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9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临界CO_2流体提取洛阳牡丹籽油工艺研究 被引量:72
1
作者 邓瑞雪 刘振 +3 位作者 秦琳琳 王莉 刘雪琴 刘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2-145,共4页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讨论超临界CO2萃取牡丹籽油过程中萃取温度、压力、时间及CO2的流量因素对牡丹籽油脂的萃取率及不饱和萃取液中脂肪酸的含量的影响。并采用GC-MS技术对油脂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超临界CO2流体技术可以萃...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讨论超临界CO2萃取牡丹籽油过程中萃取温度、压力、时间及CO2的流量因素对牡丹籽油脂的萃取率及不饱和萃取液中脂肪酸的含量的影响。并采用GC-MS技术对油脂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超临界CO2流体技术可以萃取牡丹籽中的油脂成分,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压力30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2.5h、二氧化碳流量25kg/h。此时油脂的萃取率为30.7%,萃取液中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可达70.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籽油 超临界流体萃取 正交试验 相色谱-质谱法(gc-ms)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腌制金丝鱼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45
2
作者 吴海燕 解万翠 +3 位作者 杨锡洪 杨磊 李思东 章超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278-281,共4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鉴定金丝鱼腌制前后的风味成分研究腌制对金丝鱼风味的影响。经NIST质谱数据库检索和文献对照,各检出58、68种成分,其中以羰基化合物和醇类为主,腌制前后分别高达58.11%和72.60%。3-甲基-1-丁...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鉴定金丝鱼腌制前后的风味成分研究腌制对金丝鱼风味的影响。经NIST质谱数据库检索和文献对照,各检出58、68种成分,其中以羰基化合物和醇类为主,腌制前后分别高达58.11%和72.60%。3-甲基-1-丁醇、1-戊烯-3-醇、1-辛烯-3-醇、2-丁酮、3-甲基丁酸等是金丝鱼特征香气成分,甲基酮和短链不饱和醛及含硫化合物是影响腌制鱼风味的主要成分。腌制后的鱼风味柔和清香,优于未经腌制的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丝鱼 腌制 微萃取 相色谱-质谱法(gc-ms)
下载PDF
南极磷虾脂肪酸组成及多不饱和脂肪酸质谱特征分析 被引量:45
3
作者 楼乔明 王玉明 +3 位作者 刘小芳 李国云 薛长湖 李红艳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29-935,共7页
以10%浓硫酸-甲醇溶液为甲酯化试剂,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南极磷虾(Euphausua su-perba)的脂肪酸组成。根据GC/MS标准质谱数据库检索,结合有机质谱学规律,对多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裂解规律和质谱特征进行分析归纳,建立... 以10%浓硫酸-甲醇溶液为甲酯化试剂,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南极磷虾(Euphausua su-perba)的脂肪酸组成。根据GC/MS标准质谱数据库检索,结合有机质谱学规律,对多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裂解规律和质谱特征进行分析归纳,建立了特征离子确定其碳数和双键数,α离子和ω离子分别确定脂肪链羰基端和甲基端双键位置的方法。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从南极磷虾中鉴定出27种脂肪酸,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13种,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占总脂肪酸含量的40.64%,高于一般海洋鱼虾类,表明南极磷虾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脂质开发潜力。本研究旨在为南极磷虾营养评价和南极磷虾油等产品的研制开发以及多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鉴定提供理论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 脂肪酸 质谱特征 相色谱/质谱法(gc/ms)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大米中6种烟碱类农药残留 被引量:41
4
作者 许秀莹 施海燕 王鸣华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9-103,共5页
