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钠肽和氨基末端脑钠尿肽原在儿童心血管疾病诊治中的进展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野峰 黄希勇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70-474,共5页
脑钠肽(BNP)和氨基末端脑钠尿肽原(NT-proBNP)是儿童心血管疾病中的重要指标,其水平与儿童的年龄及性别相关。目前的研究表明,BNP与NT-proBNP对于心力衰竭(心衰)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有助于心衰与单纯性肺源性因素... 脑钠肽(BNP)和氨基末端脑钠尿肽原(NT-proBNP)是儿童心血管疾病中的重要指标,其水平与儿童的年龄及性别相关。目前的研究表明,BNP与NT-proBNP对于心力衰竭(心衰)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有助于心衰与单纯性肺源性因素所致急性呼吸困难的鉴别。另外,在肺动脉高压、心肌病和川崎病的患儿中,BNP与NT-proBNP均可以有助于判断病情和指导治疗。目前的局限在于研究样本量相对偏小,检测方法及正常值范围未完全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肽 氨基末端钠尿肽 心血管疾病 儿童
原文传递
急性冠脉综合征行急诊PCI术后hs-CRP和NT-proBNP的临床意义及其预测价值 被引量:10
2
作者 罗巍 丁家崇 周海依 《心脏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观察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氨基末端脑钠尿肽原(NT-proBN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后的临床意义及其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从2009年2月~2011年4月入住两家医院的ACS患者101例,均已成功... 目的:观察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氨基末端脑钠尿肽原(NT-proBN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后的临床意义及其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从2009年2月~2011年4月入住两家医院的ACS患者101例,均已成功行急诊PCI术,术后24 h、72 h~7 d、3~6个月测定血清hs-CRP和NT-proBNP水平;并观察随访3~6个月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同时观察ACS药物治疗组52例,健康对照组40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药物治疗组的近期血清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PCI组;而药物治疗组的72 h~7d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PCI组;近期PCI组的MACE事件低于药物治疗组。结论:急诊PCI组3~6个月内治疗效果优于药物治疗组。血清NT-proBNP能够对ACS患者进行危险分层,预测MACE的发生率;hs-CRP可作为行急诊PCI的ACS患者的近期预后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高敏C反应蛋白 氨基末端钠尿肽
下载PDF
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李胜利 张彦周 《中国实用医刊》 2015年第11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缬沙坦与卡维地洛联用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脑钠尿肽原(NT—proB—NP)水平及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6例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缬沙坦与卡维地洛联用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脑钠尿肽原(NT—proB—NP)水平及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6例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缬沙坦与卡维地洛,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T-proBNP水平、左心功能变化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清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血清NT—proBNP水平降低程度更为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均较治疗前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心搏出量升高,观察组左心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有效改善左心功能,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缬沙坦 卡维地洛 氨基末端钠尿肽 左心功能
原文传递
肺部超声用于分析不同心力衰竭类型的比较及其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 被引量:7
4
作者 杨菲菲 张丽伟 +6 位作者 王秋霜 黄党生 沈东 马永江 陈强 张梅青 陈建梅 《心脏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比较肺部超声在不同心衰(HF)类型中应用的差异,并分析肺部超声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124例急性HF患者,射血分数(EF)保留型HF组(HFpEF)48例;EF减低型HF组(HFrEF)76例。比较2组间临床资料以及心肺超声指标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肺水... 目的比较肺部超声在不同心衰(HF)类型中应用的差异,并分析肺部超声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124例急性HF患者,射血分数(EF)保留型HF组(HFpEF)48例;EF减低型HF组(HFrEF)76例。比较2组间临床资料以及心肺超声指标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肺水B线在两种HF类型中分别与氨基末端脑钠尿肽原(NT-proBNP)、E/e’和左室EF(LVEF)的相关性的差异。结果 HFpEF组和HFrEF组两组患者在基本临床资料方面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HFpEF组的LVEF、室间隔厚度明显高于HFrEF组,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下腔静脉直径均明显小于HFrEF组。两组患者的左房前后径、E/A、肺动脉压(PAP)、E/e’和B线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在HFpEF组中B线与E/e’的相关性优于NT-proBNP(r=0.886,r=0.755),而在HFrEF组中肺水B线与NTproBNP的相关性优于E/e’(r=0.829,r=0.737)。结论无论HFpEF,还是HFrEF,B线与NT-proBNP、E/e’均有良好的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超声 急性心力衰竭 B线 超声心动图 氨基末端钠尿肽
下载PDF
扩张型心肌病患儿治疗前后氨基末端脑钠尿肽原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王野峰 陈智 +1 位作者 曾闵 王勋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010-1013,共4页
目的 本研究拟测定扩张型心肌病(DCM)患儿治疗前后氨基末端脑钠尿肽原(NT-proBNP)水平的变化,分析NT-proBNP水平与DCM患儿心功能分级的关系,探讨动态监测NT-proBNP在DCM患儿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9月湖南省儿童医... 目的 本研究拟测定扩张型心肌病(DCM)患儿治疗前后氨基末端脑钠尿肽原(NT-proBNP)水平的变化,分析NT-proBNP水平与DCM患儿心功能分级的关系,探讨动态监测NT-proBNP在DCM患儿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9月湖南省儿童医院DCM患儿49例,分别测量治疗前后NT-proBNP水平,根据改良Ross心功能分级对患儿进行评分,并完成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短轴缩短率(SF).按照治疗后心功能改善的情况,分为改善组38例,无改善组11例.结果 血浆NT-proBNP水平与改良Ross心力衰竭分级呈正相关(r=0.756,P<0.01),NT-proBNP与心力衰竭分级的相关性较LVEF与SF好.NT-proBNP质量浓度为329 ng/L时,诊断轻度心力衰竭的敏感性为93.8%,特异性为90.9%;NT-proBNP质量浓度为2 833 ng/L时,诊断中度心力衰竭的敏感性为95.6%,特异性为92.9%;NT-proBNP质量浓度为12 125ng/L时,诊断重度心力衰竭的敏感性为80.6%,特异性为84.8%.改善组NT-proBNP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357,P<0.05),而无改善组NT-proBNP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32,P=0.778).结论 血浆NT-proBNP水平与心力衰竭及其严重程度存在明显相关性.动态观察治疗前后NT-proBNP水平变化有助于判断患儿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末端钠尿肽 扩张型心肌病 心力衰竭
原文传递
