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百色气候变化特征及城市适应策略建议 被引量:12
1
作者 何洁琳 陆甲 +5 位作者 李艳兰 谢敏 黄卓 周美丽 黄雪松 秦川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9年第1期34-37,共4页
利用气候观测数据分析表明,近60a来,百色出现了与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一致的增暖变化,主要变化特征有:气温明显升高,年降水日数减少,冬季降水量增多,年日照时数减少;高温和干旱频率高,20世纪90年代以来暴雨日数偏多。与广西平均气候变化状... 利用气候观测数据分析表明,近60a来,百色出现了与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一致的增暖变化,主要变化特征有:气温明显升高,年降水日数减少,冬季降水量增多,年日照时数减少;高温和干旱频率高,20世纪90年代以来暴雨日数偏多。与广西平均气候变化状况相比,百色的气候变化程度风险低于广西平均水平。预估到本世纪中期,百色气温仍将缓慢升高,干旱和强降水的强度可能加剧。建议科学规划,统筹协调,科学评估城市气候承载力,开展城市适应气候变化风险管理,提升生态气候环境监测及自然灾害预警应急能力,建设生态气候宜居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气候变化风险 暴雨 干旱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及其风险 被引量:5
2
作者 赵卫 王昊 +2 位作者 肖颖 白丰桦 梁芳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5270-5280,共11页
自然保护区是禁止开发区域、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生态功能重要地区的核心组成部分,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中居于重要地位。在生态文明体系加快构建、人类活动不利影响逐渐得到遏制的背景下,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将成为... 自然保护区是禁止开发区域、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生态功能重要地区的核心组成部分,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中居于重要地位。在生态文明体系加快构建、人类活动不利影响逐渐得到遏制的背景下,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将成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面临的主要挑战。鉴于此,分析和总结了气候变化对野生生物的影响,剖析了气候变化对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的风险,以期为协同推进自然保护区管理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建立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和自然保护地体系的自然保护区管理制度等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对野生动植物物种分布、生物物候、种间关系的影响更加凸显,加剧了物种灭绝风险;气候变化影响特别是气候变化引起的物种适应性迁移,将对以相对固定的空间布局、保护边界、功能分区为主要特征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模式提出新的挑战,使得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保护功能等面临风险,形成自然保护区气候变化风险;而且当前自然保护区优化调整仍然滞后于气候变化影响,将进一步加剧自然保护区气候变化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 保护对象 保护功能 气候变化风险 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我国自然保护区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现状、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海东 沈渭寿 +1 位作者 刘海月 张涛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8-72,共5页
气候变化会导致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潜在边界或关键生境发生迁移或灭失,直接影响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服务功能,甚至威胁国家生态安全。根据实地调研材料,文中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影响、风险管控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从加强... 气候变化会导致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潜在边界或关键生境发生迁移或灭失,直接影响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服务功能,甚至威胁国家生态安全。根据实地调研材料,文中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影响、风险管控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从加强自然保护区气候变化影响监测、风险预警与管控科学研究,构建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适应性管理技术体系,建立健全管控机制,开展试点示范,开展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划定生态红线的新形势下加强自然保护区适应性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气候变化风险 适应性管理 应对策略 中国
原文传递
超常规极端暴雨洪涝灾害应对的国际比较研究:以2021年中美德暴雨洪涝灾害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海凤 孔锋 方建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3,共13页
