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东石炭系气藏含气系统研究 被引量:37
1
作者 刘树根 徐国盛 +4 位作者 梁卫 王允诚 张高信 龙成吉 王泽远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3-22,共10页
从含气系统研究思路和方法出发,详细研究了川东地区石炭系气藏的生烃子系统、运移子系统和捕集子系统。石炭系气藏天然气主要来自下伏的志留系生油(气)岩,也有部分来自上覆的阳新统。川东地区志留系—石炭系含气系统的充注能力较强... 从含气系统研究思路和方法出发,详细研究了川东地区石炭系气藏的生烃子系统、运移子系统和捕集子系统。石炭系气藏天然气主要来自下伏的志留系生油(气)岩,也有部分来自上覆的阳新统。川东地区志留系—石炭系含气系统的充注能力较强,其生烃潜力指数值较高;含气系统的持续时间从早志留世到早白垩世,而其保存时间从晚白垩世一直至今。志留系烃源岩排烃为垂向排烃,是通过压力封存箱的破裂而产生的混相涌流完成的。油气二次运移的排烃是通过流体对流实现的。川东地区石炭系气藏属于箱外成藏。气藏的成藏类型有:①低覆压准散失型常压气藏;②中覆压富(满)集型常压气藏;③高覆压富集型常压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 运移聚集 系统
下载PDF
南翼山构造主要地质特征及油气成藏模式 被引量:10
2
作者 郭璞 潘洪峰 +2 位作者 侯安平 王国彦 魏学斌 《青海石油》 2010年第2期7-14,共8页
南翼山构造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西部北区,属于西部坳陷区茫崖凹陷南翼山背斜带上的一个三级构造,地面构造面积620km^2,该构造20世纪50年代经勘探证实为油田。南翼山构造通过半个多世纪的勘探与开发,目前油气产量逐年上升,本文通过总结... 南翼山构造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西部北区,属于西部坳陷区茫崖凹陷南翼山背斜带上的一个三级构造,地面构造面积620km^2,该构造20世纪50年代经勘探证实为油田。南翼山构造通过半个多世纪的勘探与开发,目前油气产量逐年上升,本文通过总结该构造的石油地质特征来阐述其油气形成的地质特点,为南翼山构造的下一步油气勘探开发展示美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翼山构造 地层特征 构造特征油源条件沉积储集特征油条件 模式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东部地区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模式 被引量:22
3
作者 刘俞佐 石万忠 +2 位作者 刘凯 王任 吴睿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6-67,共12页
为了弄清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模式,用以指导该区的油气勘探,从烃源岩分布、天然气运移及圈闭分布特征等角度展开深度剖析,总结了该区的油气成藏模式。结果表明:该区烃源岩呈南厚北薄的展布特征,泊尔江海子断裂以... 为了弄清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模式,用以指导该区的油气勘探,从烃源岩分布、天然气运移及圈闭分布特征等角度展开深度剖析,总结了该区的油气成藏模式。结果表明:该区烃源岩呈南厚北薄的展布特征,泊尔江海子断裂以南地区烃源岩成熟度高于断裂以北地区;区内构造圈闭主要分布在泊尔江海子断裂北部地区(什股壕地区);泊尔江海子断裂以南地区天然气密度大于北部地区,整体呈现由南向北逐渐降低的趋势,而天然气干燥系数则整体由南向北逐渐增大,反映了缺少烃源岩的什股壕地区天然气主要由泊尔江海子断裂以南地区运移而来;泊尔江海子断裂以南地区发育优质的烃源岩,天然气高密度、低干燥系数的分布特征表明了该区域天然气为原地聚集;阿镇地区断裂及伴生构造圈闭成为该区油气运移的通道和聚集场所,十里加汗地区普遍不发育断裂,在砂岩储层物性的控制作用下,形成了近源天然气藏;杭锦旗东部地区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模式划分为3类,即横向远距离运移异地成藏模式、垂向近距离运移原地成藏模式和准连续致密砂岩气成藏模式。该研究成果为杭锦旗地区下一步勘探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 模式 类型 准连续致密砂岩模式 上古生界 杭锦旗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陆相湖盆页岩气富集条件及勘探潜力 被引量:15
