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沉水植物生长对沉积物间隙水中的氮磷分布及界面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35
1
作者 包先明 陈开宁 范成新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5-522,共8页
采集未破坏沉积物结构的柱状沉积物样品,通过室内41 d的培养实验,研究了沉水植物生长过程对间隙水中NH_4^+-N和PO_4^(3-)-P的浓度的动态影响,分析了沉水植物生物量与沉积物中氮磷释放通量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随沉水植物生长和生物量... 采集未破坏沉积物结构的柱状沉积物样品,通过室内41 d的培养实验,研究了沉水植物生长过程对间隙水中NH_4^+-N和PO_4^(3-)-P的浓度的动态影响,分析了沉水植物生物量与沉积物中氮磷释放通量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随沉水植物生长和生物量增加,上部0-5 cm沉积物垂向各层间隙水中NH_4^+-N含量呈逐步降低,表现出沉积物-水界面氮的释放通量与沉水植物生物量存在负相关性;而间隙水PO_4^(3+)-P含量则随沉水植物生长呈单峰型变化,磷释放通量与生物量相关性不明显.初步反映沉水植物在沉积物的生长过程中对氮磷吸收的生物地球化学机制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植物生长 间隙水 释放 生物地球化学
下载PDF
人工湿地在冬季低温地区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2
作者 黄翔峰 谢良林 +1 位作者 陆丽君 刘佳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4-89,共6页
人工湿地运行效果受季节、温度等因素影响较大,在冬季低温地区运行效率下降,特别是N、P污染物去除率偏低,限制了其在冬季低温地区的推广应用。结合目前国内外人工湿地在冬季低温地区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影响人工湿地低温运行的因素,并对... 人工湿地运行效果受季节、温度等因素影响较大,在冬季低温地区运行效率下降,特别是N、P污染物去除率偏低,限制了其在冬季低温地区的推广应用。结合目前国内外人工湿地在冬季低温地区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影响人工湿地低温运行的因素,并对提高人工湿地在冬季低温地区运行效率的各种强化措施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低温 强化措施
下载PDF
不同利用方式和开垦年限下红壤水稳性团聚体及养分变化研究 被引量:33
3
作者 刘晓利 何园球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4-89,共6页
本文就不同开垦年限下旱地、水田、菜园和荒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有机C和各养分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荒地开垦为旱地、水田和菜园后,>5mm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迅速下降,但随着利用年限的延长,>0.25mm的水稳... 本文就不同开垦年限下旱地、水田、菜园和荒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有机C和各养分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荒地开垦为旱地、水田和菜园后,>5mm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迅速下降,但随着利用年限的延长,>0.25mm的水稳性团聚体总量呈增加趋势。旱地和菜园土壤有机C的积累速度高于全N,而水田土壤中全N和有机C含量同时迅速上升。土壤全P含量随开垦年限增加快速升高,但土壤K素淋失严重,随着熟化程度的提高而降低。红壤各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与有机C和全N含量之间均达到了显著相关关系,而与全P和全K间相关性不显著。可见,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程度保持在何种水平,主要取决于农田有机C库及N的平衡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垦年限 水稳性团聚体 土壤有机碳
下载PDF
鄱阳湖流域面源污染负荷模拟与氮和磷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32
4
作者 马广文 王圣瑞 +3 位作者 王业耀 左德鹏 于洋 香宝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85-1291,共7页