【目的】分析国际上不同地区暴雨洪涝灾害的多主体应对措施,对提高全球暴雨洪涝灾害治理能力具有重要价值。【方法】运用多要素比较分析的方法,以2021年发生超常规极端暴雨洪涝灾害的中、美、德三国为例,分析了各国社会多主体综合应对... 【目的】分析国际上不同地区暴雨洪涝灾害的多主体应对措施,对提高全球暴雨洪涝灾害治理能力具有重要价值。【方法】运用多要素比较分析的方法,以2021年发生超常规极端暴雨洪涝灾害的中、美、德三国为例,分析了各国社会多主体综合应对灾害的能力。首先从政府的一体化管理、全过程管理和央地协作管理三个层面分析了中美德政府在面对暴雨洪涝灾害时的应急反应特征与效果。其次分析了社会公众、企业和非营利组织面对暴雨洪涝灾害的应急反应,重点分析了保险企业在灾害管理中的作用。最后探究了中美德暴雨洪涝灾害治理中的有效做法和反应失灵的共性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暴雨洪涝灾害风险综合治理的措施。【结果】研究发现:(1)在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应急反应上,三国政府应急管理模式不尽相同,产生的减灾效果也有差异,但社会公众在灾害风险管理中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中美德三国面对洪涝灾害的应急反应各有其有效做法,治理措施失灵背后也有相似的共性原因。三国政府在应对暴雨洪涝灾害中都出现了预报预警精度不够、科技支撑能力不足,城市基础设施老旧、城市防御能力减弱,主体间协同不足、信息共享平台欠缺等问题。【结论】我国应不断完善触发自然灾害应急响应机制,推动完善多主体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完善城市应急预案和建设方案,提高对不实信息的舆论管理能力和建立中国特色的巨灾保险体制,提高我国应对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和风险治理水平。研究结果对于国际上应对气候变化和制定防灾减灾政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能够为政府有效应对暴雨洪涝灾害和提高灾害风险治理水平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洪涝 自然灾害 灾害风险 综合灾害风险防范 应急管理 气候变化风险 巨灾风险治理 降雨
下载PDF
论气候变化风险下的碳会计创新 被引量:8
5
作者 谈多娇 袁野 李益博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8-52,共5页
随着气候变化风险的不断加大,各国政府都从宏观层面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法律法规。在价值创造因素的驱动下,企业积极配合环保要求制订相应的碳减排计划,不断提高与气候变化有关的核算和信息披露水平。以2019年12月16日财政... 随着气候变化风险的不断加大,各国政府都从宏观层面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法律法规。在价值创造因素的驱动下,企业积极配合环保要求制订相应的碳减排计划,不断提高与气候变化有关的核算和信息披露水平。以2019年12月16日财政部会计司印发的《碳排放权交易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为契机,通过文献梳理,归纳气候变化风险给传统会计带来的三大挑战,总结气候变化风险对会计创新的五大影响,并提出碳会计未来研究的具体方向及其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风险 碳会计 绩效评估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影响的风险评估研究评述 被引量:7
6
作者 谭灵芝 王国友 《西部论坛》 2012年第1期74-80,共7页
除一般意义上风险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和危害性等特点之外,气候变化风险还具有复杂性、内在价值性及难以完全量化、动态性和客观性等特点。当前,国内外对于气候变化的经济社会风险评估研究主要包括对风险概率的建模与评估、指标体系的风险... 除一般意义上风险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和危害性等特点之外,气候变化风险还具有复杂性、内在价值性及难以完全量化、动态性和客观性等特点。当前,国内外对于气候变化的经济社会风险评估研究主要包括对风险概率的建模与评估、指标体系的风险建模与评估、情景模拟的动态风险建模与评估方法以及气候变化风险的社会经济评估图标体系。由于气候变化风险的社会经济影响存在跨期性、不确定性,仍有很多未知的研究领域,如定量化、图谱化以及与自然影响评估的区分与方法合作等,未来研究仍有很多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风险 社会经济影响 风险评估 风险管理 CGE模型 IPCC
下载PDF
全球气候变化多样性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7
7
作者 孔锋 王一飞 +2 位作者 吕丽莉 林霖 闫绪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6期142-148,189,共8页
从气候多样性、气候变化风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多样性着手,系统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全球可持续发展影响的多样性和严峻性;结合人类社会活动与气候系统的相互作用与关系,提出了人类社会与气候变化共生存的范式,并依据此范式,对应对气候... 从气候多样性、气候变化风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多样性着手,系统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全球可持续发展影响的多样性和严峻性;结合人类社会活动与气候系统的相互作用与关系,提出了人类社会与气候变化共生存的范式,并依据此范式,对应对气候风险的全球机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多样性 气候变化风险 综合灾害风险 风险防御范式 应对措施
下载PDF
物候学在旅游地理理论与实践中的应用基础和前景 被引量:7
8
作者 戴君虎 高新月 +3 位作者 刘浩龙 陶泽兴 马翔 曹丽娟 《中国生态旅游》 2021年第2期161-175,共15页
