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3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鼻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黄鳍金枪鱼肉的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108
1
作者 王霞 黄健 +4 位作者 侯云丹 王求娟 陈义方 夏静波 苏秀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68-272,共5页
目的:探索黄鳍金枪鱼肉挥发性成分与加工温度的关系。方法:利用电子鼻分别检测不同温度(70、80、90、10 0、12 0、15 0℃)加热条件下的黄鳍金枪鱼肉及其生肉样品,并对所获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 目的:探索黄鳍金枪鱼肉挥发性成分与加工温度的关系。方法:利用电子鼻分别检测不同温度(70、80、90、10 0、12 0、15 0℃)加热条件下的黄鳍金枪鱼肉及其生肉样品,并对所获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新鲜和分别加热到95、150℃的黄鳍金枪鱼肉样品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条件下的样品电子鼻信号表现出很强的聚类特性。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3种样品,分别检出52、50、53种成分,主要为醛类、烃类、醇类、酮类、呋喃类,它们的协同作用构成了黄鳍金枪鱼肉特有的特征气味。结论:黄鳍金枪鱼生肉中含有较多的腥味成分——1-戊烯-3-醇、1,5-辛二烯-3-醇,通过加热处理后这两种成分的相对含量明显减少;加热处理后,具有特殊香气的长链醛以及呋喃类物质相对含量明显增多,2-乙基呋喃、2-戊基呋喃是烤制肉品重要的香味呈味物,是加热后黄鳍金枪鱼的特征气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鳍金枪鱼 电子鼻 相色谱-质谱联用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15种食用植物油脂肪酸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105
2
作者 杨春英 刘学铭 陈智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11-214,共4页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脂肪酸组成的方法。方法选用NaOH-甲醇溶液作为衍生试剂,色谱柱为极性毛细管柱,分流比为20:1,对15种常见植物油中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并用SPSS软件对植物油样品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脂肪酸组成的方法。方法选用NaOH-甲醇溶液作为衍生试剂,色谱柱为极性毛细管柱,分流比为20:1,对15种常见植物油中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并用SPSS软件对植物油样品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植物油中的脂肪酸组成以棕榈酸(C16:0)、硬脂酸(C18:0)、油酸(C18:1)和亚油酸(C18:2)为主;除椰子油外,其余14种植物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达75%以上,大于饱和脂肪酸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 植物油 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5种不同果色樱桃番茄品种果实挥发性物质及品质特性分析 被引量:75
3
作者 常培培 梁燕 +4 位作者 张静 杨建华 刘婧仪 吕洁 赵菁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215-221,共7页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测定5个不同果色樱桃番茄品种新鲜果实挥发性物质成分和含量,并对其品质特性及主要挥发性成分特征进行分析与探讨。结果表明:5个樱桃番茄品种成熟果实中共检测到81种挥发性物质,主要成分...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测定5个不同果色樱桃番茄品种新鲜果实挥发性物质成分和含量,并对其品质特性及主要挥发性成分特征进行分析与探讨。结果表明:5个樱桃番茄品种成熟果实中共检测到81种挥发性物质,主要成分为酮类、醛类、酯类和醇类。共有成分14种,其含量在品种间存在差异,其中香叶基丙酮和法尼基丙酮含量品种间差异最大。品质指标中番茄红素和抗坏血酸含量品种间差异最大。红、粉、紫色品种富含番茄红素,而黄色和绿色品种富含抗坏血酸。挥发物质之间以及挥发物质与其他品质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挥发性物质与非挥发性物质共同构成樱桃番茄独特的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番茄 挥发性物质 顶空固微萃取 相色谱-质谱联用 品质特性
下载PDF
半夏药材中脂肪酸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61
4
作者 张科卫 吴皓 武露凌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5期291-292,共2页