基于气象、土壤、土地利用、数字高程模型和农业管理等数据基础上,对输入鄱阳湖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等"五河"上的7个水文站的径流、泥沙和面源氮(N)和磷(P)污染负荷进行参数的敏感性分析,利用实测数据对参数校准和验... 基于气象、土壤、土地利用、数字高程模型和农业管理等数据基础上,对输入鄱阳湖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等"五河"上的7个水文站的径流、泥沙和面源氮(N)和磷(P)污染负荷进行参数的敏感性分析,利用实测数据对参数校准和验证,通过SWAT模型对2003—2012年十年间入湖的径流、泥沙和面源N、P污染负荷进行了模拟.2003—2012年面源总氮(TN)、总磷(TP)、硝氮(NO-3-N)、有机氮(ON)和有机磷(OP)面源污染负荷入湖特征呈现出:时间变化上,年际间变化大、年内集中在4—7月入湖,鄱阳湖N、P污染负荷主要来自于面源污染,入湖面源TN组份中NO-3-N所占比重较高,TP组份中OP所占比重较高的特征;空间分布上,"五河"中赣江流量和流域面积最大,流域各项面源N、P污染物入湖量最大;修水流量和流域面积最小,流域各项面源N、P污染物入湖量最小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模型 鄱阳湖 面源污染 校准验证
原文传递
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4R”理论与工程实践——氮磷养分循环利用技术 被引量:23
5
作者 常志州 黄红英 +4 位作者 靳红梅 马艳 叶小梅 薛利红 杨林章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901-1907,共7页
农业面源污染已经取代点源成为水环境污染最重要的来源,其主要的污染物为各种途径排放的氮和磷,有效减少氮和磷的排放或循环利用这部分养分,不仅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也是实现氮磷养分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本文在以往研究成果的... 农业面源污染已经取代点源成为水环境污染最重要的来源,其主要的污染物为各种途径排放的氮和磷,有效减少氮和磷的排放或循环利用这部分养分,不仅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也是实现氮磷养分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本文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已有研究报道,重点阐述了畜禽粪便、作物秸秆、农村生活污水及工程处理尾水中的氮磷养分利用方式、应用效果及环境效应。畜禽粪便固体部分经高温好氧堆肥后可直接还田,养殖肥水和沼液可替代25%-75%的化肥。农作物秸秆可直接还田或经堆肥化处理及能源化利用后还田。农村生活污水、农田排水及富营养化河水中的氮磷养分可利用稻田人工湿地进行处理和回用。在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中的氮磷等养分资源时,要考虑废弃物自身及农田的特征,并与农作物的水肥管理技术相结合,兼顾环境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废弃物 循环利用 农田 面源污染
下载PDF
果园带状生草对果园面源污染的控制效果 被引量:22
6
作者 李发林 郑域茹 +7 位作者 郑涛 林晓兰 黄炎和 武英 谢南松 林智明 蔡志发 林永贤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2-89,共8页
利用径流小区法观测琯溪蜜柚园套种不同宽度草带果园土壤流失量、径流量,并研究其对氮、磷面源污染的控制效果及不同施肥水平下适宜草带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1)不同处理中,全园生草控制果园面源污染效果最好,径流、土壤、总氮、总磷... 利用径流小区法观测琯溪蜜柚园套种不同宽度草带果园土壤流失量、径流量,并研究其对氮、磷面源污染的控制效果及不同施肥水平下适宜草带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1)不同处理中,全园生草控制果园面源污染效果最好,径流、土壤、总氮、总磷年流失量分别为422.7m3/hm2,26.0t/km2,0.793kg/hm2,78.8g/hm2;2.0m草和1.5m草带处理效果居中;1.0m草带处理最差,分别为927.0m3/hm2,57.4t/km2,2.050kg/hm2,279.3g/hm2。(2)各处理都可极显著或显著降低径流量、土壤流失量、径流总磷、可溶性磷浓度和流失量,且控制磷流失效果相同,而1.0m草带处理时径流可溶性磷浓度和流失量与其他3个处理差异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3)人工生草(全园、带状生草)处理都可极显著降低径流总氮、铵态氮、可溶性氮浓度和流失量。