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6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锌互作对水稻产量及籽粒氮、锌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1
1
作者 郭九信 隋标 +3 位作者 商庆银 胡香玉 廖文强 郭世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36-1342,共7页
为探明氮锌互作对水稻产量及氮、锌含量的影响,以"镇稻11号"为供试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2个氮肥用量(N 200、300 kg/hm2)下6个施锌水平(ZnSO4·7H2O 0、10、25、50、100、150 kg/hm2)对水稻产量及成熟期植株氮、锌浓... 为探明氮锌互作对水稻产量及氮、锌含量的影响,以"镇稻11号"为供试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2个氮肥用量(N 200、300 kg/hm2)下6个施锌水平(ZnSO4·7H2O 0、10、25、50、100、150 kg/hm2)对水稻产量及成熟期植株氮、锌浓度及累积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锌肥的施用对水稻产量的增加不显著,但施锌能显著提高水稻各部位的锌浓度和籽粒锌累积量,并能提高水稻籽粒的氮浓度和粗蛋白含量,且表现出随施锌量的增加籽粒的氮浓度和粗蛋白含量增加的趋势;高施氮量有利于水稻的增产及对锌的吸收与累积。因此,氮锌配施具有增加籽粒锌富集和提高蛋白质含量的双重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锌肥 产量 浓度 浓度
下载PDF
不同氮效率水稻生育后期氮代谢酶活性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42
2
作者 叶利庭 吕华军 +3 位作者 宋文静 图尔迪 沈其荣 张亚丽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2-140,共9页
以不同氮效率水稻基因型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两个供氮水平下水稻生育后期功能叶和茎秆的氮、可溶性蛋白浓度和氮转运量以及氮代谢关键酶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氮处理能显著增加不同氮效率水稻功能叶和茎秆的氮、可溶性蛋白的浓... 以不同氮效率水稻基因型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两个供氮水平下水稻生育后期功能叶和茎秆的氮、可溶性蛋白浓度和氮转运量以及氮代谢关键酶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氮处理能显著增加不同氮效率水稻功能叶和茎秆的氮、可溶性蛋白的浓度和氮转运量。在不同的施氮水平下,水稻从齐穗至成熟顶三叶的氮浓度降低了60%~67%;而茎秆氮在生育后期对籽粒氮的贡献取决于环境供氮水平,与对照相比施氮处理水稻从茎秆转运出的氮大幅提高,在不同的供氮水平下南光的叶片和茎秆氮转运量显著高于Elio。与对照相比,施氮处理增加齐穗期时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成酶(GOGAT)和谷氨酸脱氢酶(GDH)的活性。随生育期的推进,四种氮代谢酶活性随之降低。南光的NR和GS酶活性显著高于Elio,但NR活性受水稻生育期和环境供氮水平的影响较大;南光的GOGAT和GDH的活性显著低于Elio。相关分析表明,NR和GS活性与功能叶和茎秆的氮转运量呈显著正相关。这就意味着水稻生育后期功能叶和茎秆的NR和GS活性高,尤其是GS活性高是筛选水稻氮高效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效率 浓度 代谢酶活性
下载PDF
光照强度和氮水平对白三叶幼苗生长与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9
3
作者 安慧 上官周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017-6024,共8页
