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美沙拉秦栓1次/d与2次/d给药治疗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直肠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试验为随机、非劣效性研究。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6月济南军区总医院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直肠炎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目的观察美沙拉秦栓1次/d与2次/d给药治疗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直肠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试验为随机、非劣效性研究。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6月济南军区总医院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直肠炎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A组(n=41)和B组(n=41)。A组给予美沙拉秦栓1.0g/次,晚睡前便后纳肛,1次/d;B组给予美沙拉秦栓0.5 g/次,便后纳肛,早、晚各1次。两组均给药8周。采用疾病活动指数(DAI)评价疾病活动程度。以治疗第8周时DAI评分作为主要疗效指标;以治疗第8周时DAI各分项评分(大便次数、大便带血、黏膜炎症、总体评价)及临床缓解率作为次要疗效指标,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完成8周治疗。两组治疗前后DA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间治疗前及治疗第8周DA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第8周时DAI评分-B组治疗第8周时DAI评分(U1-U2)双侧95%可信区间(-0.33,0.87)的下限>-1.00,拒绝无效假设,认为A组的疗效不差于B组。两组治疗8周后大便次数、大便带血、黏膜炎症、整体评价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和治疗第8周,两组间大便次数、大便带血、黏膜炎症、整体评价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8周治疗后,A、B两组临床缓解率分别为95.1%(39/41)、90.2%(37/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19,P=0.396)。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20/41),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0%(25/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31,P=0.267)。结论在8周的临床试验中,美沙拉秦栓1.0 g 1次/d给药与0.5 g 2次/d给药治疗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直肠炎疗效一致,且安全。展开更多
目的:观察美沙拉嗪联合培菲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的影响。方法将86例U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给予美沙拉嗪联合培菲康治疗,对...目的:观察美沙拉嗪联合培菲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的影响。方法将86例U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给予美沙拉嗪联合培菲康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美沙拉嗪治疗,8周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测定血清中TLR4、MyD88的含量变化,并记录治疗中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血清TLR4、MyD88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 <0.05或P <0.01),且观察组TLR4的下降比对照组更为明显( 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培菲康治疗UC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其作用可能与调节外周血TLR4、MyD88的含量有关。展开更多
背景: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较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治疗缺乏特异性方法,导致病情迁延反复。目的:探讨美沙拉嗪治疗对UC肠道紧密连接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1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背景: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较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治疗缺乏特异性方法,导致病情迁延反复。目的:探讨美沙拉嗪治疗对UC肠道紧密连接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1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活动期UC患者30例,给予美沙拉嗪1.0 g tid治疗8周。治疗前后患者行结肠镜检查取活检,以免疫组化法检测治疗前后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ZO-1的表达。结果:美沙拉嗪治疗后UC患者内镜下均取得缓解。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治疗后UC肠黏膜上皮细胞中occludin蛋白(7.20±1.55对1.60±0.55)、ZO-1蛋白表达(6.60±1.26对1.40±0.55)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可能通过上调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ZO-1的表达来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观察美沙拉秦栓1次/d与2次/d给药治疗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直肠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试验为随机、非劣效性研究。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6月济南军区总医院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直肠炎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A组(n=41)和B组(n=41)。A组给予美沙拉秦栓1.0g/次,晚睡前便后纳肛,1次/d;B组给予美沙拉秦栓0.5 g/次,便后纳肛,早、晚各1次。两组均给药8周。采用疾病活动指数(DAI)评价疾病活动程度。以治疗第8周时DAI评分作为主要疗效指标;以治疗第8周时DAI各分项评分(大便次数、大便带血、黏膜炎症、总体评价)及临床缓解率作为次要疗效指标,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完成8周治疗。两组治疗前后DA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间治疗前及治疗第8周DA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第8周时DAI评分-B组治疗第8周时DAI评分(U1-U2)双侧95%可信区间(-0.33,0.87)的下限>-1.00,拒绝无效假设,认为A组的疗效不差于B组。两组治疗8周后大便次数、大便带血、黏膜炎症、整体评价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和治疗第8周,两组间大便次数、大便带血、黏膜炎症、整体评价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8周治疗后,A、B两组临床缓解率分别为95.1%(39/41)、90.2%(37/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19,P=0.396)。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20/41),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0%(25/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31,P=0.267)。结论在8周的临床试验中,美沙拉秦栓1.0 g 1次/d给药与0.5 g 2次/d给药治疗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直肠炎疗效一致,且安全。
文摘目的:观察美沙拉嗪联合培菲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的影响。方法将86例U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给予美沙拉嗪联合培菲康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美沙拉嗪治疗,8周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测定血清中TLR4、MyD88的含量变化,并记录治疗中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血清TLR4、MyD88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 <0.05或P <0.01),且观察组TLR4的下降比对照组更为明显( 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培菲康治疗UC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其作用可能与调节外周血TLR4、MyD88的含量有关。
文摘背景: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较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治疗缺乏特异性方法,导致病情迁延反复。目的:探讨美沙拉嗪治疗对UC肠道紧密连接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1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活动期UC患者30例,给予美沙拉嗪1.0 g tid治疗8周。治疗前后患者行结肠镜检查取活检,以免疫组化法检测治疗前后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ZO-1的表达。结果:美沙拉嗪治疗后UC患者内镜下均取得缓解。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治疗后UC肠黏膜上皮细胞中occludin蛋白(7.20±1.55对1.60±0.55)、ZO-1蛋白表达(6.60±1.26对1.40±0.55)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可能通过上调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ZO-1的表达来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