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42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肾衰竭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氧化应激和微炎症反应间的关系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125
1
作者 余月明 侯凡凡 +2 位作者 张训 周华 刘志强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92-295,共4页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 (Hcy)血症和氧化应激、微炎症反应之间的关系 ,及其在慢性肾衰竭 (CRF)患者动脉粥样硬化 (AS)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测 114例CRF患者 (CRF组 ,其中 6 2例行血液透析 ,非透析治疗 5 2例 )和 37例健康对照者 (健康...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 (Hcy)血症和氧化应激、微炎症反应之间的关系 ,及其在慢性肾衰竭 (CRF)患者动脉粥样硬化 (AS)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测 114例CRF患者 (CRF组 ,其中 6 2例行血液透析 ,非透析治疗 5 2例 )和 37例健康对照者 (健康对照组 )血浆总Hcy(tHcy)水平、循环丙二醛 (MDA)、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活性 (GSHPx)及血清C 反应蛋白 (CRP)、白细胞介素 (IL) 6、肿瘤坏死因子 (TNF)α水平 ,高分辨超声技术测颈动脉内膜 中层厚度 (IMT)及粥样硬化斑块。结果 非透析CRF患者血浆tHcy、MDA、CRP和TNFα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 ,且随肾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而升高 ,GSHPx则低于健康对照组 ;血液透析患者tHcy、MDA、CRP、IL 6和TNFα水平均高于非透析患者 ,GSHPx进一步降低。CRF患者IMT增厚阳性率、平均IMT及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动脉病变越重 ,血浆tHcy、MDA及CRP水平越高 ,GSHPx越低。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tHcy、MDA、CRP、血糖和极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是影响颈总动脉IMT的危险因素 (R2 =0 5 72 ,P<0 0 0 1) ,影响CRF患者血浆MDA水平的因素有血浆GSHPx、tHcy、血肌酐 ,影响CRF患者血清CRP水平的因素有血清IL 6、TNFα、MDA、血浆白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氧化应激 微炎症反应 动脉粥样硬化 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活性
原文传递
氧化应激在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6
2
作者 任春久 张瑶 +1 位作者 崔为正 牟志美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64-673,共10页
氧化应激在2型糖尿病的病理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临床和科研实践中对机体氧化应激水平的检测主要基于对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类、活性氮(reactive nitrogen species,RNS)类和机体脂质过氧化物等氧化应激标志物的检... 氧化应激在2型糖尿病的病理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临床和科研实践中对机体氧化应激水平的检测主要基于对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类、活性氮(reactive nitrogen species,RNS)类和机体脂质过氧化物等氧化应激标志物的检测,方法以物理和化学手段相结合为主。氧化应激主要通过两方面机制诱发糖尿病:(1)对胰岛β细胞的正常功能造成损伤,主要表现为破坏线粒体结构,诱导细胞凋亡,激活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引起细胞炎症反应,抑制胰十二指肠同源盒因子1(pancreatic and duodenal homeobox 1,PDX-1)的核质易位,抑制能量代谢,减少胰岛素合成与分泌;(2)氧化应激诱导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其主要通过干扰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InsR)和胰岛素受体底物(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IRS)的磷酸化,影响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的活化,抑制葡萄糖转运子4(glucose transporter 4,GLUT4)的转位以及损伤细胞骨架等与胰岛素信号传递有关的生理活动。研究氧化应激在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不仅有助于揭示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也将为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氧化应激 Β细胞功能 胰岛素抵抗
原文传递
Keap1-Nrf2/ARE信号通路的抗氧化应激作用及其调控机制 被引量:134
3
作者 胡流芳 王迎 +5 位作者 任汝静 霍海如 孙建辉 李洪梅 朱亚英 谭余庆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6-152,166,共8页
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信号通路是细胞氧化应激反应中的关键通路,其调控的下游Ⅱ相代谢酶和抗氧化蛋白/酶在细胞防御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也是近几年抗氧化研究领域的热点。... 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信号通路是细胞氧化应激反应中的关键通路,其调控的下游Ⅱ相代谢酶和抗氧化蛋白/酶在细胞防御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也是近几年抗氧化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从基本结构(包括Nrf2、Keap1及ARE三者的结构)、抗氧化应激作用(包括Keap1-Nrf2/ARE信号通路的基本功能及其信号通路调控的下游靶蛋白)、调控机制(包括Nrf2与Keap1的解偶联、Nrf2的降解减弱机制、门闩和枢纽学说及其他机制)等3方面就Keap1-Nrf2/ARE信号通路的抗氧化应激作用及其调控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氧化反应元件 氧化应激 调控机制
下载PDF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16
4