采用植物生长箱溶液培养方式,对白三叶幼苗进行了不同光强(2个水平)和氮浓度(5个水平)处理,探讨其生长、生物量和光合生理特征对生境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两种光强下白三叶幼苗茎和叶生物量随氮素浓度呈先升高后降低,而根系生物量和根... 采用植物生长箱溶液培养方式,对白三叶幼苗进行了不同光强(2个水平)和氮浓度(5个水平)处理,探讨其生长、生物量和光合生理特征对生境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两种光强下白三叶幼苗茎和叶生物量随氮素浓度呈先升高后降低,而根系生物量和根冠比则随氮素浓度增高而降低。光照强度降低使白三叶幼苗根、茎、叶和整株生物量分别降低67.8%、29.9%、42.5%和45.2%;低光处理使幼苗的根冠比显著下降,而比叶面积(SLA)明显提高。幼苗根系体积随氮素浓度增高而降低,高生长光强根系体积显著高于低生长光强下的白三叶。幼苗根系表面积、根系长度和根系直径随氮素浓度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两种不同生长光强下幼苗根系长度和根系直径差异显著,而根系表面积差异不明显。白三叶叶片光合速率(Pn)随氮素浓度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高生长光强白三叶Pn显著高于低生长光强下的白三叶。两种生长光强间叶片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无显著差异,但氮素浓度对叶片Gs、Ci和Tr均有显著影响。光、氮及其交互作用对白三叶幼苗生长发育产生了显著影响,光照不足和氮缺乏都将导致白三叶幼苗生长减弱,但幼苗对这些不利环境具有较强的调节和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三叶 光合生理特征 生长特性 光强 浓度
下载PDF
苦草对不同浓度氮净化效果及其形态转化规律 被引量:35
4
作者 玉沛芳 王超 +3 位作者 王晓蓉 薛艳 杨爱 王沛芳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90-895,共6页
为研究不同营养程度下水生植物对污染物的净化效果,选择长江中下游河流和湖泊水体中典型沉水植物苦草作为研究对象,在2006-09-07-2006-09-22期间开展了7种氮浓度条件下,苦草对水体氮的净化效应及氮在植物体内累积分布规律研究,并分析了... 为研究不同营养程度下水生植物对污染物的净化效果,选择长江中下游河流和湖泊水体中典型沉水植物苦草作为研究对象,在2006-09-07-2006-09-22期间开展了7种氮浓度条件下,苦草对水体氮的净化效应及氮在植物体内累积分布规律研究,并分析了水体中氮形态的转化特征.结果表明,试验期内苦草在氮浓度低于60.0 mg/L范围内表现为对水体中氮较强的净化作用,且对总氮的净化效果具有相似的规律性.但是当水体氮浓度大于80.0 mg/L时,苦草对水体氮净化的贡献无明显的规律性.氮在植物体内的累积与水体中氮浓度相关,但其在地下部和地上部的分配规律与浓度的差异无关.水体中氮的形态转换与总氮浓度相关,水中氮浓度低于20.0 mg/L时,氨氮浓度迅速降低,但随着氮浓度的增加,氨氮所占比例明显增大,表明苦草对不同氮浓度条件氮净化具有明显的差异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草 浓度 净化效果 分配 形态
下载PDF
光照和氮交互作用对水曲柳幼苗生长、生物量和氮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28
5
作者 霍常富 王政权 +2 位作者 孙海龙 范志强 赵晓敏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658-1664,共7页
采用温室沙培方式,对水曲柳幼苗进行了不同光强(2个水平)和氮浓度(4个水平)处理,分析了其生长、生物量和氮分配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与全光照处理相比,低光处理下水曲柳幼苗冠根比(S/R)和净氮吸收速率(NNUR)极显著提高(P<0.01)... 采用温室沙培方式,对水曲柳幼苗进行了不同光强(2个水平)和氮浓度(4个水平)处理,分析了其生长、生物量和氮分配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与全光照处理相比,低光处理下水曲柳幼苗冠根比(S/R)和净氮吸收速率(NNUR)极显著提高(P<0.01),但相对生长速率(RGR)和净同化速率(NAR)极显著下降(P<0.01);低光处理下的幼苗根、茎、叶和整株生物量分别较全光照处理降低了36.8%(P<0.01)、1.7%、12.7%(P<0.05)和24.3%(P<0.01);低光处理使幼苗分配到根系的氮比例明显下降,而叶片的分配比例增加.无论光强大小,氮对幼苗生长都具有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幼苗S/R和叶片的氮分配比例都随氮供给浓度的增加而明显提高.光强和氮浓度对水曲柳幼苗的基径、S/R、RGR和生物量(根和叶)分配比例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曲柳 光强 浓度 生物量 分配
下载PDF
光照和氮营养对水曲柳苗木生长及碳-氮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7
6
