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i(Ⅳ)在氯化物熔体中的电化学还原 被引量:2
1
作者 杜继红 祁和述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65-168,共4页
研究了KClLiCl熔体中Ti(Ⅳ)的电化学还原机理和钛沉积及沉积动力学,计算了各还原步骤传递的电子数。结果表明,Ti(Ⅳ)的电化学还原为三步电荷传递反应,即:Ti4+→Ti3+→Ti2+→Ti。Ti(Ⅳ)的电化学还... 研究了KClLiCl熔体中Ti(Ⅳ)的电化学还原机理和钛沉积及沉积动力学,计算了各还原步骤传递的电子数。结果表明,Ti(Ⅳ)的电化学还原为三步电荷传递反应,即:Ti4+→Ti3+→Ti2+→Ti。Ti(Ⅳ)的电化学还原速度由离子扩散速度来控制。在一定熔体组成及温度下,沉积物的性质依赖于电解时间及电解电位。在KClLiCl熔体中阴极电位为500mV(相对钼电极),电解时间为4h时,可获得粘附性能好的钛沉积物,并观察到沉积物为细小结晶堆积起来的多孔体。钛的纯度可达9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离子 电化学还原 氯化物熔体 炼钛
下载PDF
Tm(Ⅲ)在氯化物熔体中电还原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丘开容 杨绮琴 管彤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11,共5页
用循环伏安法、恒电位电解及断电后的电极电位—时间曲线、X射线衍射法研究NaClKClTmCl3熔体中Tm(Ⅲ)在铁、钴、镍、铜等阴极上还原的电极过程。在这些金属阴极上首先形成合金,然后才析出金属铥。
关键词 铥合金 铥离子 氯化物熔体 电还原 熔盐电极
下载PDF
高温氯化物熔体中Tb氧化物析氯电催化作用机理
3
作者 谢中 刘业翔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55-557,共3页
在 70 0℃的高温氯化物熔盐中采用电化学暂态技术 ,结合SEM和XPS等表面物理检测手段 ,对稀土铽氧化物电极的表面物理化学和电化学表面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 ,热分解产物为非化学计量的混合价态铽氧化物 ,电极表面结构显微观“龟裂”... 在 70 0℃的高温氯化物熔盐中采用电化学暂态技术 ,结合SEM和XPS等表面物理检测手段 ,对稀土铽氧化物电极的表面物理化学和电化学表面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 ,热分解产物为非化学计量的混合价态铽氧化物 ,电极表面结构显微观“龟裂”状态。稀土铽氧化物高温析氯电催化作用的氧化还原机理是变价Tb氧化物在电极表面起活性中心的作用 ,能降低Cl析出活化能。从稀土电子结构因素对稀土氧化物的电催化活性进行了解释 ,并对稀土化合物作为电催化剂的性能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 氯电极反应 氯化物熔体 铽氧化电极
下载PDF
高温氯化物熔体石墨阳极析氯过程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谢中 刘业翔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2期479-483,共5页
采用线性电位扫描、计时电量和循环伏安技术对石墨电极在高温NaCl-KCl熔体中氯析出过程进行研究并测定有关动力学参数。工作电极采用L型设计,欧姆压降采用改进的断电流装置进行测定和校正。在电流密度0.05~0.8A/cm2范围内,测得... 采用线性电位扫描、计时电量和循环伏安技术对石墨电极在高温NaCl-KCl熔体中氯析出过程进行研究并测定有关动力学参数。工作电极采用L型设计,欧姆压降采用改进的断电流装置进行测定和校正。在电流密度0.05~0.8A/cm2范围内,测得析氯交换电流密度为0.0308A/cm2,Tafel斜率182mV;计时电量研究获得Cl2的标准速率常数为3.259×10(-5)cm/s;实验结果和理论Tafel斜率的动力学分析表明氯析出的可能是Cl-=Cl(ads)+e为过程速率控制步骤,Cl(ads)的吸附遵循Temkin吸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电解 氯化物熔体 氯电极反应 石墨电极
下载PDF
氯化物熔体中制取钬铜合金的电极过程
5
作者 苏育志 杨绮琴 刘冠昆 《广州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年第2期34-38,共5页
用循环伏安法、恒电位电解断电后的电位—时间曲线、电位阶跃下的电流—时间曲线以及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在KCl-HoCl3熔体中Ho3+在铜电极上还原形成钬铜合金的电极过程。Ho3+在铜电极还原时,在形成金属间化合物Ho... 用循环伏安法、恒电位电解断电后的电位—时间曲线、电位阶跃下的电流—时间曲线以及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在KCl-HoCl3熔体中Ho3+在铜电极上还原形成钬铜合金的电极过程。Ho3+在铜电极还原时,在形成金属间化合物HoCu5等后才析出纯金属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钬铜合金 电极过程 氯化物熔体 生成自由能 扩散系数 扩散活化能
下载PDF
高温氯化物熔体氯电极过程的电催化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谢中 刘业翔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96-299,共4页
以石墨为基底、采用热分解工艺制备氧化物涂层电极;用慢速线性电位扫描技术结合改进的断电流测试技术,对过渡族金属氧化物、镧系稀土氧化物及其复氧化物电极,在 700℃高温氯化物熔体中的析氯电催化性能进行测试结果发现,高温下... 以石墨为基底、采用热分解工艺制备氧化物涂层电极;用慢速线性电位扫描技术结合改进的断电流测试技术,对过渡族金属氧化物、镧系稀土氧化物及其复氧化物电极,在 700℃高温氯化物熔体中的析氯电催化性能进行测试结果发现,高温下Pr,Tb和Tin等一些稀土氧化物和复合氧化物对氯析出显示出高的催化活性;与石墨电极相比, 0.6A/cm2的工业电流密度下可降低析氯过电位 80-110 mV,证实了高温氯电极过程存在电催化作用.依过电位降低的大小,实验获得镧系稀土氧化物析氯电催化活性的顺序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 电催化 氯化物熔体 电极过程 电解冶金
下载PDF
氯化物熔体中Lu合金形成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冠昆 杨绮琴 +1 位作者 童叶翔 刘庆峰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B001-B009,共9页
研究了在NaCl—KCl—LuCl,熔体中Lu(Ⅲ)在Cu,Co,Ni和Fe电极上还原的电极过程测定了Lu(Ⅲ)在Cu,Co,Ni和Fe四种电极上的循环伏安曲线,确定Lu(Ⅲ)在这些电极上还原先形成合金,电位足够负时... 研究了在NaCl—KCl—LuCl,熔体中Lu(Ⅲ)在Cu,Co,Ni和Fe电极上还原的电极过程测定了Lu(Ⅲ)在Cu,Co,Ni和Fe四种电极上的循环伏安曲线,确定Lu(Ⅲ)在这些电极上还原先形成合金,电位足够负时生成金属Lu验证了合金的数目,计算出Lu(Ⅲ)在800℃,NaCl—KCl—LuCl,熔体中Cu,Co,Ni和Fe电极上生成的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自由能Lu原子在Lu_2Co_(17)合金相内的扩散系数与温度的关系式为lnD=-55.7×10 ̄3/RT-16.3,扩散活化能为55.7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镥合金 电极还原 氯化物熔体 稀土金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