作者 智信 陈晓 苏佳灿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10-1513,1534,共5页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指女性绝经后卵巢内分泌功能失调衰退,导致雌激素水平下降,从而导致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大于成骨细胞的骨形成的一种代谢性疾病。骨质疏松症没有特异性的临床表现,直到轻微的创伤诱...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指女性绝经后卵巢内分泌功能失调衰退,导致雌激素水平下降,从而导致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大于成骨细胞的骨形成的一种代谢性疾病。骨质疏松症没有特异性的临床表现,直到轻微的创伤诱发骨折时才会引起重视,所以预防骨质疏松症是临床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有很多研究报道了骨质疏松症发生发展的机制,在机体内雌激素的缺乏引起炎症因子与MicroRNA激活,从而引起RANKL-RANK-OPG轴的紊乱,引起骨质流失。同时雌激素充当抗氧化剂来保护骨,抵抗氧化应激。本文就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机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雌激素 RANKL-RANK-OPG轴 氧化应激
下载PDF
罗汉果皂苷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08
5
作者 张俐勤 戚向阳 +1 位作者 陈维军 宋云飞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7-240,共4页
目的探讨罗汉果皂苷提取物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的调节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分别以50,100,300,500 mg.kg-1bw剂量的罗汉果皂苷提取物连续30 d灌胃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末次给药后眼眶取血测定血糖、血脂指标;分离肝组织测定抗氧化... 目的探讨罗汉果皂苷提取物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的调节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分别以50,100,300,500 mg.kg-1bw剂量的罗汉果皂苷提取物连续30 d灌胃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末次给药后眼眶取血测定血糖、血脂指标;分离肝组织测定抗氧化指标。结果①100,300和500 mg.kg-1bw剂量组可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血糖(P<0.01),且以中剂量100 mg.kg-1bw的降糖作用最佳。②罗汉果皂苷提取物可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TC、TG含量,提高HDL-C含量,有利于糖尿病小鼠血脂水平的恢复(P<0.01或P<0.05)。③罗汉果皂苷提取物可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肝脏的MDA含量,提高SOD、GSH-Px含量,表明罗汉果皂苷提取物可改善糖尿病小鼠的氧化应激水平(P<0.01或P<0.05)。④在其最佳剂量(100 mg.kg-1bw),罗汉果皂苷提取物的降血糖,降血脂及其抗氧化效果同消渴丸相当(P>0.01)。结论罗汉果皂苷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降糖机制可能与提高糖尿病小鼠抗氧化能力及改善血脂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皂苷提取物 糖尿病 血糖 血脂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基于新冠肺炎病理生理机制的治疗策略 被引量:106
6
作者 高钰琪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68-572,576,共6页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发生以来,疫情迅速蔓延,截至2020年3月11日,全国累计确诊病例80 955例,累计死亡病例3 162例。鉴于COVID-19对公众健康的危害极大,各级政府、卫生防疫、医疗、科研部门高度重视,...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发生以来,疫情迅速蔓延,截至2020年3月11日,全国累计确诊病例80 955例,累计死亡病例3 162例。鉴于COVID-19对公众健康的危害极大,各级政府、卫生防疫、医疗、科研部门高度重视,围绕病原体鉴定、溯源、病例筛查、人群隔离、疾病诊断、疫苗和新药,以及治疗方案等开展了大量研究。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并已修订至第七版,对指导临床诊治发挥了积极作用[1]。由于该病为新发传染病,对其发病机制缺乏深入认识,尚缺乏特异有效的药物和疫苗,治疗措施多为对症和支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细胞因子风暴 氧化应激 低氧血症
下载PDF
雷公藤化学成分及其毒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03
7
作者 薛璟 贾晓斌 +2 位作者 谭晓斌 陈彦 张陆勇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26-733,共8页
雷公藤的临床疗效显著,但其毒副作用限制了其在许多领域的应用。作为一种有毒中药,雷公藤本身所含化学成分多而复杂,而化合物多存在同物异名现象,结构名称的混乱成为了研究雷公藤药效毒效的一大障碍。文章对雷公藤所含成分进行归类梳理... 雷公藤的临床疗效显著,但其毒副作用限制了其在许多领域的应用。作为一种有毒中药,雷公藤本身所含化学成分多而复杂,而化合物多存在同物异名现象,结构名称的混乱成为了研究雷公藤药效毒效的一大障碍。文章对雷公藤所含成分进行归类梳理,对其毒副反应的研究做一综述,并将其毒性作用机制总结为诱导细胞凋亡、诱导氧化应激,以及多途径共同作用,提出深入开展对已知有毒性的单体成分的毒性研究,同时围绕单体、组分、提取物3个层次,系统阐明雷公藤毒性物质基础和毒理作用机制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化学成分 有毒中药 同物异名 细胞凋亡 氧化应激
原文传递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00
8
作者 杨静 蒋文勇 +4 位作者 于黔 吴欣 邓晓风 周莹 唐玲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784-2786,共3页
目的观察高通量透析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体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影响。方法将40例糖尿病肾病MHD的患者随机分为普通透析(HD)组20例和高通量透析(HFHD)组20例,HFHD组患者接受12周... 目的观察高通量透析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体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影响。方法将40例糖尿病肾病MHD的患者随机分为普通透析(HD)组20例和高通量透析(HFHD)组20例,HFHD组患者接受12周的HFHD随后改为HD治疗12周,HD组接受24周HD治疗,治疗前及治疗12、24周分别于血液透析前空腹静脉抽血,检测MDA、SOD、T-AOC、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 HD组治疗12、24周与治疗前相比MDA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HFHD组治疗12周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0.05),与HD组治疗12周相比明显下降(P<0.05),而HFHD组在治疗24周时,血MDA水平回升,与12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D和T-AOC在HD组不同时间点无差异(P>0.05),HFHD组治疗12周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升高(P<0.05),与HD组治疗12周相比亦明显升高(P<0.05),而HFHD组在治疗24周时,血SOD和T-AOC水平回落,与12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组治疗12、24周与治疗前相比CRP、TNF-α、IL-6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HFHD组治疗12周与治疗前相比CRP、IL-6明显下降(P<0.05),TNF-α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FHD组在治疗24周时CRP、TNF-α、IL-6水平明显回高,与12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HD相比,HFHD能减轻糖尿病肾病MHD患者的氧化应激和微炎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血液透析 糖尿病肾病 血液透析 氧化应激 微炎症