作者 霍常富 孙海龙 +2 位作者 王政权 范志强 赵晓敏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8-44,共7页
采用室内砂培方式,以1年生水曲柳幼苗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光强和供N水平对苗木生长及碳-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遮荫处理下的苗木比叶面积、冠根比、单株叶面积和叶质量比分别较全光照处理增加了35.5%,24.9%,21.8%和18.5%,而苗木单株... 采用室内砂培方式,以1年生水曲柳幼苗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光强和供N水平对苗木生长及碳-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遮荫处理下的苗木比叶面积、冠根比、单株叶面积和叶质量比分别较全光照处理增加了35.5%,24.9%,21.8%和18.5%,而苗木单株生物量下降了19.6%。无论在全光照还是遮荫条件下,苗木单株生物量和叶面积均随N供给浓度的增加而显著提高(P<0.05)。遮荫处理显著降低了叶片中可溶性糖、淀粉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随供N浓度的增加叶片中淀粉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总量显著降低(P<0.05)。遮荫还使叶片硝酸盐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但使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2种光强下,随N供给水平的提高,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明显上升,同时硝酸盐含量则明显下降。叶片碳代谢指标(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总量)与氮代谢指标(可溶性蛋白含量、硝酸盐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之间,除可溶性糖含量与硝酸盐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外(r=0.944,P<0.01),其余碳氮代谢指标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的负相关性,但都未达到显著水平。综上所述,1年生水曲柳苗木对光强和N营养的改变反应都十分敏感。虽然水曲柳幼苗对弱光和低N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和调节能力,但是光照不足和N贫乏最终将使苗木的生长发育受到严重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曲柳 光强 遮荫 浓度 碳-代谢
下载PDF
氮磷浓度对绿色巴夫藻生长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26
7
作者 梁英 金月梅 田传远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0-128,共9页
本文研究了绿色巴夫藻(Pavloca viridis)一次性培养过程中。不同氮浓度(0、100、880、7040μmol/L)和磷浓度(0、10、36.3、290.4μmol/L)对其生长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培养温度为20±1℃,盐度为31,光照强度为100μmol/Lolm^(-2)... 本文研究了绿色巴夫藻(Pavloca viridis)一次性培养过程中。不同氮浓度(0、100、880、7040μmol/L)和磷浓度(0、10、36.3、290.4μmol/L)对其生长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培养温度为20±1℃,盐度为31,光照强度为100μmol/Lolm^(-2)s^(-1)。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培养过程中,氮磷浓度对绿色巴夫藻的生长及各叶绿素荧光参数都有显著影响(P<0.05)。多重比较结果表明,绿色巴夫藻生长和进行光合作用的最适氮浓度为880μmol/L、磷浓度为36.3μmol/L。此条件下,该藻的细胞密度、叶绿素相对含量、F_v/F_m(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ΦPSⅡ(PSⅡ的实际光能转化效率)、ETR(电子传递效率)、qP(光化学淬灭)显著高于其他浓度组。qN、NPQ(非光化学淬灭)开始处于较低水平,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至最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巴夫藻 浓度 浓度 生长 叶绿素荧光
