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北潮土长期试验中的作物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其环境效应 被引量:70
1
作者 蔡祖聪 钦绳武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85-891,共7页
在河南封丘潮土上进行了小麦、玉米轮作的长期肥料试验,对该长期试验的作物产量、氮利用率及其环境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施氮量为150kg hm^-2季^-1的情况下,化肥N、P、K配合施用(NPK),小麦和玉米产量最高,且年际之间变化... 在河南封丘潮土上进行了小麦、玉米轮作的长期肥料试验,对该长期试验的作物产量、氮利用率及其环境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施氮量为150kg hm^-2季^-1的情况下,化肥N、P、K配合施用(NPK),小麦和玉米产量最高,且年际之间变化小,14a平均产量分别为5261kg hm^-2和7633kg hm^-2。在等N、P、K的情况下,1/2氮用有机肥(1/20M),作物产量略低于NPK;全部氮用有机肥(OM),平均产量分别降低22%和16%,产量年际变化大,但表现出随时间而提高的趋势。小麦和玉米氮肥平均利用率NPK分别为60%和61%、1/20M为51%和56%,OM为33、6%和42.5%。上述处理的表层土壤(0~20cm)全氮含量均显著增加,增加幅度依次递增;作物吸收和表层土壤残留氮合计占氮肥施用量的69%、75%和69%,均未发现NO3^-盐向土壤剖面深层的移动,N2O的排放系数〈0.24%。不施P肥的处理(NK),作物产量极低,氮肥利用率几乎为零,且有大量的NO3^-向剖面深层迁移,在0~100cm范围内,NO;含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提高,但N2O排放系数小于上述3处理。由此可以得出,在该土壤上采用小麦、玉米轮作,年氮施用量300kg hm^-2,如果配合P、K肥,可以持续保持较高的产量,且不造成NO3^-盐淋移和大量N2O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试验 小麦 玉米 利用率 环境影响
下载PDF
不同密度的石莼与中国对虾的混养实验 被引量:51
2
作者 王吉桥 靳翠丽 +1 位作者 张欣 刘革利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2-37,共6页
在 10个水族箱 ( 5 3cm× 2 4cm× 2 3cm)中各放养中国对虾 (Penaeuschinensis) 4尾 ,混养孔石莼 (Ulvapertusavar) 0、4g、6g、8g和 10g ,采用投饲精养。结果表明 ,孔石莼能有效吸收N、P营养盐 ,提高对虾对饲料中氮的利用率 ( ... 在 10个水族箱 ( 5 3cm× 2 4cm× 2 3cm)中各放养中国对虾 (Penaeuschinensis) 4尾 ,混养孔石莼 (Ulvapertusavar) 0、4g、6g、8g和 10g ,采用投饲精养。结果表明 ,孔石莼能有效吸收N、P营养盐 ,提高对虾对饲料中氮的利用率 ( 42 .7%~ 2 12 .9% ) ,水质状况也优于单养对虾。混养的综合养殖指数高于单养对虾。对虾密度为32 0~ 480g·m-3 ,石莼密度为 40 0~ 6 0 0g·m-3 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莼 中国对虾 混养 密度 水质 成活率 生长 利用率
下载PDF
稻田土壤上控释氮肥的氮素利用率与硝态氮的淋溶损失 被引量:47
3
作者 纪雄辉 郑圣先 +2 位作者 聂军 戴平安 郑颖俊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67-471,共5页
在稻田土壤上对水稻的高量施用氮肥常常造成硝态氮(NO3--N)淋溶损失和肥料氮利用率低下的问题。本研究采用土壤渗漏器、微区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15N标记控释氮肥在稻田土壤上的氮素利用率和硝态氮的淋溶损失。在两年早稻种植期间,一... 在稻田土壤上对水稻的高量施用氮肥常常造成硝态氮(NO3--N)淋溶损失和肥料氮利用率低下的问题。本研究采用土壤渗漏器、微区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15N标记控释氮肥在稻田土壤上的氮素利用率和硝态氮的淋溶损失。在两年早稻种植期间,一次性全量作基肥施用控释氮肥与尿素分二次施用的相比,两年的早稻产量分别平均提高7.7%和11.6%。在N90 kg hm-2用量下,由差值法测得的肥料氮利用率,按平均计,控释氮肥的N利用率(平均76.3%)比尿素分次施用的(平均37.4%)高出38.9%1。5N同位素法测得的控释氮肥的N利用率(平均67.1%)比尿素分次施用的(平均31.2%)高出35.9%。在早稻种植季节,施用尿素和控释氮肥的NO3--N淋失量分别为9.19 kg hm-2和6.7 kg hm-2,占施尿素N和控释氮肥氮的10.2%和7.4%。控释氮肥的氮淋失量比尿素分2次施用的降低27.1%。本研究结果表明,在稻田土壤上施用控释氮肥能减少氮的淋失量,提高氮素利用率和水稻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 利用率 硝态淋失 水稻产量
原文传递
