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气泡型管式气液接触器的气液两相流动特性研究
1
作者 杨寒月 孔令真 +4 位作者 陈家庆 孙欢 宋家恺 孔标 丁国栋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5-33,共9页
与常用气液鼓泡塔相比,管式气液接触器通过在管道空间内产生的均匀气泡状高分散体系强化气液传质过程,具有含气率高、能耗低和维护简单等优点。自主设计研制了带文丘里射流气泡发生器的微气泡型管式气液接触器;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 与常用气液鼓泡塔相比,管式气液接触器通过在管道空间内产生的均匀气泡状高分散体系强化气液传质过程,具有含气率高、能耗低和维护简单等优点。自主设计研制了带文丘里射流气泡发生器的微气泡型管式气液接触器;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模拟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所涉及的成泡机理、气泡粒径分布特性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体积分数法(VOF)模型耦合RNG k-ε湍流模型可模拟分析微气泡型管式气液接触器内成泡机理和气泡形态;在文丘里射流气泡发生器的扩张段内可将大气泡剪切破碎成微气泡,且微气泡均匀稳定;气泡粒径随液体流量的增大而减小,在液体流量为14.0 L/min、气体流量为最大自然吸气量、柱体长度为800 mm时气泡粒径最小(76.5μm);气泡粒径随气体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在气体流量为1.5 L/min、液体流量为8.0 L/min、柱体长度为800 mm时气泡粒径最小(86.7μm);气泡粒径随柱体长度的增大呈现先降低后基本不变的趋势,当柱体长度大于800 mm时,其对气泡粒径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器 射流泡发生 CFD数值模拟 泡粒径
下载PDF
Detachment Size Measurement of Two Interacting Bubble Plumes Formed at Neighboring Needles Using an Acoustic Method
2
作者 向宇 孙科霞 +1 位作者 郭烈锦 陈学俊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45-153,共9页
Detachment size determination with an acoustic method has been carried out for two interacting bubble plumes formed at neighboring needles in quiescent water. Two sets of needle pairs, one with 1.5mm and 0.8mm inner d... Detachment size determination with an acoustic method has been carried out for two interacting bubble plumes formed at neighboring needles in quiescent water. Two sets of needle pairs, one with 1.5mm and 0.8mm inner diameters and the other with the equal 1.5mm inner diameters, were separately used as the bubble pair injectors in the experiments. Consequently, four typical patterns of bubble plumes interaction could be observed in the two cases of needle pair matches. Through measuring the pressure pulses radiated by the bubble pairs immediately after their 'pinching-off ' and by making use of a sophisticated relation between oscillation frequency of volume mode and radius of gas bubble, the detachment size of the bubble plumes have been determined from the amplitude/frequency spectrum of the sound pressure pulse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acoustical method is valid in both of the interacting and non-interacting circumstances in bubble field and the