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63篇文章
< 1 2 1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髋、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抗纤溶药序贯抗凝血药应用方案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130
1
作者 岳辰 周宗科 +3 位作者 裴福兴 翁习生 邱贵兴 阮长耿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5年第4期281-285,共5页
髋、膝关节置换术常可伴随大量失血。根据文献报道,髋、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总失血量多在1000 ml以上,输血率高达30%~60%[1,2]。大量失血可增加患者的围术期风险和经济负担[3]。髋、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失血除手术切口直接出血外,由手术... 髋、膝关节置换术常可伴随大量失血。根据文献报道,髋、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总失血量多在1000 ml以上,输血率高达30%~60%[1,2]。大量失血可增加患者的围术期风险和经济负担[3]。髋、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失血除手术切口直接出血外,由手术创伤引起的纤溶反应增强所致的失血约占总失血量的6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纤溶 抗凝血药 失血量 输血率 缺血再灌注损伤 止血带 单次给药 手术切口
下载PDF
中国骨科手术加速康复围手术期氨甲环酸与抗凝血药应用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121
2
作者 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关节外科学专业委员会 +16 位作者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关节疾病防治分会 国家卫生计生委公益科研专项《关节置换术安全性与效果评价》项目组 周宗科 黄泽宇 杨惠林 翁习生 李庭 王光林 张志强 刘涛 陈允震 沈慧勇 吴新宝 孙天胜 唐佩福 邱贵兴 裴福兴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9年第2期81-88,共8页
骨科手术出血量大,异体输血率高,极大增加了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和经济负担。氨甲环酸(TXA)是一种抗纤溶药物,大量研究均已证实其能有效减少骨科手术围手术期的失血量、降低输血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同时骨科大手术患者是静脉血栓栓塞症(V... 骨科手术出血量大,异体输血率高,极大增加了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和经济负担。氨甲环酸(TXA)是一种抗纤溶药物,大量研究均已证实其能有效减少骨科手术围手术期的失血量、降低输血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同时骨科大手术患者是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高危人群,应用抗凝血药物能有效降低VTE的发生率。如何在骨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更好地应用抗纤溶药与抗凝血药,达到既可减少患者出血量、降低输血率,同时减少患者发生VTE的风险达到止血与抗凝的平衡,保障医疗安全。通过查阅文献,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关节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组织专家遵循循证医学原则,经过反复讨论和通讯修改,对骨科手术加速康复围手术期抗纤溶药与抗凝血药应用方案达成共识,供广大骨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参照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 抗凝血药 加速康复
下载PDF
口服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5
3
作者 吴溯帆 石杭燕 +5 位作者 陈永 师丽丽 严晟 陈达 郭金才 韩菲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06-110,共5页
目的尝试并评价口服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新方法。方法使用低剂量的氨甲环酸对256例黄褐斑患者行长时间口服,服药时间6~15个月,平均9.6个月。观察服药后的临床效果、疗效出现时间、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后随访256例患者3~5... 目的尝试并评价口服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新方法。方法使用低剂量的氨甲环酸对256例黄褐斑患者行长时间口服,服药时间6~15个月,平均9.6个月。观察服药后的临床效果、疗效出现时间、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后随访256例患者3~5个月,80.9%的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色斑减退。65.0%的患者服药后2个月色斑开始减轻,35.0%的患者服药后1个月出现效果。服药6个月后基本治愈、明显消退和好转者分别为10.5%、18.8%和51.6%。停药后复发者21例(8.2%)。除11例(4.3%)患者出现轻度胃肠道反应、9例(3.5%)患者出现月经量减少以外,未发现其他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低剂量长时间口服氨甲环酸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黄褐斑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面部色斑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氨甲环酸不同使用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64
4
作者 胡旭栋 周宗科 +4 位作者 裴福兴 马俊 沈彬 杨静 康鹏德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99-604,共6页
目的 探讨在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氨甲环酸不同使用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3年2至5月150例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女性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0例.分别在关闭切口前静脉滴注氨甲环酸10 mg/kg(单次使用组);关闭切口... 目的 探讨在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氨甲环酸不同使用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3年2至5月150例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女性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0例.分别在关闭切口前静脉滴注氨甲环酸10 mg/kg(单次使用组);关闭切口前静脉滴注氨甲环酸10 mg/kg、术后3h再次按该剂量重复使用(重复使用组);不使用氨甲环酸(对照组).比较三组引流量、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术后不同时间血红蛋白、输血患者比例、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引流量(447.2±101.9) ml,大于单次使用组(273.6±99.6) ml和重复使用组(168.5±80.8)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总失血量(1 100.8±288.3) ml,大于单次使用组(959.1±291.7) ml和重复使用组(818.7±206.9)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隐性失血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后第1、3、5天的血红蛋白均低于单次使用组和重复使用组,重复使用组均高于单次使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输血患者比例分别为8.0%(4/50)、6.0%(3/50)和22.0%(11/50),对照组高于单次使用组和重复使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90 d内均未出现症状性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关闭切口前静脉滴注氨甲环酸10 mg/kg能有效减少围手术期失血量和降低输血患者比例,术后3h重复使用能进一步减少失血量,但不能进一步降低输血患者比例.使用氨甲环酸不增加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失血 手术 有效性研究