中性蛋白酶制剂对丝毛乌骨鸡氮利用率及内源性蛋白质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2
4
作者 奚刚 许梓荣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99-404,共6页
选用80羽1日龄丝毛乌骨鸡分前期(1~37日龄)、后期(38~67日龄),研究外源性中性蛋白酶对其蛋白质、氨基酸表观消化率,氨氮、尿氮含量及其机体内源性蛋白质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外源性中性蛋白酶分别提高... 选用80羽1日龄丝毛乌骨鸡分前期(1~37日龄)、后期(38~67日龄),研究外源性中性蛋白酶对其蛋白质、氨基酸表观消化率,氨氮、尿氮含量及其机体内源性蛋白质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外源性中性蛋白酶分别提高37,67日龄试验鸡蛋白质表观消化率7.68%(p<0.05)、9.82%(p<0.05),(2)能不同程度地提高37,67日龄试验鸡大部分氨基酸的粪表观消化率,(3)能显著降低67日龄(p<0.05)试验鸡粪中氨氮、尿氮的含量,(4)能分别提高37、67日龄试验鸡的体内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总蛋白酶的酶活性.这说明,外源性中性蛋白酶可提高丝毛乌骨鸡对日粮中氮的利用率,提高机体内主要蛋白质类消化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蛋白酶 利用率 消化酶 丝毛乌骨鸡
下载PDF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滨海盐渍农田土壤盐分及作物氮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31
5
作者 朱海 杨劲松 +3 位作者 姚荣江 高珊 曹逸凡 孙运朋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41-450,共10页
土壤盐渍化造成氮素的损失,限制了作物对氮素的有效利用。为研究滨海盐渍化农田等氮量投入条件下,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农田土壤盐分和作物氮素养分吸收利用及氮平衡的影响,以江苏东台滩涂围垦农田为研究平台,选取玉米品种‘长江玉8号’为... 土壤盐渍化造成氮素的损失,限制了作物对氮素的有效利用。为研究滨海盐渍化农田等氮量投入条件下,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农田土壤盐分和作物氮素养分吸收利用及氮平衡的影响,以江苏东台滩涂围垦农田为研究平台,选取玉米品种‘长江玉8号’为供试作物,设6个处理:不施肥(CK)、全有机肥(OM1)、1/4化肥+3/4有机肥(OM3/4)、1/2化肥+1/2有机肥(OM1/2)、3/4化肥+1/4有机肥(OM1/4)、全化肥(OM0)。在玉米播种前、生长期和收获后采集土样,同时在收获后采集植株样品,分析土壤盐分、p H、水分、无机氮含量和玉米植株不同部位的氮含量和累积量,计算氮肥利用效率和氮平衡。结果表明:1)有机肥代替部分化肥的施入,降低了滨海盐渍化农田土壤的电导率,且呈现出随有机肥施用量增加电导率逐渐降低的趋势,但其对土壤p H影响不显著。2)有机肥的施入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了土壤结构,降低了土壤容重,同时提高了土壤含水率,增强了土壤的持水性能。3)就不同处理玉米产量和吸氮量来看,OM1/4处理玉米产量、籽粒含氮量和全植株吸氮量最高。同时,氮收获指数、氮肥当季回收率、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等指标也较高。4)就氮素平衡状况来看,氮素输入量远大于作物吸收量和土壤残留量,有很大一部分无机氮损失掉。其中, OM1/4处理氮素表观损失量较小。综合有机无机肥配施对降低土壤盐分和作物养分吸收利用两者来看,在225 kg·hm?2氮用量条件下, OM1/4处理效果最好,既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土壤含盐量,又能维持较高的作物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同时对于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性和土壤有机质含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盐渍化 有机无机肥配施 土壤盐分 利用率 平衡
下载PDF
Use of Controlled Release Fertilizer for Increasing N Efficiency of Direct Seeding Rice 被引量:27
6
作者 FU JIANRONG, ZHU YUANHONG and JIANG LINA Institute of Soil and Fertilizer, Zhe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angzhou 310021 (China)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33-339,共7页