bubble size measurements by this acoustical method agree well with the measurements from photographic analysis. Finally, a comparison has been made on the strong and weak points of the acoustical method with the other size determination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tachment size determination sound pressure pulses acoustical method bubble interaction bubble plumes
下载PDF
气液接触式增氧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7
3
作者 马海龙 李秀辰 《渔业现代化》 2004年第2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接触式增氧技术 水产养殖 高效接触器 喷水式多功能增氧机 膜法富氧增氧 膜式氧合
下载PDF
膜气液接触过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常青 贾志谦 秦晋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6-111,共6页
在膜气液接触过程中,气液流速可操作范围宽,结构紧凑,易于放大,不存在液泛、沟流和雾沫夹带等问题,已成为膜科学与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分别介绍了膜气液接触器的结构,气液传质过程中气膜传质阻力、膜阻力和液膜传质阻力的估算以及影响... 在膜气液接触过程中,气液流速可操作范围宽,结构紧凑,易于放大,不存在液泛、沟流和雾沫夹带等问题,已成为膜科学与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分别介绍了膜气液接触器的结构,气液传质过程中气膜传质阻力、膜阻力和液膜传质阻力的估算以及影响这些阻力的主要因素,膜气液接触过程在气体分离、无泡曝气、饱和烃/不饱和烃分离、废气中VOCs脱除和纳米粒子制备等方面的应用,并对膜气液接触过程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器 膜吸收 中空纤维膜
下载PDF
微气泡型下向流管式气液接触器脱碳性能
5
作者 杨寒月 孔令真 +4 位作者 陈家庆 孙欢 宋家恺 王思诚 孔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97-204,共8页
微气泡型下向流管式气液接触器是一种下行并流气液接触传质设备,通过射流气泡发生器产生的高密度微气泡来强化传质,具有结构紧凑、气液接触面积大和传质效率高等优点。基于微气泡型下向流管式气液接触器性能实验测试平台和CO_(2)-N_(2)... 微气泡型下向流管式气液接触器是一种下行并流气液接触传质设备,通过射流气泡发生器产生的高密度微气泡来强化传质,具有结构紧凑、气液接触面积大和传质效率高等优点。基于微气泡型下向流管式气液接触器性能实验测试平台和CO_(2)-N_(2)混合气体体系,首先考察了泵入液量对压降和最大自然吸气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究了不同操作参数和结构参数对其脱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气泡型下向流管式气液接触器采用高速液体射流负压吸气,压降和最大自然吸气量都随着泵入液量的增大而增大,当泵入液量为14L/min时,最大自然吸气量随着柱体长度的增加而在12.5~14L/min范围内波动;泵入液量在从4L/min增大到14L/min过程中,压降由20kPa增大到300kPa;传质段长度变化对CO_(2)脱除率的影响较小,液气比和鼔入气量对其影响较大,CO_(2)脱除率随着鼔入气量的增大而逐渐减小,随着液气比的增大而逐渐升高;CO_(2)脱除率随MDEA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且MDEA溶液浓度随循环次数增加而减小,在循环使用三次后吸收能力显著降低。自主设计的微气泡型下向流管式气液接触器脱碳性能较好,CO_(2)脱除率最高可达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向流管式接触器 吸收 混合 强化传质 二氧化碳
下载PDF
膜吸收法烟气同时脱硫脱硝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关毅鹏 陈颖 +4 位作者 张召才 刘国昌 郭春刚 李浩 李晓明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115,共5页