原文传递
氨甲环酸减少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0
5
作者 张瑜哲 金毅 +1 位作者 苏礼 郑稼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62-765,共4页
[目的]从显性失血和隐性失血两方面探讨氨甲环酸对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对照原则设计,选取本中心自2011年8月~2012年11月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0例,男22例,女68例,年龄55~81岁,平均69.28岁,... [目的]从显性失血和隐性失血两方面探讨氨甲环酸对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对照原则设计,选取本中心自2011年8月~2012年11月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0例,男22例,女68例,年龄55~81岁,平均69.28岁,病程2~16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n=45),试验组在松止血带时将1瓶100 ml氨甲环酸(规格100 ml:氨甲环酸0.5 g与氯化钠0.85 g)进行静脉点滴,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点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输血人数,输血比率,同时观察是否有肺栓塞及下肢深静脉栓塞的临床症状,必要时行下肢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试验组患者显性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输血人数及输血比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4 d均未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氨甲环酸能明显减少初次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显性失血、隐性失血及输血量,且不增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膝关节置换 隐性失血
原文传递
静脉联合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减少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失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59
6
作者 岳辰 谢锦伟 +5 位作者 蔡东峰 杨静 周宗科 沈彬 康鹏德 裴福兴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5年第1期44-48,共5页
背景背景:静脉和局部氨甲环酸(TXA)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应用安全有效,已被大多数骨科医师所肯定,但目前静脉联合局部TXA于THA中的应用效果尚不明确。目的:探讨静脉联合局部应用氨甲环酸(TXA)减少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围术期失血... 背景背景:静脉和局部氨甲环酸(TXA)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应用安全有效,已被大多数骨科医师所肯定,但目前静脉联合局部TXA于THA中的应用效果尚不明确。目的:探讨静脉联合局部应用氨甲环酸(TXA)减少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围术期失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方法:2013年9月至2014年11月行THA患者731例,按TXA的不同用法分为3组:静脉TXA组238例,于手术切皮前完成静脉单次15 mg/kg TXA;局部TXA组136例,于术中3个时点使用总量3 g的TXA;静脉联合局部TXA组357例,于术前使用15 mg/kg TXA,并于术中3个时点使用总量1.5 g的TXA。主要观察指标为总失血量、输血率、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及肺栓塞(PE)发生率;次要观察指标为术后引流量、血红蛋白(Hb)下降最大值及伤口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结果:静脉联合局部TXA组平均总失血量(819.82±202.82)ml,输血率为1.4%,术后引流量(181.20±37.62)ml,Hb下降最大值(2.95±0.78)g/dl,均明显低于静脉TXA组和局部TXA组,而DVT及症状性PE的发生风险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静脉TXA组的总失血量、输血率均略低于局部TXA组,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结论:1静脉15 mg/kg TXA、局部3 g TXA及静脉15 mg/kg联合局部1.5 g TXA均可有效减少THA失血量和输血率,不增加DVT的发生风险;2静脉15 mg/kg联合局部1.5 g TXA的效果明显优于静脉15 mg/kg TXA或局部3 g TXA,推荐使用;3静脉15 mg/kg TXA的效果略优于局部3 g TX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静脉联合局部 输血率 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产后出血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8
7
作者 程兰 陈叙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36-140,共5页
产后出血(PPH)是导致孕产妇患病及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目前多数定义为阴道分娩后24 h累计失血量≥500 mL,剖宫产术后累计失血量≥1 000 mL。但PPH的诊断不仅要以失血量为依据,也要重视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缩宫素作为预防和治疗PPH的一线... 产后出血(PPH)是导致孕产妇患病及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目前多数定义为阴道分娩后24 h累计失血量≥500 mL,剖宫产术后累计失血量≥1 000 mL。但PPH的诊断不仅要以失血量为依据,也要重视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缩宫素作为预防和治疗PPH的一线药物已成为共识,卡贝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米索前列醇等亦可应用。具有PPH高危因素的孕妇,剖宫产术中除预防使用缩宫素之外,还可考虑静脉使用氨甲环酸以减少出血。尚无证据表明哪一种手术治疗方式更佳,常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发生PPH时,凝血功能异常是大量输血和子宫切除的预测指标,当出血难以控制时,早期输注纤维蛋白原是安全和有效的。早期识别,综合处理,建立团队,总结和模拟演练都是PPH处置不可或缺的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催产素 血液凝固 手术
下载PDF
氨甲环酸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2
8
作者 谢锦伟 岳辰 裴福兴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1856-1860,共5页