下载PDF
不同氮浓度对绿球藻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4
8
作者 邱昌恩 况琪军 +1 位作者 刘国祥 胡征宇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8-411,共4页
采用藻类生物测试标准方法研究了不同氮浓度条件下绿球藻(Chlorococcum sp.)的生长及生理变化.结果表明,相对BG11(1.500g/L N)培养基,低N条件下(0.015,0.150g/L)绿球藻生长较好,对N的吸收率高达85%以上;高N条件下(4.500~30.000g/L)被... 采用藻类生物测试标准方法研究了不同氮浓度条件下绿球藻(Chlorococcum sp.)的生长及生理变化.结果表明,相对BG11(1.500g/L N)培养基,低N条件下(0.015,0.150g/L)绿球藻生长较好,对N的吸收率高达85%以上;高N条件下(4.500~30.000g/L)被试藻类生长减缓甚至停滞,但对N的吸收率仍达70%~80%.当N浓度>4.500g/L时,绿球藻Chl-a+Chl-b的含量呈逐渐减少趋势;当N浓度>1.500g/L,绿球藻硝酸还原酶(NR)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N浓度的增大而逐渐提高;当N浓度≥4.500g/L时,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提高.绿球藻在N浓度1.500~15.000g/L范围内能维持一定的生长,其生理响应机制是由于利用氮源的酶NR的活性和防止细胞过氧化的酶POD和CAT的活性提高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球藻 浓度 生长 生理特性
下载PDF
地下淡水演变与水致疾病 被引量:16
9
作者 王东升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43-448,共6页
地下淡水是地球水圈中罕见的自然资源和敏感脆弱的环境要素。地下淡水演变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地下淡水最严重的演变是其中N-浓度的持续增高,浅层地下水成为大陆氮的贮存库。许多环境病是水致疾病。水致疾病的分布受水文地球化学分... 地下淡水是地球水圈中罕见的自然资源和敏感脆弱的环境要素。地下淡水演变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地下淡水最严重的演变是其中N-浓度的持续增高,浅层地下水成为大陆氮的贮存库。许多环境病是水致疾病。水致疾病的分布受水文地球化学分带控制。在氧化带(补给区)易发生碘缺乏病,在还原带(排泄区)易发生氟中毒病,在富有机质和H2S的潮湿地带易发生克山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淡水 水致疾病 浓度 环境病
下载PDF
人为因素影响下浅层地下淡水氮浓度的演变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李政红 王东升 《勘察科学技术》 1999年第1期37-41,共5页
地下水是敏感和脆弱的环境要素,其演变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健康。人为因素影响下最严重的地下淡水演变,使浅层地下水氮浓度持续增长,大陆近地表天然水系统中氮失去平衡,浅层地下水成为大陆氮贮存库。天然条件下浅层地下水硝态氮... 地下水是敏感和脆弱的环境要素,其演变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健康。人为因素影响下最严重的地下淡水演变,使浅层地下水氮浓度持续增长,大陆近地表天然水系统中氮失去平衡,浅层地下水成为大陆氮贮存库。天然条件下浅层地下水硝态氮(NO3-N)浓度为4.4mg/L,δ^13N(air)值≤5‰,受烘便污染的地下水硝态氮(NO3-N)浓度可达20 ̄70mg/L,δ^15N值为10‰ ̄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淡水 浓度 地下水 水质污染
原文传递
不同氮肥运筹模式对稻田田面水氮浓度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6
11
作者 金树权 陈若霞 +2 位作者 汪峰 姚红燕 谌江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42-248,共7页