采用自行研制的新型错流式气-液膜接触器,以NaClO2海水溶液为吸收液,分别以NaHCO3/Ca(OH)2/Ca(ClO)2为添加剂,对电厂燃煤烟气开展膜吸收法烟气同时脱硫脱硝现场试验研究.考察了吸收液流量、浓度、活化时间、初始pH以及烟气流量、SO2浓... 采用自行研制的新型错流式气-液膜接触器,以NaClO2海水溶液为吸收液,分别以NaHCO3/Ca(OH)2/Ca(ClO)2为添加剂,对电厂燃煤烟气开展膜吸收法烟气同时脱硫脱硝现场试验研究.考察了吸收液流量、浓度、活化时间、初始pH以及烟气流量、SO2浓度等因素对脱硫脱硝效果的影响.试验表明:增大吸收液流量和浓度,NOx和SO2脱除率升高;延长吸收液活化时间,增大烟气流量,脱硫脱硝率略有降低;吸收液初始pH升高,脱硫率几乎不变,而脱硝率却略有降低;随着SO2浓度增大,脱硝率出现极值点;另外,添加剂NaHCO3/Ca(OH)2/Ca(ClO)2对NaClO2氧化吸收NOx和SO2均有增强作用.采用膜气体吸收技术,可实现烟气同时脱硫脱硝,具有一定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纤维膜 -接触器 体吸收 同时脱硫脱硝
下载PDF
混合气中CO_2的膜接触器分离过程 被引量:10
7
作者 陆建刚 马骏 王连军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1-494,501,共5页
采用中空纤维膜接触器、溶液热再生连续循环实验装置,考察了MDEA(甲基二乙醇胺)溶液及MDEA+AMP(2-氨基-2-甲基-1-丙醇)混合溶液吸收CO2传质过程;建立膜接触器传质模型,比较预测值与实验值.结果表明:在溶液浓度2.5 moL/L,气速0.5~3.0L/m... 采用中空纤维膜接触器、溶液热再生连续循环实验装置,考察了MDEA(甲基二乙醇胺)溶液及MDEA+AMP(2-氨基-2-甲基-1-丙醇)混合溶液吸收CO2传质过程;建立膜接触器传质模型,比较预测值与实验值.结果表明:在溶液浓度2.5 moL/L,气速0.5~3.0L/min,液速15~150 mL/min时,总传质系数Kov为10~32μm/s(MDEA),20~45μm/s(MDEA+AMP);模型预测值和实验值符合较好,对于MDEA溶液误差小于10%,混合溶液误差最大为19%.实验证明MDEA+AMP混合溶液传质性能优于MDEA溶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器 甲基二乙醇胺 2-氨基-2-甲基-1-丙醇 CO2 传质模型
下载PDF
气-液膜接触器用膜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李颖娜 张玉忠 陈颖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78-184,共7页
气-液膜接触器作为新型的非分散式的气-液接触设备,有望替代传统的分散式气-液接触设备。膜是气-液膜接触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决定着气-液膜接触过程的分离效果。针对气-液膜接触器用膜材料,文中分析了弱疏水性膜材料用于气-液膜接... 气-液膜接触器作为新型的非分散式的气-液接触设备,有望替代传统的分散式气-液接触设备。膜是气-液膜接触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决定着气-液膜接触过程的分离效果。针对气-液膜接触器用膜材料,文中分析了弱疏水性膜材料用于气-液膜接触器的可行性。通过膜结构的优化和膜表面的疏水改性等方法可以提高膜的透气性能和膜表面的疏水性能,达到降低膜的传质阻力,提高气-液膜接触器的使用性能的目的。指出膜材料选择范围的扩大化、膜结构的最优化以及膜的疏水改性等方面是气-液膜接触器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器 膜材料 结构优化 疏水改性
下载PDF
气-液膜接触器结构优化及其传质性能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陈颖 关毅鹏 +3 位作者 郭春刚 张召才 刘国昌 李晓明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2-58,共7页
以海水作为吸收剂,采用模拟烟气,对气-液膜接触器进行传质性能评价试验,考察其工艺结构参数、气液介质流动速率及方式、气液压差、烟气SO2浓度等因素对传质系数、脱硫率及膜效用的影响.试验表明,在气相压力较低情况下,气液流速、气液压... 以海水作为吸收剂,采用模拟烟气,对气-液膜接触器进行传质性能评价试验,考察其工艺结构参数、气液介质流动速率及方式、气液压差、烟气SO2浓度等因素对传质系数、脱硫率及膜效用的影响.试验表明,在气相压力较低情况下,气液流速、气液压差对总气相传质系数影响明显,而烟气SO2浓度的影响可忽略不计.适当提高膜接触器的填充密度,增加膜吸收级数,采用错流模式的气液流动方式,均可改善烟气流场分布,增大有效传质面积,提高膜效用.与传统吸收塔相比,新型膜气体吸收装置的气液两相独立控制,可灵活应对烟气浓度变化对脱硫稳定性的影响,同时具有低气阻、耐污染、规模可线性放大等优点,工业化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纤维膜 -接触器 体吸收 海水烟脱硫
下载PDF
聚偏氟乙烯-氟化二氧化硅有机-无机复合膜的制备及脱硫性能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颖娜 李涵 +3 位作者 叶卉 张玉忠 李泓 陈颖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3-129,共7页
