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4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茶叶氟含量状况研究 被引量:45
1
作者 马立锋 石元值 +1 位作者 阮建云 韩文炎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37-539,共3页
测定了2000—2001年我国主要产茶省份的262家单位的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和黑茶共计577只茶样的水溶性氟含量,结果表明,不同茶类水溶性氟含量不同,以绿茶最低,平均含量为67.53±69.49μg·g-1;黑茶最高,平均含量为296.14... 测定了2000—2001年我国主要产茶省份的262家单位的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和黑茶共计577只茶样的水溶性氟含量,结果表明,不同茶类水溶性氟含量不同,以绿茶最低,平均含量为67.53±69.49μg·g-1;黑茶最高,平均含量为296.14±246.07μg·g-1;红茶类、乌龙茶类及花茶类含量居中,分别为177.01±121.49μg·g-1、167.68±112.28μg·g-1和140.97±150.51μg·g-1。名优茶水溶性氟含量比大宗茶低。茶园附近的环境条件对茶叶氟含量有较大影响。茶叶中氟的浸出率随着冲泡时间的延长和水温的增加而增加,一般在45min和90℃时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茶叶 含量 人体健康 测定
下载PDF
黔西地方流行病——氟中毒起因新解 被引量:42
2
作者 代世峰 任德贻 马施民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2-45,共4页
国内外闻名的黔西地方流行病氟中毒常常归因于黔西晚二叠世煤中高含量的氟以及不科学的燃煤方式。通过对黔西 5 0个煤层刻槽样品的研究发现 ,黔西晚二叠世煤中氟的含量范围为 16 .6~ 5 0 0 μg/ g,算术均值为83.1μg/ g,接近于中国大... 国内外闻名的黔西地方流行病氟中毒常常归因于黔西晚二叠世煤中高含量的氟以及不科学的燃煤方式。通过对黔西 5 0个煤层刻槽样品的研究发现 ,黔西晚二叠世煤中氟的含量范围为 16 .6~ 5 0 0 μg/ g,算术均值为83.1μg/ g,接近于中国大部分煤中氟的含量 (82 μg/ g)和美国煤中氟的平均含量 (98μg/ g)。当地饮用水和新鲜的玉米中氟的含量亦很低 ,不足以导致氟中毒。然而 ,当地居民把粘土作为煤燃烧的添加剂和制作煤球的粘合剂 ,这种粘土中的氟含量很高 ,为 10 0 .8~ 2 4 5 5 .7μg/ g,均值为 10 2 7.6 μg/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 流行病 黔西 晚二叠世 燃煤方式 含量范围 算术均值 平均含量 含量 国内外 500 饮用水 粘合剂 添加剂 煤燃烧 含量 粘土 玉米
下载PDF
不同茶类和产区茶叶氟含量研究 被引量:37
3
作者 梁月荣 傅柳松 +4 位作者 张凌云 陆建良 龚淑英 顾志蕾 徐月荣 《茶叶》 2001年第2期32-34,44,共4页
研究了全国 18个省 (市 ) 9种茶叶 12 8个样品的氟含量。结果表明 ,砖茶氟含量最高 ,平均 159.14mg/kg;茉莉花茶氟含量最低 ,平均 35.54mg/kg。根据氟摄入量的最高限量规定等有关资料计算出各种茶叶的每天最大饮用量。
关键词 品种类型 产区 含量 茉莉花茶 饮用量
下载PDF
土壤水溶性氟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3
4
作者 黎成厚 万红友 +2 位作者 师会勤 魏志远 陆晓辉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3年第2期99-104,共6页
通过土壤水溶性氟与土壤基本性质的相关分析及室内氟污染的模拟试验,对土壤水溶性氟含量及其影响因素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水溶性氟与土壤pH值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水溶性氟与土壤中<0 01mm土粒含量呈显著... 通过土壤水溶性氟与土壤基本性质的相关分析及室内氟污染的模拟试验,对土壤水溶性氟含量及其影响因素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水溶性氟与土壤pH值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水溶性氟与土壤中<0 01mm土粒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水溶性氟与全氟无一定的相关性。不同土壤间水溶性氟的含量为:石灰土明显高于黄壤、紫色土和红壤,后三者间差异不大。供试的3种土壤经室内模拟培养后,水溶性氟在各处理间呈相同的变化趋势,硅钙肥、风化煤和石灰、粉煤灰均有使土壤水溶性氟增加的作用。但施用风化煤和粉煤灰相对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溶性 影响因素 土壤PH值 土壤有机质 含量 模拟试验 风化煤 硅钙肥 粉煤灰
下载PDF
不同生态环境的茶叶氟含量浅析 被引量:23
5
作者 黎南华 《福建茶叶》 1994年第2期21-23,共3页
关键词 茶叶 含量 生态环境
下载PDF
煤中氟化物的测量及分布规律初探 被引量:18
6
作者 刘建忠 姚强 +1 位作者 曹欣玉 岑可法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12,共4页