为了寻求烟碱类农药同时检测的新途径,建立了大米中烯啶虫胺、噻虫嗪、氯噻啉、吡蚜酮、吡虫啉、啶虫脒6种烟碱类农药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模式定性定量检测方法,并对比了提取溶剂、提取方法、固相萃取柱净化效果。结果表明,以乙腈超... 为了寻求烟碱类农药同时检测的新途径,建立了大米中烯啶虫胺、噻虫嗪、氯噻啉、吡蚜酮、吡虫啉、啶虫脒6种烟碱类农药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模式定性定量检测方法,并对比了提取溶剂、提取方法、固相萃取柱净化效果。结果表明,以乙腈超声提取、经Polymer Trap SPE净化,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6种烟碱类农药进行定性定量检测,6种烟碱类农药在0.1~10mg/kg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1 8~0.998 9。在大米中添加0.05、0.2、1mg/kg 3个浓度的平均回收率为83.1%~101.4%,相对标准偏差为1.3%~8.9%,最小检出量为0.002~0.012ng,最低检测浓度为0.05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色谱-质谱法(gc/ms) 大米 烟碱类农药 多残留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四川麸醋的香气成分 被引量:36
5
作者 熊越 贺稚非 +2 位作者 李洪军 秦刚 王庭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2-255,共4页
研究四川麸醋的香气成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对市售三个厂家的6个不同品种的四川麸醋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并结合香气阈值与相对气味活度值对共有成分对总体香气的贡献进行评价。结果共检出75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酸类、酯类... 研究四川麸醋的香气成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对市售三个厂家的6个不同品种的四川麸醋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并结合香气阈值与相对气味活度值对共有成分对总体香气的贡献进行评价。结果共检出75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酸类、酯类、醇类、酮类、醛类、呋喃类、吡嗪类等,其中12种为共有成分;确定其主体香气成分为乙酸乙酯、2,3-丁二酮、壬醛、乙酸、癸醛、苯甲醛;此外,糠醛和2-甲氧基-4-甲基苯酚对总体香气也有重要贡献。这些成分一起构成了四川麸醋的主体香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麸醋 微萃取 相色谱-质谱法(gc-ms) 主体香成分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蟹肉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 被引量:36
6
作者 陈舜胜 蒋根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308-311,共4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方法提取中华绒螯蟹蟹肉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提取的风味成分进行分离鉴别。结果表明,萃取温度60℃、时间50min、NaCl添加量0.16g/ml的条件下,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吸附效果最好。...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方法提取中华绒螯蟹蟹肉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提取的风味成分进行分离鉴别。结果表明,萃取温度60℃、时间50min、NaCl添加量0.16g/ml的条件下,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吸附效果最好。中华绒螯蟹的蟹肉中鉴别出40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醛类8种、酮类3种、醇类3种、酯类1种、烷烃类13种、芳香类化合物4种、含氮化合物4种、其他化合物4种。中华绒螯蟹的蟹肉中,三甲胺(TMA)、壬醛和十四烷的含量较高,其含量分别达到挥发性成分总含量的20%、18%和1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风味 微萃取(SPME) 相色谱-质谱法(gc-ms)
下载PDF
SPE-GC-MS法同时测定奶粉中18种邻苯二甲酸酯迁移量 被引量:37
7
作者 黄永辉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67-171,共5页
建立同时测定奶粉中18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迁移量的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E-GC-MS)方法,以正己烷为提取溶剂,通过超声提取,经硅胶SPE小柱富集净化,以GC-MS分段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分析。该方法具有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 建立同时测定奶粉中18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迁移量的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E-GC-MS)方法,以正己烷为提取溶剂,通过超声提取,经硅胶SPE小柱富集净化,以GC-MS分段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分析。该方法具有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检测限在12.91μg/kg~709.14μg/kg之间,平均回收率在69.77%~104.83%,RSD值在2.49%~9.95%之间,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同时检测18种PAEs的特点,能满足国内外对奶粉中PAEs迁移量的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色谱-质谱法(gc-ms) 奶粉 萃取(SPE) 邻苯二甲酸酯(PAEs) 迁移量
