等三方,本着可跟踪、可追溯、可召回等基本目标,设计并开发了基于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和产品电子代码(electronic product code,EPC)物联网的,包含养殖管理系统、加工管理系统、配送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查询监管系统5个子系统的水产品供应链可追溯平台,并着重对平台的对象名称服务(object name service,ONS)和EPC信息服务(electronic product code information service,EPCIS)进行了详细的设计与实现,利用该平台可以实现水产品从养殖、加工、配送到销售的全程跟踪与追溯。该研究可为水产品供应链可追溯系统模型与软件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供应链 食品安全 可追溯平台 物联网 产品电子代码 射频识别
下载PDF
养殖海参主要疾病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99
6
作者 王印庚 荣小军 +1 位作者 张春云 孙素凤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共7页
首次对中国养殖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疾病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育苗期的主要疾病有烂边病、烂胃病和化板症,而越冬保苗期和养成期则以腐皮综合症的危害最为严重。详细描述了以上主要病症的流行病学特征,总... 首次对中国养殖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疾病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育苗期的主要疾病有烂边病、烂胃病和化板症,而越冬保苗期和养成期则以腐皮综合症的危害最为严重。详细描述了以上主要病症的流行病学特征,总结出当前海参疾病的病原以细菌为主,兼有霉菌、寄生虫和敌害生物。此外,针对主要病症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技术和综合预防措施,以指导生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海参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疾病 细菌 防治
下载PDF
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其控制对策 被引量:114
7
作者 吴伟 范立民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34,共9页
在分析当前中国水产养殖环境污染状况的基础上,阐述了污染的来源及其对水产养殖业和水域环境的影响。水产养殖环境污染由外源性污染和养殖自身污染构成。外源性污染主要由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染导致,而自身污染主要由养殖过... 在分析当前中国水产养殖环境污染状况的基础上,阐述了污染的来源及其对水产养殖业和水域环境的影响。水产养殖环境污染由外源性污染和养殖自身污染构成。外源性污染主要由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染导致,而自身污染主要由养殖过程中的肥料、饲料、鱼药等投入品以及生物排泄物和底泥等引发。介绍了目前在水产养殖环境污染控制过程中常用的原位修复和异位修复技术,针对污染来源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水产养殖环境污染防控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保证水产品质量、推动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环境 污染 控制对策
原文传递
养殖刺参保苗期重大疾病“腐皮综合征”病原及其感染源分析 被引量:82
8
作者 王印庚 方波 +1 位作者 张春云 荣小军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10-616,共7页
2003~2005年冬、春季,山东省和辽宁省众多养殖区域的保苗期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暴发了较为严重的传染性疾病—“腐皮综合征”。该病波及面广,传染性强,死亡率常高达90%以上。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厌食、摇头、肿嘴、排脏、身体... 2003~2005年冬、春季,山东省和辽宁省众多养殖区域的保苗期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暴发了较为严重的传染性疾病—“腐皮综合征”。该病波及面广,传染性强,死亡率常高达90%以上。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厌食、摇头、肿嘴、排脏、身体萎缩、口部溃烂乃至体表大面积溃疡。本研究对症状较为典型的3家海参保苗期的发病幼参进行了详细的病原学分析,从所有病参的病灶组织分离得到了1种占有绝对优势的菌株,经人工感染实验证明它对健康刺参具有较强的致病性,且感染病参的症状与自然发病海参的症状相同。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 rDNA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该菌进行的分类鉴定表明,导致保苗期刺参“腐皮综合征”的致病菌是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nigrifaciens)。