采用高温碱熔—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量煤中氟化物浓度,并对测量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常用的几类煤中氟的分布规律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该测量方法准确度较高,误差小,测量方便快速,实用性强,可作为煤中氟含量测量... 采用高温碱熔—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量煤中氟化物浓度,并对测量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常用的几类煤中氟的分布规律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该测量方法准确度较高,误差小,测量方便快速,实用性强,可作为煤中氟含量测量的一种有效方法;测量结果对煤种的筛选及消除煤中氟污染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物 测量 分布规律 含量
下载PDF
降低砖茶氟含量技术研究初报 被引量:17
7
作者 林智 舒爱民 +4 位作者 蒋迎 傅尚文 文建辉 周兴长 刘杏益 《中国茶叶》 2002年第1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砖茶 含量 技术措施
下载PDF
不同杀青方式对青砖茶原料氟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2
8
作者 陈玉琼 倪德江 +1 位作者 春晓娅 王灵芝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93-1195,共3页
试验研究了水潦青、蒸青、炒青3种杀青方式以及水潦青时间对青砖茶原料氟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杀青方式对茶叶氟含量有极显著的影响,氟含量高低依次为蒸青>炒青>水潦青,水潦青杀青方式的氟含量极显著的低于蒸青,与炒青的差异不显... 试验研究了水潦青、蒸青、炒青3种杀青方式以及水潦青时间对青砖茶原料氟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杀青方式对茶叶氟含量有极显著的影响,氟含量高低依次为蒸青>炒青>水潦青,水潦青杀青方式的氟含量极显著的低于蒸青,与炒青的差异不显著。水潦青时间处理的结果表明,随着水潦青时间的延长,氟含量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以4min处理的茶叶氟含量最低,与蒸青相比下降了31.97%。水潦青各处理对茶叶中的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无显著的影响,对水浸出物、茶多酚的影响较大。结合氟含量和品质成分分析,水潦青时间可以掌握在1min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砖茶 杀青 含量 品质
下载PDF
四川阿坝与内蒙古陈旗砖茶中氟含量的调查 被引量:19
9
作者 石玉霞 于光前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目的检测四川阿坝与内蒙古陈旗砖茶中的氟含量,了解砖茶氟含量水平。方法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结果53份砖茶氟含量均值为748.5mg/kg,其中四川阿坝与内蒙古陈旗的砖茶氟含量均值为741.5mg/kg、756.8mg... 目的检测四川阿坝与内蒙古陈旗砖茶中的氟含量,了解砖茶氟含量水平。方法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结果53份砖茶氟含量均值为748.5mg/kg,其中四川阿坝与内蒙古陈旗的砖茶氟含量均值为741.5mg/kg、756.8mg/kg,二者差异无显著意义( P>0.05);水煮法检测的氟含量占酸浸法的 77. 1%;砖茶氟含量是其它茶叶的 4. 4倍;不同环节、不同产地的砖茶氟含量差异无显著意义(P>0. 05)。结论砖茶氟含量高于其它茶叶,应制订砖茶氟含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茶 测定 含量 中毒
下载PDF
安徽茶园土壤氟在茶树体内的富集与转运特征 被引量:20
10
作者 郜红建 刘腾腾 +2 位作者 张显晨 张正竹 宛晓春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62-1467,共6页
研究了安徽宣城、六安和合肥茶区不同茶园土壤氟含量及在茶树体内的富集与转运特征,探讨了茶树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氟的有效性特征及其在茶树体内的累积规律.结果表明,安徽省典型茶园表层土壤全氟含量为:六安黄棕壤(319.7 mg.kg-1)>宣... 研究了安徽宣城、六安和合肥茶区不同茶园土壤氟含量及在茶树体内的富集与转运特征,探讨了茶树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氟的有效性特征及其在茶树体内的累积规律.结果表明,安徽省典型茶园表层土壤全氟含量为:六安黄棕壤(319.7 mg.kg-1)>宣城黄红壤(316.6 mg.kg-1)>合肥黄褐土(311.3 mg.kg-1),均低于我国土壤总氟背景值(478 mg.kg-1),并呈现一定的表层富集现象.表层土壤的水溶性氟含量则为:合肥黄褐土(5.32 mg.kg-1)>宣城黄红壤(3.32 mg.kg-1)>六安黄棕壤(2.65 mg.kg-1),根际土壤中水溶性氟含量也高于非根际土壤.不同茶园茶树体内氟含量有较大差异,但均呈现成叶>落叶>嫩叶>根、茎的规律.茶树嫩叶氟含量在108.2—184.3 mg.kg-1之间,低于农业部茶叶氟含量安全限量标准(≤200 mg.kg-1);而成叶中氟含量较高(531.0—1155.2 mg.kg-1).茶树对土壤氟具有较强的富集和运输能力,茶园表层土壤全氟和水溶性氟在茶树成熟叶片的富集系数分别在1.71—3.65和99.8—348之间,氟由根部向叶片的转移系数在9.7—25.5之间.研究结果可为土壤氟在茶树体内的富集及其对茶叶质量安全的影响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土壤 茶树 含量 富集 转运
