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候变化对青海河湟谷地粮食产量的贡献 被引量:6
1
作者 陈锐杰 周强 +3 位作者 刘峰贵 张镱锂 陈琼 陈有禄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12期114-119,共6页
建立基准时段,确定河湟谷地的气候因子影响系数,分析气候变化对河湟谷地粮食产量的贡献率。结果表明,作物生长季气候变暖主要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气候变暖对河湟谷地20世纪90年代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为12.6%~17.4%,对21世纪初粮食增产的贡... 建立基准时段,确定河湟谷地的气候因子影响系数,分析气候变化对河湟谷地粮食产量的贡献率。结果表明,作物生长季气候变暖主要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气候变暖对河湟谷地20世纪90年代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为12.6%~17.4%,对21世纪初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为12.3%~20.0%,相对东北黑龙江地区,气候变暖对河湟谷地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候产量 气候影响因子 气候贡献率 河湟谷地
下载PDF
大别山区茶叶气候生产潜力评估 被引量:3
2
作者 曹强 伍琼 +1 位作者 陈曦 岳伟 《气象科技》 2023年第2期295-301,共7页
基于大别山区35个气象观测站1971-2020年逐日气象资料、DEM数据,采用气候统计分析、逐步订正法和趋势面插值等方法,对茶叶光合生产潜力(Y_(Q))、光温生产潜力(Y_(T))和气候生产潜力(Y_(W))时空变化特征、气候资源贡献率及其对气候变化... 基于大别山区35个气象观测站1971-2020年逐日气象资料、DEM数据,采用气候统计分析、逐步订正法和趋势面插值等方法,对茶叶光合生产潜力(Y_(Q))、光温生产潜力(Y_(T))和气候生产潜力(Y_(W))时空变化特征、气候资源贡献率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别山区茶叶Y_(Q)和Y_(W)呈下降趋势,降幅分别为0.58和0.05 t·hm^(-2)·(10a)^(-1),Y_(T)呈增加趋势,增幅为0.36 t·hm^(-2)·(10a)^(-1);空间分布上,YQ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加,Y_(T)随纬度和海拔的增加而减少,Y_(W)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少、随海拔的增加而增加;太阳辐射、温度和降水对Y_(W)的贡献率分别为26%、48%、26%,温度的促进作用与太阳辐射和降水的抑制作用相互抵消,致使Y_(W)总体呈动态平衡趋势;气候变化背景下,大别山区北部地区较南部地区Y_(Q)下降趋势更加明显,南部地区较北部地区Y_(T)增加趋势更加明显,Y_(W)在低海拔地区呈增加趋势而在高海拔地区呈下降趋势。研究结果可为大别山区茶叶产业充分利用气候资源、高效趋利避害、合理优化产业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山区 茶叶生产 气候生产潜力 气候贡献率 变化特征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松嫩平原玉米灌溉需水量估算及预测 被引量:23
3
作者 黄志刚 肖烨 +2 位作者 张国 曹云 彭保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368-2381,共14页
开展农作物需水规律研究对于干旱半干旱区域旱作物节水灌溉和水分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以松嫩平原玉米为研究对象,研究玉米生育期需水量规律及灌溉需水量。结果表明:(1)历史时期和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松嫩平原玉米全生育期和L^(mid)... 开展农作物需水规律研究对于干旱半干旱区域旱作物节水灌溉和水分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以松嫩平原玉米为研究对象,研究玉米生育期需水量规律及灌溉需水量。结果表明:(1)历史时期和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松嫩平原玉米全生育期和L^(mid)时段灌溉需水量等值线沿西南—东北方向递减,其中全生育期和L^(mid)时段2000s灌溉需水量临界等势线(灌溉需水量为0的等势线)分别比1970s北移70.2km和53.4km,全生育期和L^(mid)时段2040s灌溉需水量临界等势线分别比2010s北移30.9km和55.2km。(2)历史时期和气候变化情景下玉米全生育期灌溉需水量随年代呈波动增加趋势,其中前者以29.1mm/(10a)速度增加,后者以17.5mm/(10a)速度增加。(3)未来温度和降雨量变化对玉米需水量的贡献率为波动上升趋势,与1970s相比,2000s温度和降雨量变化对玉米需水量的贡献率为22.1%,增加6.8亿m^3灌溉水量;2040s温度和降雨量变化对玉米需水量的贡献率为38.3%,增加12.6亿m^3灌溉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有效降雨量 玉米需水量 灌溉需水量 气候变化贡献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