同时也对3家养殖场刺参保苗养殖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源中细菌含量不高,为(0.8×102)^(1.2×102)cells/mL,其特征与病灶处优势菌不同;而饵料中细菌含量最高可达3.2×106cells/mL。饵料、池水和池底污物的优势菌与病灶处优势菌基本一致,说明饵料可能是病原菌的主要来源。本研究首次揭示了“腐皮综合征”导致保苗期刺参大规模死亡的原因及其致病原,对刺参健康养殖和病害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水产科学,2006,13(4):610-6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水产养殖 腐皮综合征 细菌 假交替单胞菌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的水产养殖智能化监控系统 被引量:85
9
作者 颜波 石平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59-265,共7页
针对目前我国水产养殖规模越来越大,种类越来越丰富,传统养殖方式已不能满足要求的现状,将RFID与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相结合应用到水产养殖领域,提出了基于RFID与无线传感网络的水产品智能化养殖监控系统的架构及应用实施方案。根据水产品... 针对目前我国水产养殖规模越来越大,种类越来越丰富,传统养殖方式已不能满足要求的现状,将RFID与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相结合应用到水产养殖领域,提出了基于RFID与无线传感网络的水产品智能化养殖监控系统的架构及应用实施方案。根据水产品养殖基本流程,对水产品养殖环节的生长环境进行分析,总结影响水产品生长的环境因素并确定出进行水产品高密度养殖的最佳环境,从而实现环境资源的充分利用。通过现场试验,验证了该系统的数据检测与传输误差、闭环控制精度、反应速度等性能均达到了实际项目的需要,试验结果表明温度误差在±0.5℃范围内,溶氧量误差在±0.3 mg/L范围内,pH值误差在±0.3范围内,系统传输数据的正确率在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无线射频识别 物联网 无线传感网络监控
下载PDF
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被引量:67
10
作者 丁彦文 艾红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0年第1期68-73,共6页
关键词 光合细菌 硝化细菌 复合微生物 水产养殖
下载PDF
太湖生态环境演化及其原因分析 被引量:74
11
作者 秦伯强 罗潋葱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61-568,共8页
太湖地处长江下游三角洲 ,水域面积为 2 338km2 ,平均水深 1.9m ,最大水深不足 2 .6m ,为一典型的大型浅水湖泊。太湖流域地势平坦 ,河网密布 ,河湖水力关系复杂。其主要补给径流来自西南部的天目山区及西部的宜溧河流域。每年夏天 ,大... 太湖地处长江下游三角洲 ,水域面积为 2 338km2 ,平均水深 1.9m ,最大水深不足 2 .6m ,为一典型的大型浅水湖泊。太湖流域地势平坦 ,河网密布 ,河湖水力关系复杂。其主要补给径流来自西南部的天目山区及西部的宜溧河流域。每年夏天 ,大部分入湖洪水通过位于东太湖的太浦河及东北部的望虞河分别排入黄浦江与长江 ,由于出入湖河道的特殊位置 ,使得太湖南部的换水周期较短而北部较长。近几十年来 ,太湖由于污染而逐步呈现富营养化特征 ,污染物主要来自北部的无锡市和常州市 ,通过河道排入太湖北部的五里湖与梅梁湾 ,因此上述两地的水质较南部差。在东太湖 ,水产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很大 ,亦呈现出富营养化特征 ,并殃及该地区的供水 ,加之该地区为太湖主要的泄洪通道 ,因此泥沙淤积严重 ,而且水生植物生长旺盛 ,呈现出明显的沼泽化趋势 ;在太湖四周地区 ,由于湖泊围垦和水利工程建设 ,其污染净化能力将降低 ,从而加速水环境恶化的趋势。太湖所面临这些问题 ,有待于强化湖泊科学管理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特征 水量平衡 富营养化 水产养殖 太湖
下载PDF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引进养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6
12
作者 雷霁霖 刘新富 《现代渔业信息》 1995年第11期1-3,共3页
大菱鲆是欧洲的一种海产鲆鲽类。欧洲经数十年研究,已经形成一种养殖产业并达到事业化的生产水平。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潜力巨大的养殖良种,其主要特点是体形优美、风味独特、性格温驯、适应低水温生活、生长迅速、容易接受配合饵料、宜... 大菱鲆是欧洲的一种海产鲆鲽类。欧洲经数十年研究,已经形成一种养殖产业并达到事业化的生产水平。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潜力巨大的养殖良种,其主要特点是体形优美、风味独特、性格温驯、适应低水温生活、生长迅速、容易接受配合饵料、宜于集约化养殖,而且商业价值甚高,因而受到世界的注目。黄海水产研究所已于1992年将其引进我国。三年来试养情况良好,年增长速度接近1kg,初步证明大菱鲆适于在我国北方沿海开展养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良种 引进 水产养殖
下载PDF
鲑科鱼类及其养殖状况 被引量:75
13
作者 孙大江 王炳谦 《水产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56-63,共8页