下载PDF
三峡库区土壤中硒、碘、氟分布特征与规律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唐将 李勇 +1 位作者 邓富银 雷家立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1-495,共5页
利用土壤表层样分析成果,研究了三峡库区土壤中硒、碘、氟等生命元素在不同土壤中的含量分布特征,探讨了不同地貌、植被覆盖条件下对其元素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土壤的硒、碘含量较低,而氟含量较高,是低硒、低碘、高氟地区。地... 利用土壤表层样分析成果,研究了三峡库区土壤中硒、碘、氟等生命元素在不同土壤中的含量分布特征,探讨了不同地貌、植被覆盖条件下对其元素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土壤的硒、碘含量较低,而氟含量较高,是低硒、低碘、高氟地区。地质背景是土壤硒、碘、氟的主要来源,灰岩分布区土壤中硒、碘、氟含量均高于其它类母岩分布区土壤,泥岩分布区硒、碘含量最低,砂岩分布区的氟含量最低。除受地质背景控制外,碘、氟还受土壤分布高程、植被等因素的影响。土壤分布高程越低,地形坡度越小,土壤中碘、氟含量越低。针叶林覆盖对土壤碘、氟起富集作用。土壤硒含量受其它因素的影响较土壤碘、氟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分布特征 规律研究 地质背景 土壤分布 含量 分布区 土壤表层 生命元素 元素分布 覆盖条件 地形坡度 富集作用 含量 土壤硒 针叶林 含量 植被 高程 母岩
下载PDF
茶叶降氟措施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高夫军 陆建良 +3 位作者 梁月荣 张凌云 吴姗 吴颖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3期36-38,共3页
研究了水处理不同温度和时间对茶叶氟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水温升高和处理时间延长 ,茶叶氟含量呈明显下降趋势 ,茶叶主要品质化学成分 ,尤其是咖啡因 ,也随之下降。揉捻后的茶叶经 6 0℃的水处理 1m in,茶叶氟含量显著下降 。
关键词 含量 茶叶 咖啡因 保留 延长 研究 品质化学 处理时间 温升高
下载PDF
鲁西南平原高氟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7
13
作者 冯超臣 黄文峰 《山东国土资源》 2005年第5期39-42,共4页
鲁西南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地下水运移迟缓,以垂直交替为主,氟离子含量较高,生活用水氟含量多大于1mg/L。局部地段地下水中氟含量可达7mg/L。高氟地下水在平面分布上具有点状和片状分布特点,在垂向上具有愈往深处氟含量愈高的特点。
关键词 地下水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鲁西南 地下水运移 含量 冲积平原 离子含量 生活用水 分布特点 平面分布
下载PDF
南大洋氟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Ⅰ.南极磷虾富氟异常的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张海生 夏卫平 +1 位作者 程先豪 朱碧英 《南极研究》 CSCD 1991年第4期24-30,共7页
本文通过对南极磷虾不同部位中氟含量的测定,结合氟在测区环境中的分布特征及南极磷虾体中其它元素的分析资料,讨论了氟在磷虾体内的分布和赋存形式,并对其可能的富集机理及与环境的关系作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磷虾 含量 南极 生物地球化学
下载PDF
茶对菌斑和唾液中氟含量的作用 被引量:16
15
作者 岳林 高学军 +1 位作者 董艳梅 毛秀萍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55-357,共3页
目的探讨茶源性氟对菌斑和唾液的影响。方法采用氟离子复合电极测定茶浸液中氟溶出量和饮茶者及非饮茶者菌斑和唾液中的氟浓度。结果档次低的茶叶氟含量高。菌斑氟含量:饮茶者高于不饮茶者;饮茶3周末时高于2周末时;饮高氟茶者显著... 目的探讨茶源性氟对菌斑和唾液的影响。方法采用氟离子复合电极测定茶浸液中氟溶出量和饮茶者及非饮茶者菌斑和唾液中的氟浓度。结果档次低的茶叶氟含量高。菌斑氟含量:饮茶者高于不饮茶者;饮茶3周末时高于2周末时;饮高氟茶者显著高于饮低氟茶者(P<0.05)。唾液氟含量:不饮茶者较稳定;饮茶者略高于不饮茶者;饮高氟茶者略高于饮低氟茶者。饮茶者唾液氟2周末时升高,3周末时又下降。结论菌斑能够储留氟,唾液可能受外界氟的瞬时影响较大,无储留氟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菌斑 唾液 含量 龋齿 预防