比索洛尔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氨基末端脑钠尿肽原和心室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邹祎 陈小林 +5 位作者 余泽洪 汤立军 冼伟进 王晓霞 谭文锋 郑劲松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86-688,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氨基末端脑钠尿肽原(NT-proBNP)和心室重构的关系以及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对两者的影响。方法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74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38)接受常规治疗,包括再灌注治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氨基末端脑钠尿肽原(NT-proBNP)和心室重构的关系以及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对两者的影响。方法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74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38)接受常规治疗,包括再灌注治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抗血小板药和他汀类药物等;试验组(n=36)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及治疗后72h、3月时免疫荧光测定法测定NT-proBNP,治疗后72h、3月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MSI)、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对治疗前后指标变化进行分析。结果入院时两组NT-proBNP、WMSI、LVEF、LVEDVI、LVESV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2h两组NT-proBNP无明显差异,3月比索洛尔组NT-proBNP水平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且均较入院时降低(P<0.05);两组在治疗后72h、3月时血浆NT-proBNP与同期LVEF、LVEDVI、WMSI均呈负相关。两组超声检测指标LVEF、LVEDVI、WMSI3月后均有改善,但比索洛尔组改善更明显,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患者NT-proBNP与心室重构呈负相关。AMI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能降低NT-proBNP水平,改善心室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室重构 氨基末端钠尿肽 比索洛尔
原文传递
NT-proBNP联合BNP在心血管疾病患儿诊断与评估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智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1007-1009,1024,共4页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脑钠尿肽原(NT-proBNP)联合脑尿钠肽(BNP)水平在心血管疾病患儿中的临床诊断与评估价值。方法收集该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诊断出的心血管疾病患儿24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100例体检健康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脑钠尿肽原(NT-proBNP)联合脑尿钠肽(BNP)水平在心血管疾病患儿中的临床诊断与评估价值。方法收集该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诊断出的心血管疾病患儿24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100例体检健康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试验(ECLI)方法定量检测患儿血清NTproBNP和BNP水平,对比分析并联合分析两组数值,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的NT-proBNP和BNP均值和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血清的NT-proBNP和BNP联合检测的阳性率结果明显高于单独检测的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NTproBNP和BNP,其灵敏度较单项检测提高。结论血清BNP与NT-proBNP联合检测,可用于患儿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评估,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钠肽 氨基末端钠尿肽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晨 薛贤 张晓乐 《中国疗养医学》 2021年第8期801-804,共4页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恶性心律失常(malignant arrhythmia,MA)发生情况,并分析MA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前瞻纳入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3例拟接受...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恶性心律失常(malignant arrhythmia,MA)发生情况,并分析MA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前瞻纳入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3例拟接受PCI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在入院时详细询问并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于PCI术后72 h内评估并统计患者MA发生情况,纳入全部可能因素,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找出冠心病患者PCI术后MA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93例冠心病患者PCI术后72 h内MA发生14例,发生率为15.05%(14/93);初步比较PCI术后发生与未发生MA的冠心病患者基线资料后,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资料逐个纳入行单项回归分析,后将全部资料纳入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Killip分级高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糖、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氨基末端脑钠尿肽原(NT-proBNP)过表达均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MA发生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有较高的MA发生风险,可能与Killip分级高及hs-CRP、血糖、CK-MB、cTnI、NT-proBNP过表达有关,这类患者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恶性心律失常 超敏C反应蛋白 肌酸激酶同工酶 血糖 心肌肌钙蛋白-I 氨基末端钠尿肽
下载PDF
血浆氨基末端脑钠尿肽原与川崎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丁会玲 裴红莲 +1 位作者 李春丽 申永霞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6年第14期2902-290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NT-pro BNP作为川崎病早期诊断指标的可行性和疗效及预后判断指标的可行性。方法将确诊并治疗的42例川崎病患者分为典型川崎病(KD)组和不完全型川崎病(iKD)组,选取同期住院发热≥5 d的患儿(除外心力衰竭患儿)为对照组,分析... 目的探讨血浆NT-pro BNP作为川崎病早期诊断指标的可行性和疗效及预后判断指标的可行性。方法将确诊并治疗的42例川崎病患者分为典型川崎病(KD)组和不完全型川崎病(iKD)组,选取同期住院发热≥5 d的患儿(除外心力衰竭患儿)为对照组,分析各组儿者临床特点、血浆NT-pro BNP变化及其与心脏损害关系。结果所有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浆NT-pro BNP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不同时间点血浆NT-pro BNP的变化与ESR、CRP呈正相关(P<0.01),与LVEF呈负相关(P<0.01),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伤组与无冠状动脉损伤组早期血浆NT-pro 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NT-pro BNP对川崎病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作为判断川崎病治疗效果及评定心功能的一项指标;但是早期血浆NT-pro BNP水平不能作为衡量预后合并冠状动脉损伤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氨基末端钠尿肽 川崎病 冠状动脉病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