在20世纪80年代应用地理大发展中应运而生的旅游地理学,因发展历程尚短、理论方法体系不十分健全和完善,对持续快速发展的旅游业支撑乏力,迫切需要从相邻学科吸收养分。物候学与旅游地理学交叉性质明显,可多方面支撑其发展。本文系统梳... 在20世纪80年代应用地理大发展中应运而生的旅游地理学,因发展历程尚短、理论方法体系不十分健全和完善,对持续快速发展的旅游业支撑乏力,迫切需要从相邻学科吸收养分。物候学与旅游地理学交叉性质明显,可多方面支撑其发展。本文系统梳理了物候学对旅游业的学科支撑作用、具体实践应用领域、服务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6个维度以及气候变化对物候旅游资源和相关行业的影响。主要结论有:(1)物候概念有助于系统整合旅游系统中自然、人文和社会要素的相关旅游资源,而物候学应用亦可有效提升区域旅游业的服务支持子系统、交通子系统以及医疗健康子系统的效用;(2)物候学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实践应用主要涉及利用植物季相进行景观设计、观赏季划分与观赏期预报、体验类生态旅游活动的时间规划、花粉浓度预报与冰雪灾情预警以及旅游线路设计五大方面;(3)物候学可在要素、行业、过程、时空、方位和部门6个维度上服务于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4)物候旅游资源和相关产业对于气候变化响应敏感,相关研究人员在未来应注重气候变化对其的风险影响研究,深入分析游客感知、行为反应所受影响,并积极参与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以及行业报告编制。从学科发展和产业应用的角度讲,物候学可为旅游学的研究提供自然科学的理论支撑,也为当今气候变化背景下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候学 物候旅游 旅游地理 旅游高质量发展 气候变化风险
原文传递
雄安新区适应气候变化策略研究
9
作者 宋香静 乔雅君 +2 位作者 张九天 常影 宋晓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6,共7页
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适应气候变化已经上升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助力美丽中国建设与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积极适应气候变化事关城市可持续发展,雄安新区作为京津冀腹地的国家级新区,其气候安全对于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尤为... 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适应气候变化已经上升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助力美丽中国建设与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积极适应气候变化事关城市可持续发展,雄安新区作为京津冀腹地的国家级新区,其气候安全对于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尤为关键,开展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本文综述了学者对雄安新区的气候变化形势预估,识别出雄安新区面临高温、暴雨洪涝等气候风险.总结得出:随着未来人口大规模增加与产业布局更新,人口暴露度增加、水资源承载力受限及对适应气候变化的认识及能力不足等方面是雄安新区开展适应气候变化面临的关键问题.基于此分析,未来雄安新区应立足于“千年大计”的战略定位,制定适应气候变化策略;强调以人为核心,构建适应气候变化协同治理机制,强化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风险 韧性 策略 雄安新区
下载PDF
气候变化脆弱性与跨境银行贷款:来自辛迪加贷款的证据
10
作者 李兴申 谭小芬 刘子雨 《世界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2-87,共26页
气候变化风险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愈发重要,本文基于企业逐笔跨境辛迪加贷款数据,从微观视角检验了各国气候变化脆弱性上升对企业跨境银行贷款规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国气候变化脆弱性上升将导致本国企业获得的逐笔跨境辛迪加贷... 气候变化风险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愈发重要,本文基于企业逐笔跨境辛迪加贷款数据,从微观视角检验了各国气候变化脆弱性上升对企业跨境银行贷款规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国气候变化脆弱性上升将导致本国企业获得的逐笔跨境辛迪加贷款规模下降。机制分析发现,气候变化脆弱性上升造成本国借款企业的流动性水平下降、债务违约概率上升,推升了境外贷款者的信贷风险溢价补偿需求,企业获得的逐笔跨境辛迪加贷款规模随之萎缩,全球美元流动性的收紧将放大这一影响。异质性分析发现,受气候变化脆弱性影响,贷款者将收紧信贷条件,减少长期、固定期限贷款发放。债务压力更大、处于“气候变化脆弱性行业”的企业受到气候变化脆弱性影响更显著。在考虑重大气候灾害事件等影响后,基本结论依然稳健。本文为气候变化风险对跨境银行信贷活动的影响提供了微观证据,也为各国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风险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迪加贷款 跨境银行贷款 气候变化脆弱性 气候变化风险
原文传递
加强气候变化风险管理 推动商业银行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11
作者 本刊记者 《财务与会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81-83,共3页
气候变化风险不仅影响着全球的自然环境,也深刻地影响着经济体系和金融市场的稳定。作为一种典型的非传统风险来源,气候变化给整个经济和金融系统的运行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建立和完善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对于评估和... 气候变化风险不仅影响着全球的自然环境,也深刻地影响着经济体系和金融市场的稳定。作为一种典型的非传统风险来源,气候变化给整个经济和金融系统的运行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建立和完善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对于评估和管理气候变化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风险 商业银行 金融市场 预期信用损失模型 非传统风险 不确定性 高质量发展 自然环境
原文传递
应对气候变化风险与金融风险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常艳秋 《北方金融》 2021年第12期47-49,共3页
