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持续碳源添加对油松和连香树林地土壤氮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马启翔 李伟 +2 位作者 潘开文 张林 王彦杰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26-433,共8页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持续添加不同浓度葡萄糖溶液(0、75、150和225μg g-1,以土壤中C浓度计,下同)对不同养分状况的油松和连香树林地土壤氮转化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培养的56 d里,持续添加75μg g-1的葡萄糖溶液有效促进了油松林...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持续添加不同浓度葡萄糖溶液(0、75、150和225μg g-1,以土壤中C浓度计,下同)对不同养分状况的油松和连香树林地土壤氮转化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培养的56 d里,持续添加75μg g-1的葡萄糖溶液有效促进了油松林土壤氮净矿化,持续添加150μg g-1的葡萄糖溶液在培养后期促进了油松林土壤氮净矿化,而持续添加225μg g-1的葡萄糖溶液在整个培养期内显著抑制油松林土壤氮净矿化.3个浓度的碳源持续添加处理均降低了油松林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含量,仅在第56天时,高浓度碳添加处理油松林土壤可溶性有机氮与对照处理差异不显著.3个浓度的碳源持续添加处理对油松林土壤微生物量氮变化的影响有所不同.对于连香树林土壤,3个浓度的碳源持续添加处理均显著促进了氮的净矿化,在培养后期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可溶性有机氮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地土壤氮转化对持续外加可溶性碳源的响应过程有所不同,养分状况较差的土壤的响应模式更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加碳源 葡萄糖 土壤 矿化 油松 连香树
原文传递
闽南农业流域土壤氮矿化作用初步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大朋 曹文志 +1 位作者 徐玉裕 王吉苹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7-51,共5页
用原位培养法对五川流域内的香蕉地、菜地、香蕉地与菜地间作地、林地、甘蔗地土壤的氮矿化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氮矿化速率平均为N0.11mgkg-1d-1,其中香蕉地土壤氮矿化最高可达N1.47mgkg-1d-1;土壤硝化速率... 用原位培养法对五川流域内的香蕉地、菜地、香蕉地与菜地间作地、林地、甘蔗地土壤的氮矿化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氮矿化速率平均为N0.11mgkg-1d-1,其中香蕉地土壤氮矿化最高可达N1.47mgkg-1d-1;土壤硝化速率平均为N0.27mgkg-1d-1,其中菜地下土壤硝化作用强度最高可达N0.69mgkg-1d-1。土壤矿化作用同土壤湿度、温度、C/N、土壤肥力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温度是土壤氮矿化最主要的影响因子。闽南流域土壤年矿化量平均为N240kghm-2,部分样地最高可达N850kghm-2,而年施肥量平均N650kghm-2。相比较而言,说明了土壤矿化是我国南方流域农业土壤氮素的重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流域 矿化 硝化速率 氨化速率 原位培养法
原文传递
植被类型与坡位对喀斯特土壤氮转化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21
3
作者 刘欣 黄运湘 +4 位作者 袁红 潘复静 何寻阳 张伟 王克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578-2587,共10页