下载PDF
紫苏属植物种子含油率及其脂肪酸组成 被引量:37
8
作者 胡彦 丁友芳 +3 位作者 温春秀 谢晓亮 周巧梅 刘玉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165-169,共5页
采用化学法萃取和GC-MS法,对从国内5个省、市、自治区收集的紫苏属植物5个变种的10份试材种子的含油率及其脂肪酸组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紫苏属植物10份试材间种子的含油率介于33.49%~42.58%之间;应用SPSS11.0软件对其种子含油率进行... 采用化学法萃取和GC-MS法,对从国内5个省、市、自治区收集的紫苏属植物5个变种的10份试材种子的含油率及其脂肪酸组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紫苏属植物10份试材间种子的含油率介于33.49%~42.58%之间;应用SPSS11.0软件对其种子含油率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紫苏属植物5个变种10份试材间种子含油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GC-MS分析结果表明,紫苏属植物种子油中脂肪酸的组成简单,10份试材种子油中共检测出6种脂肪酸组分——棕榈酸、亚油酸、α-亚麻酸、硬脂酸、10-十八碳烯酸和油酸,其中前4种为10种试材的共有成分,1、2、3、5号试材含油酸,但不含10-十八碳烯酸,4、6~10号试材含有10-十八碳烯酸,但不含油酸。10份试材种子油中α-亚麻酸含量介于71.75%~80.06%之间,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介于88.80%~92.82%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属植物 种子油 脂肪酸 相色谱-质谱法(gc-ms)
下载PDF
广西芳樟醇型樟树精油成分的GC-MS研究 被引量:37
9
作者 周翔 莫建光 +1 位作者 谢一兴 李奥峰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82-285,共4页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采自广西各林区的18份芳樟醇型樟树的精油,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化学成分研究与分析。共分离出80个组分峰,鉴定出66种化合物,占总相对含量的99.09%,其中主要成分为芳樟醇(82.2%)、樟脑(2.19%)...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采自广西各林区的18份芳樟醇型樟树的精油,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化学成分研究与分析。共分离出80个组分峰,鉴定出66种化合物,占总相对含量的99.09%,其中主要成分为芳樟醇(82.2%)、樟脑(2.19%)、石竹烯(4.26%)、α-律草烯(1.44%)、桉叶油素(0.80%)、柠檬烯(0.71%)、α-蒎烯(0.57%)、β-蒎烯(0.50%)、莰烯(0.70%)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芳樟醇型樟树 精油 相色谱-质谱法(gc-ms) 化学成分
原文传递
香附挥发油的提取和GC/MS分析 被引量:31
10
作者 林晓珊 吴惠勤 +1 位作者 黄芳 黄晓兰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1期40-44,共5页
采用中药专用提取剂(PR溶剂)超声波振荡从香附中提取挥发油,用GC/MS法测定其化学成分和相对含量,主要成分为α-可巴烯(1.97%)、香附烯(15.73%)、α-红没药烯(2.14%)、α-古芸烯(1.29%)、2-甲氧基-8-甲基-1,4-萘二酮(4.01%)、β-蛇床烯(1... 采用中药专用提取剂(PR溶剂)超声波振荡从香附中提取挥发油,用GC/MS法测定其化学成分和相对含量,主要成分为α-可巴烯(1.97%)、香附烯(15.73%)、α-红没药烯(2.14%)、α-古芸烯(1.29%)、2-甲氧基-8-甲基-1,4-萘二酮(4.01%)、β-蛇床烯(17.99%)、氧化-α-依兰烯(3.00%)、4,4α,5,6,7,8-六氢-4α,5-二甲基-3-(1-甲基乙烯基)-2(3H)-萘酮(8.11%)、α-香附酮(26.15%)、长叶松香芹酮(1.11%)等,这些含量较多的成分占香附挥发油总量的81.50%,为建立香附挥发油质量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附 挥发油 相色谱-质谱法(gc/ms)
下载PDF
应用DI-SPME和GC-MS分析白酒中游离挥发性酚类化合物 被引量:31
11
作者 朱燕 范文来 徐岩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8-143,共6页
应用浸入式固相微萃取(DI-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建立了快速检测白酒中较为常见的7种游离挥发性酚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在检测范围内有很好的线性关系(R2>0.99),酒样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1%,检出限小于7μg... 应用浸入式固相微萃取(DI-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建立了快速检测白酒中较为常见的7种游离挥发性酚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在检测范围内有很好的线性关系(R2>0.99),酒样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1%,检出限小于7μg/L,回收率大于85%。用该方法对不同香型成品白酒及浓香型原酒中游离挥发性酚类化合物进行测定,发现不同香型成品白酒中这些游离挥发性酚类化合物的种类、含量差异较大,其中浓香型成品白酒中酚总含量较高。在浓香型原酒中游离挥发性酚类化合物总含量变化与生产年份有一定的线性关系,生产年份越早的原酒中酚总含量越低。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白酒中游离挥发性酚类化合物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入武固微萃取(DI—SPME) 相色谱-质谱法(gc-ms) 游离挥发性酚类化合物 白酒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蔬菜水果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残留 被引量:30
