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氨基酸席夫碱氧钒(Ⅳ)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其抗肿瘤活性(英文) 被引量:7
1
作者 曹亚萍 易芩兰 +3 位作者 刘洪梅 李海霞 左建丽 袁泽利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122-128,共7页
目的开发具有新生物活性的非铂系前药。方法采用一锅合成法合成3个新的氨基酸席夫碱和1,10-邻菲罗啉(Ⅳ)配合物[VO(o-van-Naph-L-Ana)(Phen)](o-van-Naph-L-Ana为邻香草醛与3-(1-萘基)-L-丙氨酸缩合成的席夫碱,Phen为1,10-邻菲罗啉)(1)... 目的开发具有新生物活性的非铂系前药。方法采用一锅合成法合成3个新的氨基酸席夫碱和1,10-邻菲罗啉(Ⅳ)配合物[VO(o-van-Naph-L-Ana)(Phen)](o-van-Naph-L-Ana为邻香草醛与3-(1-萘基)-L-丙氨酸缩合成的席夫碱,Phen为1,10-邻菲罗啉)(1)、[VO(Hynaph-L-Tyr)(Phen)](Hynaph-L-Tyr为2-羟基-1-萘甲醛与L-色氨酸缩合成的席夫碱,Phen=1,10-邻菲罗啉)(2)和[VO(o-van-L-Trp)(Phen)](o-van-L-Trp为邻香草醛与L-色氨酸缩合成的席夫碱,Phen=1,10-邻菲罗啉)(3),利用高分辨质谱、FT-IR谱及摩尔电导进行了表征研究,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其晶体结构。用MTT法测定目标配合物1、2和3对A549(人肺腺癌细胞)和Hep G2(人源肝癌细胞)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成功合成了3个新的钒氧氨基酸席夫碱配合物。3个目标配合物的体外抗肿瘤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2和3对两种受试细胞株均表现出一定的细胞毒性,2和3对A549的IC_50分别为58.88和53.08μmol/L,对Hep G2的IC50分别为:83.95和44.74μmol/L。结论探寻了一种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简单的一锅合成方法。合成得到的3个目标配合物中,化合物2和3对A549和Hep G2细胞具有中等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席夫碱 ()配合物 晶体结构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新型氧钒(Ⅳ)席夫碱配合物[VO(dtbsal-met)(phen)和VO(naph-met)(phen)]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5
2
作者 曹亚萍 易岑兰 +3 位作者 刘洪梅 李海霞 左建丽 袁泽利 《合成化学》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1124-1129,共6页
以L-蛋氨酸(met),1,10-邻菲啰啉(phen)和3,5-二叔丁基水杨醛(dbsal)[或2-羟基-1-萘醛(naph)]为原料,经胺醛缩合反应合成了两个新型的氧钒(Ⅳ)席夫碱配合物[VO(dtbsal-met)(phen)(1)和VO(naph-met)(phen)(2)],其结构经IR,HR-ESI-MS,摩尔... 以L-蛋氨酸(met),1,10-邻菲啰啉(phen)和3,5-二叔丁基水杨醛(dbsal)[或2-羟基-1-萘醛(naph)]为原料,经胺醛缩合反应合成了两个新型的氧钒(Ⅳ)席夫碱配合物[VO(dtbsal-met)(phen)(1)和VO(naph-met)(phen)(2)],其结构经IR,HR-ESI-MS,摩尔电导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1(CCDC:1 429 158)和2(CCDC:1 429 159)分别属单斜晶系和三斜晶系。用MTT法研究了1和2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和人源肝癌细胞(HepG2)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1和2对A549和HepG2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氨酸 1 10-邻菲啰啉 席夫碱 ()配合物 合成 晶体结构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交联聚苯乙烯微球固载的双齿席夫碱型氧钒(Ⅳ)配合物催化分子氧氧化苯甲醇 被引量:4
3
作者 代新 高保娇 雷海波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85-890,共6页
