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滇池和抚仙湖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通量及氧气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41
1
作者 王建军 沈吉 +3 位作者 张路 范成新 李文朝 潘继征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40-648,共9页
采用间隙水连续采集法考察滇池和抚仙湖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通量,并比较在氧气缺乏及氧气充足条件下界面的氮磷行为.结果表明,滇池草海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通量显著高于滇池湖心及抚仙湖.对云南滇池及抚仙湖沉积物进行好氧和厌氧处理对... 采用间隙水连续采集法考察滇池和抚仙湖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通量,并比较在氧气缺乏及氧气充足条件下界面的氮磷行为.结果表明,滇池草海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通量显著高于滇池湖心及抚仙湖.对云南滇池及抚仙湖沉积物进行好氧和厌氧处理对照比较,结果显示,好氧组上覆水pH显著大于厌氧组,而间隙水pH在两处理组之间差异不显著;这可能与厌氧呼吸途径过程中产生酸性物质有关;而在两种处理条件下,间隙水均处于厌氧状态.较好氧条件而言,厌氧条件下间隙水磷和铵氮浓度的增加,与有机质矿化增强有关;而间隙水磷还可能受FeOOH-P模型控制.由分子扩散模型计算获得的界面磷或者铵氮扩散通量均高于表观通量,而且好氧条件下的扩散通量与表观通量之间的差异较厌氧条件下的大;这表明两种营养盐均存在释放潜力,但这种潜力的发挥受氧气的影响.较好氧条件而言,厌氧条件下使用分子扩散模型得到的界面营养盐扩散通量更接近于表观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水界面 氧气 氮磷通量 滇池 抚仙湖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雁鸣湖沉积物氮磷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裴佳瑶 冯民权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447-3459,共13页
为探明环境因子对雁鸣湖沉积物-上覆水界面间氮磷释放的影响,通过单因子实验和响应面实验分析探究了温度、溶解氧及pH对氮磷释放通量的影响。单因子实验结果表明:雁鸣湖沉积物-上覆水界面间氮磷通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溶解氧浓度... 为探明环境因子对雁鸣湖沉积物-上覆水界面间氮磷释放的影响,通过单因子实验和响应面实验分析探究了温度、溶解氧及pH对氮磷释放通量的影响。单因子实验结果表明:雁鸣湖沉积物-上覆水界面间氮磷通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溶解氧浓度的升高而减小;当pH为中性时,氮磷通量最小,氮通量在pH=5时达到最大值,磷通量在pH=9时达到最大值。BBD模型拟合结果显示,各环境因子与氮磷通量间拟合关系均为二次多项式。响应面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和pH交互作用对TN通量影响显著;温度和溶解氧交互作用对TP通量影响显著;温度和溶解氧交互作用、温度和pH交互作用对NH4^+NH^4+-N通量影响均为显著;温度和溶解氧交互作用对PO4^3−PO4^3−-P通量影响极显著;雁鸣湖底泥释放的最不利条件为T=10℃、DO=7.87 mg·L^−1、pH=7.13,此时的TN交换通量为3.956 mg·(m^2·h)^−1,TP交换通量为0.471 mg·(m^2·h)^−1,NH4^+NH4^+-N交换通量为1.469 mg·(m^2·h)−1,PO4^3−PO4^3−-P交换通量为0.146 mg·(m^2·h)^−1。以上研究结果可为雁鸣湖富营养化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因子 沉积物-上覆水界面 氮磷通量 单因子实验 响应面实验
原文传递
2014—2019年东江干流氮磷通量传输特征与源解析
3
作者 杜青平 程浩 +2 位作者 高伟 陈岩 张远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9-149,共11页
东江是华南地区主要水源地之一,其河流氮、磷通量变化对珠江口富营养化和重要城市供水安全具有重要影响.针对东江干流氮、磷通量的复杂变化及其来源贡献不清问题,基于LOADEST模型对2014—2019年东江干流上下游氮、磷逐日通量进行模拟,结... 东江是华南地区主要水源地之一,其河流氮、磷通量变化对珠江口富营养化和重要城市供水安全具有重要影响.针对东江干流氮、磷通量的复杂变化及其来源贡献不清问题,基于LOADEST模型对2014—2019年东江干流上下游氮、磷逐日通量进行模拟,结合LAM模型解析氮、磷来源与贡献,评估东江干流氮、磷通量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多尺度污染源结构特征.结果表明:①2014—2019年东江氮、磷年均通量分别为1890 kg·km^(-2)和77 kg·km^(-2),位居国内外主要江河的高位;②东江氮、磷通量从上游到下游呈指数增长趋势,氮、磷通量的时间累积关系呈凸弧曲线,具有显著的瞬时高通量特征;③东江干流的氮、磷输入以非点源为主,76.8%以上的氮和94.7%以上磷来源于非点源,虽然汛期和非汛期有所差异,但非点源是东江干流氮、磷的主导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通量 LOADEST 时空变化 东江 LAM 源解析