[目的]对人工合成抗纤溶药氨甲环酸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来研究氨甲环酸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对其进行回顾与综合分析,得出结论。[结果]氨甲环酸在全髋... [目的]对人工合成抗纤溶药氨甲环酸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来研究氨甲环酸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对其进行回顾与综合分析,得出结论。[结果]氨甲环酸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主要有静脉、局部及口服三种使用方式,目前已初步证实静脉使用氨甲环酸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是有效、安全的;局部使用氨甲环酸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尚存在争议;口服使用氨甲环酸的效果尚不肯定。[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静脉使用氨甲环酸可有效降低手术失血量与输血率,同时并不增加静脉血栓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失血 输血 深静脉血栓
原文传递
氨甲环酸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9
9
作者 季景环 任静华 +4 位作者 孙志敏 杨淑芹 任娜 张学玲 高芳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89-92,共4页
目的氨甲环酸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3月于我院进行剖宫产分娩的12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预防产后出血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给予静... 目的氨甲环酸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3月于我院进行剖宫产分娩的12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预防产后出血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给予静脉滴注及宫体注射缩宫素各20 U;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氨甲环酸注射液。观察2组术后2 h、24 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2组子宫收缩持续时间、子宫底下降速度、术前及术后24 h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 h、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且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宫缩持续时间延长,子宫底下降速度加快(P<0.05)。术后24 h,2组PT、APTT水平均缩短,FIB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缩短及升高程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期间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甲环酸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良好,能够明显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并促进产后恢复,且能改善产妇凝血功能状态,且治疗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缩宫素 剖宫产术 凝血功能
下载PDF
氨甲环酸对全髋关节置换术隐性失血的影响 被引量:47
10
作者 傅峥 张健 姚海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59-361,共3页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对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40例因单侧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20例,不使用氨甲环酸,手术开始时予250 ml生理盐水静滴;B组20例,使用氨甲环酸,手术开始时将氨甲环酸按20 mg/kg...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对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40例因单侧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20例,不使用氨甲环酸,手术开始时予250 ml生理盐水静滴;B组20例,使用氨甲环酸,手术开始时将氨甲环酸按20 mg/kg稀释于250 ml生理盐水中静滴。分别计算其显性及隐性红细胞丢失量,并进行相应对比分析。结果:A组与B组显性红细胞丢失量分别为(95.43±17.72)ml和(48.84±15.04)ml(P<0.05);A组与B组隐性红细胞丢失量分别为(322.37±57.69)ml和(169.89±58.50)ml(P<0.05)。结论:氨甲环酸能明显减少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显性及隐性失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 隐性失血 临床对比
下载PDF
氨甲环酸在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局部应用的止血效果分析 被引量:47
11
作者 马云青 张轶超 张洪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出血量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符合纳入标准的95例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23例,女性72例;年龄60~87岁,平均(71±4)岁...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出血量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符合纳入标准的95例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23例,女性72例;年龄60~87岁,平均(71±4)岁。其中实验组53例患者局部应用氨甲环酸术中止血,未曾使用氨甲环酸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指数及疾病诊断等参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术中及术后失血量和输血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下肢深静脉栓塞症状及下肢皮肤情况。术前和术后3h检查D-二聚体和相关凝血指标,术后连续复查血常规。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可见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51和64.18,P〈0.05)。两组的输血量分别为(470±150)ml和(708±245)ml,术后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压积对照组明显低于实验组(t=-18.88和-13.05,P〈0.05)。患者术后经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未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3h实验组和对照组的D-二聚体为(0.91±0.44)和(1.21±0.65)mg/L,均明显高于术前的(0.36±0.11)和(0.37±0.14)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40和44.68,P〈0.05),且对照组高于实验组(t=1.99,P〈0.05)。两组间凝血指标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局部应用氨甲环酸能明显减少术后出血量,降低输血率,降低患者围手术期的贫血相关并发症的风险,且操作简单、安全、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手术期间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关节内注射氨甲环酸联合引流管夹闭3小时方案减少初次单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失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43