(4)1.5m和1.0m草带处理径流硝态氮浓度显著高于全园生草和自然生草处理,而全园生草、2.0m和1.5m草带处理都可极显著降低径流硝态氮流失量。(5)不同施肥水平下,全园生草高肥、草带高肥、中肥、低肥处理径流总氮流失量分别为对照的16.46%,49.09%,41.60%,41.11%;磷总流失量分别为对照38.58%,41.73%,33.86%,35.43%;土壤流失量分别为对照18.29%,47.78%,53.97%,67.78%;径流量分别为对照25.14%,47.98%,48.53%,58.93%;草带高肥处理径流总氮、硝态氮浓度明显或显著高于低肥处理,超过了果园种植1.5m草带时百喜草的控制氮流失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生草 果园面源污染控制 径流
下载PDF
九龙江口秋茄红树林根分解过程的物质和能量变化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银龙 林鹏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4期47-50,共4页
研究了九龙江河口秋茄(Kandeliacandel)红树林根分解过程中干物质损失、氮和磷以及能量动态。结果表明:秋茄细根(≤3mm)和粗根(>3mm)年分解失重率分别为96.9%和46.5%,半分解时间分别为170d... 研究了九龙江河口秋茄(Kandeliacandel)红树林根分解过程中干物质损失、氮和磷以及能量动态。结果表明:秋茄细根(≤3mm)和粗根(>3mm)年分解失重率分别为96.9%和46.5%,半分解时间分别为170d和392d;回归分析显示,线性模型能有效拟合根分解失重过程;秋茄根分解过程中氮含量增加,磷含量下降,热值也呈上升趋势,但随干物质的快速损失,存留于根中的氮、磷量和能量均迅速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茄红树林 根分解 干物质 能量
下载PDF
氮、磷输入对黄河口潮滩湿地不同生境下碱蓬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宋红丽 孙志高 +3 位作者 孙景宽 牟晓杰 姜欢欢 孙文广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0-41,共12页
2010年10-11月,在人工气候箱控制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N)、磷(P)浓度对黄河口潮滩湿地不同生境条件下碱蓬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潮滩碱蓬(JP1)和低潮滩碱蓬(JP2)的出芽率均随盐分的升高而降低;相同盐分条件下JP1的出芽... 2010年10-11月,在人工气候箱控制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N)、磷(P)浓度对黄河口潮滩湿地不同生境条件下碱蓬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潮滩碱蓬(JP1)和低潮滩碱蓬(JP2)的出芽率均随盐分的升高而降低;相同盐分条件下JP1的出芽率均高于JP2,原因可能与二者生长节律有关;高盐分条件下,JP1和JP2种子的萌发率、根重比及根冠比均在高N条件下取得最大值,分别为20.6%和2.0%,0.06和0.07,0.10和0.11,说明高N可缓解盐分胁迫对碱蓬的毒害作用。P对JP1、JP2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比较复杂。在无盐分胁迫下,P对二者根重比、茎重比、叶重比和根冠比的影响几乎无差别;在中等盐分胁迫下(300mmol/L),不同P浓度对二者幼苗生长的影响相近,均表现为中等P浓度不利于根、茎生长,但有利于叶生长,且根冠比均在最大P浓度(10mmol/L)时最大(0.10,0.18);在高盐分胁迫下(600mmol/L),JP1的根重比、根冠比随P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叶重比随P浓度的增加而降低,JP2的生长状况正好与之相反。总的来说,N、P浓度对不同生境下碱蓬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存在影响,且整体表现在高盐分胁迫条件下,高N浓度或低P浓度有助于二者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加之近年来黄河口营养盐呈增加趋势,且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P含量相对较低,由此可见黄河水的输入对黄河口潮滩碱蓬退化区的恢复具有有利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萌发 碱蓬 盐分胁迫 黄河口
下载PDF
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停留时间分布与N、P浓度空间变化 被引量:12
9
作者 杨长明 顾国泉 +1 位作者 李建华 邓欢欢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043-3048,共6页