目的 研究半夏药材中的脂肪酸成分。方法 对半夏药材的甲酯化样品进行GC -MS分析 ,质谱图用NBS谱库检索 ,鉴定各种脂肪酸 ,并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发现半夏药材中含有较多不饱和脂肪酸。结论 半夏药材中... 目的 研究半夏药材中的脂肪酸成分。方法 对半夏药材的甲酯化样品进行GC -MS分析 ,质谱图用NBS谱库检索 ,鉴定各种脂肪酸 ,并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发现半夏药材中含有较多不饱和脂肪酸。结论 半夏药材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为 4 9.15 2 % ,其中亚油酸占 37.0 9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脂肪酸 相色谱-质谱联用 中药 化学成分
下载PDF
不同产区乌龙茶香气特征及差异分析 被引量:74
5
作者 吕世懂 吴远双 +1 位作者 姜玉芳 孟庆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6-153,共8页
对3个主要乌龙茶产区(福建、广东、台湾)的5种乌龙茶样品的香气物质进行研究,采用全自动顶空固相微萃取提取茶叶香气物质,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其香气成分,并对其香气化学成分及含量进行比较。在5种乌龙茶中共检出香气成分127种... 对3个主要乌龙茶产区(福建、广东、台湾)的5种乌龙茶样品的香气物质进行研究,采用全自动顶空固相微萃取提取茶叶香气物质,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其香气成分,并对其香气化学成分及含量进行比较。在5种乌龙茶中共检出香气成分127种,共有的香气成分有53种;各乌龙茶样品中,除铁观音中酮类物质含量较低外,均以醇类、酯类、酮类和碳氢化合物为主,但它们之间仍存在明显差异;在共有香气成分中,其中16种化合物平均含量相对较高,它们分别是橙花叔醇、α-法呢烯、β-紫罗酮、咖啡因、茉莉内酯、吲哚、植醇、植酮、芳樟醇及其氧化物、二氢猕猴桃内酯、香叶基丙酮、己酸-3-己烯酯、香叶醇、γ-癸内酯、茉莉酮、茉莉酮酸甲酯。经对比发现,5种乌龙茶在香型及香气组成上均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与茶叶产地及加工工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茶 顶空固微萃取 成分 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常见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含量及食品包装材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迁移量的测定 被引量:73
6
作者 杨悠悠 谢云峰 +1 位作者 田菲菲 杨永坛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74-678,共5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方法并结合液液萃取及基质分散固相萃取的样品处理方式,建立了测定饮料、牛奶、白酒3类食品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检出限(LOD,S/N=3)范围为0.005...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方法并结合液液萃取及基质分散固相萃取的样品处理方式,建立了测定饮料、牛奶、白酒3类食品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检出限(LOD,S/N=3)范围为0.005~0.025 mg/L;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2%。饮料、牛奶、白酒3种样品的加标回收率范围普遍在60%~110%。所建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满足饮料、牛奶和白酒中痕量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测定需要。此外,将该方法应用于食品包装材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迁移研究,以异辛烷为油脂食品模拟物,测定了保鲜膜与保鲜袋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迁移量。结果显示保鲜膜存在显著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迁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色谱-质谱联用 基质分散固萃取 邻苯二甲酸酯 增塑剂 食品 包装材料
下载PDF
鱼腥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60
7
作者 曾虹燕 蒋丽娟 张英超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50-52,共3页
The volatile oils from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were obtained with supercritical CO\-\{2\}, steam distillation and petroleum ether extraction and analyzed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by GC\|MS. The results s... The volatile oils from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were obtained with supercritical CO\-\{2\}, steam distillation and petroleum ether extraction and analyzed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by