原文传递
福建茶区土壤中的氟 被引量:12
16
作者 郑达贤 沙济琴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30-233,共4页
对闽东、闽北和闽南茶区典型剖面的各层土样及相应的茶树植株进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茶区土壤全氟含量均值237±55 gg-1,处于世界与我国土壤含氟量的偏低水平;闽北茶区显著高于闽东与闽南茶区。而闽南土壤水溶氟... 对闽东、闽北和闽南茶区典型剖面的各层土样及相应的茶树植株进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茶区土壤全氟含量均值237±55 gg-1,处于世界与我国土壤含氟量的偏低水平;闽北茶区显著高于闽东与闽南茶区。而闽南土壤水溶氟却略高于闽北和闽东。氟在红壤的含量与土壤中的铝、钛、锰等元素呈显著正相关,而与硅、镁、钾、钠等元素呈显著负相关。土壤全氟和水溶氟含量,呈现一个完整的淋溶──堆积系列,丘陵坡地的紫色土含氟量向一阶地的潮土增加的明显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含量 福建茶区 茶树
原文传递
茶叶中氟的安全性与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7
作者 张楠 张凌云 《茶叶》 2009年第1期3-6,共4页
茶叶中氟含量的检测方法有比色法、分光光度法、氟离子选择电极法、色谱法,其中根据前处理的不同又有所细分。前处理对于氟含量测定结果有很重要的影响。目前有越来越多的方法应用于测定方法的前处理上,学者对现有方法也进行了多种的改... 茶叶中氟含量的检测方法有比色法、分光光度法、氟离子选择电极法、色谱法,其中根据前处理的不同又有所细分。前处理对于氟含量测定结果有很重要的影响。目前有越来越多的方法应用于测定方法的前处理上,学者对现有方法也进行了多种的改良。氟元素对于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科学饮茶有利于控制氟日摄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含量 检测 安全性
下载PDF
河南省农村饮水氟含量调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余波 张莉 +4 位作者 侯国强 朱新波 刘洋 原春生 李晓红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0年第2期231-235,共5页
目的:掌握河南省高氟饮水暴露人群分布情况,为实施改水降氟防治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在全省农村,采集每个自然村饮水水源水样,集中供水采集2份水样,分散供水采集3份水样,测定水氟含量,以水氟平均值代表自然村饮水氟含量。结果:共调... 目的:掌握河南省高氟饮水暴露人群分布情况,为实施改水降氟防治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在全省农村,采集每个自然村饮水水源水样,集中供水采集2份水样,分散供水采集3份水样,测定水氟含量,以水氟平均值代表自然村饮水氟含量。结果:共调查水源453701个,覆盖全省158个县(市、区)、174425个自然村;水氟含量≤1.0mg/L的自然村154017个,占调查自然村的88.30%(154017/174425);水氟含量>1.0mg/L的自然村20408个,占调查自然村的11.70%(20408/174425)。其中,水氟1.1~2.0mg/L、2.1~4.0mg/L、≥4.1mg/L的自然村分别占被调查村的8.00%(13949/174425)、3.44%(6007/174425)和0.26%(452/174425);高氟饮水人群分布在17个省辖市的122县(市、区),覆盖人口1240.9万人,占全省农业人口的19.2%;河南省东部、东南部和东北部的商丘、周口、开封和濮阳4个相邻的省辖市,水氟>1.0mg/L村数、水氟>2.0mg/L村数在全省相应的构成比分别为74.92%(15289/20408)、和87.60%(5658/6459)。结论:河南省高氟饮水人群分布范围广,仍是我国受高氟危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河南省农村水氟超标水源以轻度超标为主;饮水高氟暴露人群主要分布在河南省东部、东南部和东北部大范围的黄河冲击平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饮水 含量 分布调查
下载PDF
茶叶氟含量现状及控氟措施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9
作者 刘淑娟 钟兴刚 +2 位作者 覃事永 罗意 谭正初 《茶叶通讯》 2016年第3期41-45,共5页
近年来,因个别茶类存在氟含量超标现象,在一定程度影响了茶叶产业的发展。研究茶叶中氟超标的原因及控制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茶叶氟含量现状、茶树吸氟耐氟机制、影响茶叶氟含量的因素及茶叶降氟措施研究进展,以期为茶叶控... 近年来,因个别茶类存在氟含量超标现象,在一定程度影响了茶叶产业的发展。研究茶叶中氟超标的原因及控制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茶叶氟含量现状、茶树吸氟耐氟机制、影响茶叶氟含量的因素及茶叶降氟措施研究进展,以期为茶叶控氟、降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含量 现状 控制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