Field trials on a silt-loamy paddy soil derived from shallow-sea deposit in direct seeding rice fields were conducted in Zhejiang, China, in 1996 to compare N efficiency of controlled release fertilizers (LP fertilize... Field trials on a silt-loamy paddy soil derived from shallow-sea deposit in direct seeding rice fields were conducted in Zhejiang, China, in 1996 to compare N efficiency of controlled release fertilizers (LP fertilizers) with the conventional urea. Six treatments including CK (no N fertilizer), conventional urea and different types of LP fertilizers at different rates were designed for two succeeding crops of early and late rice. A blend of different types of LP fertilizers as a single preplant "co-situs" application released N in a rate and amount synchronizing with uptake pattern of direct seeding rice. A single preplant application of the LP fertilizers could meet the N requirement of rice for the whole growth period without need of topdressing. Using LP fertilizer blends, equivalent grain yields could be maintained even if the N fertilization rates were reduced by 25%~50%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urea. Agronomic efficiency of the LP fertilizers was 13.6%~ 86.4%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urea in early rice and 100%~164.1% in late rice, depending on the amounts of the LP fertilizers applied. N fertilizer recovery rate increased from 27.4% for the conventional application of urea to 41.7%~54.l% for the single preplant "co-situs" application of the LP fertilizers. Use of the LP fertilizers was promising if the increase in production costs due to the high LP fertilizer prices could be compensated by increase in yield and N efficiency, reduction in labor costs and improvement in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rolled release fertilizer direct seeding rice N efficiency
下载PDF
粗饲料组合对奶牛饲粮养分消化率、能量和氮的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28
7
作者 夏科 王志博 +5 位作者 郗伟斌 姚庆 李富国 王燕 赵洪波 张永根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81-688,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粗饲料组合对奶牛饲粮养分消化率、能量和氮的利用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将16头体重、年龄、胎次相近的,处于干奶期的健康荷斯坦奶牛分为4组,每组4头。以常用的粗饲料设计A(玉米青贮+玉米秸秆)、B(玉米青贮... 本试验旨在研究粗饲料组合对奶牛饲粮养分消化率、能量和氮的利用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将16头体重、年龄、胎次相近的,处于干奶期的健康荷斯坦奶牛分为4组,每组4头。以常用的粗饲料设计A(玉米青贮+玉米秸秆)、B(玉米青贮+羊草)、C(玉米青贮+玉米秸秆+羊草)、D(玉米青贮+苜蓿草+羊草)4种粗饲料组合的饲粮。结果表明:饲粮D干物质、有机物和中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饲粮(P<0.05),其次为饲粮B和饲粮C,饲粮A最低,显著低于其他各饲粮(P<0.05),各饲粮的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粗饲料组合显著影响饲粮摄入总能、能量消化率和能量代谢率(P<0.05),饲粮D甲烷能占摄入总能比显著低于其他3种饲粮(P<0.05)。