通过构建包括不同氮肥类型、氮肥用量、施肥方式和施肥次数的6种氮肥运筹模式,分析了不同氮肥运筹模式对稻田田面水各形态氮浓度变化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施用缓控释肥和尿素后,总氮和铵态氮浓度均在1天达到峰值,硝态氮... 通过构建包括不同氮肥类型、氮肥用量、施肥方式和施肥次数的6种氮肥运筹模式,分析了不同氮肥运筹模式对稻田田面水各形态氮浓度变化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施用缓控释肥和尿素后,总氮和铵态氮浓度均在1天达到峰值,硝态氮浓度在2~3天达到峰值,之后逐渐下降趋于稳定。铵态氮为各处理施肥后初期的主要氮形态,1天时铵态氮占总氮比例达50.6%~92.8%,而硝态氮仅占3.8%~22.6%。田面水总氮和铵态氮峰值浓度大小与氮肥类型、施用用量和施肥方式均存在相关性,等氮量施用条件下,田面水总氮和铵态氮峰值浓度大小顺序为撒施尿素处理>撒施缓控释肥处理>侧深施缓控释肥处理,在N施用量48 kg/hm^2条件下,撒施尿素处理、撒施缓控释肥处理、侧深施缓控释肥处理的总氮和铵态氮平均峰值浓度分别为38.44,16.44,7.55 mg/L和34.39,13.00,3.82 mg/L。等氮施用量和相同施肥次数条件下,基肥采用侧深施缓控释肥的处理4,5,6比相应的撒施缓控释肥的处理1,2,3的产量分别提高2.8%,3.5%,2.7%。基肥采用侧深施缓控释肥和"一基一穗"2次施肥的处理6的水稻产量,在氮肥总施用量减少30%条件下,仅比基肥采用撒施缓控释肥和"一基一蘖一穗"3次施肥的处理1的水稻产量减少0.3%。侧深施缓控释肥可以有效降低施肥初期田面水铵态氮峰值浓度,从而减少氨挥发和降低径流流失风险,并在一定程度减量条件下不会对水稻产量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管理 田面水 浓度 水稻产量
下载PDF
三江平原典型湿地系统大气湿沉降中氮素动态及其生态效应 被引量:23
12
作者 孙志高 刘景双 王金达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2-192,共11页
2004年7月至2005年6月对三江平原典型湿地系统大气湿沉降中的氮素动态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其生态效应。结果表明,各形态氮月均浓度之间差别较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原因主要与人类活动、降水强度及频次、风向、地理位置以及氮氧化物... 2004年7月至2005年6月对三江平原典型湿地系统大气湿沉降中的氮素动态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其生态效应。结果表明,各形态氮月均浓度之间差别较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原因主要与人类活动、降水强度及频次、风向、地理位置以及氮氧化物自然排放有关;湿沉降的TN组成以TIN为主(51.38%-98.96%),TIN又以NH^+ 4-N和NO^- 3-N特别是NH^+ 4-N为主,降水天气系统的路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降水中各形态氮的组成;降水量与各形态氮浓度均呈较弱的负相关(P〉0.05),而NH^+ 4-N与NO^- 3-N、TON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它们可能具有同源性。NH^+ 4-N与NO^- 3-N的良好相关性与其在液相中的反应有关;生长季是全年氮沉降的重要时期。其TN沉降量为非生长季的1.84倍,二者所占比例分别为64.78%和35.22%。除NO^- 2-N外,其它各形态氮的沉降量均以生长季为主体;全年TN沉降量为7.57kg/hm^2,TIN/TON之比为5.47,TIN为沉降主体,占84.56%。NH^+ 4-N和NO^- 3-N是TIN沉降的主体,其所占全年的比例分别为52.55%和30.03%;氮是该区植物生长的限制因素,生长季的氮沉降对于促进植物生长直接生态意义重大,而非生长季的氮沉降对于大量补充次年植物生长初期所需养分的间接生态意义明显,其生态作用不容忽视;近年来湿地系统氮沉降量的降低可能是导致其退化的重要原因,其生态影响也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沉降 浓度 生态效应 湿地系统 三江平原
下载PDF
光照和氮营养对水曲柳苗木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13
作者 霍常富 孙海龙 +2 位作者 王政权 范志强 赵晓敏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55-1261,共7页