12
作者 叶倩 邓义才 +3 位作者 梁应坤 高毓文 骆冲 丁海权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3-206,212,共5页
[目的]为了建立蔬菜水果中氟虫腈及其代谢产物氟甲腈(MB46513)、氟虫腈砜(MB46136)、氟虫腈硫醚(MB45950)残留测定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方法。[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提取、经NH2-SPE柱净化后,以气相色谱-质谱EI离子源,SIM模式检测。... [目的]为了建立蔬菜水果中氟虫腈及其代谢产物氟甲腈(MB46513)、氟虫腈砜(MB46136)、氟虫腈硫醚(MB45950)残留测定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方法。[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提取、经NH2-SPE柱净化后,以气相色谱-质谱EI离子源,SIM模式检测。[结果]在0.010~5.0 mg/L范围内,供试的氟虫腈及其代谢物的质量浓度与其相应的峰面积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3,在0.050、0.10、0.50 mg/kg 3个添加水平下,氟虫腈及其代谢物的平均回收率为91.8%~109.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8.5%。氟虫腈及其代谢物在蔬菜水果中的定量限(LOQ)为0.5~7.0μg/kg。[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简单,适用于同时测定蔬菜水果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的残留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色谱-质谱法(gc-ms) 蔬菜 水果 氟虫腈 代谢物 残留
原文传递
咸带鱼加工过程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 被引量:29
13
作者 丁丽丽 吴燕燕 +4 位作者 李来好 杨贤庆 刘法佳 刁石强 邓建朝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208-212,共5页
研究咸带鱼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情况。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别检测鲜鱼、腌制、浸泡脱盐、干燥、成品5个加工阶段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经NIST 05a.L谱库数据库检索,确定其风味成分。结果表明:鲜鱼、腌制、浸泡... 研究咸带鱼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情况。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别检测鲜鱼、腌制、浸泡脱盐、干燥、成品5个加工阶段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经NIST 05a.L谱库数据库检索,确定其风味成分。结果表明:鲜鱼、腌制、浸泡脱盐、干燥、成品这5个阶段挥发性风味成分种类数分别为49、72、7 0、7 5种以及7 2种。其中,成品咸鱼中己醛、庚醛、辛醛、壬醛、1-戊烯-3醇、1-戊醇、己醇以及1-辛烯-3醇含量较高,相对含量分别为28.26%、8.64%、6.54%、4.37%、7.34%、3.55%、4.18%和4.72%。腌制和干燥是风味产生的主要加工阶段。醛类、醇类、酮类和烃类是主要的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其中己醛、庚醛、辛醛、壬醛、1-戊烯-3醇、1-戊醇、己醇以及1-辛烯-3醇是咸带鱼风味的主要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带鱼 微萃取 相色谱-质谱法(gc-ms) 挥发性风味成分
下载PDF
基于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和电子鼻法检测锯缘青蟹挥发性风味物 被引量:27
14
作者 顾赛麒 王锡昌 +2 位作者 陶宁萍 张晶晶 吴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40-145,156,共7页
以电子鼻(E-Nose)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两种技术,采用优化后的实验参数,对雌、雄锯缘青蟹体肉、钳肉、足肉、性腺四个部位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了检测。电子鼻结果显示,不同性别锯缘青蟹各部位气味差异明显。采用G... 以电子鼻(E-Nose)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两种技术,采用优化后的实验参数,对雌、雄锯缘青蟹体肉、钳肉、足肉、性腺四个部位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了检测。电子鼻结果显示,不同性别锯缘青蟹各部位气味差异明显。采用GC-MS方法共鉴定得到6大类77种化合物,并对其中主要的挥发物含量、气味特征及其来源进行了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PCA)的方法处理GC-MS结果,得到了表征雌、雄锯缘青蟹四个部位的特征性挥发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锯缘青蟹 风味 微萃取(SPME) 相色谱-质谱法(gc-ms) 电子鼻
