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蒸馏酒和发酵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监测与危害控制 被引量:21
1
作者 陈小萍 林国斌 +3 位作者 林升清 林麒 倪蕾 张振华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54-55,共2页
[目的]了解我国蒸馏酒和发酵酒中氨基甲酸乙酯(EC)的污染状况,阐述EC的形成与控制,为风险评估和制定限量标准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应用气质联用仪及选择离子(SIM)技术进行样品定量分析,检测市售白酒、黄酒、葡萄酒样品中的EC。[结果]我... [目的]了解我国蒸馏酒和发酵酒中氨基甲酸乙酯(EC)的污染状况,阐述EC的形成与控制,为风险评估和制定限量标准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应用气质联用仪及选择离子(SIM)技术进行样品定量分析,检测市售白酒、黄酒、葡萄酒样品中的EC。[结果]我国酒类中EC均表现为较高含量,其中黄酒最高,葡萄酒最低,白酒居中。[结论]除个别白酒外,黄酒中EC含量最高。黄酒中90%的EC是由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尿素和乙醇反应生成的。今后需加强对黄酒生产过程和贮存条件的管理,尽量缩短贮存时间,以减少EC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卫生 氨基甲酸乙酯(ec) 蒸馏酒 发酵酒
原文传递
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直接减除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刘俊 赵光鳌 徐岩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1-176,共6页
黄酒中含有微量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ate),简称EC,直接降低黄酒中的EC含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各种吸附性材料中,优选得特异性功能树脂材料L2、L3,复配后以合适的添加量体积分数10%处理酒样,对黄酒中的EC能较有效减除,去除率在... 黄酒中含有微量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ate),简称EC,直接降低黄酒中的EC含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各种吸附性材料中,优选得特异性功能树脂材料L2、L3,复配后以合适的添加量体积分数10%处理酒样,对黄酒中的EC能较有效减除,去除率在60%以上,基本达到EC限量要求,同时对酒体风味的保持较好。材料对EC的减除为吸热过程,实际应用中需保证作用温度大于20℃。面向中国黄酒中EC含量的直接降低,提供了一个实用、便捷的全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 直接减除 氨基甲酸乙酯(ec) 黄酒
下载PDF
浓香型白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及控制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莹 樊云 +3 位作者 孙跃鹏 李津 夏于林 程铁辕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91-194,共4页
采用LC-MS/MS方法对浓香型白酒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其中普遍存在氨基甲酸乙酯。浓香型白酒发酵蒸馏过程中氨基甲酸乙酯(EC)含量与大曲品温、发酵温度、发酵周期、馏酒温度等因素有关。在保证浓香型白酒整体风味的前提下,大曲品温较高产生... 采用LC-MS/MS方法对浓香型白酒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其中普遍存在氨基甲酸乙酯。浓香型白酒发酵蒸馏过程中氨基甲酸乙酯(EC)含量与大曲品温、发酵温度、发酵周期、馏酒温度等因素有关。在保证浓香型白酒整体风味的前提下,大曲品温较高产生氨基甲酸乙酯较少;发酵温度降低、发酵周期延长,可减少白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对于不同馏酒温度,在25℃下产生氨基甲酸乙酯含量最低;浓香型白酒原酒储存过程中,酒头中氨基甲酸乙酯增长幅度最大,适宜温度可使酒头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大量增长。研究对浓香型白酒生产储存过程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的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氨基甲酸乙酯(ec) 含量 控制方法
原文传递
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和尿素的处理方法与工艺条件 被引量:9
4
作者 林文浩 林峰 周建弟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0-43,共4页
采用自主新研制的黄酒特种助剂,以期有效去除氨基甲酸乙酯(EC)和尿素(EC的前驱物)。助剂处理的工艺条件为:添加量为0.8‰~1‰(m),在室温条件下,搅拌60 min,然后静置24 h后过滤。结果表明,EC去除率为42.0%~68.4%;尿素去除率为38.8%~51... 采用自主新研制的黄酒特种助剂,以期有效去除氨基甲酸乙酯(EC)和尿素(EC的前驱物)。助剂处理的工艺条件为:添加量为0.8‰~1‰(m),在室温条件下,搅拌60 min,然后静置24 h后过滤。结果表明,EC去除率为42.0%~68.4%;尿素去除率为38.8%~51.8%,处理酒样中EC含量均低于100μg/L,酒体的风味口感及主要理化指标基本保持不变。在同样条件下,助剂处理发酵液比处理煎酒液,在成品酒中的EC含量可减少30.8%;与处理成品酒相比,EC含量可减少52.1%;与对照酒样相比,EC含量可减少73.4%。强化试验表明,经助剂处理的酒样在存放陈酿的过程中可能会减少其EC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甲酸乙酯(ec) 尿素 助剂 黄酒
下载PDF
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吸附去除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王翼玮 王栋 +1 位作者 徐岩 赵光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0-134,共5页
