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氢气喷孔直径对汽油掺氢X型转子发动机性能及污染物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泽奇 杜洋 +2 位作者 杨正浩 高旭 何光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6-78,共13页
针对高效X型转子发动机汽油燃烧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缸内直喷掺氢方法用于提升燃烧效率和发动机热力性能。建立了X型转子发动机三维CFD数值模型,通过缸压、放热率和功率实验数据验证了模型有效性,在喷氢总量、喷氢压力、喷氢开始时... 针对高效X型转子发动机汽油燃烧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缸内直喷掺氢方法用于提升燃烧效率和发动机热力性能。建立了X型转子发动机三维CFD数值模型,通过缸压、放热率和功率实验数据验证了模型有效性,在喷氢总量、喷氢压力、喷氢开始时刻相同的条件下,分析了氢气缸内直喷且汽油预混时氢气喷孔直径对发动机缸内流动、燃烧、热力性能以及污染物排放特性的影响,并与纯汽油预混式发动机性能进行对比,揭示了缸内直喷掺氢方法的优越性。结果表明,在小氢气喷孔直径(2 mm)下,火焰传播比较均匀,且在燃烧室两侧狭缝中都有较大的对称的火焰,燃烧更加充分,发动机指示热效率达到了最高37.07%,较不喷氢和大氢气喷孔直径(4 mm)分别提高了10.23%和7.85%。与大氢气喷孔直径相比,虽然小氢气喷孔直径下NO x排放量上升了21.12%,但是碳氢化合物、碳烟排放量分别下降了79.08%和2.17%。小氢气喷孔直径(2 mm)为最优喷氢方案,研究为X型转子发动机的喷氢方案设计与优化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发动机 氢气直喷 喷孔直径 污染物 热效率
下载PDF
氢气直喷与EGR协同作用对汽油机燃烧和排放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于秀敏 吴海明 +3 位作者 杜耀东 刘林 牛仁旭 董伟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44-1051,共8页
为揭示氢气对传统燃料燃烧的改善作用,在一台加装EGR的氢气缸内直喷、汽油进气道喷射的复合喷射火花点火双燃料发动机上,开展了不同掺氢比和EGR率下发动机性能和排放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EGR的引入会降低发动机转矩,而掺氢可有效提高... 为揭示氢气对传统燃料燃烧的改善作用,在一台加装EGR的氢气缸内直喷、汽油进气道喷射的复合喷射火花点火双燃料发动机上,开展了不同掺氢比和EGR率下发动机性能和排放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EGR的引入会降低发动机转矩,而掺氢可有效提高发动机转矩。有效燃油消耗率随着EGR率的增大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掺氢可降低有效燃油消耗率,改善发动机经济性。缸压峰值随EGR率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对应的时刻推迟;随着掺氢比的增加缸压峰值增大,且出现的时刻提前。平均指示压力循环变动系数随EGR率的增加而增大,掺氢可有效降低燃烧循环变动。汽油掺氢后NOx排放增加,EGR的引入能有效降低NOx排放,这种降低效果在大掺氢比下更显著;HC和CO排放随EGR率增大而增加,随掺氢比的增加而降低。在氢气缸内直喷与EGR协同作用下,发动机可获得较好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氢气直喷 废气再循环 燃烧 排放
下载PDF
氢气缸内直喷发动机燃烧优化及热效率提升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吴威龙 陈泓 +3 位作者 杜家坤 李钰怀 吴广权 江枭枭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共7页
基于一台1.5 L氢气缸内直喷发动机,通过试验研究了氢气燃料的燃烧特性,分析了深度增压和喷氢时刻对燃烧及热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稀燃模式下,随着过量空气系数增加,缸内最高燃烧压力越来越高且对应曲轴转角提前,放热率峰值逐渐下降同... 基于一台1.5 L氢气缸内直喷发动机,通过试验研究了氢气燃料的燃烧特性,分析了深度增压和喷氢时刻对燃烧及热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稀燃模式下,随着过量空气系数增加,缸内最高燃烧压力越来越高且对应曲轴转角提前,放热率峰值逐渐下降同时放热始点提前,放热时长变长,缸内燃烧温度和压升率下降。深度增压后,有效热效率可提升3%。靠近上止点喷射时,缸内喷射背压增加,喷射流量减小,提前喷射容易出现早燃,优化喷射策略后的有效热效率达4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直喷发动机 燃烧 热效率 喷射相位
下载PDF
稀燃模式下直喷氢气发动机性能试验
4
作者 王雷 李海玉 +2 位作者 栾阔 赵妞 陈广源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5-130,共6页
为研究氢气直喷发动机在稀薄燃烧下的燃油经济性、环保性和动力性,进行不同混合气浓度和不同负荷下的氢气直喷发动机燃烧特性研究。结果显示稀薄燃烧可以降低燃烧率和缸内压力升高率,并通过提高工质多变系数降低传热损失,从而显著提高... 为研究氢气直喷发动机在稀薄燃烧下的燃油经济性、环保性和动力性,进行不同混合气浓度和不同负荷下的氢气直喷发动机燃烧特性研究。结果显示稀薄燃烧可以降低燃烧率和缸内压力升高率,并通过提高工质多变系数降低传热损失,从而显著提高热效率。混合气变稀对火焰传播的影响较大,负荷对燃烧持续期的影响较小。过量空气系数λ在1.1~1.6范围时,NO_(X)排放最高,但加浓和稀释混合气均可降低排放。负荷增加也会显著增加NO_(X)排放。在小负荷下(平均有效制动压力BMEP=0.2 MPa),当λ>1.8时,NO_(X)排放低于10-5;而在负荷较大(BMEP=1.2 MPa)时,即使λ=2.0,NO_(X)排放仍超过0.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直喷发动机 稀薄燃烧 燃烧特性 混合气稀释 NO_(X)排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