12
作者 汪锡龙 尚希福 +1 位作者 贺瑞 李旭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57-660,664,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关节内注射氨甲环酸联合引流管夹闭3 h方案减少初次单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失血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骨科行单侧首次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90例(90膝),采用随... 目的探讨采用关节内注射氨甲环酸联合引流管夹闭3 h方案减少初次单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失血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骨科行单侧首次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90例(90膝),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患者均完善术前常规检查,同时行双下肢静脉彩超,试验组于手术关闭筋膜层后关节内注射氨甲环酸并夹闭引流管3 h,对照组关节内注射20 ml 0.9%氯化钠溶液并维持引流管开放,两组患者引流管均于术后48 h拔除。记录术前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左/右侧、体质指数、手术时间、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术前及术后1、3 d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HCT),总失血量、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输血量。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左/右侧、体质指数、手术时间、ASA评分、PT、APTT、FI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 d血红蛋白及HC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方法与治疗时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总失血量、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输血量较对照组均减少(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且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术后第7天复查双下肢静脉彩超均未发现静脉血栓。结论关节内注射氨甲环酸联合引流管夹闭3 h方案可有效减少初次单膝关节置换术后的血液丢失,同时不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发生率,该方案有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膝关节 失血 手术
下载PDF
氨甲环酸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PFNA内固定手术围术期失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41
13
作者 朱芸 赵刚 +1 位作者 李思宁 贺小兵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2797-2799,共3页
目的评估术前静脉滴注氨甲环酸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PFNA)手术围术期失血的影响。方法选择股骨粗隆间骨折行PFNA内固定的老年患者115例,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7例)。治疗组术前30min静脉滴注20mg/k... 目的评估术前静脉滴注氨甲环酸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PFNA)手术围术期失血的影响。方法选择股骨粗隆间骨折行PFNA内固定的老年患者115例,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7例)。治疗组术前30min静脉滴注20mg/kg氨甲环酸,对照组无特殊处理。记录两组术前,术后第1、3天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压积(Hct)情况,通过Gross方程与Nadler方程计算围术期总失血量,统计两组患者输血率、血栓性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围术期总失血量(872.21±312.53)mL,对照组(1 162.41±368.6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输血率3.45%,对照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均无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发生。治疗组肌间静脉血栓发生率5.1%,对照组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PFNA内固定术前静脉滴注20mg/kg氨甲环酸能有效减少围术期失血,并且不增加血栓形成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
下载PDF
氨甲环酸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失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40
14
作者 王浩洋 康鹏德 +6 位作者 裴福兴 杨静 沈彬 周宗科 马俊 黄强 石小军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649-654,共6页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减少初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围手术期失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拟行初次单侧THA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氨甲环酸组(TXA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术前所有患者均进行血常规...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减少初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围手术期失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拟行初次单侧THA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氨甲环酸组(TXA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术前所有患者均进行血常规、凝血常规、双下肢静脉彩超等检查,TXA组患者于切皮前10 min静脉单次使用10 mg/kg的氨甲环酸,对照组予以相当剂量的生理盐水。记录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第1天、第3天复查血常规并记录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和红细胞压积,术后5天复查双下肢静脉彩超。如患者血红蛋白低于80 g/L则予以同型红细胞悬液2 U静脉输入。通过公式计算并比较患者血容量、显隐性失血量。记录患者术后输血量和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 TXA组患者术中出血、术后引流、显性失血及隐形失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XA组患者术后1例(3.3%,1/30),对照组8例(26.7%,8/30)需要输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XA组患者术后1例发现术侧无症状性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对照组患者术后未发现下肢静脉血栓。两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0 mg/kg氨甲环酸术前静脉单次用药可以有效减少THA围手术期的血液丢失且不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发生风险,氨甲环酸是THA围手术期控制血液丢失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围手术期 失血 手术 手术后出血