通过人工湿地小试装置,研究了风车草和香蒲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富营养化养殖水体过程中水力停留时间分布(RTD)特征和系统内N、P浓度空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供试的香蒲潜流湿地和风车草潜流湿地系统RTD曲线特征值σ2分别为0.3246和0.41... 通过人工湿地小试装置,研究了风车草和香蒲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富营养化养殖水体过程中水力停留时间分布(RTD)特征和系统内N、P浓度空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供试的香蒲潜流湿地和风车草潜流湿地系统RTD曲线特征值σ2分别为0.3246和0.4108,表明水流流态介于推流与混合流之间,风车草潜流湿地系统RTD曲线较香蒲潜流湿地平滑,水流混合流动程度较弱.2种植物类型湿地床体总氮(TN)和氨氮(NH4+-N)浓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明显,尤其在湿地床体前端;TN浓度随着取样点深度增加而上升,而NH4+-N浓度则以中层取样点为最低;对于总磷(TP)和正磷酸盐(PO43--P)浓度,2种植物类型湿地系统内均表现为随取样点深度增加而上升,但这种差异随沿程而降低.与香蒲湿地相比较,风车草潜流湿地系统N、P浓度分层现象更为明显.风车草湿地系统后端各层取样点TN和TP平均浓度较香蒲湿地系统分别下降了19.8%和12.3%,说明风车草潜流湿地系统对富营养化养殖水体中氮、磷的去除效果优于香蒲湿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养殖水体 水平潜流湿地 停留时间分布 空间变化
下载PDF
改性生物炭对水体中氮和磷共去除:改性方法和吸附机制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硕 汪雅茹 +3 位作者 尹通 刘慧 范子涵 范世锁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9-127,共9页
水体中氮和磷的共去除和资源化利用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生物炭应用为其提供了新的选择。综述了改性生物炭对氮和磷的共去除,重点聚焦在改性方法和吸附机制。生物炭改性方法主要为矿物质的负载,具体可分为镁改性、铁改性、双金属改性、其... 水体中氮和磷的共去除和资源化利用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生物炭应用为其提供了新的选择。综述了改性生物炭对氮和磷的共去除,重点聚焦在改性方法和吸附机制。生物炭改性方法主要为矿物质的负载,具体可分为镁改性、铁改性、双金属改性、其它矿物质改性等。改性目的是增加生物炭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强化静电作用;加强离子交换能力;增强配合能力;促进沉淀作用,特别是促进鸟粪石结晶反应,回收资源。改性生物炭对氮和磷共去除的机制涉及:更高比表面积和发达孔隙结构提供更多的吸附点位;表面电性和氮磷之间的静电作用;矿物质组分与氮磷之间的离子交换作用;多种官能团能与氮磷产生配合作用;矿物组分能与氨氮和磷酸盐发生沉淀作用,特别是鸟粪石化学沉淀。未来的研究方向是:创新生物炭的改性方法;借助先进的手段揭示共去除的微观机制;回收氮磷制备缓释肥;改性生物炭在实际水体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共去除 改性方法 吸附机制
下载PDF
人工湿地脱氮除磷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晓忠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4期128-129,共2页
归纳总结有关人工湿地去除氮和磷的机理,并分析基质、进水水质和水流类型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指出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潜流 表面流 垂直流
下载PDF
刚毛藻对水中N、P的控制及其环境条件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叶碧碧 曹德菊 +2 位作者 张良昆 彭娟 杨旻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75-578,共4页