各饲粮的粪氮、尿氮占摄入总氮比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D的氮消化率显著高于饲粮B与饲粮C(P<0.05),且饲粮B显著高于饲粮A(P<0.05);饲粮B、饲粮D的氮利用率显著高于饲粮A(P<0.05)。由此可见,玉米青贮+苜蓿草+羊草型饲粮的养分消化率、能量和氮的利用均优于其他各饲粮,羊草与玉米秸秆之间存在正组合效应,两者搭配使用可提高玉米秸秆的消化率,优化能量和氮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饲料组合 消化率 能量利用率 利用率 奶牛
下载PDF
提高稻田尿素氮利用率若干方法与机理探讨 被引量:18
8
作者 唐建阳 翁伯琦 +2 位作者 何萍 林永辉 陈炳焕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42-248,共7页
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稻田使用脲酶抑制剂(BTPT)、硝化抑制剂(EP)及养萍对尿素氮肥效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稻田使用BTPT和EP均提高了氮素利用率及水稻产量,BTPT、EP和BTPT+EP处理的15N回收率分别为17.4%、17.8%和18.0%,... 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稻田使用脲酶抑制剂(BTPT)、硝化抑制剂(EP)及养萍对尿素氮肥效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稻田使用BTPT和EP均提高了氮素利用率及水稻产量,BTPT、EP和BTPT+EP处理的15N回收率分别为17.4%、17.8%和18.0%,与不用抑制剂的对照相比,分别提高3.1、3.5和3.7个百分点;水稻产量分别为5300、5150和5450kg/hm2,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1.8%、8.7%和15.0%。稻田养萍可以抑制氨的挥发,减少尿素氮的损失;养萍及养萍后翻压两种处理的15N回收率分别为28.8%和34.7%,比不养萍的对照分别提高了3.3和9.2个百分点;土壤15N残留率分别为29.3%和40.1%,比不养萍的对照分别提高了5.1和15.9个百分点。养萍对当季水稻产量增加效果不大,而养萍后翻压对当季水稻产量可提高近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尿素 利用率
下载PDF
土壤调配氮素迁移转化的机理 被引量:23
9
作者 张金波 程谊 蔡祖聪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9,共9页
近几十年来,人为活性氮数量急剧增加,在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环境问题,现在我们面临着协调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巨大挑战。绝大部分活性氮首先进入到土壤,在经过各种转化过程后,进入生物、水体和大气等... 近几十年来,人为活性氮数量急剧增加,在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环境问题,现在我们面临着协调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巨大挑战。绝大部分活性氮首先进入到土壤,在经过各种转化过程后,进入生物、水体和大气等系统。土壤氮转化过程及其速率的组合对土壤氮去向具有"调配器"的作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是因地制宜地制订氮素管理措施的基础。从土壤氮转化速率角度着手,综述了土壤氮转化速率的研究方法,阐述了氮初级转化速率研究对深入认识土壤氮动态的作用,明确了土壤氮转化过程影响土壤氮去向的作用机理,阐明了土壤氮转化特点、植物氮形态喜好和气候三者间的契合程度对提高作物氮利用率的重要作用。同时,指出了现有的土壤氮转化速率研究方法的不足之处,急需建立一套能够同时定量土壤—植物系统中土壤氮初级转化速率和植物氮吸收速率的方法,实现定量化分析土壤氮转化过程与植物间的反馈作用关系,以深入认识更接近于自然状态的土壤—植物系统中氮动态特征,为制订合理的氮肥管理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初级转化速率 去向 利用率 土壤—植物系统 反馈作用
原文传递
氮用量对花生结瘤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翔 张新友 +3 位作者 张玉亭 毛家伟 李国平 赵丽君 《花生学报》 2012年第4期12-17,共6页