本文介绍鲑科鱼类及其主要生物学特点、鲑科鱼类在世界渔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养殖产业技术发展现况。鲑科鱼类属典型的冷水性鱼类,高蛋白、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营养丰富、可食部分大、无肌间刺、易加工,是欧美人民的传统水产食品和重要... 本文介绍鲑科鱼类及其主要生物学特点、鲑科鱼类在世界渔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养殖产业技术发展现况。鲑科鱼类属典型的冷水性鱼类,高蛋白、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营养丰富、可食部分大、无肌间刺、易加工,是欧美人民的传统水产食品和重要养殖鱼类。鲑鱼是世界三大养殖鱼类之一,其养殖产量仅在鲤鱼和罗非鱼之后,海水鱼类养殖中,半数以上(54.3%)来自鲑鱼产量。2005年,世界鲑鱼产量280万吨,其中195万吨(69.6%)来自人工养殖。本文也简要叙述了我国鲑鱼养殖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在鲑鳟鱼类遗传育种、养殖新品种开发、营养与饲料、病害防治、繁殖期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针对我国鲑鳟鱼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鲑科鱼类 水产养殖 中国
下载PDF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规模化水产养殖智能监控系统 被引量:74
14
作者 史兵 赵德安 +2 位作者 刘星桥 蒋建明 孙月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6-140,共5页
为了解决规模化水产养殖中有线监控系统带来的不利影响,并能实现对环境因子的准确测量与控制,该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的智能监控系统在规模化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系统利用对协议栈进行小幅的修改,完成了人工设置每个养殖池为一个簇... 为了解决规模化水产养殖中有线监控系统带来的不利影响,并能实现对环境因子的准确测量与控制,该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的智能监控系统在规模化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系统利用对协议栈进行小幅的修改,完成了人工设置每个养殖池为一个簇,并通过适当修改路由协议,将自动选择簇头的工作变为人工设置固定簇头,大幅减少节点本身的计算工作,从而实现节能目的。控制器利用模糊控制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实现闭环控制。结果表明,系统内数据通信通畅,温度误差在±0.5℃范围内,溶氧量误差在±0.3 mg/L范围内,pH值误差在±0.3范围内。各养殖关键环境因子均满足控制精度,达到了设计要求,能够满足规模水产养殖智能化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网络 环境监测 检测器 水产养殖
下载PDF
光合细菌调控水产养殖业水质的研究 被引量:59
15
作者 丁爱中 陈繁忠 +2 位作者 雷剑泉 傅家谟 盛国英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2000年第6期339-341,344,共4页
从土壤中分离出多株光合细菌 (PSB) ,利用室内静态试验和现场试验对其调节水质的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与对照组试验相比 ,光合细菌能调节水体的 pH值 ,静态试验6.97~8.01 ,现场试验6.82~8.52 ,增加水中氧气的含量 ,静态试验由2.... 从土壤中分离出多株光合细菌 (PSB) ,利用室内静态试验和现场试验对其调节水质的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与对照组试验相比 ,光合细菌能调节水体的 pH值 ,静态试验6.97~8.01 ,现场试验6.82~8.52 ,增加水中氧气的含量 ,静态试验由2.01mg/L升至11.10mg/L ,现场试验由3.70mg/L升至9.94mg/L ,降低有害氨氮含量(NH4+-N) ,静态试验由0.30mg/L降至0.01mg/L ,现场试验也较对照组降低很多 ,文章并对光合细菌调节水质的机理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细菌 水质调控 水产养殖 PSB 水体 PH值
下载PDF
我国水产养殖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任务 被引量:71
16
作者 唐启升 丁晓明 +9 位作者 刘世禄 王清印 聂品 何建国 麦康森 徐皓 林洪 金显仕 张国范 杨宁生 《中国渔业经济》 2014年第1期6-14,共9页
