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声目标探测和识别融合技术发展综述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延厚 王超 +2 位作者 张奇 李强 笪良龙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11-1727,共17页
水下空间的主动权竞争越来越激烈,针对复杂的海洋环境和多样的目标类型,现有水面水下单平台单传感器探测能力有限、稳定性差,很难满足未来对水声目标的准确探测和识别需求。随着水下探测手段增加以及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的迅速发展,研究基... 水下空间的主动权竞争越来越激烈,针对复杂的海洋环境和多样的目标类型,现有水面水下单平台单传感器探测能力有限、稳定性差,很难满足未来对水声目标的准确探测和识别需求。随着水下探测手段增加以及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的迅速发展,研究基于融合理论的水声目标探测与识别技术,可实现对水声目标更准确的状态估计和属性判别,进而提高水下探测预警能力。本文首先对现有水面水下探测传感器和平台进行了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水声目标立体观测系统的网络组成和结构特点,并给出一种跨域异构水声目标立体探测系统设计设想,根据现有融合结构给出了基于多信息源的水声目标融合功能框架;然后根据水声融合探测技术的具体应用,分别论述和分析了基于目标信号级和非目标信号级融合检测方法,基于时空特征、运动特征和海洋物理场的融合定位方法,以及基于经典非线性滤波、数据关联和随机集理论的水声目标跟踪方法;最后重点总结了水下目标的各物理场特征,并针对水声识别中普遍存在的目标信息不确定性问题,归纳了基于Bayes理论、D-S证据理论和深度学习算法的三类典型的融合识别方法及框架。指出了基于信息融合的水声目标探测和识别技术所具有的优势和前景,并分析了水下立体观测网络、融合结构、融合探测和识别算法以及工程应用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融合 水下观测系统 水声目标状态估计 水声目标属性判别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6000米深水可视可控轻型沉积物柱状取样系统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冰 栾振东 +4 位作者 张鑫 李连福 连超 阎军 陈长安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5-31,共7页
为了获得连续、低扰动、超长的深海海底沉积物样品,研制了一套可应用于最大水深6 000 m,最长取样可达25 m的可视可控轻型沉积物柱状取样系统。本套设备主要包括甲板控制单元、取样系统和立式收放机构3部分。在取样过程中,本系统充分利... 为了获得连续、低扰动、超长的深海海底沉积物样品,研制了一套可应用于最大水深6 000 m,最长取样可达25 m的可视可控轻型沉积物柱状取样系统。本套设备主要包括甲板控制单元、取样系统和立式收放机构3部分。在取样过程中,本系统充分利用动能和深海液压锤夯击双动力组合,即取样过程包括前期的重力贯入和后期的夯击取样两个过程。液压锤夯击机构的配置使取样器在不显著增加自身重量的前提下,完成超长、连续、低扰动的深海沉积物柱状样采集工作。取样器的组合与拆卸采用立式吊装的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取样过程中的工作量和所需甲板作业空间。水下监测系统的配置解决了以往盲采样的弊端。除此之外,本取样器还设有多个标准通用端口,可以扩展为多种设备的集成平台,完成多种数据的采集。目前本套设备已经成功进行了海试,并作为主要沉积物取样设备成功应用于多个海上调查航次,取得了一系列连续、低扰动的柱状样品,有效地提高了我国深海可视可控柱状取样的技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状取样器 液压锤夯击 立式组装与拆卸 水下观测系统 集成平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