利用水杨醛(SA)和氨甲基(MA)交联聚苯乙烯(CPS)微球反应,制得键合有双齿席夫碱配体SAAM的交联聚苯乙烯SAAM-CPS微球,再与硫酸氧钒发生螯合配位反应,制备了固载有席夫碱型氧钒(Ⅳ)配合物催化剂,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及热失重等手段对... 利用水杨醛(SA)和氨甲基(MA)交联聚苯乙烯(CPS)微球反应,制得键合有双齿席夫碱配体SAAM的交联聚苯乙烯SAAM-CPS微球,再与硫酸氧钒发生螯合配位反应,制备了固载有席夫碱型氧钒(Ⅳ)配合物催化剂,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及热失重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用于催化分子氧氧化苯甲醇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溶剂对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SAAM-CPS微球表面配体与硫酸氧钒之间的螯合配位反应,可成功制得固载化的席夫碱型氧钒(Ⅳ)配合物催化剂;它在分子氧氧化苯甲醇的反应中表现出很高的催化活性与选择性.在常压O2和90oC的温和条件下,可高效地将苯甲醇转化为单一产物苯甲醛.另外,溶剂极性越弱,催化剂活性和苯甲醛收率越高,且具有优良的循环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苯乙烯微球 ()配合物 非均相催化 苯甲醇 分子 苯甲醛
下载PDF
蛋氨酸席夫碱氧钒(Ⅳ)配合物的合成及其与DNA相互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曹亚萍 易芩兰 +3 位作者 刘洪梅 李海霞 左建丽 袁泽利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584-590,共7页
目的开发具有新生物活性的非铂系前药并探寻其与DNA作用模式。方法采用一锅法合成L-蛋氨酸缩芳香醛席夫碱和1,10-邻菲罗啉氧钒(Ⅳ)[VO(csal-L-meth)(phen)]配合物Ⅰ,利用高分辨质谱、FT-IR谱及摩尔电导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并通过X射线单... 目的开发具有新生物活性的非铂系前药并探寻其与DNA作用模式。方法采用一锅法合成L-蛋氨酸缩芳香醛席夫碱和1,10-邻菲罗啉氧钒(Ⅳ)[VO(csal-L-meth)(phen)]配合物Ⅰ,利用高分辨质谱、FT-IR谱及摩尔电导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其晶体结构。采用紫外(UV)及荧光光谱方法研究配合物Ⅰ与鲱鱼精DNA的作用机制。结果高分辨质谱和红外光谱及晶体测试结果证实目标配合物Ⅰ为预期结构。目标配合物Ⅰ的晶体结构属于正交晶系(Orthorhombic),P2_1/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3.615(7)A,b=9.615(5)A,c=18.63(1)A,α=γ=90.00°,β=94.963(7)°,V=2430.7(2)A^3,Dc=1.457g/cm^3,μ=0.640mm^(-1),Z=4,F(000)=1 092.0,R_1=0.103 4,wR_2=0.271 4[Ⅰ>2σ(Ⅰ)],Gof=1.085。并以钒原子为中心形成了六配位变形的八面体构型。目标配合物与DNA作用研究表明:其能与DNA发生作用。结论设计合成的新配合物I与DNA之间为典型的嵌插作用模式,这为了解其与DNA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氨酸 席夫碱 ()配合物 晶体结构 DNA
下载PDF
在CPS微球表面固载氨基酚型双齿席夫碱氧钒(Ⅳ)配合物及其催化氧化性能
5
作者 孟素青 崔坤俐 高保娇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5-312,共8页
使乙醛酸(GA)与氯甲基化交联聚苯乙烯(CMCPS)微球发生酯化反应,将醛基(AG)引入交联聚苯乙烯(CPS)微球表面,得到改性微球CPS-AG;再以间氨基苯酚(MAP)为试剂,使微球CPS-AG表面的AG发生席夫碱反应,制得了表面键合有氨基酚型双齿席夫碱配基... 使乙醛酸(GA)与氯甲基化交联聚苯乙烯(CMCPS)微球发生酯化反应,将醛基(AG)引入交联聚苯乙烯(CPS)微球表面,得到改性微球CPS-AG;再以间氨基苯酚(MAP)为试剂,使微球CPS-AG表面的AG发生席夫碱反应,制得了表面键合有氨基酚型双齿席夫碱配基的功能微球CPS-AGAP;最后,使微球CPS-AGAP与硫酸氧钒发生配位螯合反应,获得了表面固载有氨基酚型双齿席夫碱氧钒(Ⅳ)配合物的固体催化剂微球CPS-[VO(AGAP)2]。重点考察了主要因素对GA与CMCPS微球的酯化反应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FT-IR)、固体紫外(UV)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催化剂微球进行了充分表征。分别将微球CPS-[VO(AGAP)2]用于环己醇和乙苯的分子氧氧化过程,考察其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溶剂的极性有利于GA与CMCPS微球之间的酯化反应,极性较强的N,N-二甲基乙酰胺为适宜的反应溶剂,90℃为适宜的反应温度。在适宜的反应条件下,CMCPS微球的氯甲基转化率可以达到82%。在分子氧氧化环己醇和乙苯的过程中,非均相催化剂CPS-[VO(AGAP)2]微球均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苯乙烯微球 双齿席夫碱配基 ()配合物 固载 催化
下载PDF
羧酸氧钒(Ⅳ)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
6
作者 郑臣谋 罗裕基 黄坤耀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S2期5-9,共5页
合成了三水乳酸氧钒(Ⅳ)、二水苹果酸氧钒(Ⅳ)、己二酸氧钒(Ⅳ)和二苹果酸氧钒(Ⅳ)铵4种羧酸氧钒(Ⅳ)配合物,应用元素分析、热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对它们的结构进行表征.
关键词 羧酸()配合物 热分析 IR光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