以3个花生品种为供试材料,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氮用量对花生结瘤、氮素积累、根瘤固氮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并比较了3个品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花生根瘤数随生育期推进而增多,施氮量越低根瘤形成越早,且数量增加较快。同一生育时期,不同... 以3个花生品种为供试材料,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氮用量对花生结瘤、氮素积累、根瘤固氮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并比较了3个品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花生根瘤数随生育期推进而增多,施氮量越低根瘤形成越早,且数量增加较快。同一生育时期,不同施氮水平间单株根瘤数和根瘤干重达差异显著水平,随着施氮量增加根瘤数和根瘤干重逐渐减少。增施氮肥有利于花生氮素的吸收积累,花生的氮素吸收总量和氮肥利用率在一定范围内均随氮用量增加而增加,但氮用量达到一定水平时反而下降。花生根瘤固氮量及其占植株总吸氮量比例随着氮用量提高而逐渐降低。相同施氮水平和生育时期,远杂9102结瘤数和根瘤干重高于白沙1016和鲁花12,且随生育期延长差异越来越大,生育后期差异达显著水平;氮素吸收总量和根瘤固氮量以远杂9102最高,白沙1016次之,鲁花12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结瘤 根瘤固 利用率
下载PDF
水稻高产与氮肥高效利用技术及其生物学基础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鸿伟 赵步洪 杨建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2期18157-18159,共3页
氮素是作物生产上施用量最多的肥料,氮肥施用量过多是我国水稻生产上的突出问题。介绍了氮肥施用方法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及其生物学基础,并对实现水稻高产与氮肥高效利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水稻 产量 利用率
下载PDF
发酵菜籽饼在生长猪上的营养价值评定 被引量:14
12
作者 付敏 何军 +5 位作者 余冰 毛湘冰 郑萍 黄志清 虞洁 陈代文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916-1924,共9页
本研究旨在对混菌固态发酵菜籽饼在生长猪上的营养价值进行评定。将24头健康"杜×长×大"生长公猪[初始体重(26.56±0.76)kg]随机分配到4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分别饲喂无氮饲粮、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菜籽饼... 本研究旨在对混菌固态发酵菜籽饼在生长猪上的营养价值进行评定。将24头健康"杜×长×大"生长公猪[初始体重(26.56±0.76)kg]随机分配到4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分别饲喂无氮饲粮、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菜籽饼或发酵菜籽饼等氮替代饲粮(分别等氮替代基础饲粮中35%的氮)。试验猪预试4 d后,进行4 d消化代谢试验,收集全部粪尿,用于测定养分消化率和利用率。试验结束后麻醉屠宰,采集回肠食糜,测定氨基酸表观回肠消化率和标准回肠消化率。结果表明:发酵菜籽饼的粗蛋白质、干物质、总能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70.00%、82.36%、81.15%,显著高于菜籽饼(P<0.05);发酵菜籽饼的氮表观(真)消化率、表观(真)利用率和消化能分别为70.00%(88.57%)、65.78%(72.35%)、12.98 MJ/kg,显著高于菜籽饼(P<0.05);发酵菜籽饼的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表观回肠消化率分别为74.13%、85.76%、57.57%、67.12%,除蛋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外,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表观回肠消化率均显著高于菜籽饼(P<0.05),标准回肠消化率也具有一致的趋势。由此可见,混菌固态发酵提高了菜籽饼在生长猪上的养分消化率和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菜籽饼 表观消化率 氨基酸表观回肠消化率 利用率 生长猪
下载PDF
^(15)N示踪控释氮肥的氮肥利用率及去向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隋常玲 张民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0-127,共8页