GC\|M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the volatile oils by three different methods are very different. The extraction rates of volatile oil by above\|mentioned three extraction methods are 1.764%, 0.040% and 0.082%, respectively. The volatile oil extracted by supercritical CO\-\{2\} extraction, which the content of houttuyninum reached 14.393%, is better than those with traditional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挥发油 化学成分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 相色谱-质谱联用 药用植物
下载PDF
苏尼特羊不同部位肌肉挥发性风味成分和脂肪酸分析 被引量:64
8
作者 罗玉龙 赵丽华 +5 位作者 王柏辉 刘畅 张亚琨 杨帆 岳建平 靳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65-169,共5页
以12月龄苏尼特羊不同部位的肌肉为实验材料,取股二头肌、背最长肌、臂三头肌3个部位肌肉进行挥发性成分和脂肪酸的测定。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苏尼特羊肌肉中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3个部位羊肉的挥发性风味... 以12月龄苏尼特羊不同部位的肌肉为实验材料,取股二头肌、背最长肌、臂三头肌3个部位肌肉进行挥发性成分和脂肪酸的测定。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苏尼特羊肌肉中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3个部位羊肉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共鉴定出44种,包括醛类17种、醇类11种、酮类3种、酸类3种、烃类6种、其他化合物4种,通过比较3个不同部位羊肉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筛选影响风味的物质为醛类和醇类,主要风味化合物为己醛、壬醛、1-辛烯-3-醇和2,3-辛二酮,背最长肌中的醛类和醇类含量高于臂三头肌和股二头肌;苏尼特羊3个部位的饱和脂肪酸与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差异不大,但背最长肌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要高于股二头肌与臂三头肌,肌肉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能对羊肉风味的产生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尼特羊 挥发性物质 脂肪酸 微萃取 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石榴籽油脂肪酸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53
9
作者 陈业高 卢艳 +1 位作者 刘莹 海丽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11-112,共2页
石榴籽经石油醚提取、皂化和甲基化得到的总脂肪酸甲酯经GC分析,共检出9种成分。经GC-MS联机分析,确定脂肪酸成分为棕榈酸(2.47%)、亚油酸(4.85%)、油酸(4.07%)、硬脂酸(1.66%)、石榴酸(81.62%)、二十碳烯酸(0.53%)、花生酸(0.44%)及两... 石榴籽经石油醚提取、皂化和甲基化得到的总脂肪酸甲酯经GC分析,共检出9种成分。经GC-MS联机分析,确定脂肪酸成分为棕榈酸(2.47%)、亚油酸(4.85%)、油酸(4.07%)、硬脂酸(1.66%)、石榴酸(81.62%)、二十碳烯酸(0.53%)、花生酸(0.44%)及两个未鉴定的石榴酸三烯异构体(3.13%)。主要成分为共轭三烯不饱和脂肪酸石榴酸(9Z,11E,13Z-十八碳三烯酸),达81.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籽油 脂肪酸 相色谱-质谱联用 成分分析 保健食品
下载PDF
苍术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被引量:52
10
作者 吉力 敖平 +3 位作者 潘炯光 杨京玉 杨健 胡世林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2-185,共4页
目的 :分析不同产地的 5个南苍术和 5个北苍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结果 :从南、北苍术挥发油中分别鉴定了 32和 2 9个化合物。结论 :北苍术挥发油的主成分为 β 桉叶油醇或 β 桉叶油醇和苍术酮 ,而南苍术挥... 目的 :分析不同产地的 5个南苍术和 5个北苍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结果 :从南、北苍术挥发油中分别鉴定了 32和 2 9个化合物。结论 :北苍术挥发油的主成分为 β 桉叶油醇或 β 桉叶油醇和苍术酮 ,而南苍术挥发油的主成分分别为茅术醇、β 桉叶油醇和苍术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苍术 北苍术 挥发油 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小麦储藏过程中挥发性成分变化 被引量:51
11