采用室内沙培方式,设计不同光强(2水平)和N浓度(4水平)处理,探讨1年生水曲柳幼苗叶片光合速率和荧光参数对环境变化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与全光照相比,遮光处理使苗木叶片最大光合速率(Amax)、光补偿点(LCP)以及光化学猝灭系数(qP)明... 采用室内沙培方式,设计不同光强(2水平)和N浓度(4水平)处理,探讨1年生水曲柳幼苗叶片光合速率和荧光参数对环境变化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与全光照相比,遮光处理使苗木叶片最大光合速率(Amax)、光补偿点(LCP)以及光化学猝灭系数(qP)明显下降,但使表观量子效率(AQY)、最大荧光(Fm)和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明显增加。同时,苗木叶片单位面积的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总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a/b在遮光条件下较低。2种光强下的Fm、Fv/Fm、φPSⅡ和qP均随着供N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其中φPSⅡ在低N时增加较快而高N时较慢,甚至略有下降。光强和N浓度在水曲柳苗木叶片Fm、φPSⅡ、Fv/Fm、qN以及qP上均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曲柳 光强 浓度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
下载PDF
奥氏体不锈钢氮离子注入层的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陈秋龙 蔡亦炜 +1 位作者 彭辉 杨安静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29-134,共6页
本文用俄歇能谱仪(AES),结合高精度表面轮廓仪测定奥氏体不锈钢氮离子注入层深度及氮浓度分布.用超显微硬度计(试验载荷为0.1g至2.0g)测量注入层的本征硬度,还用x射线低角度掠射技术(GIXRT)分析注入层的组织... 本文用俄歇能谱仪(AES),结合高精度表面轮廓仪测定奥氏体不锈钢氮离子注入层深度及氮浓度分布.用超显微硬度计(试验载荷为0.1g至2.0g)测量注入层的本征硬度,还用x射线低角度掠射技术(GIXRT)分析注入层的组织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氮离子注入层为过饱和氮的单相国溶体非晶态层,它强化了奥氏体不锈钢表层,提高耐磨性,降低摩擦系数.注入态的耐蚀性优于非注入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不锈钢 离子注入层 浓度 不锈钢
下载PDF
氮浓度对盐生杜氏藻和纤细角毛藻叶绿素荧光特性及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尹翠玲 梁英 +1 位作者 冯力霞 曹春晖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1-110,共10页
在温度为(23±1)℃,盐度为31,光照强度为5000lx的条件下,用含有不同氮浓度(0μmol/L,55μmol/L,440μmol/L,880μmol/L,1760μmol/L,7040μmol/L)的培养基对中国海洋大学微藻种质库保存的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和纤细角毛藻... 在温度为(23±1)℃,盐度为31,光照强度为5000lx的条件下,用含有不同氮浓度(0μmol/L,55μmol/L,440μmol/L,880μmol/L,1760μmol/L,7040μmol/L)的培养基对中国海洋大学微藻种质库保存的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和纤细角毛藻(Chaetoceros gracilis)进行培养,研究两种微藻在一次性培养过程中,不同氮浓度对其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叶绿素含量以及细胞密度的影响。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氮浓度对两种微藻的光合作用及生长均有显著影响(P<0.05)。两种微藻的Fv/Fm比值、叶绿素含量以及细胞密度均随着起始氮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1760μM时达到最大值,其后随着起始氮浓度的增加,上述指标反而下降。多重比较结果表明,盐藻和纤细角毛藻进行光合作用和生长的最适氮浓度都为1760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生杜氏藻 纤细角毛藻 浓度 叶绿素荧光 生长
下载PDF
华北地区施用有机肥对土壤氮组分及农田氮流失的影响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杜晓玉 徐爱国 +1 位作者 冀宏杰 朱晓晖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19,共7页