利用刚毛藻处理水中NH3-N、NO3-N、NO2-N、TN、TP,选择藻量、温度、光照、处理时间作为控制因子,研究不同条件及实际不同水环境下刚毛藻对水中N、P控制的影响。结果表明,藻量控制在1.5 g/L时藻对水样中NH3-N、NO3-N、NO2-N、TN、TP的去... 利用刚毛藻处理水中NH3-N、NO3-N、NO2-N、TN、TP,选择藻量、温度、光照、处理时间作为控制因子,研究不同条件及实际不同水环境下刚毛藻对水中N、P控制的影响。结果表明,藻量控制在1.5 g/L时藻对水样中NH3-N、NO3-N、NO2-N、TN、TP的去除效果较好;T-P的去除速率较快,在5 d即能取得较好效果,其次是NH3-N,在12 d左右达动态平衡,T-N的去除14 d为适应处理时间;当温度为20℃时,NH3-N、NO3-N、NO2-N、TP水体处理效果较好,TN处理最适宜温度出现在30℃;光照则表现为照度3 000 lx±100 lx时,NH3-N、NO3-N、NO2-N、TP去除效果较好。刚毛藻对不同水环境的N、P处理,T-N、T-P、NO2-N、NH3-N的处理均能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且差异明显,但对NO3-N处理效果不甚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毛藻 去除率 参数
下载PDF
土壤温度和水分变化对川西云杉幼苗氮和磷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申静霞 袁秀锦 +5 位作者 李迈和 于飞海 王雪 刘录 贺云龙 雷静品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1-41,共11页
【目的】研究不同梯度的土壤温度和水分对川西云杉幼苗生长性状和各器官氮和磷含量的影响,以期为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解释川西云杉树线形成的原因提供参考和数据积累。【方法】以5年生川西云杉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气候室结合嵌套设计... 【目的】研究不同梯度的土壤温度和水分对川西云杉幼苗生长性状和各器官氮和磷含量的影响,以期为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解释川西云杉树线形成的原因提供参考和数据积累。【方法】以5年生川西云杉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气候室结合嵌套设计,设置5个土壤温度梯度(2、7、12、17、22℃)和3个土壤水分梯度(干旱处理、正常水分含量处理、饱和水分含量处理)。每处理9株幼苗,共135株幼苗。实验处理4个月后,测定并比较分析不同梯度的土壤温度和水分对幼苗的生长性状、各器官干物质含量、各器官全氮、全磷浓度和含量以及土壤全氮和全磷浓度的影响。【结果】土壤温度处理对幼苗基径和株高生长量均无显著影响,而土壤水分处理对幼苗株高生长量有显著影响;在2℃和7℃土壤温度干旱处理下显著降低了幼苗的株高生长量,但随着土壤温度的升高其影响效应不显著。土壤温度处理对土壤氮和磷浓度无显著影响,而干旱处理显著升高了土壤氮和磷浓度。川西云杉幼苗各器官的氮和磷浓度以及当年生叶氮含量随土壤温度降低显著降低;干旱和饱和水分处理显著降低了当年生叶和当年生枝的氮浓度,饱和水分处理显著降低了当年生叶的磷浓度,干旱处理显著降低了当年生枝、茎和根的磷浓度,干旱和饱和水分处理显著降低了当年生叶和根的氮和磷含量,且随着土壤温度升高影响效应更显著。【结论】在短期内,土壤低温对川西云杉幼苗的生长性状没有明显的制约作用,但对川西云杉幼苗各器官的氮和磷浓度及含量影响显著,尤其是当年生叶和根的氮和磷浓度及含量。在川西地区,低温、干旱等极端气候胁迫导致的云杉幼苗氮、磷含量的不足很可能是限制川西云杉垂直分布的重要因素。此外,土壤温度和水分处理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随着土壤温度的降低,水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云杉幼苗 土壤低温 水分胁迫
下载PDF
城市典型屋面径流的排污特征 被引量:7
14
作者 武俊良 任玉芬 +3 位作者 王雪梅 王效科 陈利顶 刘刚才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351-4356,共6页
对城市中典型的2种材料(油毡和水泥)屋面降雨径流中颗粒物(SS)、氮(N)和磷(P)污染物排放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屋面径流中颗粒物主要是以10~100μm粒径范围的颗粒物为主(约占75%),氮主要是以溶解态形式排放(80%~95%)... 对城市中典型的2种材料(油毡和水泥)屋面降雨径流中颗粒物(SS)、氮(N)和磷(P)污染物排放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屋面径流中颗粒物主要是以10~100μm粒径范围的颗粒物为主(约占75%),氮主要是以溶解态形式排放(80%~95%),且主要形式是以硝态氮和氨态氮为主,水泥屋面增加了径流中硝态氮的比例,而沥青屋面增加了氨态氮和溶解态有机氮的比例。而磷主要是以颗粒物形态排放(约占40%~70%,平均57.5%),且主要结合10~50μm粒径范围的颗粒物。去除10~50μm粒径颗粒物可以降低屋面径流中50%颗粒物和47.9%磷的排放,而氮却需采用不同处理方法。同时,EC和TSS与TN和TP相关关系表明,EC和TSS可分别作为屋面降雨径流溶解态氮和颗粒态磷污染程度检测和评价指示指标。研究结果为有效地去除降雨径流中污染物、降低城市面源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降雨径流 悬浮颗粒物 排放特征