下载PDF
甜橙精油的化学成分、抑菌和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6
15
作者 吴均 杨德莹 +4 位作者 李抒桐 严海元 向建国 谢青松 熊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48-153,共6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甜橙精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通过抑菌圈实验和试管二倍稀释法对其抑菌效果、最低抑菌浓度(MIC值)进行测定,采用3种方法(DPPH、ABTS和FRAP)对甜橙精油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体外评价。结果表明:甜橙精油含有10...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甜橙精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通过抑菌圈实验和试管二倍稀释法对其抑菌效果、最低抑菌浓度(MIC值)进行测定,采用3种方法(DPPH、ABTS和FRAP)对甜橙精油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体外评价。结果表明:甜橙精油含有101种组分,鉴定出50种成分,主要为脂肪族(5.96%)和萜类化合物(78.39%);甜橙精油对6种供试菌均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MIC值7.5μL/m L),绿色木霉最弱(MIC值15μL/m L);甜橙精油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有明显的清除作用,样品量与清除率间呈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橙精油 化学成分 相色谱-质谱法(gc-ms) 抑菌作用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牡蛎蛋白酶解液脱腥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6
16
作者 刘慧 秦小明 +2 位作者 林华娟 章超桦 李学恭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8-86,共9页
以感官评价和蛋白收率为评价指标,探讨酵母发酵、活性炭等单因素以及联合脱腥方法对牡蛎蛋白酶解液脱腥效果的影响。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检测法(HS-SPME-GC-MS)分析比较脱腥前、后腥味成分的变化。试验结果显示,相对于单因... 以感官评价和蛋白收率为评价指标,探讨酵母发酵、活性炭等单因素以及联合脱腥方法对牡蛎蛋白酶解液脱腥效果的影响。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检测法(HS-SPME-GC-MS)分析比较脱腥前、后腥味成分的变化。试验结果显示,相对于单因素脱腥方法,联合脱腥法(酵母发酵结合活性炭处理)不仅能提高蛋白回收率(达91.64%),还能有效去除牡蛎腥味成分,并增加愉快风味成分的比例。脱腥前、后牡蛎蛋白酶解液的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浓度有明显差异。从脱腥前的牡蛎酶解液中共检出44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呈愉快气味的化合物30种,累计质量浓度为94.52μg/mL;呈不愉快气味的化合物有14种,累计质量浓度为29.93μg/mL。从脱腥后的牡蛎酶解液中共检出47种化合物,其中愉快气味的化合物增加至39种,累计质量浓度为102.02μg/mL;而不愉快气味的化合物减少至8种,累计质量浓度为9.68μg/mL。脱腥后牡蛎蛋白酶解液中不愉快气味的化合物浓度下降了67.66%,而愉快气味的化合物浓度提高了7.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 酵母粉 活性炭 脱腥 相色谱-质谱法(gc-ms)
原文传递
SPME-GC-MS法分析德州扒鸡挥发性风味成分的条件优化及成分分析 被引量:24
17
作者 王学敬 李聪 +3 位作者 王玉峰 王赟 张万刚 徐宝才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95-501,共7页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德州扒鸡的主要挥发性风味成分。[方法]以德州扒鸡为试验材料,用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结合GC-MS分析德州扒鸡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对萃取头、样品量、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等因素进行优化,并分别用非极性柱TR-5MS和极性...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德州扒鸡的主要挥发性风味成分。[方法]以德州扒鸡为试验材料,用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结合GC-MS分析德州扒鸡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对萃取头、样品量、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等因素进行优化,并分别用非极性柱TR-5MS和极性柱DB-WAX进行双柱定性分析,确定挥发性风味成分的种类。加0.01 m L 2-辛醇(质量浓度为82.5μg·m L-1)作为内标,准确定量其风味成分。