选用15 N同位素标记的新型回收塑料包膜控释肥和大颗粒尿素,采用池栽试验研究夏玉米-冬小麦轮作体系中肥料氮的去向及利用率。结果表明,整个轮作体系中,控释肥处理(PCU)作物吸收的肥料氮为241.03kg/hm2,高于尿素处理(Urea)的211.02kg/hm... 选用15 N同位素标记的新型回收塑料包膜控释肥和大颗粒尿素,采用池栽试验研究夏玉米-冬小麦轮作体系中肥料氮的去向及利用率。结果表明,整个轮作体系中,控释肥处理(PCU)作物吸收的肥料氮为241.03kg/hm2,高于尿素处理(Urea)的211.02kg/hm2。控释肥处理施用的肥料氮主要残留在0~40cm土层,而尿素处理则残留在0~60cm土层,控释肥延缓了肥料氮向土壤深层迁移的趋势。在夏玉米和冬小麦轮作体系中,控释肥处理的氮肥利用率(32.86%,32.47%)高于尿素处理(28.23%,30.16%)。在冬小麦季,控释肥处理损失率相比尿素处理从36.07%降至28.75%,而夏玉米季,控释肥处理损失率相比尿素处理从37.17%降至29.50%。玉米季控释肥处理与尿素处理差异不显著,但在冬小麦季控释肥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尿素处理。因此,在玉米和小麦整个生长季,新型回收塑料包膜控释肥的养分释放与作物养分需求吻合,既提高氮肥利用率,也降低了肥料氮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肥 ^15N示踪 玉米-小麦轮作 利用率
下载PDF
草甸白浆土稻秆氮利用效率及氮素调控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秋菊 焦峰 +3 位作者 刘峰 迟凤琴 姜辉 李鹏绯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6-94,共9页
为明确三江平原草甸白浆土水稻秸秆还田条件下如何进行施肥,以期为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水稻氮肥的优化施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该文在白浆土上进行了秸秆氮利用试验、秸秆还田氮素优化施用试验、及氮素调控时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为明确三江平原草甸白浆土水稻秸秆还田条件下如何进行施肥,以期为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水稻氮肥的优化施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该文在白浆土上进行了秸秆氮利用试验、秸秆还田氮素优化施用试验、及氮素调控时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15N同位素示踪确定,秸秆氮对水稻植株氮素累积量贡献率为6.49%~7.48%,对茎叶氮素累积量的贡献率为3.26%~4.16%,对籽粒贡献率为8.67%~9.74%;秸秆氮素当年总利用率为6.51%~7.65%;调节碳/氮比有利于提高秸秆氮素利用率。大田试验证实秸秆还田条件下施氮量连续3a比常规施氮量减少10%,排水性好的田块有增产效果,3a平均增产6.17%,减氮20%以上产量低而且年际间不稳,减氮时期适合均衡减氮和基肥减氮,蘖肥和穗肥减氮减产极显著;排水性不良田不适合减氮,减氮导致减产。不同土壤秸秆还田后氮素调控有差异,要因地制宜根据土壤条件制定相应的氮素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秸秆 白浆土 秸秆还田 15N标记 利用率 素调控 产量
下载PDF
谷子氮高效基因型筛选及相关特性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秦娜 马春业 +5 位作者 朱灿灿 代书桃 宋迎辉 王春义 芮战许 李君霞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2-29,共8页
在低氮(0.5 mmol/L)和高氮(5.0 mmol/L)2个氮素水平下,研究不同氮效率谷子基因型的光合特性、农艺性状、氮含量、吸氮量、氮利用率、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其相关性,以期为氮高效谷子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基础材料。结果表明,低氮和高氮水平下... 在低氮(0.5 mmol/L)和高氮(5.0 mmol/L)2个氮素水平下,研究不同氮效率谷子基因型的光合特性、农艺性状、氮含量、吸氮量、氮利用率、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其相关性,以期为氮高效谷子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基础材料。结果表明,低氮和高氮水平下,不同谷子基因型光合特性、主要农艺性状、氮含量及吸收利用指标变异系数分别为16.2%~34.4%和15.2%~22.5%、15.2%~55.4%和17.9%~49.3%、13.7%~28.4%和15.8%~23.7%。2个氮素水平下,谷子产量与光合速率、穗长、单穗质量、地上部生物量、吸氮量和氮利用率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茎秆和根氮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根据2个氮素水平下的谷子产量差异将其分为双高效型、高氮高效型、低氮高效型和双低效型4种类型。豫谷17、豫谷23、冀谷33等在低氮和高氮水平下产量、吸氮量、氮利用率、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均表现突出,受氮肥影响较小,为典型双高效型基因型,适宜贫瘠地区种植;冀谷41、七叶黄、郑11-2等在低氮和高氮水平下均表现出氮低效利用特性,受氮肥影响较大,为典型双低效型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高效基因型 吸收量 利用率 筛选
