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省玉米气候生产力演变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43
1
作者 李秀芬 赵慧颖 +4 位作者 朱海霞 王萍 王秋京 王铭 李宇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561-2570,共10页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深入揭示玉米气候生产力的变化趋势及其空间差异、明晰玉米气候资源利用规律,可为黑龙江省农业生产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基于黑龙江省72个气象站1981—2014年的气象资料和对应的产量资料,采用逐步订正、空间插值、线...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深入揭示玉米气候生产力的变化趋势及其空间差异、明晰玉米气候资源利用规律,可为黑龙江省农业生产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基于黑龙江省72个气象站1981—2014年的气象资料和对应的产量资料,采用逐步订正、空间插值、线性趋势分析等方法,研究玉米的光合、光温、气候生产力的时空变化特征、主要影响因素和增产潜力,并对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玉米气候生产力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研究期间,黑龙江省玉米光合、光温和气候生产力平均值分别为26558、19953和18742 kg·hm^(-2);在空间分布上均表现为平原高山地低、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光合、光温、气候生产力均表现为显著增加趋势,其增幅分别为378、723和560 kg·hm^(-2)·(10 a)^(-1),且辐射量和气温的增加对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具有正效应;玉米气候生产力对气候变化响应明显,松嫩平原西部因光能资源的减少导致玉米光合生产力降低,气温升高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光照带来的负面效应,玉米光温生产力下降趋势有所减缓,北部和东部对气候变暖的响应表现尤为明显,玉米光温生产力表现为明显上升趋势,而松嫩平原西南部及三江平原易旱区则对降水变化反映敏感;玉米实际单产与其气候生产力比率的平均值仅为24.1%,仍有75.9%的潜力有待开发;未来"暖湿型"气候对提高玉米气候生产力有利,而"冷干型"气候则不利于玉米气候生产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气候生产力变化 气候情景 影响因素 增产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