下载PDF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细胞因子、血管内皮功能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100
9
作者 杨东娜 张涤 于佳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77-480,共4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细胞因子、血管内皮功能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依达拉... 目的探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细胞因子、血管内皮功能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治疗14 d总有效率;治疗前与治疗14 d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和IL-8]、血管内皮功能[一氧化氮(NO)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氧化应激[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美国国立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14 d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8.640,P<0.05)。观察组治疗14 d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7.459、9.320、13.993,P<0.05)。观察组治疗14 d血清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VEG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10.637、29.253,P<0.05)。观察组治疗14 d血清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GSH-Px和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10.127、9.575、22.761,P<0.05)。观察组治疗14 d 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13.540,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明显,可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氧化应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丁苯酞 依达拉奉 细胞因子 血管内皮功能 氧化应激
下载PDF
慢性支气管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97
10
作者 程越 邱志新 李为民 《华西医学》 CAS 2017年第4期606-611,共6页
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CB)作为常见的气道炎症,其发病机制涉及炎症反应及相关通路、氧化应激、黏液高分泌、气道表面脱水及气道重塑等多种方式,这些机制都与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发展、慢性迁延等密切相关。其中炎症反应是CB... 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CB)作为常见的气道炎症,其发病机制涉及炎症反应及相关通路、氧化应激、黏液高分泌、气道表面脱水及气道重塑等多种方式,这些机制都与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发展、慢性迁延等密切相关。其中炎症反应是CB发生发展的核心机制,除其他炎症相关因子包括肺泡表面活性蛋白、瘦素等参与外,炎症介质包括前列腺素类、激肽系统、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活化细胞内丝裂原蛋白激酶、蛋白酶激活受体等均在炎症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氧化应激为炎症反应的中心环节,黏液高分泌、气道表面脱水、气道重塑等则为炎症的继发表现,其机制的阐明均对CB管理及转归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如何阐明各参与因素之间的关系,实现从基础研究向临床实践的转化,将成为现今一大课题。该文就慢性支气管炎相关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支气管炎 炎症机制 氧化应激 黏液高分泌 气道表面脱水 气道重塑
原文传递
胰岛素抵抗主要原因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8
11
作者 窦梅 马爱国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4-179,共6页
胰岛素抵抗与肥胖、氧化应激、细胞内相关分子和细胞器的功能缺陷及微量元素缺乏密切相关,被认为是引发2型糖尿病的始发因素。本文就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原因及机制进行综述,为避免或延缓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及并发症的出现提供了重要的科学... 胰岛素抵抗与肥胖、氧化应激、细胞内相关分子和细胞器的功能缺陷及微量元素缺乏密切相关,被认为是引发2型糖尿病的始发因素。本文就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原因及机制进行综述,为避免或延缓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及并发症的出现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肥胖 氧化应激 微量元素 糖尿病
下载PDF
自由基与DNA的氧化损伤 被引量:65
12
作者 胡大林 廖建坤 +2 位作者 吴校连 陈雄飞 夏旭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2002年第5期261-263,共3页
许多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可引起机体过量自由基的产生及氧化应激 ,产生广泛的损害作用。DNA是自由基特别是活性氧自由基攻击的重要靶分子之一 ,由于自由基的氧化损伤 ,可导致DNA分子的碱基修饰和链断裂等多种后果 ,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 许多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可引起机体过量自由基的产生及氧化应激 ,产生广泛的损害作用。DNA是自由基特别是活性氧自由基攻击的重要靶分子之一 ,由于自由基的氧化损伤 ,可导致DNA分子的碱基修饰和链断裂等多种后果 ,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对自由基与DNA氧化损伤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基 DNA损伤 氧化应激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的发病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87
13
作者 李剑波 陈家伟 《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 2004年第2期82-83,98,共3页