作者 张玉荣 高艳娜 +1 位作者 林家勇 周显青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53-957,共5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不同储藏时间弱(强)筋小麦中的挥发性物质进行提取、鉴定与分析。选用复合萃取纤维二乙烯基苯-炭烯-聚二甲硅氧烷共聚物(DVB/CAR/PDMS)50μm涂层,对萃取温度、时间、样品用量...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不同储藏时间弱(强)筋小麦中的挥发性物质进行提取、鉴定与分析。选用复合萃取纤维二乙烯基苯-炭烯-聚二甲硅氧烷共聚物(DVB/CAR/PDMS)50μm涂层,对萃取温度、时间、样品用量和解析时间进行优化。结果表明:HS-SPME测定挥发性物质的最佳前处理条件样品量20g,萃取温度75℃,萃取时间60min,260℃条件下解析5min;经鉴定分析小麦挥发性成分主要有烃类、醛类,其次为醇类、酮类;挥发性成分总含量在储藏6个月内均呈现先降后增的趋势。弱筋小麦的烃类挥发物相对量随储藏时间延长而快速增加,醛类相对含量先降后升,而酮类和醇类相对含量则逐渐下降;强筋小麦中除烃类相对含量呈先下降而后快速增加外,其余各类挥发物含量均与弱筋小麦呈现相同的规律。储藏6个月后,变化较明显的挥发性物质有己醇、己醛、2,6,10-三甲基-十二烷、十五烷和二十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储藏 挥发性成分 顶空固微萃取 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3种酿酒酵母酿造赤霞珠干红葡萄酒的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55
12
作者 李艳 康俊杰 +2 位作者 成晓玲 张云峰 卢九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378-382,共5页
采用液液萃取结合气相色谱仪与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研究3种酿酒酵母DHS-1、BM45和安琪葡萄酒酵母对赤霞珠干红葡萄酒香气的影响。结果表明,这3种酵母发酵的葡萄酒中主要的香气成分相同,但含量不同。采用SPSS 16.0的最小显著性差异... 采用液液萃取结合气相色谱仪与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研究3种酿酒酵母DHS-1、BM45和安琪葡萄酒酵母对赤霞珠干红葡萄酒香气的影响。结果表明,这3种酵母发酵的葡萄酒中主要的香气成分相同,但含量不同。采用SPSS 16.0的最小显著性差异分析得出,3种酵母发酵的葡萄酒中有15种香气物质的相对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酿酒酵母对赤霞珠干红葡萄酒的香气特点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干红葡萄酒 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新疆野苹果与栽培苹果香气成分的比较 被引量:47
13
作者 冯涛 陈学森 +4 位作者 张艳敏 何天明 张春雨 王利平 刘杨岷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95-1298,共4页
以中国新疆伊犁地区巩留县莫合镇的新疆野苹果4个实生株系及国光、红星、富士、金冠等苹果品种的成熟果实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果实香气成分,旨在为新疆野苹果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基本资料。结果表明... 以中国新疆伊犁地区巩留县莫合镇的新疆野苹果4个实生株系及国光、红星、富士、金冠等苹果品种的成熟果实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果实香气成分,旨在为新疆野苹果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基本资料。结果表明,①新疆野苹果含醇类等10类89种香气成分,这些化合物单株间在种类和含量上均存在显著差异;新疆野苹果与栽培苹果品种主要香气的种类和成分基本一致;②但乙醛等12种香气成分在新疆野苹果中没有检测到,其中7种为栽培苹果特有的特征香气成分;③缩醛类和内酯类化合物在栽培苹果品种中没有检测到,同时检测到1-丁醇、丁酸乙酯、辛酸乙酯和大马酮等4种化合物为新疆野苹果特有的特征香气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新疆野苹果 成分 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不同香型白酒的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53
14
作者 钱冲 廖永红 +3 位作者 刘明艳 徐瑾 刘丽 于莉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3-255,共13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直接进样的分析方法,对几种香型白酒的风味组分进行分析,共检测出134种微量成分;结合聚类分析(CA)和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对其主要风味物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聚类分析能区分不同香型的白酒,比较而言,虽...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直接进样的分析方法,对几种香型白酒的风味组分进行分析,共检测出134种微量成分;结合聚类分析(CA)和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对其主要风味物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聚类分析能区分不同香型的白酒,比较而言,虽然主成分分析的分类效果不如聚类分析,但能反映白酒风味组分与香型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相色谱-质谱联用 风味物质 香型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原文传递