为研究有机肥施入土壤后引起的土壤氮组分含量变化对农田氮流失的影响,采用小区试验,并结合田间原位模拟降雨试验,分析施用的有机肥中氮组分的量、土壤氮含量、农田氮素流失浓度及流失量三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有机肥中酸解氨基酸氮、... 为研究有机肥施入土壤后引起的土壤氮组分含量变化对农田氮流失的影响,采用小区试验,并结合田间原位模拟降雨试验,分析施用的有机肥中氮组分的量、土壤氮含量、农田氮素流失浓度及流失量三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有机肥中酸解氨基酸氮、酸解铵态氮含量占全氮比例分别为28.6%~40.6%,21.3%~33.2%,平均为35.4%、26.4%,是有机肥氮的主要组分;随着单位面积施入农田的有机肥中酸解氨基酸氮、酸解铵态氮(均为可矿化氮)的量增加,0~20 cm土层土壤可矿化氮含量也增加,二者呈极显著正相关;随着耕层土壤中可矿化氮含量增加,农田渗漏液中总氮、水溶性总氮、硝态氮浓度增高,二者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随着施用有机肥中可矿化氮的量增多,径流液中总氮、水溶性总氮流失量增加,渗漏液中总氮、水溶性总氮、硝态氮浓度及流失量增高,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农田中高量施入有机肥,可造成土壤可矿化氮含量增加,农田氮素流失风险也随之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土壤含量 渗漏 径流 浓度 流失量
下载PDF
三江平原典型湿地系统湿沉降中氮浓度及沉降量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孙志高 刘景双 王金达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07年第1期114-119,123,共7页
2004年7月至2005年6月对三江平原典型湿地系统大气湿沉降的氮浓度及沉降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各形态氮的月均浓度差别较大且动态变化明显,原因主要与人类活动、降水强度及频次、风向和地理位置有关;各形态氮浓度均存在明显的季... 2004年7月至2005年6月对三江平原典型湿地系统大气湿沉降的氮浓度及沉降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各形态氮的月均浓度差别较大且动态变化明显,原因主要与人类活动、降水强度及频次、风向和地理位置有关;各形态氮浓度均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春季最高,秋、冬季次之,夏季最低。春、秋季降水中各形态氮浓度的离散程度较大,原因与降水气团来源复杂性、沙尘和高空污染物输送等因素有关;降水量与各形态氮浓度呈较弱的负相关(p>0.05),NH4+-N与NO3--N、TON呈显著正相关(p<0.05),它们可能具有同源性。NH4+-N与NO3--N的良好相关性与其在液相中的反应有关;生长季降水pH的变化主要与氨挥发有关,非生长季主要与氨挥发减弱、秸秆和化石燃料燃烧以及沙尘输送等因素有关;各形态氮的沉降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春季所占比例最高(4.57kg N/hm2),占60.41%,夏、秋季相近,冬季最低(8.29%);全年TN沉降量为7.57 kgN/hm2,TIN为沉降主体,占84.54%;NH4+-N和NO3--N为TIN沉降主体,分别占TN沉降量的52.58和29.99%。图4,表2,参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沉降 浓度 沉降量 湿地系统 三江平原
下载PDF
水稻高光谱红边位置与叶层氮浓度的关系 被引量:14
18
作者 田永超 杨杰 +2 位作者 姚霞 朱艳 曹卫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681-1690,共10页
实时无损监测叶片氮素状况对水稻精确氮素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多年不同施氮水平和不同水稻品种的田间试验观测资料,系统分析了水稻高光谱红边区域和位置特征与冠层叶片氮浓度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水稻冠层的红边区域光谱受施... 实时无损监测叶片氮素状况对水稻精确氮素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多年不同施氮水平和不同水稻品种的田间试验观测资料,系统分析了水稻高光谱红边区域和位置特征与冠层叶片氮浓度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水稻冠层的红边区域光谱受施氮水平和品种影响较大,一阶导数光谱在红边区域出现"三峰"现象。经典的红边位置(660~750nm之间光谱反射率的一阶导数最大值)由于"三峰"特征现象而对水稻氮素浓度变化不够敏感,难以适用于水稻氮素状况的准确监测。基于倒高斯模型、线性内插法和线性外推法构造的红边位置随水稻氮浓度呈现连续变化模式,适用于水稻叶层氮浓度的定量监测;另外,基于695nm、700nm和705nm等3个波段的拉格朗日算法也可估测水稻叶层氮浓度。比较不同红边位置发现,改进型线性外推法较其他几种算法更能有效地监测水稻冠层叶片氮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红边位置 改进型线性外推法 浓度 监测模型