原文传递
河北省沿海地区大气氮磷沉降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韩丽君 赵其彪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1期77-80,共4页
以河北省沿海地区为研究区域,分析了2011—2018年河北省沿海3市大气干湿沉降中氮、磷含量及N、P浓度年际变化趋势,估算了大气干湿沉降中的氮、磷入海通量,讨论了对近岸海域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自2014年起,除唐山市NH 4+-N和NO 3--N浓... 以河北省沿海地区为研究区域,分析了2011—2018年河北省沿海3市大气干湿沉降中氮、磷含量及N、P浓度年际变化趋势,估算了大气干湿沉降中的氮、磷入海通量,讨论了对近岸海域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自2014年起,除唐山市NH 4+-N和NO 3--N浓度呈现上下波动外,秦皇岛和沧州市降水中的NO 3--N和NH 4+-N均呈逐年下降趋势。2011—2018年沿海3市大气干沉降中的氮、磷含量基本呈现下降趋势。2018年大气干湿沉降在陆源(大气沉降、入海河流和直排海污染源)对河北省近岸海域各营养盐输入中,氨氮、硝态氮、无机氮、总氮分别占94%、75%、83%、78%。今后应重视大气干湿沉降的污染输入作用,开展大气沉降中的污染物通量监控、预警,降低大气沉降对近岸海域的污染输入和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沉降 变化特征 沉降通量
下载PDF
利用白云石石灰去除与回收污泥厌氧消化液中氮和磷 被引量:6
16
作者 林郁 宋永会 +3 位作者 刘菲 刘雪瑜 葛杰 孟晓光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198-2204,共7页
以白云石石灰为实验材料去除与回收污泥厌氧消化液中的氮磷,通过小试实验研究不同投药固液比S/L、初始pH值、反应温度、搅拌速度及反应时间对去除与回收氮磷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投药固液比S/L为300mg/L,最佳初始pH值范围为8... 以白云石石灰为实验材料去除与回收污泥厌氧消化液中的氮磷,通过小试实验研究不同投药固液比S/L、初始pH值、反应温度、搅拌速度及反应时间对去除与回收氮磷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投药固液比S/L为300mg/L,最佳初始pH值范围为8.5~9.5,反应温度为25.0℃,搅拌速度为150 r/min,反应时间为24 h条件下,氨氮(NH+4-N)和磷(PO3-4-P)的去除率分别为37.26%和89.60%。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对沉淀产物进行了表征,通过分析可知沉淀产物中含有磷酸铵镁(MAP),可实现废水中氮磷经济有效的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石石灰 污泥厌氧消化液 去除与回收 酸铵镁(MAP)
原文传递
磷酸铵镁沉淀法回收尿液中N和P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董良飞 余海静 +2 位作者 魏永 张凤娥 涂保华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795-1798,共4页
以源分离尿液为研究对象,在氨氮含量为2 850 mg N/L的微稀释尿液中,投加MgCl2.6H2O和Na2HPO4.12H2O,以磷酸铵镁沉淀法回收N和P。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影响磷酸铵镁沉淀反应的因素依次为:pH值、PO34-∶NH4+、Mg2+∶NH4+、温度。在搅拌速度=10... 以源分离尿液为研究对象,在氨氮含量为2 850 mg N/L的微稀释尿液中,投加MgCl2.6H2O和Na2HPO4.12H2O,以磷酸铵镁沉淀法回收N和P。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影响磷酸铵镁沉淀反应的因素依次为:pH值、PO34-∶NH4+、Mg2+∶NH4+、温度。在搅拌速度=100 r/min、反应温度=15℃、反应时间=10 min的条件下,实验分别考察了pH值、PO43-投加量、Mg2+投加量对磷酸铵镁沉淀法去除N、P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pH=9.5,Mg2+∶NH4+∶PO34-=1.3∶1.0∶1.0。最佳工艺条件下尿液中的NH4+-N可从2 850 mg/L降低到约125 mg/L;剩余磷酸盐浓度约7 mg/L。SEM及XRD分析表明,沉淀物的主要成分为呈斜方晶系的磷酸铵镁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铵镁 化学沉淀法 源分离尿液