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为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其确切发病机制尚未明,总体归为神经损害性因素增强与保护性因素减弱两方面,可能为综合性的结果。近期该病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涉及到缺血、缺氧性损伤,高血糖-山梨醇积聚-肌醇减少,非酶性糖基化异... 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为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其确切发病机制尚未明,总体归为神经损害性因素增强与保护性因素减弱两方面,可能为综合性的结果。近期该病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涉及到缺血、缺氧性损伤,高血糖-山梨醇积聚-肌醇减少,非酶性糖基化异常,雪旺细胞与轴突联系异常,神经轴突转运及生长因子异常及痛性神经病变发病机制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 发病机理 研究进展 并发症 自由基 氧化应激 雪旺细胞 轴突
下载PDF
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对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水平、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2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9
14
作者 姜飞 王东玉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88-91,共4页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ACI)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水平、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2(MMP-1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ACI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溶栓组和抗氧化组,每组...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ACI)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水平、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2(MMP-1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ACI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溶栓组和抗氧化组,每组各45例,溶栓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抗氧化组使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最小血流量(Qmin)、最小血流速度(Vmin)]、颈动脉超声指标[IMT、颈总动脉收缩期内径(Ds)、颈总动脉舒张期内径(Dd)]、血清氧化应激水平[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去甲肾上腺素(NE)]、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MMP-12、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比较治疗2周内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Qmin、Vmin、SOD水平显然高于治疗前,抗氧化组显著高于溶栓组(均P<0.05);MDA、NE、IMT、Ds、Dd、CRP、MMP-12、MMP-9水平和NIHSS评分显然低于治疗前,抗氧化组显著低于溶栓组(均P<0.05)。治疗2周内,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ACI合并糖尿病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机体氧化应激反应,改善脑部血流和颈动脉超声指标,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糖尿病 依达拉奉右莰醇 尿激酶静脉溶栓 氧化应激 基质金属蛋白酶-12
下载PDF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90
15
作者 陈亮 姚志灵 刘文浩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02-1504,1507,共4页
目的探讨两种治疗方案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内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组(A组)、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组(B组),每组45例,均接受4周的降糖治疗,选取40例健康者作... 目的探讨两种治疗方案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内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组(A组)、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组(B组),每组45例,均接受4周的降糖治疗,选取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8-异前列腺素(8-iso-PGF2a)、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值。结果 (1)A、B两组患者的治疗前FPG、2hPG、HbA1c、MDA、8-iso-PGF2a、Hcy均高于对照组,GSH-PX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A、B组患者治疗后FPG、2hPG、MDA、8-iso-PGF2a、Hcy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GSH-PX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A组较B组在降低FPG、2hPG及HbA1c幅度上无明显差异(P>0.05);A组的8-iso-PGF2a、MDA、Hcy较B组下降幅度大,GSH-PX较B组升高幅度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较高的氧化应激状态;(2)两种治疗方案都能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水平,但是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方案在降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氧化应激方面的作用要优于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老年 甘精胰岛素 瑞格列奈 二甲双胍 氧化应激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90
16
作者 张秀华 曹式丽 《医学综述》 2019年第6期1212-1216,共5页