草鱼的营养评价及关键风味成分分析 被引量:51
15
作者 王雪锋 涂行浩 +1 位作者 吴佳佳 戴志远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82-189,共8页
采用常规营养测试方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对草鱼鱼肉的营养成分和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结合感觉阈值,利用相对气味活度值确定草鱼肉的关键风味成分,并分析主要挥发性风味成分的气味特征及其生成途径。结... 采用常规营养测试方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对草鱼鱼肉的营养成分和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结合感觉阈值,利用相对气味活度值确定草鱼肉的关键风味成分,并分析主要挥发性风味成分的气味特征及其生成途径。结果显示:草鱼的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分别为76.10%,17.37%,4.76%和1.07%。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含量占39.32%,呈味氨基酸含量占37.91%。从鱼背部肉和腹部肉分别检测出46种和45种有效挥发性物质,其中相同成分37种。草鱼背、腹肉的关键风味成分种类基本相同,主要是壬醛、E-2-壬烯醛、E-2-癸烯醛、辛醛、1-辛烯-3-醇、己醛、癸醛、E-2-辛烯醛、2,4-庚二烯醛、庚醛和壬醇等,而其各自含量存在差异,最终使鱼背、腹肉呈现不同的挥发性风味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营养评价 微萃取 相色谱-质谱联用 关键风味成分
原文传递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结合电子鼻分析4℃冷藏过程中三文鱼片挥发性成分的变化 被引量:50
16
作者 李婷婷 丁婷 +3 位作者 邹朝阳 周凯 赵国华 励建荣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9-260,共12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结合电子鼻,对4℃冷藏过程中三文鱼片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并探究三文鱼片在4℃冷藏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HS-SPME-GC-MS方法共检测出288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醛...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结合电子鼻,对4℃冷藏过程中三文鱼片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并探究三文鱼片在4℃冷藏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HS-SPME-GC-MS方法共检测出288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醛类、醇类和烃类(烷烃、烯烃、芳香烃)物质,且在冷藏期间挥发性成分中醛类物质不断减少,而酸类物质有积累的趋势,醇类和芳香族类物质则先呈现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烃类物质在第12 d时有最大峰面积值;酯类物质则在第6 d以后出现且为增高的趋势;而胺类等其他物质的含量在冷藏期间波动较大。用电子鼻对三文鱼在冷藏期间挥发性物质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负荷加载分析(Loadings Analysis,LA)以及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所得结果与HS-SPME-GC-MS方法相一致,均表明冷藏三文鱼片在第6 d、12 d及15 d的挥发性成分变化较大,是其新鲜度变化的拐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萃取 相色谱-质谱联用 电子鼻 三文鱼片 挥发性成分
原文传递
两种发酵酱油风味物质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43
17
作者 张艳芳 陶文沂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86-490,共5页
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对低盐固态发酵酱油和高盐稀态发酵酱油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了分析,通过谱图检索,共鉴定了52种物质,醇类(16),酚类(7),醛酮(13),酸类(4),酯类(7),杂环化合物类(5)。26种成分在两种酱油中同时检出,形成酱油风... 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对低盐固态发酵酱油和高盐稀态发酵酱油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了分析,通过谱图检索,共鉴定了52种物质,醇类(16),酚类(7),醛酮(13),酸类(4),酯类(7),杂环化合物类(5)。26种成分在两种酱油中同时检出,形成酱油风味的主体成分是乙醇、2-甲基丁醇、2-甲基丙醇、苯乙醇、乙酸、2-甲基丁酸、糠醇。17种成分为低盐固态酱油特有,1-辛烯-3-醇为其中主要成分,具有浓郁的蘑菇香气;9种成分为高盐固态酱油特有,4-乙基愈创木酚为其中主要成分,是提高酱油香气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盐固态发酵酱油 高盐稀态发酵酱油 相色谱-质谱联用 微萃取 食品添加剂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山楂果醋易挥发成分 被引量:46