有效控制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EC)对于黄酒食品安全和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筛选得到能够有效吸附黄酒中EC的吸附树脂,对EC吸附去除率在70%以上,该树脂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和再生能力。对其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性进行考察... 有效控制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EC)对于黄酒食品安全和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筛选得到能够有效吸附黄酒中EC的吸附树脂,对EC吸附去除率在70%以上,该树脂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和再生能力。对其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性进行考察,结果表明该树脂吸附黄酒中EC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树脂的表观吸附活化能Ea为8.89×103k J/mol。热力学研究表明,该树脂吸附EC符合Freundlich方程,该吸附过程是自发地、熵增加的吸热过程。研究结果为高效、简便去除黄酒中EC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酒 氨基甲酸乙酯(ec) 吸附树脂 动力学 热力学
下载PDF
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发酵乳中氨基甲酸乙酯 被引量:8
6
作者 李杰 于瑞祥 +3 位作者 许卓妮 李永利 陈鹰 王虎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8-273,共6页
建立了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酸奶、奶酪等发酵乳中氨基甲酸乙酯(EC)含量的方法,通过优化前处理方法,考察了提取溶剂的种类、提取次数对样品提取效果的影响.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使用氨基甲酸乙酯-d5作为内标定量.结果表明... 建立了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酸奶、奶酪等发酵乳中氨基甲酸乙酯(EC)含量的方法,通过优化前处理方法,考察了提取溶剂的种类、提取次数对样品提取效果的影响.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使用氨基甲酸乙酯-d5作为内标定量.结果表明:在0.05~2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8,检出限为0.02 mg/L;在3个加标水平下,样品的回收率在98.9%~102.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6%~4.8%.该方法前处理简单、提取效果好,具有比外标定量法更好的灵敏度和可靠性,适用于发酵乳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的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甲酸乙酯(ec) 发酵乳 同位素稀释 气相色谱-质谱(GC/MS)
下载PDF
SPME结合GC×GC-TOFMS测定白酒中的氨基甲酸乙酯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欣 杜娟 +9 位作者 刘阳晴雪 吴刚 杨丽华 仇凯 常迪 屠振华 宋妍妍 周靖 刘冰 高红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70-274,共5页
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 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GC×GC-TOFMS)建立了一种准确定量... 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 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GC×GC-TOFMS)建立了一种准确定量白酒中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ate,EC)的方法。实验对HS-SPME方法进行了优化,在酒精度12%vol、加NaCl 3 g、萃取温度70℃,萃取时间40 min的条件下,能够显著提高目标物的响应值。实验以D_(5)-氨基甲酸乙酯(D_(5)-EC)为内标,对不同浓度的样品溶液进行GC×GC-TOFMS定量分析。结果表明,EC在10~5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系数(R^(2))>0.998,检出限为0.19μg/L,定量限为0.64μg/L,平均回收率为97.57%,精密度为8.66%。测定结果与国标方法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该方法前处理简单,检测灵敏度更高,为白酒中EC自动化定量测定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甲酸乙酯(ec) D_(5)-氨基甲酸乙酯(D_(5)-ec) 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GC-TOFMS) 白酒
下载PDF
紫糯麦-糯高粱复合原粮浓香型白酒的风味物质及危害成分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田静 莫晓慧 +3 位作者 赵耀 敬树忠 曾里 段飞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6-107,共12页
为优选泸州地区浓香型白酒酿酒新原料,本文分别以糯高粱单粮和紫糯麦-糯高粱复合原粮(2:8)酿造泸型浓香型白酒,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 为优选泸州地区浓香型白酒酿酒新原料,本文分别以糯高粱单粮和紫糯麦-糯高粱复合原粮(2:8)酿造泸型浓香型白酒,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研究酒样的风味物质和危害成分。结果表明,紫糯麦-糯高粱复合原粮的蛋白质、多酚、花青素含量与糯高粱无显著差异(P>0.05),果胶含量相对降低9.7%;紫糯麦-高粱酒符合浓香型优级白酒国家标准,总酯含量相较高粱酒降低7.9%,总酸含量相对提高8.3%。两种酒样共检出102种挥发性物质,且均以己酸乙酯为主要物质,符合浓香型白酒主体风格。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OPLS-DA)模型和香气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s,OAV)分析发现26种对两种白酒风味形成差异具有贡献的物质。与高粱酒相比,紫糯麦-高粱酒的中长链脂肪酸酯、酸类物质、醇类物质的OAV值相对升高,甲醇和氨基甲酸乙酯含量相对降低20.6%和39.9%,表现为紫糯麦-高粱酒的香气更有层次感、立体感,口感更加悠长、醇和,安全系数更高。综上,紫糯麦168具有作为泸型浓香型白酒酿造原粮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糯麦 酿酒原料 浓香型白酒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风味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 判别分析(OPLS-DA) 氨基甲酸乙酯(ec)
