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例低危宿主伪膜性气管支气管曲霉菌病分析
1
作者 吴欢欢 叶君如 +3 位作者 周颖 叶民 李玉苹 陈成水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044-2046,共3页
目的探讨低危宿主伪膜性气管支气管曲霉菌病(PMATB)的临床特点、支气管镜、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方法收集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02年1月-2011年7月病理组织学确诊的10例PMATB临床资料。结果男4例,女6例,年龄37~72岁,平均(54.8±14... 目的探讨低危宿主伪膜性气管支气管曲霉菌病(PMATB)的临床特点、支气管镜、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方法收集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02年1月-2011年7月病理组织学确诊的10例PMATB临床资料。结果男4例,女6例,年龄37~72岁,平均(54.8±14)岁;以咳嗽、发热和呼吸困难,肺部干湿性啰音为主;血白细胞(20.37±7.61)×109/L,C反应蛋白(127.55±63.91)mg/L,血半乳甘露聚糖检测(GM)水平为1.36±0.95,支气管镜表现以灰白色伪膜和气道黏膜炎症为主,伪膜活检组织学和支气管镜刷检均找到曲霉菌丝;影像学病情初始时可完全正常,但所有患者易进展,表现为沿着气道分布的渗出、实变和结节,部分形成空洞;10例PMATB均静脉使用抗真菌药物,气管切开呼吸机支持4例,死亡3例,治愈7例。结论低危宿主PMATB易误诊,支气管镜以不同程度的伪膜附着和气道黏膜炎症为主,活检易找到曲霉菌菌丝,PMATB治疗在于早期诊断,采取有效的抗真菌药物,气管切开呼吸机支持患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支气管曲霉菌 临床 支气管 影像学
原文传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气管支气管曲霉菌病患者的回顾性临床研究
2
作者 王艳华 王小平 +2 位作者 罗晓春 张凌云 陈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2期46-48,共3页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气管支气管曲霉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从2021年12月至2022年5月期间共收治并明确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气管支气管曲霉菌病共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完善了胸部CT、支...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气管支气管曲霉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从2021年12月至2022年5月期间共收治并明确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气管支气管曲霉菌病共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完善了胸部CT、支气管舒张试验、血清总IgE、支气管镜检查及BALF的GM试验,同时均给予伏立康唑抗曲霉菌治疗。结果:30例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6例,有吸烟史患者26例,其中20例在入院前1年内有使用过糖皮质激素病史,平均使用时间12天。胸部CT均提示有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征象,其中25例患者mMRC评分为3级及以上,18例患者GOLD分级为4级,支气管镜下可见灰色胶冻样痰8例,血总IgE升高患者4例,BALF中GM试验升高患者9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伏立康唑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气管支气管曲霉菌病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的重要影响因素,经伏立康唑抗曲霉菌治疗,可明显改善该类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 气管支气管曲霉菌 伏立康唑 影像学表现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支气管镜下表现对重症患者侵袭性肺曲霉菌病诊断的辅助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田焕焕 韩沙沙 +5 位作者 宁方玉 刘晓立 黄潇 郝东 王晓芝 王涛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78-482,共5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下表现对重症患者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诊断的辅助作用。方法应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疑似IPA患者。确诊、临床诊断和拟诊均按照《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下表现对重症患者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诊断的辅助作用。方法应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疑似IPA患者。确诊、临床诊断和拟诊均按照《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与治疗指南(2007)》的分级标准诊断,符合者纳入IPA组,不符合者上述诊断或其他病原体感染者纳入非IPA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记录治疗前后支气管镜下气管和支气管黏膜改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半乳甘露聚糖肽抗原检测(GM试验)和病原学培养结果。比较各组患者基线情况、支气管镜下表现与胸部CT表现及其动态变化。结果最终142例疑似IPA患者纳入分析,按照IPA分级诊断标准,确诊12例,临床诊断77例,拟诊22例,非IPA 31例。142例患者中有支气管镜下典型气道黏膜损伤表现者60例,其中确诊患者7例(58.3%),临床诊断52例(67.5%),拟诊1例(4.5%),而非IPA者无一例有损伤表现。IPA患者中分别有12例确诊(100%)、73例临床诊断(94.8%)和21例拟诊(95.5%)者进行了胸部CT检查,多为斑片状或条索状密度增高影等非特异性胸部CT表现,具有典型IPA胸部CT表现(晕轮征和空洞或新月征)者分别为确诊组3例(25.0%)、临床诊断组7例(9.0%)、拟诊组0例(0%)。确诊及临床诊断的89例患者中有支气管镜下气道黏膜损伤表现且复查≥3次者35例,均进行了抗曲霉菌治疗,其中16例存活,19例死亡。存活组患者支气管镜下黏膜损伤表现逐渐减轻、临床表现逐步好转;死亡组患者中有16例支气管镜下气道黏膜损伤恶化。结论重症患者支气管镜下气道黏膜损伤的特异性表现对IPA诊断具有重要的提示意义;在重症患者不能及时进行病理或胸部CT检查的情况下,动态观察气道黏膜损伤改变是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评估抗真菌治疗效果和IPA预后的简单辅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镜检查 侵袭性肺曲霉菌 侵袭性气管支气管曲霉菌 肺泡灌洗液
原文传递
无免疫缺陷气管支气管曲霉菌病1例
4
作者 杜伟伟 梁剑平 +3 位作者 张丹丹 郭伟洪 季文涛 吕燕华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679-681,共3页
侵袭性气管支气管曲霉菌病(invasive tracheobronchial aspergillosis,ITBA)是肺相关曲霉菌病中的一种少见类型,临床表现为气管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文献报道,该病多发生于肺移植后、中性粒细胞缺乏、长期服用类固醇激素... 侵袭性气管支气管曲霉菌病(invasive tracheobronchial aspergillosis,ITBA)是肺相关曲霉菌病中的一种少见类型,临床表现为气管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文献报道,该病多发生于肺移植后、中性粒细胞缺乏、长期服用类固醇激素等免疫缺陷宿主患者[1],但近年来无免疫缺陷患者发生ITBA的报道逐渐增多[2-3],但具体易感因素不明,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均无特异性,易造成漏诊、误诊,从而影响尽早给予患者抗真菌治疗,最终导致疾病快速进展影响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真菌感染 侵袭性肺曲霉菌 侵袭性气管支气管曲霉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