原文传递
北方半湿润滨海地区海水养殖废水灌溉菊芋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赵耕毛 刘兆普 +1 位作者 张博 王建绪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12,共4页
2007年3~10月,在山东莱州海洋863中试基地,研究了海水养殖废水灌溉条件下,耐盐能源植物——菊芋的盐胁迫响应以及对氮、磷的吸收利用机制。结果表明:海水养殖废水灌溉条件下,菊芋地上部生物量(茎、叶)随着灌溉水盐度(S)的增... 2007年3~10月,在山东莱州海洋863中试基地,研究了海水养殖废水灌溉条件下,耐盐能源植物——菊芋的盐胁迫响应以及对氮、磷的吸收利用机制。结果表明:海水养殖废水灌溉条件下,菊芋地上部生物量(茎、叶)随着灌溉水盐度(S)的增加明显下降,盐度为9.46g/L的养殖废水处理生物量仅为淡水处理(CK2)的62.5%;地下部生物量(根、块茎)与盐度之间的关系符合一元二次方程曲线,且当盐度为3.83g/L时,地下部生物量取得最大值(0.205kg/株)。养殖废水处理菊芋地上部氮浓度明显低于淡水处理,地下部则各灌溉水处理间氮浓度没有明显差异;磷浓度地上部各灌溉水处理间没有明显差异。但地下部养殖废水灌溉处理明显高于淡水处理,表明海水养殖废水灌溉可以促进菊芋对磷的吸收,但氮利用受到显著影响。通过氮、磷通量计算,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养殖废水 灌溉 菊芋 生物量 氮磷通量
下载PDF
极端降水过程对岩口水库入库溪流污染负荷的影响及其对策
5
作者 王亚博 李慧莉 +5 位作者 张洪刚 何怡 焦茹媛 刘凡 张宝 杨敏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061-2072,共12页
以岩口水库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监测2019年和2020年2次台风降水过程中入库河流氮磷通量变化,解析了极端降水事件对入库河流及下游库区污染负荷的影响,并评估极端降水条件下外源输入对库区水质污染的贡献。结果表明,降水历时和强度存... 以岩口水库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监测2019年和2020年2次台风降水过程中入库河流氮磷通量变化,解析了极端降水事件对入库河流及下游库区污染负荷的影响,并评估极端降水条件下外源输入对库区水质污染的贡献。结果表明,降水历时和强度存在明显差异的两场暴雨全过程均可划分为4个典型阶段,即局部产流期、全流域产流期、水量消退期和流域恢复期。其中以全流域产流期(第Ⅱ阶段)污染负荷最重,输送了整个阶段50%以上的总磷负荷,且污染负荷的增长倍数与降水强度呈显著正相关。与降水前相比,台风“利奇马”和“黑格比”两场降水过程对下游岩口水库的入库总氮污染负荷分别增加了880 kg和419 kg,总磷污染负荷分别增加了110 kg和23 kg,而且增加的总氮以溶解态为主,总磷以颗粒态为主,说明地表径流冲刷导致河流中汇入了大量的面源污染负荷。本研究证实了极端降水事件,尤其是全流域产流阶段的降水会显著加剧流域面源对下游库区的污染贡献,建议采取合理的滞蓄、沉淀和净化等策略对地表径流污染负荷进行削减以降低下游库区水质污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 岩口水库 外源负荷 氮磷通量 降水径流
原文传递
辽东湾北部河流氮磷入海通量及污染源解析
6
作者 张媛媛 刘建卫 +1 位作者 田晶 陈小强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37,46,共10页
为量化陆源氮磷污染对辽东湾北部海洋环境的影响,以辽东湾北部的浑河和太子河流域(浑太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SWAT模型,对2015—2018年陆源氮磷污染负荷的产生量以及入海通量进行模拟,分析其年际和年内变化特征,并探究氮磷污染的来... 为量化陆源氮磷污染对辽东湾北部海洋环境的影响,以辽东湾北部的浑河和太子河流域(浑太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SWAT模型,对2015—2018年陆源氮磷污染负荷的产生量以及入海通量进行模拟,分析其年际和年内变化特征,并探究氮磷污染的来源、贡献率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陆源氮磷污染产生量及入海通量整体呈减少趋势(2016年除外),太子河氮磷通量约为浑河的2.4倍;受降水驱动影响,丰水期总磷及氨氮的入海通量占比均超过55%。总磷及氨氮在入海污染中贡献率较高,其入海通量与污染物浓度的相关性远低于入海流量。因此,从源头上加强浑太流域污染治理,减少氮磷的汇入,是解决辽东湾北部海洋污染问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入海通量 污染源解析 SWAT模型 浑太流域 辽东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