下载PDF
不同氮浓度下三角褐指藻生长特性和化学组成(英文) 被引量:15
19
作者 蔡卓平 段舜山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633-1636,共4页
三角褐指藻是一类海洋单细胞硅藻,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作为鱼、虾、贝等理想的饵料。而近年该藻曾多次在我国沿海海域发生暴发性增殖,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了探讨不同氮浓度对三角褐指藻生长特性和化学组成的影响,设... 三角褐指藻是一类海洋单细胞硅藻,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作为鱼、虾、贝等理想的饵料。而近年该藻曾多次在我国沿海海域发生暴发性增殖,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了探讨不同氮浓度对三角褐指藻生长特性和化学组成的影响,设置了低氮(44 μ mol.L-1)、中氮(880 μmol.L-1)和高氮(4 400 μmol.L-1)浓度三种处理,着重测定三角褐指藻的细胞密度、比生长率、生物量、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高氮浓度明显地促进了藻细胞的生长繁殖。高氮浓度下的藻细胞密度、比生长率和生物量分别比低氮浓度下的提高了 5.38 倍、0.81 倍和 2.86 倍。藻生长前期,高氮浓度和中氮浓度下的生长曲线相似,呈现一个"S"型的曲线。另外,高氮浓度下的藻细胞可溶性糖、蛋白质和叶绿素a含量分别是低氮浓度下的 2.5 倍、1.5 倍和 15 倍,说明高氮浓度促进了藻细胞化学组成的转化和积累。结果揭示,氮浓度可能是导致三角褐指藻近年在我国沿海海域发生暴发性增殖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度 生长特性 化学组成 三角褐指藻
下载PDF
温度、氮浓度和氮磷比对长心卡帕藻(Kappaphycus alvarezii)吸收氮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刘建国 路克国 +2 位作者 林伟 庞通 王莉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29-535,共7页
分别在室内培养箱、海滨室外跑道池和不同自然海区,通过一次性和半连续添加营养、以及检测海区水质和藻体生长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氮浓度、温度和氮磷比条件下,长心卡帕藻氮吸收速率的变化和氮吸收速率随时间变化,以及栽培该藻的环境生态... 分别在室内培养箱、海滨室外跑道池和不同自然海区,通过一次性和半连续添加营养、以及检测海区水质和藻体生长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氮浓度、温度和氮磷比条件下,长心卡帕藻氮吸收速率的变化和氮吸收速率随时间变化,以及栽培该藻的环境生态贡献。小型实验、中试放大和海区规模栽培结果表明:(1)在10—50μmol/L范围内,该藻吸收氮速率随氮浓度增加而增大;(2)当氮浓度一定时,氮磷比在1—50范围内对该藻吸收氮速率没有产生显著影响(P>0.05);(3)温度对该藻吸收氮速率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温度在28℃时氮的吸收速率最高;(4)尽管一次性添加营养实验中长心卡帕藻吸收氮速率随时间变化表现出先快后慢的趋势,但是进一步的半连续添加营养实验证实,导致吸收速率下降系底物氮浓度限制,而不是藻本身吸收能力下降,结果还显示卡帕藻具有连续吸收同化无机氮能力;在自然光温度变化和不受底物浓度限制条件下,该藻藻体去除无机氮效率最大维持在0.3μmol/(gFW·h);(5)海南陵水黎安海湾水质数据显示,栽培该藻去除海水富营养化和净化水质作用显著,其去除海水富营养化的年贡献为33t氮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心卡帕藻 吸收速率 温度 浓度 栽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