原文传递
激光联合氨甲环酸、谷胱甘肽及维生素C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9
15
作者 余慧 梁虹 +2 位作者 鞠小玲 苏江维 杜坤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27期5295-5298,共4页
目的:探讨黄褐斑应用激光联合氨甲环酸、谷胱甘肽及维生素C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黄褐斑女性患者11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平均分为三组,即激光组、药物组、联合治疗组各39例。激光... 目的:探讨黄褐斑应用激光联合氨甲环酸、谷胱甘肽及维生素C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黄褐斑女性患者11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平均分为三组,即激光组、药物组、联合治疗组各39例。激光组单纯应用激光治疗,药物组应用氨甲环酸、谷胱甘肽及维生素C治疗,联合治疗组应用激光联合氨甲环酸、谷胱甘肽及维生素C治疗。对比三组治疗前后黄褐斑面积及黄褐斑颜色评分、临床疗效及治疗后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治疗后黄褐斑面积及黄褐斑颜色评分显著低于激光组、药物组及治疗前(P〈0.05)。联合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激光组及药物组(P〈0.05)。药物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其他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激光联合氨甲环酸、谷胱甘肽及维生素C治疗黄褐斑的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改善黄褐斑面积及颜色,安全性佳,适于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谷胱甘肽 维生素C 黄褐斑
原文传递
关节腔注射氨甲环酸单侧全膝关节置换者的失血量及肢体周径变化:随机对照 被引量:37
16
作者 马金辉 孙伟 +2 位作者 高福强 王云亭 李子荣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35期5577-5582,共6页
背景:氨甲环酸在减少人工关节置换后出血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多,但其使用方法及剂量仍存在争议,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目的:探讨关节腔注射氨甲环酸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后患者失血量及肢体周径变化的影响。方法:将北京大学中日友好医院骨科2... 背景:氨甲环酸在减少人工关节置换后出血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多,但其使用方法及剂量仍存在争议,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目的:探讨关节腔注射氨甲环酸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后患者失血量及肢体周径变化的影响。方法:将北京大学中日友好医院骨科2013年3至10月收治的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氨甲环酸组与对照组,男19例,女71例;其中氨甲环酸组30例患者在止血带释放前关节囊缝合后局部关节腔注射浓度为3%氨甲环酸稀释溶液50 mL,60例患者局部注射同等容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身高、体质量指数、抗凝方式、假体类型、止血带使用时间及术前诊断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记录患者术中及术后失血量和输血量、术后第1天引流量,测量术前及术后术侧膝上10 cm肢体周径,术后连续复查血常规。结果与结论:氨甲环酸组和对照组手术总失血量、术后第1天引流量与术侧肢体周径变化情况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隐性失血量氨甲环酸组明显少于对照组(t=-2.683,P<0.05)。提示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能明显减少患者术后隐性失血量,且不影响置换后肢体周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人工假体 全膝关节置换 关节内 隐性失血 肢体周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术后静脉滴注氨甲环酸对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术期失血量的影响 被引量:36
17
作者 胡定 罗刚 倪卫东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10-414,共5页
目的 研究术后静脉滴注氨甲环酸对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术期失血量的影响和安全性.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60例围术期静脉滴注氨甲环酸的PFNA治疗治疗单侧老年股骨... 目的 研究术后静脉滴注氨甲环酸对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术期失血量的影响和安全性.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60例围术期静脉滴注氨甲环酸的PFNA治疗治疗单侧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按给药方式分为两组:术前静脉滴注组(单次组,手术开始前20 min给予氨甲环酸15 mg/kg静脉滴注)和术前+两次组(两次组,手术开始前20 min给予氨甲环酸15 mg/kg静脉滴注,7h后再给予1 g氨甲环酸静脉滴注),每组30例.A组男11例,女19例;年龄(78.57 ±7.60)岁.B组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76.80 ±7.90)岁.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平均输血量、输血率、术后血红蛋白最大下降值、术后住院时间等围术期资料及深静脉血栓、肺栓塞、伤口感染、肌间静脉血栓、渗液、血肿、脂肪液化等并发症情况. 结果 单次组手术时间为(85.00±19.17) min,两次组为(81.10± 19.23)min (P>0.05).单次组术中出血量为(113.33±56.77) ml,两次组为(129.33 ±93.70) ml (P >0.05).单次组总失血量为(748.47±246.71)ml,两次组为(477.83 ±213.78)ml(P <0.05).单次组隐性失血量为(715.0±289.5) ml,两次组为(357.0±237.5) ml(P <0.05).单次组术后引流量为(58.50±32.22) ml,两次组为(29.83±13.03)ml (P <0.05).单次组术后输血量为0(0,200) ml,两次组为0(0,0) ml(P<0.05).单次组术后输血率为33%(10/30),两次组为7% (2/30) (P <0.05).单次组术后血红蛋白最大下降值为(25.5±6.5)g/L,两次组为(17.4±5.1)g/L(P <0.05).单次组术后住院时间为(7.30 ±1.26)d,两次组为(5.53 ±0.73)d (P <0.05).两组患者均无深静脉血栓、肺栓塞或伤口感染.两组肌间静脉血栓、渗液、血肿、脂肪液化等发生率差异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股骨骨折 失血 手术
原文传递
氨甲环酸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失血量影响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36
18
作者 傅德杰 陈凯宁 杨柳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172-1177,共6页