根据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通过风味强度计算,确定其对德州扒鸡整体风味的贡献大小。[结果]SPME法分析德州扒鸡风味成分的最佳条件为75μm CAR/PDMS萃取头、样品量3 g、萃取温度60℃、萃取时间45 min。共检测出57种风味成分,包括12种烷烃、11种芳香烃、11种醇类、9种醛类、2种酸类、3种酚类、3种酮类、5种杂环类,2种色谱柱均可检测出的成分仅占15种。TR-5MS柱检出德州扒鸡挥发性风味成分中主要风味成分有糠醇、蘑菇醇、芳樟醇、己醛、辛醛、壬醛、癸醛、丁香酚和2-戊基呋喃;DB-WAX柱分析结果中,主要风味成分有柠檬烯、茴香脑、糠醇、蘑菇醇、芳樟醇、辛醛、苯甲醛、壬醛、癸醛、庚醛、丁香酚、2-戊基呋喃和2,6-二甲基吡嗪。[结论]确定了8种德州扒鸡的主要挥发性风味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萃取(SPME) 挥发性风味物质 德州扒鸡 相色谱-质谱法(gc-ms) 风味强度(OAV)
下载PDF
母乳、牛乳及山羊乳脂肪酸组成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24
18
作者 张宇 王立娜 +4 位作者 张宏达 李晓东 冷友斌 巩燕妮 蒋士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1-26,共6页
采用气质联用法(GC-MS)测定东北区域不同泌乳期的母乳及牛乳和山羊乳常乳脂肪酸组成,并对其组成和含量进行差异分析,旨在为母乳脂质组学及以牛羊乳为基质的婴儿配方食品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结果表明:母乳中主要脂肪酸为棕榈酸、油酸、... 采用气质联用法(GC-MS)测定东北区域不同泌乳期的母乳及牛乳和山羊乳常乳脂肪酸组成,并对其组成和含量进行差异分析,旨在为母乳脂质组学及以牛羊乳为基质的婴儿配方食品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结果表明:母乳中主要脂肪酸为棕榈酸、油酸、亚油酸等,其中油酸含量最为丰富。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在不同泌乳期存在差异,其中SFA差异显著(p <0.05),初乳、过渡乳和成熟乳SFA含量分别为36.16%、37.89%、38.10%。牛乳和山羊乳主要以SFA为主,山羊乳SFA含量最高(69.07%),SFA中辛酸和癸酸是羊乳的特征脂肪酸,其含量显著高于母乳和牛乳(p <0.05)。山羊乳中中链脂肪酸(MCFA)含量最高(21.03%),是牛乳的1.5倍。其中,母乳SFA∶MUFA∶PUFA的比例为1.41∶1.29∶1,牛乳为19.12∶9.98∶1,山羊乳为11.14∶3.98∶1,山羊乳脂肪酸组成在比例上更加接近母乳。山羊乳在婴儿配方食品开发方面有更高的优势和开发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 牛乳 山羊乳 脂肪酸 相色谱-质谱法(gc-ms)
下载PDF
UHT热处理对牛奶中风味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24
19
作者 王万厚 母智深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38,50,共4页
结合固相微萃取(SPME)及气相色谱-质谱(GC-MS)研究UHT热处理后牛奶的风味变化,并与原料牛乳风味特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新鲜原料乳中可以检测到50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酸类最多,其他还包括醛,醇,酮,酚,酯等。牛乳经过137℃,4 s加热杀... 结合固相微萃取(SPME)及气相色谱-质谱(GC-MS)研究UHT热处理后牛奶的风味变化,并与原料牛乳风味特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新鲜原料乳中可以检测到50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酸类最多,其他还包括醛,醇,酮,酚,酯等。牛乳经过137℃,4 s加热杀菌后,挥发性风味物质有75种,除上述风味化合物外,酯类和酮类数量明显增加,其中甲基酮,3-羟基-2-呋喃酮,δ-癸内酯,γ-十二内酯是UHT乳中重要挥发性风味物质,对形成UHT乳特有风味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乳 UHT 风味物质 微萃取(SPME) 相色谱-质谱法(gc-ms)
下载PDF
同时蒸馏萃取/气-质联用分析紫丁香花精油 被引量:23
20
作者 张文静 郑福平 +2 位作者 孙宝国 刘玉平 谢建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23-525,共3页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盛花期紫丁香花精油,提取率为0.079%。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结合气相色谱保留指数定性方法,从紫丁香花精油中鉴定出64种挥发性成分,占精油总成分的95.79%。主要成分为苯乙醇(16.12%)、(E,E)-法尼醇(13.4...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盛花期紫丁香花精油,提取率为0.079%。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结合气相色谱保留指数定性方法,从紫丁香花精油中鉴定出64种挥发性成分,占精油总成分的95.79%。主要成分为苯乙醇(16.12%)、(E,E)-法尼醇(13.43%)、苯甲醇(6.24%)、紫丁香醛C(3.91%)、肉桂醇(3.64%)、紫丁香醇A(3.61%)、4-乙烯基愈创木酚(3.38%)、紫丁香醛A(2.62%)、吲哚(2.34%)、苯甲酸苄酯(2.31%)、紫丁香醇D(2.25%)和苯乙醛(2.03%)等。其中所含的紫丁香醛异构体和紫丁香醇异构体是紫丁香鲜花的特征香气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丁香 精油 同时蒸馏萃取(SDE) 相色谱.质谱法(gcms) 保留指数(RI)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