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升高,糖尿病肾病(DN)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危险疾病。作为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DN被认为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疾病发生的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非常复杂,激活通路、活性氧类反应、细胞因子应激等是影响DN患者出现代谢紊乱... 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升高,糖尿病肾病(DN)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危险疾病。作为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DN被认为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疾病发生的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非常复杂,激活通路、活性氧类反应、细胞因子应激等是影响DN患者出现代谢紊乱、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一系列发病机制的重要因素,诸多影响因素在DN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未来,应从细胞、分子方面深入研究DN的发病机制,以利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和延缓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代谢紊乱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85
17
作者 樊文香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51-759,共9页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由于缺乏对缺血后引起神经元细胞死亡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的深入了解,目前缺乏有效治疗手段。本文从细胞凋亡、兴奋性毒性、氧化和硝化应激、炎症反应、先天和适应性免疫细胞、肠道菌群以及颅内动脉粥...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由于缺乏对缺血后引起神经元细胞死亡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的深入了解,目前缺乏有效治疗手段。本文从细胞凋亡、兴奋性毒性、氧化和硝化应激、炎症反应、先天和适应性免疫细胞、肠道菌群以及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等方面,对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生理基础进行综述,并揭示其相互交织的信号通路机制,寻找可以有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靶点,为开发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方案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兴奋性毒性 氧化应激 炎症 凋亡
下载PDF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对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的疗效及对凝血功能、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83
18
作者 刘彬彬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0年第7期1228-1231,共4页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对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的疗效及对产妇凝血功能、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5月该院接诊的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产妇随机分为两组,...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对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的疗效及对产妇凝血功能、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5月该院接诊的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比较治疗效果,记录治疗前、治疗后产妇的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醇(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不良反应(发热、呕吐腹泻、面色潮红)。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总有效率(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产妇的APTT、TT、FI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产妇的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SOD、CAT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00%)明显低于对照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产后出血效果明显,有利于改善产妇凝血功能、氧化应激反应,维持以血流动力学稳定,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剖宫产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缩宫素 凝血功能 氧化应激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氧化应激-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作用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75
19
作者 陈瑗 周玫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757-762,共6页
氧化应激和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两个关键成分,是动脉粥样硬化从脂肪条纹形成到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这一发展过程的主要因素。本文从氧化应激在动脉硬化发生中的作用及其分子和细胞机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炎症性质以及转录因子... 氧化应激和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两个关键成分,是动脉粥样硬化从脂肪条纹形成到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这一发展过程的主要因素。本文从氧化应激在动脉硬化发生中的作用及其分子和细胞机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炎症性质以及转录因子核因子κB是活性氧诱导动脉硬化炎症反应的介导剂三个方面说明,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独立致病因子是相互调控共同存在,相伴而行的。同时说明活性氧是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发生的始动因素,活性氧及其修饰低密度脂蛋白形成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是内皮损伤和诱导内皮细胞促炎症细胞因子和促炎症分子表达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氧化应激 炎症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子癎前期子癎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1
20
作者 林其德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577-579,共3页
关键词 发病机制 前期 病因学 免疫学说 妊娠期高血压 研究进展 氧化应激 产科 疾病 合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