[目的]评价氨甲环酸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量等指标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利用互联网检索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2011年第4期)、Ovid(1948年~2011年12月)、PubMed(1966年~2011年12月)、EM-BASE(1966年~2011年12月)、中国期... [目的]评价氨甲环酸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量等指标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利用互联网检索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2011年第4期)、Ovid(1948年~2011年12月)、PubMed(1966年~2011年12月)、EM-BASE(1966年~2011年1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4年~2011年12月),检出氨甲环酸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的相关文献,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提取数据,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氨甲环酸组与对照组在失血量、输血率、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共纳入随机对照研究15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使用氨甲环酸可以减少病人平均总失血量513.03 ml[95%置信区间(-678.26,-347.81),P<0.01]、平均术中出血量94.03 ml[95%置信区间(-297.97,91.92),P=0.32]、平均术后出血量297.22 ml[95%置信区间(-772.50,178.05),P=0.22];氨甲环酸可以显著降低输血率[危险度差值0.29,95%置信区间(-0.40,-0.17),P<0.01]、平均输血量0.99个单位[95%置信区间(-1.48,-0.49),P<0.01];两组间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结论]氨甲环酸能有效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失血量,降低输血率和输血量,且并未增加术后DVT及PE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失血 荟萃分析
原文传递
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干预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后隐性失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5
19
作者 林锦秀 孙东升 +3 位作者 郑潇 尹德超 李晔 王鲲鹏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干预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后隐性失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手术患者11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57例)和对照组(n=56例),治疗组近端扩髓后将氨甲环酸2 g溶于20 ...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干预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后隐性失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手术患者11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57例)和对照组(n=56例),治疗组近端扩髓后将氨甲环酸2 g溶于20 m L生理盐水注入股骨髓腔;对照组股骨髓腔注射生理盐水20 m L。计算两组隐性失血量、显性失血量、围手术期总失血量、输血率,记录血栓性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隐性失血量治疗组(572±79)m L,对照组(703±106)m L;围手术期总失血量治疗组(770±75)m L,对照组(892±83)m L;输血率治疗组40.3%,对照组60.7%。隐性失血量、围手术期总失血量、输血率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性失血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性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可明显减少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后隐性失血量、输血率,不增加血栓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隐性失血 骨折内固定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原文传递
氨甲环酸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对剖宫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及对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的影响 被引量:34
20
作者 朱俊芹 刁美霞 李小英 《中国医药》 2015年第10期1521-1523,共3页
目的 探讨氨甲环酸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对剖宫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及对纤维蛋白原(FIB)与血小板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人民医院剖宫产分娩的产妇130例,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 目的 探讨氨甲环酸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对剖宫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及对纤维蛋白原(FIB)与血小板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人民医院剖宫产分娩的产妇130例,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8例).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250 μg子宫宫体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氨甲环酸静脉滴注(1g±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至0.05 g/ml).比较2组产妇术后2、24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药物应用后子宫收缩持续时间、产后子宫底下降速度、恶露持续时间,治疗前后FIB和血小板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2、24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药物应用后子宫收缩持续时间、产后子宫底下降速度、FIB、血小板计数高于对照组,恶露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236±50) ml比(352±53) ml、(312±68)ml比(445±64)ml、4.4% (3/68)比16.1% (10/62)、(3.2±1.1)h比(1.7±0.4)h、(1.12±0.25) cm/d比(0.58±0.16) cm/d、(3.78±0.25)g/L比(3.13±0.43) g/L、(116±10)×109/L比(102±9)×109/L、(14±5)d比(20±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过程中,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9.1% (13/68)和19.4%(12/6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甲环酸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是剖宫产后出血的一种有效预防方案,能够明显减少术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延长子宫收缩时间,促进产后恢复,改善凝血功能,且不良反应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产后出血 卡前列素丁三醇注射液 纤维蛋白原 血小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