土壤氮素转化对于植物氮素营养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受氮素限制的喀斯特退化生态系统。选取植被恢复过程中4种典型喀斯特植被类型(草丛、灌丛、次生林、原生林)和3个坡位(上、中、下坡位)表层土壤(0—15cm)为对象,利用室内培养的方法... 土壤氮素转化对于植物氮素营养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受氮素限制的喀斯特退化生态系统。选取植被恢复过程中4种典型喀斯特植被类型(草丛、灌丛、次生林、原生林)和3个坡位(上、中、下坡位)表层土壤(0—15cm)为对象,利用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不同植被类型和坡位下土壤氮素养分与氮转化速率(氮净矿化率、净硝化率和净氨化率)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植被类型对土壤硝态氮含量、无机氮含量、氮净矿化率、净硝化率和净氨化率均有显著影响(P<0.01),即随着植被的正向演替(草丛—灌丛—次生林—原生林),土壤硝态氮含量、无机氮含量、土壤氮净矿化速率和净硝化速率整体上呈增加趋势,而坡位以及坡位与植被类型的交互作用对上述土壤氮素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凋落物氮含量、凋落物C∶N比和硝态氮含量对土壤氮转化速率有显著影响,其中凋落物氮含量是影响土壤氮转化速率的主要因子(F=35.634,P=0.002)。可见,尽管坡位影响喀斯特水土再分配过程,但植被类型决定的凋落物质量(如凋落物氮含量等)对喀斯特土壤氮素转化速率的作用更为重要。因此,在喀斯特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初期,应注重植被群落的优化配置(如引入豆科植物)和土壤质量的改善(如降低土壤C∶N),促进土壤氮素转化及氮素的有效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转化 矿化 硝化率 喀斯特 植被恢复
下载PDF
苜蓿和老芒麦生草对苹果园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白龙 陈雪 +2 位作者 王洲 吕德国 赵波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469-2477,共9页
采用PVC管原位培养法,研究了苹果园行间生草,肇东苜蓿(Medicago sativa‘Zhaodong’)和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对土壤氮素净矿化作用及物候期间的变化特征,并进一步分析净硝化作用和净氨化作用特征及其与土壤因素之间的关系。结... 采用PVC管原位培养法,研究了苹果园行间生草,肇东苜蓿(Medicago sativa‘Zhaodong’)和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对土壤氮素净矿化作用及物候期间的变化特征,并进一步分析净硝化作用和净氨化作用特征及其与土壤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氮素矿化作用主要以硝化作用为主,氨化作用比重很小。测试期间,0~15 cm土层中,自然生草土壤的氮素净硝化速率为0.30 mg·kg^-1·d^-1,老芒麦土壤为0.68 mg·kg^-1·d^-1,苜蓿土壤最低,为0.28 mg·kg^-1·d^-1。不同草种的氮素矿化主要在开花期完成,苜蓿土壤中开花期的土壤氮素净矿化速率分别为营养期和果实期的3.4倍和1.6倍,老芒麦则分别为1.8倍和3.0倍。老芒麦土壤中C/N比影响着氮素硝化能力,15~30 cm土层土壤的氮素矿化相对较弱。种植老芒麦后土壤氮素矿化能力明显提高,而苜蓿土壤中硝化速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生草果园 草种 土壤矿化速率
原文传递
水分因素对绿洲荒漠过渡带土壤氮矿化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柳维扬 高艳红 +2 位作者 王家强 彭杰 吕双庆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9-94,共6页
通过树脂芯原位培养试验,分析水分因素对塔里木绿洲荒漠过渡带3种不同植被覆盖度(LCD:0~0.2;MCD:0.2~0.4;HCD:0.4~0.6)土壤矿质氮含量影响及氮矿化速率变化。结果表明,水分对土壤氮矿化作用有明显影响,土壤净氮矿化速率与土壤水分... 通过树脂芯原位培养试验,分析水分因素对塔里木绿洲荒漠过渡带3种不同植被覆盖度(LCD:0~0.2;MCD:0.2~0.4;HCD:0.4~0.6)土壤矿质氮含量影响及氮矿化速率变化。结果表明,水分对土壤氮矿化作用有明显影响,土壤净氮矿化速率与土壤水分有明显相关性,3种植被覆盖度类型的剖面水分变化和净氮矿化速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LCD是0.866 9(P〈0.01),MCD是0.647 9(P〈0.05),HCD是0.594 0(P〈0.05);测定周期内绿洲荒漠过渡带土壤平均净氮矿化速率,LCD为0.334kg/(hm2·d),MCD为1.010kg/(hm2·d),HCD为0.998kg/(hm2·d);该区域土壤水分变化是影响氮矿化的主要因素之一,说明在极端干旱条件下,水分控制氮矿化作用,但随植被覆盖度递增土壤含水量增加,水分因素对土壤氮矿化作用逐渐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因素 绿洲荒漠过渡带 土壤矿化 树脂芯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