世界经济论坛(WEF)发布的《2020年全球风险报告》指出,气候变化是世界面临的最大风险。气候变化成为影响金融体系结构性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气候变化相关的风险也成为金融风险的来源之一。本文就气候变化风险和金融风险的相关性,以及如... 世界经济论坛(WEF)发布的《2020年全球风险报告》指出,气候变化是世界面临的最大风险。气候变化成为影响金融体系结构性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气候变化相关的风险也成为金融风险的来源之一。本文就气候变化风险和金融风险的相关性,以及如何防范气候变化风险和金融风险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防范的思路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风险 金融风险 气候投融资
下载PDF
我国气候变化行政公益诉讼的发展动因与制度构建
13
作者 王云霞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5-22,73,共9页
后《巴黎协定》时代,气候司法成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路径。构建气候变化行政公益诉讼,是在制度层面对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进行更新与拓展,并最先以“决策失误型”“准入违法型”“监管失职型”三类诉因进入实践。为提供有效支撑,应在... 后《巴黎协定》时代,气候司法成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路径。构建气候变化行政公益诉讼,是在制度层面对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进行更新与拓展,并最先以“决策失误型”“准入违法型”“监管失职型”三类诉因进入实践。为提供有效支撑,应在行政诉讼体系容许的范围内,结合气候问题特点进行特有规则的设计:赋予社会组织起诉资格,实行统一提级管辖与跨区域集中管辖,加强抽象行政行为的审查,建立严重性和盖然性要件的“重大风险”审查规则,增设“禁止判决”并探索气候变化补救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诉讼 预防性行政公益诉讼 气候变化风险 制度构建
下载PDF
气候变化风险加剧,适应气候变化需求迫切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霄嘉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2023年第8期12-17,共6页
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有效的适应气候变化措施有助于巩固减排成果,缓解气候变化风险对发展成就的限制,进而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 气候变化风险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适应气候变化 碳中和 有力支撑
下载PDF
基于全球气候变化多样性特征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4
15
作者 孔锋 王志强 吕丽莉 《阅江学刊》 2018年第1期82-89,共8页
人类必须从适应气候多样性和气候变化多样性的角度出发三管齐下:降低脆弱性,提高恢复力,强化适应性。人类通过改变大气成分及其时空分布,改变下垫面的辐射性能、动力结构、热力性能等,不断地影响地球气候系统的时空演变过程,人类活动与... 人类必须从适应气候多样性和气候变化多样性的角度出发三管齐下:降低脆弱性,提高恢复力,强化适应性。人类通过改变大气成分及其时空分布,改变下垫面的辐射性能、动力结构、热力性能等,不断地影响地球气候系统的时空演变过程,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已经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的体系。人类已有的适应气候变化多样性的措施,在空间上功效十分显著,同时,人们也力求使适应气候变化在时间上有更多进展。针对适应气候多样性的目标,特别是在适应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方面,要建立并完善气候变化风险应对全球机制。在与全球气候多样性共生存的发展战略下,建立全球综合灾害风险防御范式;通过全球绿色发展联盟、全球巨灾风险防御基金、全球灾害风险教育科研网络,推进全球气候变化风险应对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多样性 气候变化风险 综合灾害风险 绿色发展联盟 全球巨灾风险防御基金
下载PDF
碳循环、气候变化与金融风险——基于DSGE模型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涛 侯宇恒 +1 位作者 曲晓溪 张卓群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2,共12页
气候变化会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经济损失增加,进而会影响金融稳定,需要相关部门及时评估和应对。因此,构建合理的气候金融分析框架,分析气候变化影响金融变量的传导路径,并制定针对性应对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该研究在金... 气候变化会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经济损失增加,进而会影响金融稳定,需要相关部门及时评估和应对。因此,构建合理的气候金融分析框架,分析气候变化影响金融变量的传导路径,并制定针对性应对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该研究在金融加速器框架下构建了一个包含碳循环、气候变化因素以及多个经济主体的DSGE模型,模拟了气候变化对产出、资产价格、企业违约率以及信贷总量等变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①气候变化冲击减少了产出,降低了资本价格和资本收益率,增加了外部融资溢价水平,推高了企业杠杆率和信贷违约率,进而引起信贷紧缩,投资减少。②碳强度冲击增加了产出,提高了资本价格和资本收益率,减少了外部融资溢价水平,降低企业杠杆率和企业信贷违约率,进而引起信贷扩张,投资增加。③减排强度冲击主要通过成本驱动影响宏观经济。短期内经济受减排冲击的负向影响较大,长期地看,随着产出的快速恢复,投资和信贷需求增加,从而促进了经济增长。据此建议:①及时准确地评估气候变化风险在金融体系中的规模,防范非传统的系统性风险对金融市场产生的影响。②积极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减污降碳与增加产出的双赢成效。③完善气候变化经济模型分析框架,提升气候变化经济分析框架的现实解释力和理论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风险 碳循环 金融加速器 金融风险
下载PDF
新时期我国农业综合风险防范及提升路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小亚 孔锋 刘秋荣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0,共10页