原文传递
氮磷浓度对条斑紫菜细胞培养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6
18
作者 何培民 王素娟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153-162,共10页
氮和磷对紫菜的细胞生长和发育有很大的影响,本文讨论了不同氮源、不同氮和磷的浓度和不同细胞密度对条斑紫菜细胞培养的存活率和细胞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对于细胞生长用NO3-N作为氮源优于用NH4-N的。前3天培养的细胞对N/P... 氮和磷对紫菜的细胞生长和发育有很大的影响,本文讨论了不同氮源、不同氮和磷的浓度和不同细胞密度对条斑紫菜细胞培养的存活率和细胞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对于细胞生长用NO3-N作为氮源优于用NH4-N的。前3天培养的细胞对N/P浓度的变化有一些忍耐性,3天后N/P的浓度对细胞存活率有影响,当N/P浓度为18-20/1.8—2.0mgl-1时细胞存活率最高,第6天时,可达到77-80%,细胞分裂速度随N/P的浓度而增加。细胞密度为1-2×105细胞/ml时,其存活率和生长较好,如果密度越高,则存活率和生长就越低。因此,在进行紫菜体细胞育苗生产时,细胞悬浮培养前三天,可加入N/P浓度为20/2.0mgl-1。细胞密度以1—2×105细胞/ml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 存活率 分裂率 条斑紫菜
下载PDF
水生植物对广州湿地水体污泥的净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姚睿 曾小平 +1 位作者 张潇潇 蔡锡安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2-85,共4页
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产生越来越多的河涌污泥,利用水生植物对污泥进行修复是有效的方法之一。基于湿地污泥植物净化技术课题的试验研究,以广州海珠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一年4个季度的观察、数据采集,以及总氮(TN)、总磷(TP)和植物生理... 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产生越来越多的河涌污泥,利用水生植物对污泥进行修复是有效的方法之一。基于湿地污泥植物净化技术课题的试验研究,以广州海珠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一年4个季度的观察、数据采集,以及总氮(TN)、总磷(TP)和植物生理生态等关键指标测定,比较分析13种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污泥TN、TP的去除效能,为课题下一阶段筛选适应性强、去氮和去磷效果好、景观价值高的水生植物种类和梳理水生植物配置模式提供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人工湿地 水生植物 污泥净化
下载PDF
高邮湖表层沉积物污染分析及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贾军 毕凡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3年第15期109-111,共3页
本文以高邮湖为例,选取湖区10个表层沉积物监测点位,研究测定2022年4个季度表层沉积物中总氮、总磷、粒度以及重金属(Hg、Cu、Zn、Pb、Cr、Cd、As、Ni)的含量,并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总氮和总磷,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重金属的... 本文以高邮湖为例,选取湖区10个表层沉积物监测点位,研究测定2022年4个季度表层沉积物中总氮、总磷、粒度以及重金属(Hg、Cu、Zn、Pb、Cr、Cd、As、Ni)的含量,并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总氮和总磷,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重金属的潜在风险。结果表明:总氮、总磷的单项污染指数(S_(TN)、S_(TP))范围分别为1.03~2.83和0.69~1.34,平均值分别为2.01和1.06,分别达到了重度污染和中度污染水平。总氮含量的空间分布差异特征较为明显,主要富集区在湖体东部和东北部,总磷污染空间分布未呈现明显的地理特征。全湖各个点位除Cd处于中度风险外,其他重金属均处于低风险状态。重金属的综合生态风险RI值为108.5,略高于低风险阈值,处于中度风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 潜在生态风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