论文重点介绍了我国水产养殖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任务。1.进一步发展水产养殖业的战略意义:深化渔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带动渔业新一轮的发展,减排CO_2、缓解水域富营养化,促进渔业绿色、低碳发展,生产更多更好的优质蛋白,满足需求,... 论文重点介绍了我国水产养殖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任务。1.进一步发展水产养殖业的战略意义:深化渔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带动渔业新一轮的发展,减排CO_2、缓解水域富营养化,促进渔业绿色、低碳发展,生产更多更好的优质蛋白,满足需求,保障国家食物安全,促进生态系统水平的水产养殖发展,提升我国渔业科技进步;2.水产养殖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养护战略、拓展战略和高技术战略,创新推动新一轮水产养殖业的现代化发展;3.战略目标:"高效、优质、生态、健康、安全";4.水产养殖业绿色、可持续发展重点任务:加快建设现代水产种业体系,规划发展现代水产养殖生产模式,着力发展现代水产养殖装备与设施,强化现代水产疫病防控和产品质量安全监控,积极发展现代水产饲料与加工流通业,加快建设现代水产养殖业科技与支撑体系,拓展发展现代水产养殖生产体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绿色 可持续发展战略 任务
下载PDF
人工雌核发育及其在遗传学和水产养殖上的应用 被引量:54
17
作者 楼允东 《水产学报》 CAS 1986年第1期111-123,共13页
精子染色体的失活(用辐射或化学物处理)与细胞分裂的抑制(用冷休克、热休克或水静压法)的染色体组控制技术,能够容易地成用于鱼类而产生正常的雌核发育二倍体个体。在雌性配子同型(XX)的鱼类中,雌核发育个体具有其母亲的全部染色体且应... 精子染色体的失活(用辐射或化学物处理)与细胞分裂的抑制(用冷休克、热休克或水静压法)的染色体组控制技术,能够容易地成用于鱼类而产生正常的雌核发育二倍体个体。在雌性配子同型(XX)的鱼类中,雌核发育个体具有其母亲的全部染色体且应该全部是雌性。局部自交,即杂合的雌核发育二倍体可以通过保留卵子第二极体的处理产生之完全纯合的雌核发育二倍体则可以用阻止第一次有丝分裂的方法产生。雌核发育对基因作图与纯合自交系的快速建立是有用的。这些自交系可用于遗传学与选择育种的研究。尽管雌核发育可以被用来产生单性种群,但由于后裔中自交衰退的存在,因此它可能不是种群控制的最好方法。 目前,雄核发育还没有被广泛地应用于鱼类,但对自交系的产生来说,作为雌核发育的一个补充方法同样具有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人工雌核发育 遗传学 水产养殖 二倍体 基因作图 纯合自交系 孤雌生殖
下载PDF
生物絮凝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被引量:66
18
作者 罗国芝 朱泽闻 +2 位作者 潘云峰 鲁璐 谭洪新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2-63,共2页
一般情况下,养殖鱼类仅能;消化吸收投喂的饵料中的:20%~25%的蛋白质,剩余的以氨氮、残饵和粪便的形式存在于养殖水环境。对于水体中的氨氮及残饵和粪便,一种处理方法是进行换水,这样会消耗大量水资源。据估算,养殖1kg的对虾... 一般情况下,养殖鱼类仅能;消化吸收投喂的饵料中的:20%~25%的蛋白质,剩余的以氨氮、残饵和粪便的形式存在于养殖水环境。对于水体中的氨氮及残饵和粪便,一种处理方法是进行换水,这样会消耗大量水资源。据估算,养殖1kg的对虾要消耗20m3的清洁水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絮凝技术 应用 生物 养殖水环境 养殖鱼类 消化吸收 蛋白质
下载PDF
采用光合细菌控制水体中亚硝酸盐的研究 被引量:56
19
作者 刘双江 孙燕 +1 位作者 岑运华 杨惠芳 《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21-23,共3页
分离筛选到一株利用亚硝酸盐的光合细菌。试验结果表明,当亚硝酸盐浓度在0.01—50mmol/L时,该菌株在7d时间内能去除80%以上的亚硝酸盐,该菌株去除亚硝酸盐的最适碳源是乙酸和乳酸。在养殖池塘中施用该菌株制成的菌... 分离筛选到一株利用亚硝酸盐的光合细菌。试验结果表明,当亚硝酸盐浓度在0.01—50mmol/L时,该菌株在7d时间内能去除80%以上的亚硝酸盐,该菌株去除亚硝酸盐的最适碳源是乙酸和乳酸。在养殖池塘中施用该菌株制成的菌剂,池塘中亚硝酸盐浓度下降50%-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光合细菌 亚硝酸盐 环境保护
下载PDF
中国水产养殖环境氮磷污染现状及未来发展思路 被引量:64
20
作者 刘国锋 徐跑 +2 位作者 吴霆 徐增洪 徐刚春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25-233,共9页
中国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但受土地、环境、技术和人工等资源的限制,目前已经到了发展的瓶颈期。本研究总结过去近40年来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带来的水环境氮磷污染负荷和环境效应,以及相应的养殖水体治理措施,提出了新型水产养殖模式的优... 中国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但受土地、环境、技术和人工等资源的限制,目前已经到了发展的瓶颈期。本研究总结过去近40年来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带来的水环境氮磷污染负荷和环境效应,以及相应的养殖水体治理措施,提出了新型水产养殖模式的优势。未来水产养殖业在"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的总目标下,必须转变生产方式,调整生产结构,通过持续深化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苗种、饲料、技术、装备、机制和生产模式等方面着手,提高水产养殖的技术水平,提升渔民增收致富的能力和水产品品质,为中国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污染物 水环境 水质净化 养殖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