在统筹发展和安全理念下,乡村振兴战略本质上要求农业风险可控。因此,全面了解我国农业综合风险及其防范的总体特征,对于化解农业系统性风险意义重大。基于此,首先从自然和人文层面分析了新时期我国农业综合风险的七个方面特征,即农业... 在统筹发展和安全理念下,乡村振兴战略本质上要求农业风险可控。因此,全面了解我国农业综合风险及其防范的总体特征,对于化解农业系统性风险意义重大。基于此,首先从自然和人文层面分析了新时期我国农业综合风险的七个方面特征,即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约束风险增强、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多发频发重发、农业生物安全风险加剧、农业市场风险影响加剧、农业科技推广风险趋升、农业突发公共事件增多影响增强、农业政策沟通和执行偏差风险屡发。然后分析了我国农业综合风险防范的主要措施及成效。再次,分析了我国农业综合风险防范面临的四方面挑战,即农业综合风险防范体系不健全、农业综合风险防范措施不系统、农业综合风险防范科技支撑不深入、农业综合风险防范的“政企社”作用不完善。最后提出了提升我国农业综合风险防范的对策,即大力深化对农业综合风险防范的认识、科学推进农业综合风险防范的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加强农业综合风险防范的科技支撑、不断完善多元化的农业综合风险管理措施、优化农业贸易格局和政策、统筹优化农业风险管理法律法规标准政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风险防范 农村灾害管理 气候变化风险 乡村治理 安全与发展
下载PDF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城市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建设
18
作者 张兴赢 《中国政协》 2023年第20期24-25,共2页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近年来,全球气候系统的变暖趋势持续,气候风险不断上升,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评估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全球大约有33亿至36亿人生活在气候...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近年来,全球气候系统的变暖趋势持续,气候风险不断上升,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评估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全球大约有33亿至36亿人生活在气候变化高脆弱环境中。未来气候变化风险将进一步加剧,跨行业、跨区域的复合型风险将增多且更加难以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适应 气候变化风险 全球气候系统 人类社会产生 气候风险 变暖趋势 跨区域 脆弱环境
原文传递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二工作组报告的主要结论对2015协议谈判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晓华 高云 祁悦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5-178,共4页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二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14:影响、适应和脆弱性》以气候变化风险为核心理念,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了系统性的评估,对适应气候变化相关的需求、选择、机会、约束和局限性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综合的论述。报告发布正...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二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14:影响、适应和脆弱性》以气候变化风险为核心理念,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了系统性的评估,对适应气候变化相关的需求、选择、机会、约束和局限性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综合的论述。报告发布正值《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的关键时期,作为德班平台新协议谈判的重要信息来源,第二工作组报告将对全球长期目标、适应及其与减缓的关系、损失与损害等重要议题谈判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了在下阶段更好地开展国际谈判和国内相关工作,应深入解读报告的主要结论并做到科学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CC 第五次评估报告 第二工作组 气候变化风险 适应 2015协议
下载PDF
华北地区小时极端降水的非稳态研究
20
作者 姜涛 范雪波 +2 位作者 李林 杨若子 孙赫敏 《气象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98-806,共9页
本文以华北五省为研究区,基于1960—2014年小时降水数据建立1、2、3、6、12和24 h极端降水序列,对比分析稳态和非稳态假设下极端降水重现期估计的差异。研究表明:1960―2014年华北不同时间极端降水的变化趋势略有不同,时间越短呈上升趋... 本文以华北五省为研究区,基于1960—2014年小时降水数据建立1、2、3、6、12和24 h极端降水序列,对比分析稳态和非稳态假设下极端降水重现期估计的差异。研究表明:1960―2014年华北不同时间极端降水的变化趋势略有不同,时间越短呈上升趋势的站点越多,1~3 h的极端降水呈上升趋势的站点较多,稳态和非稳态假设下的20~100 a一遇重现期平均差异较大,其中,1 h极端降水的显著上升站点中,二者的平均相对误差达30%~43%;而6~24 h极端降水中,呈下降趋势的站点增多,其中,24 h极端降水显著下降站点中,二者的平均相对误差达-43%~-32%;无显著趋势站点,二者的平均相对误差大部分介于-10%~10%。随着重现期增大,二者差异的不确定性区间增大,不同变化趋势站点表现一致。研究发现,华北地区短历时极端降水强度增加,稳态假设下极端降水的重现期会严重低估。因此,选用非稳态假设估计极端降水的重现期,将降低极端降水的灾害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 气候变化风险 非稳态 华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