下载PDF
甲醛处理生豆饼对绵羊十二指肠中微生物氮、过瘤胃蛋白氮流量及对氮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徐淑倩 刘树年 马友记 《中国草食动物》 CAS 2002年第3期10-13,共4页
用 4只生长羯羊 ,采用 4× 4拉丁方试验设计 ,测定甲醛处理 (甲醛 /蛋白质为 0、0 3%、0 6 %、1 2 % )生豆饼的影响。结果表明 ,用甲醛 0~ 0 6 %水平处理时 ,瘤胃液中NH3-N浓度差异不显著 ,而 1 2 %甲醛水平使NH3-N浓度显著降低... 用 4只生长羯羊 ,采用 4× 4拉丁方试验设计 ,测定甲醛处理 (甲醛 /蛋白质为 0、0 3%、0 6 %、1 2 % )生豆饼的影响。结果表明 ,用甲醛 0~ 0 6 %水平处理时 ,瘤胃液中NH3-N浓度差异不显著 ,而 1 2 %甲醛水平使NH3-N浓度显著降低 (P <0 0 5 )。甲醛处理使日粮中过瘤胃蛋白氮量增加 (P <0 0 5 )。用 0~ 0 6 %甲醛处理生豆饼对十二指肠食糜中微生物氮 (MN)产量 ,氮在瘤胃后和整个消化道的消化率无影响 (P >0 0 5 ) ,而 1 2 %甲醛用量 ,则显著降低 (P <0 0 5 )。十二指肠中非氨态氮 (NAN)流量 ,0 6 %甲醛用量高于其它三个处理组 (P <0 0 5 ) ,在四个处理组中 ,用0 6 %甲醛处理生豆饼饲喂试羊 ,其氮的沉积率最高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处理 生豆饼 绵羊 十二指肠 微生物 过瘤胃蛋白流量 利用率
下载PDF
根际化学信号物质与土壤养分转化 被引量:13
17
作者 陆玉芳 施卫明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4-24,共11页
土壤微生物驱动了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而根际化学信号能显著改变土壤微生物组成并影响养分转化,在促进植物生长、抵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根际化学信号的研究已从早期植物与菌根真菌和根瘤菌间的信号传导,拓展到... 土壤微生物驱动了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而根际化学信号能显著改变土壤微生物组成并影响养分转化,在促进植物生长、抵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根际化学信号的研究已从早期植物与菌根真菌和根瘤菌间的信号传导,拓展到与非共生微生物的互作研究,最近有研究发现根际信号物质能塑造根际有益微生物组。重点综述了近年来根际化学信号物质与土壤养分转化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首先提出了根际化学信号物质的概念,归纳了信号物质类型与功能。进一步讨论了植物-植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微生物-微生物三个生物互作过程中信号物质对氮、磷、铁养分转化的影响,分析了当前研究的不足。最后,对根际化学信号物质未来的研究方向作出展望,强调了化学检测、多组学和重组菌群等技术在根际化学信号物质研究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分泌物 根际微生物组 根际对话 利用率 群体感应信号
下载PDF
超级杂交稻与常规稻产量形成及养分吸收利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夏冰 蒋鹏 +4 位作者 谢小兵 赵杨 魏颖娟 黄敏 邹应斌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8-43,共6页
为探明超级杂交稻与常规稻产量、干物质生产及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的特点,以穗粒结构相近的超级杂交稻品种两优培九、Y两优1号和常规稻品种黄华占、玉香油占为材料,于2011-2013年在长沙(N 28°12′)进行了高氮(225 kg/hm^2)... 为探明超级杂交稻与常规稻产量、干物质生产及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的特点,以穗粒结构相近的超级杂交稻品种两优培九、Y两优1号和常规稻品种黄华占、玉香油占为材料,于2011-2013年在长沙(N 28°12′)进行了高氮(225 kg/hm^2)、中氮(113-161 kg/hm^2)、不施氮(0 kg/hm^2)处理的大田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超级杂交稻平均产量9.55和9.57 t/hm^2,比黄华占增产5.99%,比玉香油占增产9.38%,增产显著;成熟期平均干物质积累量18.05和18.24t/hm^2,分别比黄华占、玉香油占增加7.12%和11.22%,差异显著;氮吸收量为189.5-193.9 kg/hm^2,分别比黄华占和玉香油占增加5.45%和4.41%,但产量与N、P、K吸收量之间呈非线性二次函数关系,复相关系数显著;每667 m^2氮、磷、钾需要量分别为19.79和20.09 kg、3.90和4.09 kg、20.57和22.37 kg,显著低于常规稻品种,并且在施氮肥条件下,产量与N、P、K养分需要量之间为显著线性相关;氮肥吸收利用率和偏生产率的品种间差异显著,农学利用率和生理利用率品种间差异不显著;超级杂交稻氮收获指数为68.6%和69.1%,显著高于常规稻(62.7%和64.0%),但品种间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的差异不显著。可见,超级杂交稻高产与N、P、K养分高效利用相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稻 产量 干物质 利用率