以聚偏氟乙烯(PVDF)为基膜材料,通过溶胶凝胶-氟化法在PVDF膜表面沉淀氟化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fSiO_2),制备聚偏氟乙烯-氟化二氧化硅(PVDF-fSiO_2)有机-无机复合膜。通过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场发射扫描电... 以聚偏氟乙烯(PVDF)为基膜材料,通过溶胶凝胶-氟化法在PVDF膜表面沉淀氟化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fSiO_2),制备聚偏氟乙烯-氟化二氧化硅(PVDF-fSiO_2)有机-无机复合膜。通过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接触角测定仪等对PVDF-fSiO_2复合膜进行表征,并评价其脱硫性能。结果表明,PVDFfSiO_2复合膜表面的接触角为106.9°,明显高于PVDF膜的76.4°;由于PVDF-fSiO_2复合膜的良好疏水性能和fSiO_2粒子对基膜的保护作用,随着脱硫时间的延长,PVDF-fSiO_2气-液膜接触器的脱硫率基本保持在79%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接触器 氟化二氧化硅 脱硫
下载PDF
气-液膜接触器法烟气脱硫脱硝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颖娜 张玉忠 +3 位作者 刘双龙 吴楠 刘艳娟 刘剑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7-144,共8页
气-液膜接触器以其比表面积大、体积小、模块化设计与安装和规模易于放大等优点,有望替代传统的湿法烟气脱硫脱硝装置.本文对气-液膜接触器法烟气脱硫脱硝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指出选择与开发高性能的吸收剂、构造合理的气-液膜接触器的结... 气-液膜接触器以其比表面积大、体积小、模块化设计与安装和规模易于放大等优点,有望替代传统的湿法烟气脱硫脱硝装置.本文对气-液膜接触器法烟气脱硫脱硝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指出选择与开发高性能的吸收剂、构造合理的气-液膜接触器的结构、优化膜法烟气脱硫脱硝的操作工艺和烟气中同时脱硫脱硝等方面,是气-液膜接触器法烟气脱硫脱硝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器 脱硫 脱硝
下载PDF
气—液膜接触器捕集酸性气体中吸收剂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王志军 陈思彤 李颖娜 《广东化工》 CAS 2015年第16期132-132,135,共2页
膜接触器以其比表面积高、体积小、模块化和易于规模的放大和缩小等优点,有望替代传统的酸性气体吸收、解析装置。文章对气—液膜接触器捕集酸性气体中吸收剂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和讨论,指出吸收剂的反应活性、吸收剂的化学兼容性、吸收剂... 膜接触器以其比表面积高、体积小、模块化和易于规模的放大和缩小等优点,有望替代传统的酸性气体吸收、解析装置。文章对气—液膜接触器捕集酸性气体中吸收剂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和讨论,指出吸收剂的反应活性、吸收剂的化学兼容性、吸收剂的表面张力和吸收剂的可循环利用性是用于气-液膜接触器捕集酸性气体中吸收剂的选择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 接触器 吸收剂
下载PDF
第2凝固浴对气-液膜接触器用PVDF膜润湿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李颖娜 徐志彬 +3 位作者 张清 张建生 张玉忠 孙秀君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0-73,共4页
以聚偏氟乙烯(PVDF)为基膜材料,以乙醇为第1凝固浴,以不同N-甲基吡咯烷酮(NMP)含量的水溶液为第2凝固浴,采用双凝固浴法制备了高疏水和高透气的PVDF膜。结果表明,以水作为凝固浴时,PVDF膜的空气侧较为平整,当用双凝固浴时,PVDF膜空气侧... 以聚偏氟乙烯(PVDF)为基膜材料,以乙醇为第1凝固浴,以不同N-甲基吡咯烷酮(NMP)含量的水溶液为第2凝固浴,采用双凝固浴法制备了高疏水和高透气的PVDF膜。结果表明,以水作为凝固浴时,PVDF膜的空气侧较为平整,当用双凝固浴时,PVDF膜空气侧开孔结构和无皮层结构逐渐明显,PVDF膜基底侧较为粗糙;随着NMP含量的增大,膜的接触角先增大后减小,当第2凝固浴中的NMP的质量分数为50%时,接触角、最小液体渗透压力、通气量最大,分别为141.9°、35 kPa、540 L/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膜 第2凝固浴 -接触器 润湿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