下载PDF
复合固定化酸性脲酶酶膜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吕园园 田亚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77-180,共4页
用复合固定化方法将酸性脲酶固定在壳聚糖-明胶膜上,探讨了固定化的条件和性质、稳定剂对固定化酶膜的作用、固定化酶膜反应器在黄酒中的应用。结果表明:采用质量浓度为1.0%的壳聚糖和0.75%的明胶混合制备含0.579U/cm2酸性脲酶的酶膜,... 用复合固定化方法将酸性脲酶固定在壳聚糖-明胶膜上,探讨了固定化的条件和性质、稳定剂对固定化酶膜的作用、固定化酶膜反应器在黄酒中的应用。结果表明:采用质量浓度为1.0%的壳聚糖和0.75%的明胶混合制备含0.579U/cm2酸性脲酶的酶膜,储存半衰期可达81d;在固定化酶膜中加入10%的甘油,在不影响成膜状态和强度的前提下,固定化酶活回收率由66.4%提高到82.25%,储存半衰期可达100d;将16cm2的酶膜采用间歇振荡法分批处理30mL黄酒12h,在尿素去除率仍达50%以上的前提下,可连续处理8批黄酒,较未加稳定剂的提高2个使用批次,酶膜的使用半衰期有明显提高;将约为500cm2的酶膜以卷式膜形式做成酶膜反应器,以0.5mL/min的流速连续处理2L黄酒时,70h后,尿素去除率仍可达50%,且基本未改变黄酒的风味,并最终达到降低氨基甲酸乙酯(EC)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酶膜 稳定剂 酶膜反应器 氨基甲酸乙酯(ec)
下载PDF
气质联用技术在白酒中氨基甲酸乙酯检测的应用实验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路露 张国强 +1 位作者 孙继明 徐君 《酿酒》 CAS 2016年第6期15-18,共4页
初步讨论了气质联用技术在分析白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方面的应用。氨基甲酸乙酯在1.028×10~1~1.028×10~3μg/L的线性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线性相关系数r^2等于0.999977。同时考查了日内差和日间差,该方法精密度准确度... 初步讨论了气质联用技术在分析白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方面的应用。氨基甲酸乙酯在1.028×10~1~1.028×10~3μg/L的线性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线性相关系数r^2等于0.999977。同时考查了日内差和日间差,该方法精密度准确度良好。对全国食品发酵标准化中心三个白酒盲样进行检测,测量值均在真值附近,结果判定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 氨基甲酸乙酯(ec) 白酒
下载PDF
GC-MS法测定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的条件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鲍会梅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00-203,共4页
为了对黄酒中EC的检测条件进行优化,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黄酒中EC的含量。结果表明,黄酒中EC的含量为37.5μg/kg,在高、中、低加标浓度范围内回收率为100.8%,RSD(n=6)为2.3%,EC在0~250 ng/m 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 为了对黄酒中EC的检测条件进行优化,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黄酒中EC的含量。结果表明,黄酒中EC的含量为37.5μg/kg,在高、中、低加标浓度范围内回收率为100.8%,RSD(n=6)为2.3%,EC在0~250 ng/m 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μg/L,定量限为2.3μg/L。试验选择萃取柱的最佳体积为12 m L时回收率最高,样品进入萃取柱中的最佳静置时间为10 min,选用正己烷作为淋洗剂,当淋洗剂的RSD为5.12%时,乙酸乙酯-乙醚的洗脱效果最佳,洗脱后样品回收率为90%,吸附时间为30 min。气相色谱-质谱法具有操作简便、能快速检测等优点,适用于黄酒中EC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黄酒 氨基甲酸乙酯(ec)
原文传递
广东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监测与控制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吕芬 黄伟雄 +2 位作者 余胜兵 李少霞 龙朝阳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240-2241,2247,共3页
目的监测广东黄酒生产中氨基甲酸乙酯(EC)的污染情况,研究黄酒生产工艺对EC含量的影响,探索有效控制EC污染的措施。方法在广东黄酒的主要产地梅州和河源,选取4个有代表性的黄酒生产厂家,采集工艺流程中6个主要生产阶段样本(浸米液、发... 目的监测广东黄酒生产中氨基甲酸乙酯(EC)的污染情况,研究黄酒生产工艺对EC含量的影响,探索有效控制EC污染的措施。方法在广东黄酒的主要产地梅州和河源,选取4个有代表性的黄酒生产厂家,采集工艺流程中6个主要生产阶段样本(浸米液、发酵液、调配液、陈酿液、灭菌液和成品酒)共48份,应用d5标记EC同位素-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其EC含量。结果浸米液未检出EC,发酵液和调配液中检出低含量EC,陈酿液或灭菌液中EC含量有显著增加。不同生产厂家的成品黄酒中EC含量有较大差异。结论广东黄酒中EC的含量与生产工艺密切相关,改良陈酿和灭菌工艺是控制黄酒产品中EC污染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甲酸乙酯(ec) 黄酒 GC MS 生产工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