4
作者 周立宏 陈长伟 +7 位作者 韩国猛 杨飞 石倩茹 付东立 董越崎 赵玥 孙莉莉 梁晨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0,共10页
为了进一步评价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陆相湖盆页岩气富集条件与勘探潜力,利用地震、测井、录井和岩心分析资料,对该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以下简称沙三段)泥页岩的沉积环境、岩性及其组合特征、生烃条件、储集空间、岩石脆性、含气性等开... 为了进一步评价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陆相湖盆页岩气富集条件与勘探潜力,利用地震、测井、录井和岩心分析资料,对该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以下简称沙三段)泥页岩的沉积环境、岩性及其组合特征、生烃条件、储集空间、岩石脆性、含气性等开展了综合研究,建立了该区页岩气的成藏模式,评价了页岩气的勘探潜力。研究结果表明:①该区沙三段泥页岩累计厚度大、分布面积广,在歧口凹陷的中—低斜坡区已进入大量生气阶段,具备形成规模页岩气藏的生烃条件;②该区泥页岩中长英质矿物含量占优势,基质孔隙、微裂缝较发育,具有一定的储集空间,同时脆性矿物含量高,黏土矿物中伊利石和伊/蒙间层的合计含量占94%,低膨胀性脆性页岩易于被压裂改造;③持续生烃过程中产生的流体膨胀是沙三段超压形成的主要原因,压力系数大于1.2的泥页岩段随钻气测异常明显,具备页岩气成藏条件;④凹陷内沙三段埋深介于3100~4400m,页岩气与页岩油伴生,主要以溶解气的形式存在;沙三段埋深介于4400~4850m,以湿气为主;沙三段埋深超过4850m,以干气为主。结论认为,歧口凹陷中—低斜坡区是页岩气勘探的有利目标区,有利勘探面积约1476km^(2),页岩气资源量超过1×10^(12)m^(3),具有较大的页岩气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歧口凹陷 古近系 沙河街组三段 陆相页岩 页岩模式 勘探潜力
下载PDF
莺歌海盆地LD10区高含CO_(2)天然气充注期次精细厘定与成藏模式 被引量:6
5
作者 姜平 何胜林 +7 位作者 杨朝强 杨楷乐 王猛 兰张健 任双坡 张瑞雪 赵晓博 姚光庆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69-1585,共17页
莺歌海盆地LD10区中深层黄流组-梅山组重力流水道、海底扇储层已被证实具有重大的天然气资源潜力.但是前期测试结果显示气藏中混有高含量CO_(2)气体.因此,精细厘定天然气充注期次,明确CH_(2)、CO_(2)等时空分布规律对规避高CO_(2)风险... 莺歌海盆地LD10区中深层黄流组-梅山组重力流水道、海底扇储层已被证实具有重大的天然气资源潜力.但是前期测试结果显示气藏中混有高含量CO_(2)气体.因此,精细厘定天然气充注期次,明确CH_(2)、CO_(2)等时空分布规律对规避高CO_(2)风险至关重要.本研究在对不同产状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精细观察的基础上,综合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和包裹体显微测温技术识别出3幕不同成分天然气充注,时间分别为:4.0~2.9 Ma、2.0~1.2 Ma和0.8~0.3 Ma.其中,第一幕充注以烃类气为主,伴有少量有机CO_(2)和N_(2);第二幕和第三幕充注以大量无机CO_(2)、烃类气为主,伴有少量N2.结合天然气及烃源岩地化特征、天然气组分分析及输导体系识别,总结了LD10区的成藏模式,以期为研究区下一步天然气勘探开发和规避高含量CO_(2)风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裹体显微测温 激光拉曼光谱 天然充注期次 模式 LD10区 莺歌海盆地 地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