18
作者 郝红梅 张生万 +1 位作者 郭彩霞 李美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8-141,共4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山楂果醋易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分析,通过与NIST 05 a.L谱库比对,鉴定得到各个组分,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共分离得到49种化合物,结构鉴定出36种化合物,占总易挥发成分总量...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山楂果醋易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分析,通过与NIST 05 a.L谱库比对,鉴定得到各个组分,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共分离得到49种化合物,结构鉴定出36种化合物,占总易挥发成分总量的98.91%,对山楂果醋易挥发性成分贡献较大的依次是:酯类化合物11种,占40.12%;酸类化合物6种,占33.63%;醇类化合物11种,占21.79%。此外,醛类化合物1种,占0.05%;酮类化合物2种,占0.57%;其他类5种,占1.55%。初步确定乙酸、乙酸乙酯、乙醇、乙酸-3-甲基丁酯、苯甲酸乙酯、3-甲基丁醇、己酸乙酯、己酸、苯甲酸、乙酸-1-甲基丙酯、2-丁醇、苯乙醇、辛酸、2-甲氧基-4-甲基苯酚是山楂果醋的主要香气成分。以期为山楂果醋的香气特征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为山楂果醋品质感官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山楂果醋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果醋 易挥发成分 顶空固微萃取 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4种野生食用菌干品的挥发性香气成分 被引量:45
19
作者 李小林 陈诚 +4 位作者 黄羽佳 黄文丽 谢丽源 彭卫红 郑林用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4-180,共7页
为探究4种不同野生食用菌干品的挥发性香气成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印度块菌(Tu... 为探究4种不同野生食用菌干品的挥发性香气成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印度块菌(Tuber indicum)、高羊肚菌(Morchella elata)和翘鳞肉齿菌(Sarcodon imbricatum)4种食用菌干品的挥发性成分,并采用相对气味活度值判定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结果表明:4种食用菌干品共鉴定出52种挥发性香气成分。美味牛肝菌干品的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为二甲基三硫;印度块菌干品的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为癸醛、反式-2-壬烯醛、壬醛、2-戊基呋喃、2-十一酮和庚醇6种;高羊肚菌干品的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为壬醛、正辛醛、2-戊基呋喃、正己醛、α-蒎烯、芳樟醇和(R)-(+)-柠檬烯7种;翘鳞肉齿菌干品的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为二甲基三硫和2-甲基丁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顶空固微萃取 相色谱-质谱联用 主体挥发性香成分 味活度值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动物肌肉组织中残留的甾类同化激素 被引量:40
20
作者 陈捷 秦燕 张美金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9-22,共4页
建立了不同动物肌肉中甾类同化激素残留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方法。样品经酶解、组织捣碎和超声提取后,用叔丁基甲醚萃取和反相固相萃取柱净化,进一步衍生后进行GC/MS分析,分别测定雄激素(表睾酮(ETS)、丙酸睾酮(PTS... 建立了不同动物肌肉中甾类同化激素残留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方法。样品经酶解、组织捣碎和超声提取后,用叔丁基甲醚萃取和反相固相萃取柱净化,进一步衍生后进行GC/MS分析,分别测定雄激素(表睾酮(ETS)、丙酸睾酮(PTS)、19-去甲基睾酮(17β-NT)、甲基睾酮(MTS))和雌激素(雌二醇(17β-ES)、雌三醇(EST)、炔雌醇(EES)、雌酮(ESN)、苯甲酸雌二醇(BES))。实验结果表明,ETS、17β—NT、MTS、PTS、BES、ESN、17β-ES、EES和EST的定量检测限为1.0—2.0μg/kg。在2.0μg/kg的定量检测低限添加水平,上述9种激素的平均回收率为62.5%-80.5%,相对标准偏差为12.5%-26.8%。该法可实现对样品进行灵敏、准确的定性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 相色谱/质谱联用 甾类同化激素 多残留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