下载PDF
华北平原种养一体规模化农场氮素流动特征及利用效率——以河北津龙循环农业园区为例 被引量:12
19
作者 石鹏飞 郑媛媛 +3 位作者 赵平 杨东玉 贾亮 王贵彦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81-1288,共8页
种养一体规模化、集约化是华北平原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氮素是连接种植养殖的主要养分资源,以河北津龙循环农业园区为例,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方法分析农场水平氮素流动特征及利用率,并通过情景分析方法提出农场氮素管理措施,为实... 种养一体规模化、集约化是华北平原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氮素是连接种植养殖的主要养分资源,以河北津龙循环农业园区为例,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方法分析农场水平氮素流动特征及利用率,并通过情景分析方法提出农场氮素管理措施,为实现农场水平氮养分资源高效利用、提高农场生产系统生产力和改善华北平原循环农业模式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农场水平下,化肥和有机肥输入氮量674.6 kg·hm^(-2)·a^(-1),占总输入氮量的88.3%,氮利用率为41.5%,种植系统氮盈余量190.7 kg·hm^(-2)·a^(-1),施氮量过多是造成种植系统氮利用率低和氮素盈余量高的主要原因.养殖系统中外购饲料提供氮量占饲料总输入氮量的83.2%,粪尿排氮量为776.6 t·a^(-1),而还田比例仅为36.3%,氮利用率19.7%.农场水平氮总利用率为40.7%.情景分析表明,农田减少化肥施氮量50%(情景1)、增加来自农场内部玉米籽粒产量(情景2)措施,可分别使种植系统氮利用率提高34.6%和15.6%,同时农场水平氮总利用率分别提高18.7%和9.8%;另外,优化养殖系统饲料结构(情景3),可使氮总利用率提高19.1%.因此,减少化肥氮施用量、调整作物种植结构、优化饲料结构等,是提高农场氮生产力和实现环境友好双赢效果的措施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场水平 农牧结合 流动特征 利用率 华北平原
原文传递
猪粪有机肥替代化肥对黄淮地区油麦菜品质及养分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刘沙沙 李兵 +5 位作者 张古彬 冯翔 杨坡 郭林 李自涛 李志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8期71-79,共9页
【目的】针对农村普遍存在的化肥施用过量、农产品质量下降和畜禽废弃物大量堆存等问题,开展猪粪有机肥替代化肥试验。【方法】在黄淮地区选择典型种养结合区,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以N200.0kg/hm^2、P2O596.8kg/hm^2为参考施肥量(M),... 【目的】针对农村普遍存在的化肥施用过量、农产品质量下降和畜禽废弃物大量堆存等问题,开展猪粪有机肥替代化肥试验。【方法】在黄淮地区选择典型种养结合区,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以N200.0kg/hm^2、P2O596.8kg/hm^2为参考施肥量(M),研究了不同猪粪有机肥施加量(减量50%M、M和增量100%M)及替代比例(0%M、25%M、50%M、75%M和100%M,以氮磷为基准)对油麦菜产量、品质和氮磷利用率的影响,确定最佳施肥量和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比例。【结果】在单独施加有机肥且施肥量小于参考施肥量条件下,油麦菜产量、氮磷利用率随施肥量增加而增加;而继续增加施肥量,增产效果不显著,且品质及氮磷利用率均有所下降。相同施肥量,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油麦菜氮磷含量影响不显著,但可提高其产量、品质及氮磷利用率。与化肥对照相比,当有机肥替代比例为25%~75%时,油麦菜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可降低19.4%和73.3%(P<0.05)。有机肥替代比例为75%氮磷利用率为最高,较单施化肥提高30.4%和44.9%。【结论】采用参考施肥量M且有机肥替代比例为75%处理效果最优,不仅可保证油麦菜产量,还能有效提高品质和氮磷肥利用率。研究结果可为区域蔬菜种植合理减量配施有机肥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降低区域面源污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粪 油麦菜 产量 品质 利用率 利用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